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货郎,你莫急,我再捞就是,这还好让的及时,要不然你的货掉水里我的罪过可就大了。”
“叔,你稳着些,我船不碍事。”卖货郎怕张路儿着急捞洒掉的东西,稳不好船打忽悠。
“行,对了,我来时碰见许记的掌柜和他娘子了,托我说碰见你喊你去她家铺子前头靠下。”张路儿想起来早上许老太太说的,只要不说念叨啥碰见啥呢,今天和货郎的缘分这不就来了。
“行,我过去。”
“走着,一起。”张路捞完眼下这片河,也打算往下游段划。
“有良小哥,喊一声你东家千金,我给她把货郎叫来了——”
张路儿和货郎的船前后漂着,见许记临窗已经在上客了,铺子里没有相熟的郑梦拾,只有许家的伙计在忙,就没靠过去船挤船,先喊了一嗓。
“好嘞张叔。”张路儿天天在河上过,掌柜的在铺子的时候没少打招呼,刘有良还是认得的,他一抬头看旁边确实是货郎的船,赶紧应着。
“小哥,你先去叫铃铛吧,我再选选。”原本等着买点心的女娘也不着急了,她好久没在铺子里头看见许家的小铃铛了呢。
“掌柜的——”后头连着许家后宅,未得允许,刘有良不好踏入主家后宅,只站在铺子后门喊。
“怎么的了?”郑梦拾头从侧屋窗户探出来。
“掌柜的,小捞船的张叔带着货郎来了,说是小小姐让来的。”
“行,等等啊。”郑梦拾收回脑袋,出门喊女儿。
“铃铛,铃铛——你找了货郎?”
“对哦,我让外婆捎了口信。”许铃铛出来回答她爹,又返回屋子指使她哥。
等货郎找个空当把船靠在许记下首岸边,许铃铛和许青峰提着十来只鸭毛大毽子出来了。
“许家小娘子,你这是薅了多少只鸭子呀。”货郎看着一地的毽子惊呼。
因为又好奇又带点不放心的跟过来的郑梦拾也看见了,心说总算是知道张婶子家的鸭子萎靡不振有些日子的原因了。
“许家小娘子,这鸭毛毽子用得住,我往下游村子里售卖也受欢迎,但是毕竟只是鸭毛的,都算上你也收不了几个钱。”看这毽子都是许家一对儿女自己做的,货郎提醒。
“阿叔,我知道,卖了卖了!”许铃铛做事第一步,该断就断,毽子她自己够玩了,剩下的有一些零花钱是一些零花钱。
“那行,一只七文钱呀。”
许铃铛看看哥哥,哥哥绑的,问问意见,许青峰不管这些,点点头。
“成交!”
“先等等!”
铃铛和青峰正要数毽子,就看见附近摇着网子,没把船靠过来的张路儿。
“张爷爷——”两个小喇叭临着窗户喊。
“哎——”听见叫,张路儿的船很快就划近了。
许青峰快着手拎出三只毽子递给妹妹。
“张爷爷,你帮我把这几只毽子带给有夏她们,就和她们说是我和哥哥亲手做的,一定要说呀~”
“哎——保证给你带到位了!”张路儿接过毽子。
“阿叔,我们现在结账吧。”许铃铛又面向货郎。
十七只毽子,送出三只,还余十四只,一共是九十八文。
……
货郎开启了他较为漫长的数铜板历程,看着许家兄妹俩眼巴巴看着,目光顺着他的手从荷包到柜台,再到荷包。
“莫急,莫急哈,阿叔我卖货卖的零碎,大家伙儿都喜欢用铜板付钱。”本来一钱银子倒找二文的事情,掏了一小堆儿出来,货郎也挺不好意思。
“阿叔,你船上今天有什么卖的,我和哥哥去看看。”感觉阿叔数不明白了,许铃铛不再等着,踮着脚抻脖子往人船上看。
“赶巧了不是,阿叔我今天刚出船,小娘子你要是买东西那就是开门的单子。”有生意上门,货郎示意许家兄妹二人上他的小船去看看。
“慢着点儿,慢着点儿,踩稳了。”郑梦拾看着自己的儿子和闺女开了门,下了阶,自己要去上人家货郎的船,赶紧嘱咐。
旁边很有眼力见儿的刘有良跟过去,虚虚扶着两只小胳膊上了船。
货郎的船和别的小船不一样,船上有竿,上头系着彩旗,隔着老远一眼就能看出来是走河卖货的船。
里头也不太一样,比许铃铛和青峰熟悉的自家小船空间要大,而且不是两头座位,只有一边可坐人,剩下的空间都被货占了。
“许家小娘子,小郎君——船板下面不用看了,都是些针线碗瓢,你们用不上的。你往杆子上系得看!”货郎分只眼睛看两个孩子从哪儿扒拉货呢。
许铃铛和许青峰依言往上看,杆子上支着横木,上面挂着写五颜六色的布条在迎风飘。
“是发带!”许铃铛眼前一亮。
但是她脑袋上还是团揪揪呢,许铃铛眼神一暗。
“哥,你会把发带绑在揪揪上不?”
