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路,这里原本是公共租界花旗国的势力范围,即使开战时倭国军队也没敢越雷池半步。
然而此刻,这条路上规模最大的保罗洋行门前却聚集了一大批倭国海关侦缉人员和浪人。他们以查处走私物品为借口,将洋行彻底查封,无论是员工还是老板,一律被驱逐出门。
此时,很多蓝眼睛白皮肤的洋人聚在门口大声抗议,情绪极度激动。
这时,一辆警车驶来,从车上下来四五个巡捕,手里拿着警棍就冲了过来。
几个洋人仿佛盼到了救星,立刻上前指着倭国浪人,叽叽喳喳不知道说些什么。
带头的洋人巡捕仗着个头高,带着手下朝洋行里冲,还没到门口,倭国浪人抽出倭刀跟他们对峙。
洋巡捕掏出手枪朝天鸣枪示警,浪人毫不示弱,反而上前夺枪,十来个身穿灰色西装的矮个子手里拿着短枪,立刻将他们包围。
双方也不知道是谁先动的手,洋巡捕果然彪悍,一个人就扛住四五个灰西装。
可无奈对方人手太多,不到两分钟就败下阵来。
剩下的几名夏国巡捕冒着被砍死的风险才把洋巡捕救上警车,狼狈逃走,倭国人也没有追击。
洋行老板和员工见巡捕都灰溜溜逃走,再也不敢吭声了,有人开始向吴淞江南部撤去。
这样的情况整个吴淞江以北到处都在发生,对待一般夏国商行都是以扣人罚钱为主。
影响力大的洋行,即使有过激,一般也不抓人,直接赶走。
最倒霉的是一些小的洋行,仗着背后有巡捕房的支持,反而被倭国人揍的头破血流,甚至被抓者也是比比皆是。
于是,巡捕房抽出大量警察支援洋行,可数以百计的巡捕刚到现场,都被埋伏在附近的倭国人打退,这些看上去穿着便装的家伙大部分都穿着军靴,一出手都是杀招,明显就是倭国军人。
很快,巡捕就退下阵来,向吴淞江南部退去。
工部局前一天就零星得到洋行被袭击的消息,只是没料到事态会发展到如此严重,无奈之下只能救助各国领馆,领馆立刻一边联系倭国领事,一边联系驻沪军队,花旗国海军陆战队派出两个连,万国商团也派出一支三百人的队伍,立刻开进吴淞江以北。
没料到的是,倭国领事根本联系不上,秘书称他们根本就不知此事。倭国守军则借口此事不归他们管理。
等花旗国海军陆战队两个连和万国商团也被倭国人打退,各国才想到这是倭国人早有预谋的行动。
目前在沪市,倭国人的势力远远超过其他各国总和,各国领事在商议后只能向倭方做出口头让步。
首先,工部局下辖的警务处、卫生处、教育处以及财务处等派出机构立刻撤出吴淞江以北所有地区,这一让步几乎等同于各国放弃对该地区的管辖权。
其次,倭方要保证各国商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不得再有任何袭击行为。
此次倭方的反应极为迅速,在接到消息后不到一小时便高效地控制了局势。此外,他们还承诺将对本次事件中的伤亡人员及所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
在各机构撤离之前,倭国就派军队抢先占领了连接吴淞江两岸的所有桥梁,并在江北一侧设立了检查站。
自此刻起,沪市正式进入孤岛时期。
然而,就在当夜凌晨12点,倭国在浦江东岸的炮艇码头接二连三发生爆炸。
事后统计,倭国海军共被炸沉炮艇十九艘,死亡104人。此外,还波及其他倭国商船十一艘。
于是,倭方连夜向各国提出抗议,然而得到的回应却是,各国对爆炸事件均表示一无所知。
一时间,双方使出浑身解数相互扯皮,并扬言将采取报复行动。
而爆炸事件的始作俑者苏笑天,此刻正在他的安全屋里呼呼大睡,
刚才被师哥秦笑海足足灌了两大杯汾酒,不胜酒力的苏笑天几乎是“飘”着回到了住处。
此刻,沪市外商总会会长兼花旗国副领事弗兰科,刚刚结束与倭国总领馆的交涉通话。
“米歇尔,请进来一下!”
