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准备-《江南小户金满院》

  “诶呀哥哥,鸭在手上,不得不涂!”许铃铛冲上前,往他手里塞个东西。

  许青峰一看,嘿!家里这兔毛刷子已经进化到这么大啦!

  ……

  蹲院子里给鸭刷颜色的许青峰面无表情,事情怎么会是如此进展?

  按照他归家前的畅想,他应该回来之后第一时间见到外公和外婆,爹爹和娘亲,乖巧妹妹还有还没见过面的猴子弟弟。

  然后大家去屋子里聊天,可以喝上想念已久的饮子,吃上美味的点心……

  可是现在……

  “嘎——”

  许青峰手一停,怒道“嘎什么嘎,只有你会嘎,我还会嗷~呢!”

  紧闭的屋门,鸭毛,妹妹笑的还嘎嘎的,妹妹的朋友也跟着胡闹,怎么会这样啊,许青峰眼往门上粘,外婆快来救救我!

  屋里面,许老太太扒着窗户缝儿往外看看“是不是青峰回来了?”

  老太太拍拍自己胸口“这几个孩子这老闹腾啊,大外孙你可得顶住!”

  “娘~还不是您惯的!”许金枝在旁边笑话,铃铛刚开始提的时候她就觉得不靠谱,娘竟然同意了,现在可好,院子里下鸭毛雨了,她们也出不去。

  “我这不……没想到有这么多鸭子嘛,张妹子也是的,事情办的这么实在干什么!”许老太太为自己的失策而懊恼。

  “还好他们几个答应我过后把院子自己清理好了。”许老太太安慰自己,这点儿上她还是比较信任几个孩子的,眼下也只能这么闹腾了。

  “娘,您这不出去行吗,张家那边还有需要盯着的嘛?”许金枝提醒许老太太。

  明日,也是大清早的,张家人可就要出门迎亲了,那边都办妥了么?

  “放心吧,娘前几日都给处理的好了,今天你张婶子亲自盯着,亲自张罗。”

  黄小郎又一次被捆好的鸭交到许青峰眼前,对于鸭子他听过一句俗语叫赶鸭子上架,现在他觉得可以化用,叫赶黄小郎捆鸭子。

  这么多鸭子练手,黄小郎已经速成捆鸭子神技,不知道街头卖烤鸭的酒馆招不招工了,他觉得自己可以去试试。

  “铃铛,许铃铛!”许青峰在嘎嘎声中给鸭子刷颜色,总觉得哪里不对,终于是开口喊妹妹。

  手中无鸭,许铃铛跑去哥哥旁边等着,勤劳的哥哥呀,你要说啥?

  “你觉得要不要在这里贴个红纸。”许青峰手里拿个鸭比划。

  洛回之也凑过来听,手里还拿着从院子里捡的,刚才鸭飞鸭跳时鸭子们下出来的蛋,意外收获。

  “我去找浆糊!”许铃铛觉得此法可行,又看看许青峰,要不说你是哥呢!

  “黄子哥,你去街上买红纸。”许铃铛开始掏自己的零花钱,宝生叔,你和婶婶可得百年好合,我许铃铛为你俩的好日子花了钱的。

  “行!”黄小郎接了铜板出门了,这可比在街上逛着找活儿有意思,难得遇上他就歇了,大不了回去蹭兄弟们晚饭。

  等黄小郎回来,铃铛取来的浆糊重新化开,许青峰先给一只鸭试验试验,这样沾个红纸,果然喜庆多了。

  “先放着,现在沾有些早。”

  “哥,快,往上面写喜字。”许铃铛递给她哥一根秃毛笔,这残笔和砚台还是她当时对照着做刷子留在院中窗台上的。

  许青峰拿起笔,看看上边的炸毛,看看妹妹。

  许铃铛心虚。

  “全是鸭子毛毛,我不敢开门。”言下之意,哥,你凑合着使吧。

  涂成淡红色的鸭子都被黄小郎赶到一了,洛回之开始帮着打扫院子,水珠在半空洒落,将飘着的毛尘击打到地上。

  时刻关注外头动静儿的许老太太终于能出屋子,直奔厨房,今天家里人多呢,哪怕都是小客,吃食也要准备的丰盛些。

  “小郎啊,你也别走了,今天中午留着一起吃饭,你张婶子还和我说,让你明日参加宝生的婚宴呢。”

  洛回之和齐五五这俩孩子是自家铃铛叫过来帮忙的,是走不了的,但是黄子许老太太还是嘱咐一声。

  “好嘞!”喜宴不可退拒,堂里的嬷嬷教过的,黄小郎捏捏自己的荷包,盘算着给张婶子家的宝生兄出多少份子合适。

  他自问同青峰和铃铛他们不同,他是已经独自谋生的人,这些事要自己应对。

  许老爷子踩着点儿从铺子回来,完美错过许家院子那段鸭毛飞扬的历史,但是见证了宝贝外孙子,宝贝外孙女,还有他们的朋友们衣裳上贴鸭毛的景象。

  好脾气的许老爷子找了好几条汗巾沾水给几个孩子擦拭。

  许老太太的烂肉面和炸酥鱼让上饭桌的人都香掉舌头,用完饭,铃铛被许老太太赶去睡了。

  剩下几个孩子许老太太也安排去客房睡。

  “青峰,你和回之去一屋休息休息。”

  没办法,家里新添一娃,东宅还没修建好呢,青峰的屋铃铛暂时住了,只能让两个男娃挤一挤了。

  许青峰无异议,他正好看看多日不见,回之兄有没有看别的话本子。

  至于黄子,干脆也留下,这孩子忙东忙西的,这段日子没少和张家妹子打交道,按张家妹子的脾气,定会邀人入席的,不如就近留下。

  “行了,今儿下午你们主要是休息,剩下的事情,没做完的,都醒了再做,外婆不怕费蜡烛。”

  许老太太把几个孩子都轰去睡觉休息,张家接亲早早的就出发了,到时候张家妹子请的乐师一来,唢呐一吹,鼓一敲,那整个街巷都得醒,要是再加上炮仗声,没一个能睡的。

  还是赶紧的攒攒觉许老太太想着,嘴上就打了个哈欠,等把手头的忙完,她也赶紧去休息。

  外头张家娘子已经挎着篮子,给这街坊四邻,沿河的,沿道的,挨家挨户送咸鸭蛋。

  “刘家大哥,我家宝生明日成亲,吉时比较早,多有惊扰……”

  “王家婶子……”

  张家娘子一户户的串过去,尤其是家里有老人或者孩子的,毕竟是自家闹动静,得提前和人家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