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情满四合院之贾张氏12-《今天也在影视剧里打工》

  贾家日子肉眼可见地红火起来。

  这变化,被住在对门的何雨柱——傻柱,一一看在眼里。

  傻柱是轧钢厂食堂的大厨,工资不低,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按理说小日子应该挺滋润。

  可最近,他总觉得心里头空落落的,不是个滋味儿。

  以前,贾家困难,秦淮茹一个人拖着婆婆、孩子,还有病榻上的丈夫,日子过得紧巴巴。

  傻柱心善,又是看着秦淮茹嫁进院子的,心里头对她有那么点说不清道不明的心思,便时常接济。

  从食堂带点剩菜啦,偶尔借口帮衬给点棒子面啦,虽然秦淮茹总是推辞,但也承他的情。

  那种被需要、甚至被隐隐依赖的感觉,让傻柱觉得自个儿挺重要,心里头那点念想也似乎有了着落。

  可现在呢?

  贾张氏厉害了,能挣钱了,贾东旭也快好了,贾家眼看着就要立起来了。

  秦淮茹在后勤部的工作也稳定,虽然辛苦,但能养活孩子。

  贾家似乎……不再那么需要他傻柱那点接济了。

  他上次拎着饭盒想给秦淮茹,却被贾张氏笑眯眯地拦下了:“柱子啊,又麻烦你了!不过家里现在还行,婶子记着你这好意,食物真贵,留着自己吃吧,啊?”

  话说的客气,那饭盒,最终也没能递到秦淮茹手里。

  傻柱看着贾家窗口透出的、比以往亮堂不少的灯光,听着里面隐约传来的、贾东旭和孩子们的说笑声。

  他心里头那点小火苗,噗嗤一下,好像就被这现实的冷水给浇灭了。

  他拎着饭盒,蔫头耷脑地往回走,正好撞见许大茂。

  许大茂那双小眼睛滴溜溜一转,就明白了几分,凑上来阴阳怪气:“哟,傻柱,又去献殷勤啦?怎么,饭盒没送出去?啧,人家现在可是干部家庭了,瞧不上你这点残羹剩饭喽!”

  要是平时,傻柱早就一拳抡过去了,可今天,他连吵架的力气都没有,只是狠狠瞪了许大茂一眼,闷头钻回了自己屋。

  屋里冷锅冷灶,跟他此刻的心情一样。

  他坐在炕沿上,看着空荡荡的屋子,第一次清晰地意识到,贾家越来越好,秦淮茹的腰杆越挺越直,离他也……越来越远。

  以前他还觉得,只要自己一直对她好,等她……等哪天……或许还有希望。

  可现在,贾东旭没死,还快好了,贾张氏又如此强势能干,把家里打理得蒸蒸日上。

  秦淮茹还有什么理由需要他傻柱呢?

  他好像,真的一点希望也没有了。

  这种认知让傻柱心里堵得厉害,像压了块大石头。

  他烦躁地抓了抓头发,第一次对自己这浑浑噩噩、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光棍生活,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迷茫和……失落。

  傻柱的这些表现都被一大爷易中海看在眼里。

  说实话,现在易中海心里挺别扭的。

  贾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贾张氏在街道干得风生水起,连带着整个大院都跟着沾光、受管束,风气为之一新。

  他固然为贾家,尤其是为贾东旭能好起来感到高兴,这毕竟是他曾经看好的“养老人选”。

  但眼看着贾家有了贾张氏这根定海神针,贾东旭身体恢复,秦淮茹工作稳定,这一家子眼看着就要自成一体,不再像过去那样需要他事无巨细的帮扶和指引了。

  他那份寄托在贾东旭身上的养老期盼,虽然因为贾东旭的康复而重新点燃,但也因为贾家的独立和强盛,而变得不那么牢靠。

  贾张氏太有主意,太能干,以后贾家的事,还能由他说了算吗?

