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张元如同在刀尖上起舞。他一边继续扮演着沉迷于鬼差数据分析的专家,一边在暗中疯狂搜寻着任何可能与“记忆锚点”或规则干涉本质相关的信息。mN-774档案像一根刺扎在他心里,鬼橱的低语时而在精神疲惫时隐隐回响,而杨间那无处不在的注视感,更是让他神经紧绷到了极点。
他利用“数据幽灵”提供的U盘里的晦涩理论,结合医疗部门那份关于精神稳定的技术资料,开始秘密构思一个极其冒险的计划:他需要一件灵异物品,一件能与记忆或意识产生深度共鸣,但又相对“温和”可控的物品,作为构建“记忆锚点”的“催化剂”或“载体”。
总部仓库里封印物无数,但符合要求的少之又少,且权限极高。他只能通过交叉引用各种机密档案,寻找那些曾被记录在案、性质相对特殊、且可能尚未被完全“驯服”或理解的物品。
这天深夜,他正在筛选一份关于已知意识类灵异物品的加密清单,目光突然被一个代号为“织梦者之梭”的物品吸引。档案记载,这是一件形似骨针的古老物品,据说能轻微引导和编织梦境,甚至触及浅层记忆,但效果极不稳定,且使用伴有强烈精神眩晕,已被封存多年,评级为“c级(高风险)”。
“引导梦境……触及记忆……”张元的心脏怦怦直跳。这听起来正符合他的需求!虽然高风险,但比起那些动辄抹除或扭曲意识的恐怖物品,这已经算是“温和”的了。更重要的是,它的低评级和封存状态,意味着关注度可能较低,或许有机会接触。
但如何获取?直接申请研究?理由是什么?一个鬼差分析师突然对一件c级梦境类物品感兴趣,这太过突兀,必然引来怀疑。
就在他苦思冥想时,个人终端收到了一条来自内部系统的通知——关于一次小范围、高权限的“灵异物品特性交叉验证”项目征召。项目旨在利用不同物品的特性相互印证,解决一些长期悬而未决的灵异谜题,参与者将有机会临时调用多种低至中风险级别的封印物。
发起方赫然是技术部门下属的一个分支机构,但张元敏锐地感觉到,这背后或许有“数据幽灵”的影子。这是一个机会!一个合情合理接触“织梦者之梭”这类物品的绝佳机会!
他几乎没有犹豫,立刻提交了申请,并在申请理由中巧妙地将“织梦者之梭”的梦境引导特性,与“鬼差规则可能对受影响者潜意识产生残留影响”的假设联系起来,听起来既专业又合乎逻辑。
申请很快被批准了。张元知道,这既是机遇,也是对方进一步观察他的舞台。
项目启动会上,张元见到了其他几位参与者,都是总部内不同领域的专家,气氛严肃而专业。当他提出需要调用“织梦者之梭”时,项目负责人(一位表情古板的老研究员)皱了皱眉,但最终还是同意了,只是再三强调安全规程。
在高度戒备的隔离实验室里,当那枚长约三寸、苍白如骨、表面布满细微螺旋纹路的“织梦者之梭”被送到张元面前时,他感到一种奇特的共鸣。不是规则层面的,而是一种更细微的、仿佛来自意识深处的悸动。
他按照规程,戴上特制的感应头盔,小心翼翼地用精神力去接触那枚骨梭。一瞬间,天旋地转的感觉袭来,眼前景象扭曲,无数模糊破碎的画面如同潮水般涌过——童年的片段、穿越时的眩晕、总部冰冷的走廊、杨间冰冷的眼神、鬼差那庞大的阴影、还有……一张泛黄的、印着铅字的报纸!
报纸!
张元猛地一震,强行从那种眩晕感中挣脱出来,大汗淋漓。刚才闪过的画面中,那张报纸异常清晰!那不是普通的报纸,是报纸鬼脸上贴着的那种!
为什么“织梦者之梭”会让他看到这个?是随机的记忆碎片,还是……某种提示?
