一、马飞飞的妻子魏光荣哭哭啼啼的找来了
东太平洋的雨季总带着股蛮不讲理的蛮横,民国的这场雨尤其如此。咸腥的海风裹着豆大的雨点,狠狠砸在马绍尔群岛与吉尔伯特群岛之间的无名环礁上,把礁盘上的珊瑚砂浇得泛出层油亮的黑。黑旗军的弟兄们正赤着脚练刀,苗刀劈砍的风声混着海浪拍礁的轰鸣,在环礁上空撞出野烈的回响。
环礁内湾泊着那艘缴获的日军千吨炮舰,舰身被雨水冲刷得铁青,桅杆顶端的黑底赤龙旗却在风雨里挺得笔直。赤龙鳞爪贲张,像要挣脱旗面扑进雨幕,旗角猎猎作响,倒比弟兄们的刀风更添几分杀气。马飞飞赤着上身,古铜色的肌肉上滚着汗珠与盐粒,混着雨水汇成细流往下淌。他猛地沉腰劈刀,丈二苗刀划破雨幕,竟在灰绿色的海面上劈出一道转瞬即逝的白线。刀锋尚未收回,眼角余光已瞥见远处舢板破开浪头靠岸,一个穿着阴丹士林旗袍的美妇跌跌撞撞踏上礁石——旗袍湿了大半,紧紧贴在身上,勾勒出丰腴的曲线,可那哭声却像被揉碎的棉絮,在风雨里飘得七零八落。
马飞飞的眉头瞬间拧成个疙瘩。那女人是魏光荣,他这辈子都忘不掉的女人。可更让他心头一紧的,是跟在魏光荣身后的那个男人——沈梦醉。东太平洋军统抗日警备区司令员的制服被雨水浸得发暗,腰间的勃朗宁手枪轮廓分明,那双总是带着三分笑意的眼睛,此刻竟像环礁深处的海水,冷得能冻裂钢刀。
"马飞飞!"魏光荣扑过来抓住他胳膊,指甲几乎要嵌进他肌肉里。她哭得浑身发抖,珍珠耳坠在湿漉漉的鬓发间晃悠,倒比眼泪更亮,"我哥...我哥没了啊!"
沈梦醉在一旁慢条斯理地掏出块怀表,开盖合盖的脆响压过雨声:"不是寻常身故,是被土改队枪毙了。红党的农会动手的。"他说话时眼皮都没抬,仿佛在说今天的鱼获,"《皖中报》都登了,'大地主魏老六抗拒土改,公审后枪决'。"
马飞飞握着刀的手猛地一颤。他记忆里的魏老六,还是十年前在六安破庙里啃冷馒头的穷汉。那时候魏老六穿着打补丁的单褂,冻得发紫的手里攥着半块发霉的麦饼,分了他小半块,说:"兄弟,出门在外,总要互相帮衬。"怎么才几年功夫,那个连麦饼都舍不得独吞的人,就成了报纸上"横行乡里、民愤极大"的恶霸地主?
沈梦醉从公文包里抽出张皱巴巴的报纸,又摆上一叠照片。报纸边角卷得厉害,油墨被海水洇开了些,可"魏老六"三个字依旧刺眼。照片是用柯达黑白模似相机拍的,像素非常低。那黑白影像里透着股说不出的荒诞。
第一张里,魏老六站在青砖大宅前,八字胡翘得老高,身上那件绸缎马褂在阳光下泛着贼光。身后十个大小老婆站成一排,她们穿金戴银,花红柳绿,倒像十口涂了胭脂的棺材,把那座新盖的宅院衬得阴森森的。
第二张更离谱。魏老六躺在乌木棺材里,穿着寿衣,脸上盖着张黄纸。他在捣鼓啥。啥也不是?原来他是想延年益寿。他在做生斋。什么叫生斋。这里的故事可多了。由于篇幅有限。在这就一句介绍。也是活着的人装死。躺在棺材里。让家人祭奠。魏老六十个大小老婆披麻戴孝跪在两边,有的用帕子捂着脸干嚎,肩膀却没怎么动;有的低着头,嘴角偷偷往上翘。马飞飞认得,那个笑得最明显的,是魏老六去年从苏州娶来的五姨太。
第三张里,一个瘦得像豆芽菜的小老婆捧着两根金条,眼睛亮得吓人,嘴角咧到了耳根;另一个丰腴些的被按在长板凳上,长裤褪到膝盖,白生生的肥臀上印着,被魏老六鞭打的几道红檩子,旁边站着七个丫鬟,正捂着嘴偷笑。魏光荣看到这张,突然"哇"地一声哭出来:"这是九妹和三妹...六哥他...他就