秘书米歇尔放下手里的资料,从外间走了进来。
“会长先生,请问有什么需要我做的?”
弗兰科面色凝重道:“刚刚工部局警务处打来电话,告诉我倭国人十九艘炮船被炸了,你立刻问问海军陆战队,是不是他们的人干的?”
米歇尔的堂弟是花旗国海军陆战队驻沪市总部的上尉联络官,弗兰科得到消息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
“好的,先生,我这就去联系。”米歇尔说完就转身去了外间。
今晚,租界各个职能部门已经乱了,虽然每个单位都有专人守着电话,可米歇尔足足用了十分钟才将电话打通。
“先生,我表弟说,今晚他们总部除了派出去两个连出去,其余的人都在营房,而且,那两个连回来后也一直没有外出。”
弗兰科揉了揉太阳穴,“这就让人费解了,那倭国炮船到底是什么人炸的?在沪市,我实在想不出有哪个组织有这个能力。”
米歇尔摇摇头,“即使陆战队那帮臭小子恐怕也没有这个能力,除非...”
“除非海军出动潜艇,悄悄发射几枚鱼雷...可海军早就退出浦江了。”
米歇尔自己将这个猜想推翻。
弗兰科点点头,他确实高估本国士兵的战斗力了。
“可现在的问题是,倭国领馆刚刚向我们提出抗议,他们硬说是我们干的,而且他们声称,一旦发现证据,就会对我们再次发起袭击。”
米歇尔思考片刻道:“先生,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他带微笑地解释道:“我们此次将吴淞江以北的地区让给倭国人,他们必定会认为我们畏惧他们。而且,现在不仅是夏国人,包括各国商人在内,肯定会对我们的软弱感到失望。不如……”
弗兰科似乎想到了什么,脸上露出苦笑,说道:“不如我们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反正倭国人没有任何人证和物证,这样的话至少在那些商人面前,我们还能保住一些面子。”
...
然而此刻,这条路上规模最大的保罗洋行门前却聚集了一大批倭国海关侦缉人员和浪人。他们以查处走私物品为借口,将洋行彻底查封,无论是员工还是老板,一律被驱逐出门。
此时,很多蓝眼睛白皮肤的洋人聚在门口大声抗议,情绪极度激动。
这时,一辆警车驶来,从车上下来四五个巡捕,手里拿着警棍就冲了过来。
几个洋人仿佛盼到了救星,立刻上前指着倭国浪人,叽叽喳喳不知道说些什么。
带头的洋人巡捕仗着个头高,带着手下朝洋行里冲,还没到门口,倭国浪人抽出倭刀跟他们对峙。
洋巡捕掏出手枪朝天鸣枪示警,浪人毫不示弱,反而上前夺枪,十来个身穿灰色西装的矮个子手里拿着短枪,立刻将他们包围。
双方也不知道是谁先动的手,洋巡捕果然彪悍,一个人就扛住四五个灰西装。
可无奈对方人手太多,不到两分钟就败下阵来。
剩下的几名夏国巡捕冒着被砍死的风险才把洋巡捕救上警车,狼狈逃走,倭国人也没有追击。
洋行老板和员工见巡捕都灰溜溜逃走,再也不敢吭声了,有人开始向吴淞江南部撤去。
这样的情况整个吴淞江以北到处都在发生,对待一般夏国商行都是以扣人罚钱为主。
影响力大的洋行,即使有过激,一般也不抓人,直接赶走。
最倒霉的是一些小的洋行,仗着背后有巡捕房的支持,反而被倭国人揍的头破血流,甚至被抓者也是比比皆是。
于是,巡捕房抽出大量警察支援洋行,可数以百计的巡捕刚到现场,都被埋伏在附近的倭国人打退,这些看上去穿着便装的家伙大部分都穿着军靴,一出手都是杀招,明显就是倭国军人。
很快,巡捕就退下阵来,向吴淞江南部退去。
工部局前一天就零星得到洋行被袭击的消息,只是没料到事态会发展到如此严重,无奈之下只能救助各国领馆,领馆立刻一边联系倭国领事,一边联系驻沪军队,花旗国海军陆战队派出两个连,万国商团也派出一支三百人的队伍,立刻开进吴淞江以北。