他强忍不适,再次集中精神,试图引导骨梭的力量,更具体地指向与“报纸”相关的记忆。这一次,画面变得更加清晰:他看到了那条雨夜的小巷,报纸鬼将报纸盖在他头顶的瞬间,以及……当时他修改规则时,那种意识介入规则层面的奇特“手感”。
更重要的是,他隐约“看”到,在那张泛黄的报纸背面,似乎用极淡的、近乎无形的痕迹,写着什么!不是报纸本身的铅字,而是另一种……更像是规则铭文的东西!
这个发现让他心跳加速!报纸鬼的报纸,难道不仅仅是一件杀人工具,还隐藏着其他秘密?会不会上面记录着某种与规则相关的信息?甚至……是类似鬼橱谶言的东西?
这个意外的线索,来自一件看似不相关的c级物品,却可能指向一个巨大的秘密。报纸鬼是他穿越后遇到的第一个鬼,也是他第一次使用能力修改规则的对象。难道这一切并非巧合?
他不动声色地结束了这次测试,记录下一堆关于“鬼差规则潜意识扰动”的虚假数据,但内心已掀起惊涛骇浪。他必须想办法,再次接触报纸鬼,或者至少,找到那张报纸!
然而,报纸鬼行踪诡秘,且极其危险。如何找到它?又如何从它脸上取下报纸?
他想到杨间。杨间一直在追查规则扰动的源头,而报纸鬼显然也是灵异事件的一部分。或许……可以借力?
这个念头极其危险,无异于火中取栗。但眼下,这似乎是唯一能快速接近线索的方法。
项目结束后,张元回到办公室,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紧迫感。记忆的流失仍在继续,但他似乎抓住了一根新的稻草。鬼橱、数据幽灵、mN-774档案、织梦者之梭、报纸鬼……这些看似散乱的线索,背后是否隐藏着一条贯穿始终的暗线?
他站在窗前,望着大京市的夜空,手中无意识地摩挲着那枚记录鬼橱谶言的暗黄色纸张。刀尖上的舞蹈愈发惊险,但舞步不能停。他必须利用一切机会,在彻底迷失之前,拼凑出真相的拼图。
而下一步,或许就是主动去触碰那张最危险的牌——杨间。他需要制定一个计划,一个既能引起杨间对报纸鬼的兴趣,又能最大限度保护自己的、极其精巧的“偶然”信息泄露计划。这将是他在总部舞台上,最危险的一次表演。
他利用“数据幽灵”提供的U盘里的晦涩理论,结合医疗部门那份关于精神稳定的技术资料,开始秘密构思一个极其冒险的计划:他需要一件灵异物品,一件能与记忆或意识产生深度共鸣,但又相对“温和”可控的物品,作为构建“记忆锚点”的“催化剂”或“载体”。
总部仓库里封印物无数,但符合要求的少之又少,且权限极高。他只能通过交叉引用各种机密档案,寻找那些曾被记录在案、性质相对特殊、且可能尚未被完全“驯服”或理解的物品。
这天深夜,他正在筛选一份关于已知意识类灵异物品的加密清单,目光突然被一个代号为“织梦者之梭”的物品吸引。档案记载,这是一件形似骨针的古老物品,据说能轻微引导和编织梦境,甚至触及浅层记忆,但效果极不稳定,且使用伴有强烈精神眩晕,已被封存多年,评级为“c级(高风险)”。
“引导梦境……触及记忆……”张元的心脏怦怦直跳。这听起来正符合他的需求!虽然高风险,但比起那些动辄抹除或扭曲意识的恐怖物品,这已经算是“温和”的了。更重要的是,它的低评级和封存状态,意味着关注度可能较低,或许有机会接触。
但如何获取?直接申请研究?理由是什么?一个鬼差分析师突然对一件c级梦境类物品感兴趣,这太过突兀,必然引来怀疑。
就在他苦思冥想时,个人终端收到了一条来自内部系统的通知——关于一次小范围、高权限的“灵异物品特性交叉验证”项目征召。项目旨在利用不同物品的特性相互印证,解决一些长期悬而未决的灵异谜题,参与者将有机会临时调用多种低至中风险级别的封印物。
发起方赫然是技术部门下属的一个分支机构,但张元敏锐地感觉到,这背后或许有“数据幽灵”的影子。这是一个机会!一个合情合理接触“织梦者之梭”这类物品的绝佳机会!
