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掌柜的。”刘有良大喜,拿着工钱匆匆归家,他得把消息告诉兄弟们,多囤些柴火,再添两身厚棉衣。
“梦拾,有良回去了?”
郑梦拾一个人守着炉子忙活,说忙其实也不忙,因为今早他就准备摘云饮这一样儿饮子了。
许老爷子给驴羊棚口围了草,剩下的草又堆到兔窝上,这就往前头铺子来。
这么冷天他更想回被子,不过自己家茶舍向来是获取消息的好地方,许老爷子不免得亲自来看看,听听大家怎么说啊。
“爹,我叫有良回去了,天气冷的急,回去做做防备。”
“老掌柜,可是有日子没来了,刚才的信儿您知道不,云州府闹白毛了!”果然,他刚一出现,立马有人同他分享。
“官老爷如何说,云州府要是闹灾,咱们江宁是不是要出银出力?”许老爷子赶紧问,因为历来如此,这灾闹哪府都是灾。
“没呢,用不上咱们,官老爷开了公库了。咱们啊,顾好自个儿就成!”
……
府衙里,银丝炭暖,清则知府正给他的师爷吩咐事情。
“大人,云州府的雪刚下,便是百里加急,消息到帝京,往返也要两三日,尚不知圣上是何安排,咱们江宁先出物合适吗?”
“生民为首,圣上的旨意不会违民之惠,事情可是都交代下去了?”
“都安排了,还好今年本府的粮食大丰收,不然还真就难以施援。”师爷回知府大人话。
“如此就好啊……于私,云州府现任知府子忠,与本官同为座师门下,乃是本官的师弟,若此次落雪成灾,被圣上苛责,必定妨碍他的仕途。于公,三十年前江宁卫水溃堤,云州府征工六百余人援建江堤,解江宁水患之祸,前情恩义,两府共陈。”
“瑞雪,瑞雪,丰年瑞雪,多是为安抚百姓罢了,今岁寒难御,怎见来年丰,咱们江宁此番也要做好准备,多备些御寒之物。”清则知府紧了紧手中汤婆子嘱咐师爷。
安静的卧室软软的床,美好的一天呀——许铃铛醒了,许铃铛伸出一只脚,许铃铛没有醒了!
“我是不会起的,我要住在床上。”铃铛把自己裹得严实,连饭都不想去吃了。
屋外头,把自己裹严实的许青峰蠕动到菜地边上,直接拿干草埋兰花“活不活的就靠你们自己了,可别怪我啊!”
“还好给多安做小被子的时候把青峰和铃铛的被子也加了新棉,不然这可真不知道怎么办了。”许老太太坐在闺女床上一件一件的叠小被子。
其实她更庆幸闺女生孩子生的早些,已经坐完了月子,没遇上这时候。
入冬的天气,只会愈加的冷,有这一天的寒气,往后就不可能回暖了,这要是大冷天的坐月子,可是遭了老罪了。
“娘,你说咱家用不用再买一批棉花,我担心真下了雪。”许金枝有些忧虑,往年冬季潮凉,做好防寒还没什么,今年这天气明显的不一般,大人们还好,就怕把孩子们冻着。
“成。”许老太太一合计,也是。
“不行,我得出去看看,这天气估计有抢买棉花的,唉,早该想到的。”许老太太一想,急了,赶紧站起身。
“娘,你把那几块裘皮带上,买不买棉的,将那皮毛做了坎子,正好御寒。”许金枝想起来刘家送来的皮毛,正是称用的时候。
“好!”许老太太里头穿了厚衣裳,外头还裹了件大氅。
“这大氅还是你成亲时剩下的布,这颜色穿出去可惹眼。”许老太太扯扯红色的大氅,也不知道老头子啥眼睛审美,送得一块红布去做,眼下御寒重要,也顾不得什么了。
抄了枚汤婆子,许老太太迎着寒气出了门。
半起半卧的许铃铛惊坐起,透过薄纱的窗:刚才什么东西烧着了??