东太平洋的雨季总带着股蛮不讲理的蛮横,民国的这场雨尤其如此。咸腥的海风裹着豆大的雨点,狠狠砸在马绍尔群岛与吉尔伯特群岛之间的无名环礁上,把礁盘上的珊瑚砂浇得泛出层油亮的黑。黑旗军的弟兄们正赤着脚练刀,苗刀劈砍的风声混着海浪拍礁的轰鸣,在环礁上空撞出野烈的回响。
环礁内湾泊着那艘缴获的日军千吨炮舰,舰身被雨水冲刷得铁青,桅杆顶端的黑底赤龙旗却在风雨里挺得笔直。赤龙鳞爪贲张,像要挣脱旗面扑进雨幕,旗角猎猎作响,倒比弟兄们的刀风更添几分杀气。马飞飞赤着上身,古铜色的肌肉上滚着汗珠与盐粒,混着雨水汇成细流往下淌。他猛地沉腰劈刀,丈二苗刀划破雨幕,竟在灰绿色的海面上劈出一道转瞬即逝的白线。刀锋尚未收回,眼角余光已瞥见远处舢板破开浪头靠岸,一个穿着阴丹士林旗袍的美妇跌跌撞撞踏上礁石——旗袍湿了大半,紧紧贴在身上,勾勒出丰腴的曲线,可那哭声却像被揉碎的棉絮,在风雨里飘得七零八落。
马飞飞的眉头瞬间拧成个疙瘩。那女人是魏光荣,他这辈子都忘不掉的女人。可更让他心头一紧的,是跟在魏光荣身后的那个男人——沈梦醉。东太平洋军统抗日警备区司令员的制服被雨水浸得发暗,腰间的勃朗宁手枪轮廓分明,那双总是带着三分笑意的眼睛,此刻竟像环礁深处的海水,冷得能冻裂钢刀。
"马飞飞!"魏光荣扑过来抓住他胳膊,指甲几乎要嵌进他肌肉里。她哭得浑身发抖,珍珠耳坠在湿漉漉的鬓发间晃悠,倒比眼泪更亮,"我哥...我哥没了啊!"
沈梦醉在一旁慢条斯理地掏出块怀表,开盖合盖的脆响压过雨声:"不是寻常身故,是被土改队枪毙了。红党的农会动手的。"他说话时眼皮都没抬,仿佛在说今天的鱼获,"《皖中报》都登了,'大地主魏老六抗拒土改,公审后枪决'。"
马飞飞握着刀的手猛地一颤。他记忆里的魏老六,还是十年前在六安破庙里啃冷馒头的穷汉。那时候魏老六穿着打补丁的单褂,冻得发紫的手里攥着半块发霉的麦饼,分了他小半块,说:"兄弟,出门在外,总要互相帮衬。"怎么才几年功夫,那个连麦饼都舍不得独吞的人,就成了报纸上"横行乡里、民愤极大"的恶霸地主?
沈梦醉从公文包里抽出张皱巴巴的报纸,又摆上一叠照片。报纸边角卷得厉害,油墨被海水洇开了些,可"魏老六"三个字依旧刺眼。照片是用柯达黑白模似相机拍的,像素非常低。那黑白影像里透着股说不出的荒诞。
第一张里,魏老六站在青砖大宅前,八字胡翘得老高,身上那件绸缎马褂在阳光下泛着贼光。身后十个大小老婆站成一排,她们穿金戴银,花红柳绿,倒像十口涂了胭脂的棺材,把那座新盖的宅院衬得阴森森的。
第二张更离谱。魏老六躺在乌木棺材里,穿着寿衣,脸上盖着张黄纸。他在捣鼓啥。啥也不是?原来他是想延年益寿。他在做生斋。什么叫生斋。这里的故事可多了。由于篇幅有限。在这就一句介绍。也是活着的人装死。躺在棺材里。让家人祭奠。魏老六十个大小老婆披麻戴孝跪在两边,有的用帕子捂着脸干嚎,肩膀却没怎么动;有的低着头,嘴角偷偷往上翘。马飞飞认得,那个笑得最明显的,是魏老六去年从苏州娶来的五姨太。
第三张里,一个瘦得像豆芽菜的小老婆捧着两根金条,眼睛亮得吓人,嘴角咧到了耳根;另一个丰腴些的被按在长板凳上,长裤褪到膝盖,白生生的肥臀上印着,被魏老六鞭打的几道红檩子,旁边站着七个丫鬟,正捂着嘴偷笑。魏光荣看到这张,突然"哇"地一声哭出来:"这是九妹和三妹...六哥他...他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