许青峰在铃铛看过来的时候就觉得他被安排好了。
“你买,你买!”回学堂之前,我必让妹妹自己绑揪揪,今天就找爹爹联盟,许青峰沉重决定。
最后许铃铛挑了两条豆粉色的小发带,许青峰托着一只素釉的小瓷灯回了铺子。
“小娘子,这发带是好料子上下来的,还有专门做刺绣的绣娘给锁了边儿,你用上一年半载都不会褪色脱线的。一条要十八文。”
“而且这是我好不容易从村里手艺好的绣娘那里截下来的,这要是不截下来,送去街上铺子里,可就卖的贵了。”
许青峰听的咂舌,早知道薅点花草,把毽子也染个色。
“阿叔便宜些,铃铛头发越长越多,以后可以多买。”一条十八文,两条就三十六文,许铃铛心里一过,还价之魂觉醒。
“不成了,不成了,这些阿叔拿到别处卖,比你大一些的女娘们也喜欢的,可以卖到二十文呢。”货郎连连摆手,他是真没想到许家小女娘几岁上就开始还价了。
“那从刚刚的铜板里扣吧。”还不下来价,许铃铛蔫蔫的,乐趣少很多。
“叔,你稳着些,我船不碍事。”卖货郎怕张路儿着急捞洒掉的东西,稳不好船打忽悠。
“行,对了,我来时碰见许记的掌柜和他娘子了,托我说碰见你喊你去她家铺子前头靠下。”张路儿想起来早上许老太太说的,只要不说念叨啥碰见啥呢,今天和货郎的缘分这不就来了。
“行,我过去。”
“走着,一起。”张路捞完眼下这片河,也打算往下游段划。
“有良小哥,喊一声你东家千金,我给她把货郎叫来了——”
张路儿和货郎的船前后漂着,见许记临窗已经在上客了,铺子里没有相熟的郑梦拾,只有许家的伙计在忙,就没靠过去船挤船,先喊了一嗓。
“好嘞张叔。”张路儿天天在河上过,掌柜的在铺子的时候没少打招呼,刘有良还是认得的,他一抬头看旁边确实是货郎的船,赶紧应着。
“小哥,你先去叫铃铛吧,我再选选。”原本等着买点心的女娘也不着急了,她好久没在铺子里头看见许家的小铃铛了呢。
“掌柜的——”后头连着许家后宅,未得允许,刘有良不好踏入主家后宅,只站在铺子后门喊。
“怎么的了?”郑梦拾头从侧屋窗户探出来。
“掌柜的,小捞船的张叔带着货郎来了,说是小小姐让来的。”
“行,等等啊。”郑梦拾收回脑袋,出门喊女儿。
“铃铛,铃铛——你找了货郎?”
