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新舌头-《江南小户金满院》

  过午之后是一起吃饭,七师姐就过来了“走走走,尝尝咱们武馆的顶级手艺。”

  坐上桌,许铃铛才知道武馆的顶级手艺就是六师兄,六师兄熊令铁,其名如人,但是厨艺却做的精致,肉切薄片,立上一簇小绿叶,还摆了盘儿。

  “尝尝。”熊令铁殷勤的把盘子摆到小师妹面前,这可是新来的舌头啊,总能有点儿别的意见不是。

  许铃铛看看六师兄期待的眼神,嗯……六师兄看着都不凶了。

  伸筷子尝一口,铃铛眼神一亮,好吃,料比外婆放的重一些,但是味道很跳跃!

  这么想着,许铃铛也就这么说了,熊令铁听着,把另外几道菜直往小师妹面前拽,有了新舌头,其余几条舌头已经用处不大了。

  “铁子!”许铃铛正尝着呢,斜侧方一声吼,吓的她筷子抖一抖。

  扭头看见师娘端着碗就冲进来,脸上也不温和了“说了让你少吃肉,你看看这体型,晚上你是听不到自己的呼噜吗!”

  介娘子很无奈,前阵子老大夫义诊,连看三个大夫都让铁子少吃油腥,这小子偏偏爱吃,还能自己做的挺好吃。

  “啊,我这是……”铁子眼神慌乱,从师兄师姐师弟师妹身上扫一圈儿,不行,这些人都靠不住了。

  再一看,眼神和小铃铛对上了,小师妹,救星啊!

  许铃铛都没反应过来,她六师兄端着盘往她碗里夹“小师妹长身体呢,补一补,补一补。”

  介娘子语竭,有想骂的不知道骂些什么,眼不见心不烦的走了,许铃铛看看自己溜尖的碗,看看松口气的六师兄“师兄,我刚来第一天,你就想撑死我……”

  “……”

  “哈哈哈哈哈哈哈!”“啪啪啪啪啪!”是旁边七师姐和八师兄在狂笑着拍桌子。

  饭后马步半个时辰,是师父介子婴带着铃铛一起站的,介师父看着铃铛站的,没问题啊,总感觉哪里不对……

  师父围着她转,小铃铛心里慌慌的,咋了啊,好还是不好师父你说句话啊。

  转两圈儿,介娘子终于是觉出来哪里不对“铃铛,你困了么?”

  “还不啊。”

  “那为什么要眯着眼睛扎马步啊?”介娘子总算是看出来了,小徒弟脚下站挺稳当的,脸上表情迷迷糊糊的。

  “啊?”许铃铛一下子把眼睛睁大了,坏了,早上眯习惯了,一找感觉就眯眼了!

  “好了好了,和你师姐一起,去小憩一会儿,行了咱们抻筋了。”介娘子安排铃铛去午睡。

  不认床的铃铛陷进软软的被子里,有外婆和娘亲的味道。

  ……

  “阿嚏——”许金枝正抱着自家胖儿子摇啊摇的哄睡,突觉鼻子痒痒,赶紧手臂伸远了,把儿子往旁边一端,躲开着突如其来的喷嚏。

  “谁念叨我了?”许金枝吸吸鼻子。

  把儿子端回来,许金枝低头对上小多安的黑豆豆眼,完了完了,白哄了!刚才还迷瞪的胖儿子又精神了。

  悠悠着多安,许金枝回想今天逛街的事情。

  早上交代相公把闺女送上驴车,又把喂好奶的小儿交给相公照看,儿女都不用操心了,许金枝扎被子里睡的足足的。

  直睡到巳时初,容光焕发的许金枝敷粉描眉,穿戴整齐了,打算出门,临出门,去爹娘那屋看看“娘,我出去街面上逛逛,有什么要捎回来的么?”

  “捎什么啊……”同样得了清闲的许老太太一边重复金枝的话,一边穿鞋往厨房里走,柜子里小罐掀开拨拉拨拉,“捎回些盐来吧,要精细些的。”

  “行。”许金枝回屋装上些银子,又挎上小布袋,提一把油纸伞,优雅的上街去了。

  为了顺道,许金枝先去买了精盐,精盐虽贵,但是比入口发苦的黄粒盐好太多了,许家人并不想没苦硬吃,黄粒盐下锅,好吃的菜也滋味不对了,不止于此。

  忙完娘的嘱托,结完账把盐放进布袋,许金枝开始忙自己的事情。

  荣锦绸缎庄,是江宁城顶有名气的老字号绸缎庄,就借长街的客流,在旁边的短街上,这才是许金枝初来逛街的目的地。

  荣锦不卖布与棉帛,只卖贵价丝绸,丝绸价高,穿起来不如棉纱好打理,许家人来逛的次数不多。

  两年前许老爷子寿辰,许金枝和郑梦拾夫妻俩给老爷子买过一身秀绘的丝绸衣裳,那衣裳现在单放一个一箱,放在最上层,许老太太每月都拿出来出晾,就怕受了潮,憋了虫。

  许金枝来的时候不算客多,也不算没客,故而伙计不只关注她,她也能仔细看看里面的东西。

  进绸缎庄和进布庄的感觉还不一样,蚕丝的特点注定了绸缎的颜色是有光泽的,不比布庄里只有几个部分鲜亮,这铺子只要进去,眼前是一亮又一亮,色彩光明漂亮。

  不往整匹的卷子上看,许金枝只看看手帕,看看团扇这些小而精致的美物。

  “夫人好,可是要看看店里的团扇?”许金枝驻足的时间略长,让店里的伙计腾出手过来打招呼了。

  “小哥,这团扇价多少呀?”许金枝看手中拿着的这一只,是用彩丝绣的春花双飞燕,走丝颇为精细,扇体封边也做的极好。

  “夫人,您手里这枚要三百文。”小伙计很热情,许金枝梳的是妇人髻,淡妆凝眉,耳下还坠了金耳珰,一看就有买这团扇的实力。

  “我记得去岁我买过一枚同这差不多的,只要二百文,这为何价涨了这么多?”许金枝听见价格心中惊一惊,这扇子好看不假,可是比之前要涨价太多了,她也不好表现出价贵,就表现的云淡风轻的问一问。

  “客人说的是去岁夏时的丝绸团扇价格吧?”小伙计笑呵呵反问。

  “这有何讲究?”既然是来打听的,许金枝自然要打听清楚。

  “这夏时丝绸,因为已过春蚕吐丝季,不缺蚕丝,再加上天气回暖,缫丝人和绣娘们手上灵活,能做的活儿多了,这自然价就平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