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非同往日的纸铺-《江南小户金满院》

  等郑梦拾洗漱好了进屋子,就见大儿大女一前一后的溜走了“他俩怎么这么晚还在,外头更冷了。”

  “可不是为了咱俩留下的。”许金枝抬下巴点点躺着不明所以的小多安。

  郑梦拾看了看娃还没睡,把娃抱到一边。

  “……”

  “你不是没喝多吗?”

  “外头冷啊,娘子暖暖~”

  江北风梢寒近近,夜有舞鱼梦缠绵。

  道不尽,佳节好趣意……

  翌日,梦仙河上往来的船只远远的就瞧见许记食居临窗的柜台上一层层垒满了东西,都要把窗子埋上一半儿?

  那是啥?

  别说客人们好奇,就是许家的伙计刘有良,他也好奇,早上来了,就见东家铺子里已经堆满了馍,还以为东家这铺子转营生了,走近了才知道这馍内有乾坤。

  “小哥,你们这铺子是上新了,这么多,这是什么?”馍山实在是吸引人,不管是新客熟客,来了就奔着这馍去问了。

  刘有良求救的眼神看向掌柜夫妇,他不知道,他刚来,第一眼被这馍堆震了,第二眼被掌柜夫妻带着小少爷甜蜜蜜给秀了,他只是一个在寒冬天打工的小伙计,他什么也不知道。

  来客随着刘有良眼神看过去,当下就乐了,也不打听这跟前的馍了“嚯,郑郎君,许娘子,这可是难得见着你们夫妇一起出面,这可让我等孤家寡人更觉体寒。”

  “来来来,刚热好的摘云饮,一杯下肚,客官可以遍体生暖。”得了调侃,许家小夫妻甜蜜蜜的互相笑,然后不遗余力给客人推荐热饮。

  “你们可真是,来你许记可真是客不手空,许娘子怀里的是府上三少爷吧,可真是大了,能抱出来了。”

  “可不是,你看着一家子浓情蜜意的,把伙计小哥都挤到另一屋去了,是吧?”来客调侃这许家三口,还向食居柜台后头的刘有良寻求赞同。

  刘有良:您说,别带上我,我不敢。

  “是啊,这不是要过年了,带他来铺子里转转。”许金枝颠着娃子乱答,几个月的娃他能知道啥。

  茶舍里的炭火着的旺旺的,小儿子的襁褓盖的暖暖的,任是不少客人聊天,许多安都睡得呼噜呼噜的。

  “这是吉字馍,是我娘新做的点心样式,味道中平,但是彩头吉利。”许金枝给在场的客人解释,还特意切开给在场人尝尝。

  “味儿行,微微酸甜,带点儿酒味,这摆着实在是好看啊!许娘子,怎么卖。”这吉字馍确实是吉利,自家吃不吃的,就跟那过寿的面寿桃似的,带去孝敬老人家是一绝。

  “不贵不贵,也就比普通馍馍贵一点儿……”

  毕竟除了红曲米,这也没用啥别的料,说白了,这吉字馍就是许老太太回馈新老客人,用来引客的,买点心买的多的,还能送上一两个,全当是许记给客人的年礼了。

  许金枝这样说了,随着客人们这个两个,那个六个,这个要一排,越来越多,许家人耗费一下午蒸出来的馍山很快就消减下去了。

  “这不够啊,不行让娘再找那几位姨婆蒸些。”许金枝和郑梦拾看着吉字馍的销量,又喜又愁。

  因为许家眼下的热闹氛围,连着许记还没出实物的年节礼盒都空口订出去不少。

  卖出货的人笑,买到货的人也笑。

  窥一家知数家,许记热闹,梦仙河上不只他一家热闹,整条梦仙河,从铺子到码头,年前的氛围都浓厚,人们眼中有亮,脸上泛红,好像这几日的昂扬劲儿足着,能望到明年的好日子。

  更繁华的长街,许家二老一左一右,半护着把两个孩子领在中间走着“人多,都牵紧了手,可别冲散了。”

  “咱们先去纸铺。”许老太太本来是想先带孩子们在街上逛逛看看,但是看着这热闹景象,不管是铺子里还是街摊上,人都如同遇到粮粟的雀鸟一样堆挤,哪儿哪儿都人多,便决定还是先办正事。

  许家有常去的纸铺,不管是往年逢年过节的需要,还是后来给两个孩子买宣纸,都是那一家熟店,位置不远,就在穆秀才书铺的附近。

  今天的纸铺不同往时清静,平常只有二三书生错了时入店购买宣纸的铺子现在好像个小集市。

  原本喜欢清净的,干瘦又寡言的那位老掌柜没露面,只有不知道哪里找来的三个小伙计被一群妇人围着等结账。

  原本素雅布置的纸铺里现在堆叠的花花绿绿的,也不知道老掌柜是不是因为眼不见心不烦才不在此处的。

  “过门笺,过门笺……”许老太太走在前头拉着自家二小一大一串二人在纸堆和人群里翻找。

  “那儿呐!”有听见许老太太嘟囔的妇人好心指路,另一只手上还捏着一沓子黄的红的镂花纸,一看就是刚从那堆挤出来。

  “多谢,多谢。”许老太太继续嘟囔着,领着人挤进去。

  “桃符,桃符……”

  “窗花,窗花……”往返几次,许老太太一行人在不大的纸铺子里,挤来挤去。

  “乖乖,我觉得这铺子都叠起来了,如此曲折!”许老爷子头上冒汗,手里领着孩子,也不敢松手抹一抹。

  “几位大娘,窗卖完了,没剪成得了,纸还有,要不您们买上些自己回去剪。”眼看找不见窗花的徘徊之人越来越多,小伙计确认一番在铺子里喊。

  “行吧,行吧。”大娘们有意见的,没意见的,也管不了这么多了,再不买,窗花纸都没了。

  “都落落汗再出门,不然招风生病了。”许家人在纸铺子里面采购一番,挤在门口,许老太太嘱咐大家。

  等汗消的功夫,许家人就听着出门的人念叨“往前走几步,穆秀才公当街摆桌写对联儿呢,字好价美,快去排队。”

  “嚯!”许老爷子眉毛上挑,穆老秀才的儿子已经在甘南道走马上任,今年这年,穆家父子就过不到一起了,穆兄这是自己找了些事情做,也算是忙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