“对哦,我让外婆捎了口信。”许铃铛出来回答她爹,又返回屋子指使她哥。
等货郎找个空当把船靠在许记下首岸边,许铃铛和许青峰提着十来只鸭毛大毽子出来了。
“许家小娘子,你这是薅了多少只鸭子呀。”货郎看着一地的毽子惊呼。
因为又好奇又带点不放心的跟过来的郑梦拾也看见了,心说总算是知道张婶子家的鸭子萎靡不振有些日子的原因了。
“许家小娘子,这鸭毛毽子用得住,我往下游村子里售卖也受欢迎,但是毕竟只是鸭毛的,都算上你也收不了几个钱。”看这毽子都是许家一对儿女自己做的,货郎提醒。
“阿叔,我知道,卖了卖了!”许铃铛做事第一步,该断就断,毽子她自己够玩了,剩下的有一些零花钱是一些零花钱。
“那行,一只七文钱呀。”
许铃铛看看哥哥,哥哥绑的,问问意见,许青峰不管这些,点点头。
“成交!”
“先等等!”
铃铛和青峰正要数毽子,就看见附近摇着网子,没把船靠过来的张路儿。
“张爷爷——”两个小喇叭临着窗户喊。
“哎——”听见叫,张路儿的船很快就划近了。
许青峰快着手拎出三只毽子递给妹妹。
“张爷爷,你帮我把这几只毽子带给有夏她们,就和她们说是我和哥哥亲手做的,一定要说呀~”
“哎——保证给你带到位了!”张路儿接过毽子。
“阿叔,我们现在结账吧。”许铃铛又面向货郎。
十七只毽子,送出三只,还余十四只,一共是九十八文。
……
货郎开启了他较为漫长的数铜板历程,看着许家兄妹俩眼巴巴看着,目光顺着他的手从荷包到柜台,再到荷包。
“莫急,莫急哈,阿叔我卖货卖的零碎,大家伙儿都喜欢用铜板付钱。”本来一钱银子倒找二文的事情,掏了一小堆儿出来,货郎也挺不好意思。
“阿叔,你船上今天有什么卖的,我和哥哥去看看。”感觉阿叔数不明白了,许铃铛不再等着,踮着脚抻脖子往人船上看。
“赶巧了不是,阿叔我今天刚出船,小娘子你要是买东西那就是开门的单子。”有生意上门,货郎示意许家兄妹二人上他的小船去看看。
“慢着点儿,慢着点儿,踩稳了。”郑梦拾看着自己的儿子和闺女开了门,下了阶,自己要去上人家货郎的船,赶紧嘱咐。
旁边很有眼力见儿的刘有良跟过去,虚虚扶着两只小胳膊上了船。
货郎的船和别的小船不一样,船上有竿,上头系着彩旗,隔着老远一眼就能看出来是走河卖货的船。
里头也不太一样,比许铃铛和青峰熟悉的自家小船空间要大,而且不是两头座位,只有一边可坐人,剩下的空间都被货占了。
“许家小娘子,小郎君——船板下面不用看了,都是些针线碗瓢,你们用不上的。你往杆子上系得看!”货郎分只眼睛看两个孩子从哪儿扒拉货呢。
许铃铛和许青峰依言往上看,杆子上支着横木,上面挂着写五颜六色的布条在迎风飘。
“是发带!”许铃铛眼前一亮。
但是她脑袋上还是团揪揪呢,许铃铛眼神一暗。
“哥,你会把发带绑在揪揪上不?”
许青峰在铃铛看过来的时候就觉得他被安排好了。
“你买,你买!”回学堂之前,我必让妹妹自己绑揪揪,今天就找爹爹联盟,许青峰沉重决定。
最后许铃铛挑了两条豆粉色的小发带,许青峰托着一只素釉的小瓷灯回了铺子。
“小娘子,这发带是好料子上下来的,还有专门做刺绣的绣娘给锁了边儿,你用上一年半载都不会褪色脱线的。一条要十八文。”
“而且这是我好不容易从村里手艺好的绣娘那里截下来的,这要是不截下来,送去街上铺子里,可就卖的贵了。”
许青峰听的咂舌,早知道薅点花草,把毽子也染个色。
“阿叔便宜些,铃铛头发越长越多,以后可以多买。”一条十八文,两条就三十六文,许铃铛心里一过,还价之魂觉醒。
“不成了,不成了,这些阿叔拿到别处卖,比你大一些的女娘们也喜欢的,可以卖到二十文呢。”货郎连连摆手,他是真没想到许家小女娘几岁上就开始还价了。
“那从刚刚的铜板里扣吧。”还不下来价,许铃铛蔫蔫的,乐趣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