少了伙计,许家翁婿两人忙活,一人热饮子,一人煮鸡蛋,一早上没别的单子,全在这两样上了,还有路过讨热水的,许老爷子也都热情的应了。
“天这么冷,也歇不了啊!”有人问往码头去上工的人。
“可不敢歇,这天气往南走的船着急走,急装货,工钱给的及时,往北走的船不敢贸然北上怕过了江宁水域,被冻在河上,着急入码头,除了冻,我们的活儿可不少。”
“可不,临年了,多干活儿多赚银子,买些吃食和柴炭回去多好,这天气不上工,等于把银子往外扔。”
“可别怪小子没提醒啊,在场诸位有家底有生意的,不妨去码头看看,往北去的商船,多少是为了碰年前的热闹去的,有些货是好东西,可是却也耽误不得,误一天,货就易损一分……”
“今天不知道,可若是一直这么冷下去,北边儿飘雪了,这货就得在江宁抛售,诸位不妨去碰碰运气,可有那价廉物美的。”看着精明的小伙子长篇大论一番,说的头头是道。
“好小子,不简单哇,扛包的有这见识,早晚出头!”
“你们啊,可别操心了,这是码头老曹家的三小子。”许老爷子把几筒摘云饮递过去,乐呵呵瞧那小伙子。
“呦~曹管事家的郎君啊,少爷您这……微服私访?”有那大舌头的仗着天高皇帝听不见,调侃一句。
江宁码头是城中大码头,管工的曹管事同许老爷子交情不错,不过是个忙人,只有逢节至年聚一起喝一盅。
曹管事上到官府,下到三教九流,都混熟些,镇的住场子,人却不差,见人笑七分,仗义疏财算不得奸恶。
平民百姓不与他冲突,反倒少些敬畏,尚能和这小伙子开玩笑。
“多谢许叔,我这家里老父说什么,欲承身其重,当体其行思,代以己身,方得归心。”
明白了,曹管事派家里小少爷体验生活,收拢人心来了。
闹腾一句,这位曹小郎君带上吃喝的自己撑船走了,方才的言语倒是活了不少人的心思。
“梦拾,有良回去了?”
郑梦拾一个人守着炉子忙活,说忙其实也不忙,因为今早他就准备摘云饮这一样儿饮子了。
许老爷子给驴羊棚口围了草,剩下的草又堆到兔窝上,这就往前头铺子来。
这么冷天他更想回被子,不过自己家茶舍向来是获取消息的好地方,许老爷子不免得亲自来看看,听听大家怎么说啊。
“爹,我叫有良回去了,天气冷的急,回去做做防备。”
“老掌柜,可是有日子没来了,刚才的信儿您知道不,云州府闹白毛了!”果然,他刚一出现,立马有人同他分享。
“官老爷如何说,云州府要是闹灾,咱们江宁是不是要出银出力?”许老爷子赶紧问,因为历来如此,这灾闹哪府都是灾。
“没呢,用不上咱们,官老爷开了公库了。咱们啊,顾好自个儿就成!”
……
府衙里,银丝炭暖,清则知府正给他的师爷吩咐事情。
“大人,云州府的雪刚下,便是百里加急,消息到帝京,往返也要两三日,尚不知圣上是何安排,咱们江宁先出物合适吗?”
“生民为首,圣上的旨意不会违民之惠,事情可是都交代下去了?”
“都安排了,还好今年本府的粮食大丰收,不然还真就难以施援。”师爷回知府大人话。
“如此就好啊……于私,云州府现任知府子忠,与本官同为座师门下,乃是本官的师弟,若此次落雪成灾,被圣上苛责,必定妨碍他的仕途。于公,三十年前江宁卫水溃堤,云州府征工六百余人援建江堤,解江宁水患之祸,前情恩义,两府共陈。”
“瑞雪,瑞雪,丰年瑞雪,多是为安抚百姓罢了,今岁寒难御,怎见来年丰,咱们江宁此番也要做好准备,多备些御寒之物。”清则知府紧了紧手中汤婆子嘱咐师爷。
安静的卧室软软的床,美好的一天呀——许铃铛醒了,许铃铛伸出一只脚,许铃铛没有醒了!