没料到的是,倭国领事根本联系不上,秘书称他们根本就不知此事。倭国守军则借口此事不归他们管理。
等花旗国海军陆战队两个连和万国商团也被倭国人打退,各国才想到这是倭国人早有预谋的行动。
目前在沪市,倭国人的势力远远超过其他各国总和,各国领事在商议后只能向倭方做出口头让步。
首先,工部局下辖的警务处、卫生处、教育处以及财务处等派出机构立刻撤出吴淞江以北所有地区,这一让步几乎等同于各国放弃对该地区的管辖权。
其次,倭方要保证各国商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不得再有任何袭击行为。
此次倭方的反应极为迅速,在接到消息后不到一小时便高效地控制了局势。此外,他们还承诺将对本次事件中的伤亡人员及所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
在各机构撤离之前,倭国就派军队抢先占领了连接吴淞江两岸的所有桥梁,并在江北一侧设立了检查站。
自此刻起,沪市正式进入孤岛时期。
然而,就在当夜凌晨12点,倭国在浦江东岸的炮艇码头接二连三发生爆炸。
事后统计,倭国海军共被炸沉炮艇十九艘,死亡104人。此外,还波及其他倭国商船十一艘。
于是,倭方连夜向各国提出抗议,然而得到的回应却是,各国对爆炸事件均表示一无所知。
一时间,双方使出浑身解数相互扯皮,并扬言将采取报复行动。
而爆炸事件的始作俑者苏笑天,此刻正在他的安全屋里呼呼大睡,
刚才被师哥秦笑海足足灌了两大杯汾酒,不胜酒力的苏笑天几乎是“飘”着回到了住处。
此刻,沪市外商总会会长兼花旗国副领事弗兰科,刚刚结束与倭国总领馆的交涉通话。
“米歇尔,请进来一下!”
秘书米歇尔放下手里的资料,从外间走了进来。
“会长先生,请问有什么需要我做的?”
弗兰科面色凝重道:“刚刚工部局警务处打来电话,告诉我倭国人十九艘炮船被炸了,你立刻问问海军陆战队,是不是他们的人干的?”
米歇尔的堂弟是花旗国海军陆战队驻沪市总部的上尉联络官,弗兰科得到消息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
“好的,先生,我这就去联系。”米歇尔说完就转身去了外间。
今晚,租界各个职能部门已经乱了,虽然每个单位都有专人守着电话,可米歇尔足足用了十分钟才将电话打通。
“先生,我表弟说,今晚他们总部除了派出去两个连出去,其余的人都在营房,而且,那两个连回来后也一直没有外出。”
弗兰科揉了揉太阳穴,“这就让人费解了,那倭国炮船到底是什么人炸的?在沪市,我实在想不出有哪个组织有这个能力。”
米歇尔摇摇头,“即使陆战队那帮臭小子恐怕也没有这个能力,除非...”
“除非海军出动潜艇,悄悄发射几枚鱼雷...可海军早就退出浦江了。”
米歇尔自己将这个猜想推翻。
弗兰科点点头,他确实高估本国士兵的战斗力了。
“可现在的问题是,倭国领馆刚刚向我们提出抗议,他们硬说是我们干的,而且他们声称,一旦发现证据,就会对我们再次发起袭击。”
米歇尔思考片刻道:“先生,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他带微笑地解释道:“我们此次将吴淞江以北的地区让给倭国人,他们必定会认为我们畏惧他们。而且,现在不仅是夏国人,包括各国商人在内,肯定会对我们的软弱感到失望。不如……”
弗兰科似乎想到了什么,脸上露出苦笑,说道:“不如我们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反正倭国人没有任何人证和物证,这样的话至少在那些商人面前,我们还能保住一些面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