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何进:我有一万种除掉十常侍的方法-《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

  端着茶具的康熙皇帝轻抿了口上好的蒙顶甘露,喷香喷香的。

  品鉴完茶汤后,这才脸带轻笑的望向天幕,言道:

  “这群汉人就是记不住教训。”

  “汉灵帝明知刘辩不适合君天下,却不能下定决心,致使死后汉室内斗,天下分崩离析。”

  “当初的宋朝也是如此,都知道赵佶不靠谱还要选赵佶登基,笑死了。”

  康熙眼睛眯起一条缝,摇了摇头,十分清闲的吐出一句话:

  “朕就不一样了,朕对太子胤礽那叫一个放心和呵护!”

  「何进自然不会傻呆呆的中计。

  待到刘辩登基后大局已定,何进将蹇硕下狱处死,报复他之前想的阴招。

  当初蹇硕劝十常侍众人配合他一起诛杀何进,郭胜等人认为,没有十常侍的帮扶,就不会有何家兄妹的今日。

  况且他们和何进的利益并不冲突。」

  大局已定后,十常侍才发现何进是个傻子。

  他们本就是依靠着先帝才能混起来的无根之人,吓得连忙去找何太后求情。

  何太后本身就是个厚道人,当年要不是郭胜这个老乡帮扶,她也不会那么轻易的在灵帝后宫中脱颖而出。

  况且,此时想作为出头鸟的蹇硕已经死了,只诛首恶便可。

  她们娘俩在这朝中根基并不稳固,将十常侍赶尽杀绝既是背信弃义,又容易逼得太急遭到报复。

  想要抢她太后权柄的董氏也已经归乡。

  和十常侍爆了属实没有好处。

  「听从了何太后劝言的何进果真没有追究他人。

  当初受到了宾客挑唆的何进,只因一句:十常侍不除,天下难安。

  便对宦官集团挥起了屠刀。

  而今,又因妹妹的求情,对宦官放下了赶尽杀绝的心思。」

  “愚蠢至极!”

  刘秀眉头蹙起,张嘴便是骂道。

  天幕上,何进的三心二意、听风是雨让他的厌蠢症犯了,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这也太没有主见了吧。

  “这大将军怎么会这般愚蠢!”

  “那群宦官本身就是依靠皇权才有的权势,先帝一死,除了寻求新主的庇佑,还能成什么事?!”

  外戚和宦官本质上都是依靠皇权才能立住根脚的,除非这个外戚本就有强大的家族势力。

  “要杀要剐一句话的事儿,何必这样纠缠不清搞得这般复杂!愚蠢!”

  「早就有谋划的袁绍这时候又跳出来了,他挑唆何进道:“此时不诛杀宦官,将来必成大祸!”

  何进的脑子本来就不够用,被袁绍这么一说就犯了迷糊。

  吞吞吐吐的来了一句,此事以后再说吧。

  好家伙,这种事还能分以后?

  你这话的意思是,到底是不杀了,还是以后再杀?

  十常侍闻得何进的话,心里很不爽。

  已经跟你服软了,还要怎样!」

  此时的帝都洛阳,服软后的十常侍早就将家族子弟迁回了老家,他们已经无心与何进再斗了。

  可何进模棱两可的态度,让这群久在名利场的阉党也不拿不定了主意。

  何屠夫,你啥意思?

  是要和我们鱼死网破火拼到底,还是相安无事各自安好?

  「十常侍搞不清楚何进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便又跑到了何太后那里哭哭啼啼。

  何太后也很生气,将兄长喊到宫里又做了一番思想工作,终于何进答应下来不会动宦官集团了。

  然而,此时的十常侍早就看透了何进整个人了,十足的渣男啊!

  他们压根不信何进的话,准备做多手打算。

  正如他们所料,何进刚回府上,袁绍又来献计了:

  诏各路诸侯进京勤王,诛杀宦官!

  因此,凉州牧董卓和并州牧丁原被征召进京勤王!」

  【“灵帝临死之前,真的做好了所有打算了,没想到一个也没落实。

  他先是让并州、凉州等地主帅换防,谁知道董卓狼子野心,观望局势,直接抗旨了。

  还留下了由外戚、宦官、世家代表的三方势力来辅政新帝。

  何进却在两个月内把一切都玩崩了。”】

  离谱!

  “大将军居然还没有一个妇道人家看得清局势?怎么这般愚蠢,一点政治嗅觉都没有!”

  刘彻目瞪口呆,不敢相信别人几句话就让何进屁颠屁颠的信了。

  是个人应该都能明白。

  此时先帝刚刚驾崩,新帝初登基还大位不稳,最应该做的是稳固朝堂。

  有什么谋划,完全可以等到新帝屁股底下的位置坐稳了再说。

  况且,宦官叫得再怎么凶,也只是皇家的狗罢了。

  手里连兵都没有。

  先前已经知道了汉朝最后的皇帝乃是汉献帝刘协。

  与天幕正在讲的历史恰好对得上。

  “灵也,乱而不损曰灵,不勤成名曰灵。”刘彻眉头拧成了一团,对上了,一切都对上了。

  灵帝灵帝,一看谥号就不是个什么好东西。

  留下了一个还算可以的朝堂,唯一算差的是朝中出了一头蠢猪。

  “哎!我大汉的灭亡居然源于一个如此荒唐的建议吗?”

  世家无兵权,宦官靠皇权,外戚靠皇帝。

  刘彻实在想不通,这都能输的理由。

  「话说回来,董卓这个人年少时好任侠之风,由于出身不好,他逐渐发现本事和功劳再大,在豪强世家掌权的大汉也难以出头。

  于是,他借着军功的崭露头角,投靠了天下最负盛名的四世三公家族——汝南袁氏。

  没错,就是给何进出坏主意的袁绍的家族。」

  此时天幕下的各朝观众们,再次看到当初汉末的那段历史,脸上还是会露出很难评的表情。

  不就是杀一个宦官吗?

  用得着兴师动众的诏勤王军吗?

  秦朝

  嬴政被汉朝离谱的历史搞得不禁失笑,沉吟了一下扭头望向扶苏:

  “扶苏,袁绍为何要让何进召勤王军入京?”

  看了半天天幕的扶苏,也发觉了这个事情处处充斥着不对劲的地方。

  试探性的回答道:“可是因为宦官手眼通天,已经触及根本?”

  随即,说完话后他自己就笑了,“宦官乃是无根的浮萍,手下连兵权都没有,怎么会难以剪除呢。”

  “说的不错。”

  嬴政目带欣赏的微微颔首,“不过,你只说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