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传承思考:思考如何传承王者的统治方式-《末日降临,重生为王!》

  晨雾未散,林晨便已站在御书房的窗前。案头的烛火还未熄灭,在晨雾中晕出一圈暖黄的光。他的目光落在书案上那张写着'王者宗师,在于传承。传承之道,在于用心'的纸笺上,手指轻轻摩挲着纸边,陷入了沉思。

  身后传来细微的响动,林晨不用回头也知道是小顺子。果然,小顺子的声音轻轻响起:'陛下,早膳已经备好了。'林晨没有应声,仍是望着窗外。晨雾渐渐散去,露出远处王都学院的轮廓,那里传来隐隐约约的读书声,像晨鸟的啼鸣,清脆而充满生机。

  '小顺子。'林晨忽然开口,声音里带着几分沙哑,'你说,什么才是最好的传承?'小顺子愣了愣,轻声道:'回陛下,奴才不懂这些大道理。但奴才知道,陛下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王国,为了子民。只要陛下的心意能让更多人明白,就是最好的传承了。'

  林晨转身看向他,目光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他走到书案前,拿起那张纸笺,仔细端详着上面的字迹。窗外的晨光透过窗棂洒进来,在纸笺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心意...'他喃喃自语,'是啊,传承的不仅是方法,更是心意。'

  早膳用得很简单,一碗小米粥,一碟腌黄瓜,还有两个素包子。林晨吃得很慢,目光时不时地投向窗外。小顺子站在一旁,手里捧着茶盏,也不敢出声打扰。用过早膳,林晨换了身月白锦袍,对小顺子道:'备车,去王都学院。'

  王都学院的门口,李老先生早已等候多时。看到林晨的车架,他连忙迎上前去,拱手道:'陛下驾临,学院蓬荜生辉。'林晨笑着下车,握住他的手:'李老不必多礼。朕今日前来,是想和你聊聊《王者之道》课程的事情。'

  他们走进学院的藏书阁。阁内飘着淡淡的书香,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古籍,从三皇五帝的传说到唐宋元明的历史,应有尽有。林晨走到一个书架前,抽出一本《贞观政要》,轻轻翻看着:'李老,你说,古人的统治之道,为什么有的能传承千年,有的却如过眼云烟?'

  李老先生抚须沉思:'陛下,老臣以为,传承的关键在于'变'与'不变'。变的是方法,不变的是初心。那些能够传承千年的统治之道,无不是始终以民为本,同时又能根据时代的变化不断调整方法的。'

  林晨合上书本,目光变得深邃:'李老说得对。以民为本就是不变的初心,而根据时代变化调整方法就是变。我们的《王者之道》课程,也应该教会学生们这一点。'

  '陛下所言极是。'李老先生点头,'老臣已经让先生们收集了许多历代明君的治国案例,准备在课堂上与学生们一起分析讨论。老臣相信,通过这些案例,学生们一定能够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王者之道。'

  林晨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正在晨读的学生们,嘴角露出了微笑:'李老,朕还有一个想法。我们可以定期举办'王者论坛',让学生们、大臣们、甚至普通百姓都能参与进来,共同探讨王者之道。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大家的思考,还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同我们的统治理念。'

  李老先生眼前一亮:'这个想法太好了!老臣这就去准备。'

  离开王都学院时,已是日上三竿。林晨没有回宫,而是带着小顺子去了东市。东市的街道上人来人往,商贩的叫卖声、顾客的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林晨走到一个卖馄饨的小摊前,坐下道:'老板,来两碗馄饨。'

  老板抬头看到林晨,先是一愣,随即激动得手都抖了:'陛...陛下,您怎么来了?小人...小人这就给您做馄饨!'林晨笑着摆摆手:'老板不必紧张,朕就是来尝尝你的馄饨。'

  馄饨端上来了,热气腾腾的,香气扑鼻。林晨舀起一个馄饨,轻轻咬了一口,赞道:'不错,味道很好。'老板站在一旁,搓着手道:'陛下喜欢就好。小人的手艺是祖传的,到小人这儿已经是第四代了。'