“我是不会起的,我要住在床上。”铃铛把自己裹得严实,连饭都不想去吃了。
屋外头,把自己裹严实的许青峰蠕动到菜地边上,直接拿干草埋兰花“活不活的就靠你们自己了,可别怪我啊!”
“还好给多安做小被子的时候把青峰和铃铛的被子也加了新棉,不然这可真不知道怎么办了。”许老太太坐在闺女床上一件一件的叠小被子。
其实她更庆幸闺女生孩子生的早些,已经坐完了月子,没遇上这时候。
入冬的天气,只会愈加的冷,有这一天的寒气,往后就不可能回暖了,这要是大冷天的坐月子,可是遭了老罪了。
“娘,你说咱家用不用再买一批棉花,我担心真下了雪。”许金枝有些忧虑,往年冬季潮凉,做好防寒还没什么,今年这天气明显的不一般,大人们还好,就怕把孩子们冻着。
“成。”许老太太一合计,也是。
“不行,我得出去看看,这天气估计有抢买棉花的,唉,早该想到的。”许老太太一想,急了,赶紧站起身。
“娘,你把那几块裘皮带上,买不买棉的,将那皮毛做了坎子,正好御寒。”许金枝想起来刘家送来的皮毛,正是称用的时候。
“好!”许老太太里头穿了厚衣裳,外头还裹了件大氅。
“这大氅还是你成亲时剩下的布,这颜色穿出去可惹眼。”许老太太扯扯红色的大氅,也不知道老头子啥眼睛审美,送得一块红布去做,眼下御寒重要,也顾不得什么了。
抄了枚汤婆子,许老太太迎着寒气出了门。
半起半卧的许铃铛惊坐起,透过薄纱的窗:刚才什么东西烧着了??
少了伙计,许家翁婿两人忙活,一人热饮子,一人煮鸡蛋,一早上没别的单子,全在这两样上了,还有路过讨热水的,许老爷子也都热情的应了。
“天这么冷,也歇不了啊!”有人问往码头去上工的人。
“可不敢歇,这天气往南走的船着急走,急装货,工钱给的及时,往北走的船不敢贸然北上怕过了江宁水域,被冻在河上,着急入码头,除了冻,我们的活儿可不少。”
“可不,临年了,多干活儿多赚银子,买些吃食和柴炭回去多好,这天气不上工,等于把银子往外扔。”
“可别怪小子没提醒啊,在场诸位有家底有生意的,不妨去码头看看,往北去的商船,多少是为了碰年前的热闹去的,有些货是好东西,可是却也耽误不得,误一天,货就易损一分……”
“今天不知道,可若是一直这么冷下去,北边儿飘雪了,这货就得在江宁抛售,诸位不妨去碰碰运气,可有那价廉物美的。”看着精明的小伙子长篇大论一番,说的头头是道。
“好小子,不简单哇,扛包的有这见识,早晚出头!”
“你们啊,可别操心了,这是码头老曹家的三小子。”许老爷子把几筒摘云饮递过去,乐呵呵瞧那小伙子。
“呦~曹管事家的郎君啊,少爷您这……微服私访?”有那大舌头的仗着天高皇帝听不见,调侃一句。
江宁码头是城中大码头,管工的曹管事同许老爷子交情不错,不过是个忙人,只有逢节至年聚一起喝一盅。
曹管事上到官府,下到三教九流,都混熟些,镇的住场子,人却不差,见人笑七分,仗义疏财算不得奸恶。
平民百姓不与他冲突,反倒少些敬畏,尚能和这小伙子开玩笑。
“多谢许叔,我这家里老父说什么,欲承身其重,当体其行思,代以己身,方得归心。”
明白了,曹管事派家里小少爷体验生活,收拢人心来了。
闹腾一句,这位曹小郎君带上吃喝的自己撑船走了,方才的言语倒是活了不少人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