他几乎没有犹豫,立刻提交了申请,并在申请理由中巧妙地将“织梦者之梭”的梦境引导特性,与“鬼差规则可能对受影响者潜意识产生残留影响”的假设联系起来,听起来既专业又合乎逻辑。
申请很快被批准了。张元知道,这既是机遇,也是对方进一步观察他的舞台。
项目启动会上,张元见到了其他几位参与者,都是总部内不同领域的专家,气氛严肃而专业。当他提出需要调用“织梦者之梭”时,项目负责人(一位表情古板的老研究员)皱了皱眉,但最终还是同意了,只是再三强调安全规程。
在高度戒备的隔离实验室里,当那枚长约三寸、苍白如骨、表面布满细微螺旋纹路的“织梦者之梭”被送到张元面前时,他感到一种奇特的共鸣。不是规则层面的,而是一种更细微的、仿佛来自意识深处的悸动。
他按照规程,戴上特制的感应头盔,小心翼翼地用精神力去接触那枚骨梭。一瞬间,天旋地转的感觉袭来,眼前景象扭曲,无数模糊破碎的画面如同潮水般涌过——童年的片段、穿越时的眩晕、总部冰冷的走廊、杨间冰冷的眼神、鬼差那庞大的阴影、还有……一张泛黄的、印着铅字的报纸!
报纸!
张元猛地一震,强行从那种眩晕感中挣脱出来,大汗淋漓。刚才闪过的画面中,那张报纸异常清晰!那不是普通的报纸,是报纸鬼脸上贴着的那种!
为什么“织梦者之梭”会让他看到这个?是随机的记忆碎片,还是……某种提示?
他强忍不适,再次集中精神,试图引导骨梭的力量,更具体地指向与“报纸”相关的记忆。这一次,画面变得更加清晰:他看到了那条雨夜的小巷,报纸鬼将报纸盖在他头顶的瞬间,以及……当时他修改规则时,那种意识介入规则层面的奇特“手感”。
更重要的是,他隐约“看”到,在那张泛黄的报纸背面,似乎用极淡的、近乎无形的痕迹,写着什么!不是报纸本身的铅字,而是另一种……更像是规则铭文的东西!
这个发现让他心跳加速!报纸鬼的报纸,难道不仅仅是一件杀人工具,还隐藏着其他秘密?会不会上面记录着某种与规则相关的信息?甚至……是类似鬼橱谶言的东西?
这个意外的线索,来自一件看似不相关的c级物品,却可能指向一个巨大的秘密。报纸鬼是他穿越后遇到的第一个鬼,也是他第一次使用能力修改规则的对象。难道这一切并非巧合?
他不动声色地结束了这次测试,记录下一堆关于“鬼差规则潜意识扰动”的虚假数据,但内心已掀起惊涛骇浪。他必须想办法,再次接触报纸鬼,或者至少,找到那张报纸!
然而,报纸鬼行踪诡秘,且极其危险。如何找到它?又如何从它脸上取下报纸?
他想到杨间。杨间一直在追查规则扰动的源头,而报纸鬼显然也是灵异事件的一部分。或许……可以借力?
这个念头极其危险,无异于火中取栗。但眼下,这似乎是唯一能快速接近线索的方法。
项目结束后,张元回到办公室,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紧迫感。记忆的流失仍在继续,但他似乎抓住了一根新的稻草。鬼橱、数据幽灵、mN-774档案、织梦者之梭、报纸鬼……这些看似散乱的线索,背后是否隐藏着一条贯穿始终的暗线?
他站在窗前,望着大京市的夜空,手中无意识地摩挲着那枚记录鬼橱谶言的暗黄色纸张。刀尖上的舞蹈愈发惊险,但舞步不能停。他必须利用一切机会,在彻底迷失之前,拼凑出真相的拼图。
而下一步,或许就是主动去触碰那张最危险的牌——杨间。他需要制定一个计划,一个既能引起杨间对报纸鬼的兴趣,又能最大限度保护自己的、极其精巧的“偶然”信息泄露计划。这将是他在总部舞台上,最危险的一次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