  '祖传的?'林晨放下筷子,'那你打算传给你的儿子吗?'老板点头:'当然要传。不过小人不仅要传给他手艺,还要传给他做馄饨的心意——要用心选料,用心制作,这样才能做出好吃的馄饨。'

  林晨眼睛一亮,转头对小顺子道:'你听到了吗?这就是传承的真谛。无论是做馄饨,还是做王者,最关键的都是用心。'小顺子连连点头:'陛下说得对。'

  吃完馄饨,林晨继续在东市闲逛。他看到一个老木匠正在教徒弟做木椅,看到一个老中医正在给病人把脉,看到一个老鞋匠正在给顾客修鞋...这些平凡的人,用自己的方式传承着手艺,传承着心意。林晨忽然觉得,自己找到了传承王者统治方式的答案。

  回到宫中时,已是傍晚。林晨径直去了御书房,让小顺子取来笔墨纸砚。他铺开纸,提起笔,在纸上写道:'传承之道,在于用心。心不变,道亦不变;心变,则道亦变。王者的统治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法律条文,不是高高在上的威严,而是一颗始终装着百姓的心...'

  窗外的夕阳透过窗棂洒进来,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小顺子站在门口,看着伏案写字的林晨,轻轻叹了口气——陛下又在为王国的未来而思考了。

  第二天早朝,林晨宣布了一个重要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王者传承馆',收集和展示历代王者的治国经验和教训,供后人学习和借鉴。朝堂上一片哗然,大臣们议论纷纷。

  张诗涵站出来,拱手道:'陛下,建立王者传承馆,是不是有些劳民伤财?如今王国初定,百废待兴,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民生和军事上。'

  林晨笑了笑:'诗涵,你说得没错。民生和军事确实重要,但传承同样重要。一个国家的繁荣,不仅需要现在的努力,更需要未来的希望。建立王者传承馆,就是为了让后人能够站在我们的肩膀上,看得更远,走得更稳。'

  白素素站出来,轻声道:'陛下所言极是。臣妾以为,建立王者传承馆,不仅可以传承王者的统治方式,还可以增强王国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当百姓们看到历代王者为了王国的繁荣而努力的事迹时,他们一定会更加热爱这个王国,更加支持陛下的统治。'

  楚梦瑶也站出来,拱手道:'陛下,臣愿意负责王者传承馆的具体事宜。臣一定严格把关,为陛下选出真正有价值的资料。'

  林晨赞赏地看了她们一眼,点了点头:'好。此次建立王者传承馆,不仅要收集历代王者的治国经验和教训,还要收集普通百姓的智慧和故事。一个王国的繁荣,从来都不是靠一个人的力量,而是靠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退朝后,林晨带着小顺子去了御花园。御花园的菊花开得正艳,红的像火,黄的像金,白的像雪。林晨在石桌旁坐下,望着远处的王都,陷入了沉思。小顺子站在一旁,也不敢出声打扰。

  不知过了多久,林晨忽然开口:'小顺子,你说,等朕老了,这些孩子们能接过朕的担子吗?'小顺子愣了愣,随即坚定地说道:'陛下,奴才相信,这些孩子们一定能够接过您的担子。因为您不仅教会了他们如何统治,更教会了他们如何用心。'

  林晨笑了笑,目光变得柔和:'是啊,用心。只要他们能够始终保持一颗装着百姓的心,就一定能够成为合格的王者。'

  夕阳西下,林晨和小顺子离开了御花园。他们的身影被夕阳拉得很长,很长...

  这日深夜,林晨坐在御书房里,望着案头的《王者传承馆规划书》,嘴角露出了微笑。他知道,自己的王者之路还很长,但他已经找到了传承的方向。他相信,只要一代又一代的王者都能保持一颗装着百姓的心,大炎王国就一定能够长治久安,繁荣昌盛。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洒进来,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林晨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的王都。王都的灯火已经熄灭,只有王都学院的书房还亮着灯——那里,有一群年轻人正在挑灯夜读,为了王国的未来而努力着。

  林晨的嘴角露出了微笑。他知道,王国的未来,就在这些年轻人的身上。而他,也将用自己的方式,为王国的未来而努力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