  这种不确定性,让易中海心里那根名为“养老”的弦,始终绷得紧紧的。

  这会儿看到傻柱的表现,心里明镜似的。

  他早就隐约察觉傻柱对秦淮茹有那么点心思,以前贾家困难,傻柱的接济还能有点由头。

  现在贾家立起来了,傻柱那点念想眼看着就要断线,整个人都没了精神气,下班就窝在屋里,连跟许大茂斗嘴的兴致都没了。

  唉,这傻柱子。

  易中海想了想,然后方向一转,往后院走去后院的聋老太太的家里,顺便给她送点吃的。

  聋老太太虽然耳朵背,心里却明镜似的,她拉着易中海,用含混不清却意有所指的话念叨:“中海啊,柱子那孩子,心眼实,是个好的。”

  “就是没个着落,看着让人心疼哟……”

  这话像是一道闪电,劈开了易中海心中的迷雾!

  对啊!贾东旭那边情况变得复杂,未必是唯一的指望了。

  这傻柱,不就是现成的备选吗?

  傻柱这人,缺点不少,嘴臭、冲动、混不吝,但优点也同样突出:心眼不坏,重情义,有一手好厨艺,工资高,最关键的是——家里除了有个妹妹,只有他一人!

  如果能把他拢住,让他给自己和老伴养老,那可比有完整家庭的贾东旭要靠谱得多!

  毕竟,贾东旭还有母亲、妻子、孩子一大家子人要顾呢。

  而且,看傻柱现在这失魂落魄的样子,正是需要关怀和引导的时候。这时候对他好,雪中送炭,最容易让他记在心里。

  想到这里,易中海心里立刻有了盘算。

  他脸上的皱纹都仿佛舒展了些,对聋老太太点点头:“老太太,您说得对,柱子是个好孩子,我不能看着他这么消沉下去。”

  从聋老太太那儿出来,易中海没有直接回家,而是拐到了傻柱屋门口。

  他敲了敲门,没等里面回应就推门进去了。

  屋里,傻柱正四仰八叉地躺在炕上,望着屋顶发呆,屋里一股子冷清味儿。

  “柱子,还没吃呢?”易中海语气温和,带着长辈的关切。

  傻柱懒洋洋地坐起来:“一大爷啊,没呢,不饿。”

  “不吃饭怎么行?”易中海在他旁边坐下,叹了口气,“我知道你心里不痛快。有些事啊,强求不来,得看缘分,也得看清现实。”

  傻柱没吭声,但眼神动了动。

  易中海继续语重心长:“贾家现在好了,这是好事。东旭是你兄弟,他能站起来,咱们都应该高兴。淮茹……她也不容易,现在家里好了,她也能轻松点。”

  “男人嘛,得把眼光放长远点。你这条件不差,有手艺,饿不着。关键是得有个打算,不能老是这么一个人晃荡着。”

  他观察着傻柱的神色,见他没有反感,便进一步说道:“以后啊,有啥难处,就跟一大爷说。别什么事都憋在心里。我跟你一大妈,一直都拿你当自家孩子看。”

  这话说得恳切,带着浓浓的关怀意味。正处于失落中的傻柱,听着这暖烘烘的话,再对比贾家那边明显的疏远,心里顿时觉得,还是一大爷关心自己。

  他闷闷地“嗯”了一声。

  易中海知道不能操之过急,今天能播下这颗种子就行。

  他站起身,拍拍傻柱的肩膀:“行了,别躺着了,起来弄点吃的。明天厂里活儿不少,养好精神头。”

  看着易中海离开的背影,傻柱心里那股空落落的感觉,似乎被填上了一点点。

  他觉得,一大爷说得对,自己是得有点打算了。至于什么打算,他还没想好,但至少,还有人关心他不是?

  而易中海,走在回屋的路上,心里已经重新规划起了养老的蓝图。

  贾东旭是明面上的希望,傻柱则成了他暗中布局的备选。双管齐下,总能有一个靠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