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光复七省的孤勇者-《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

  「那我直接这么说:

  史载他直接指挥作战歼敌超四十万!

  若计入协同作战逾六十万!

  人人传颂“自万历以来全盛之天下所不能有”

  从万历年间开始最好的战绩

  就这么被他用山穷水尽的西南之地打出来了。」

  秦朝

  “歼敌四十万,莫不是武安君在世?”嬴政惊呼道。

  武安君一生歼敌百万,被六国之人奉为杀神!

  “果真是古之神将风范,明朝得了此人,怎么会丢了天下?”嬴政不禁疑惑。

  有此一人,便是定国之柱石,不打下偌大的江山就算了,居然还亡了国。

  “肯定是国无明君,后世的昏庸皇帝果然多啊!”

  汉朝未央宫

  “乃公还以为讲的是淮阴侯呢!哈哈哈!”刘邦心中悬着的一口气忽然松开,对着吕雉大笑道。

  “娥姁,这明朝也真是有趣,得此神将辅佐,居然还能丢了江山。”

  吕后微微一笑,没有言语,心道:明朝皇帝真是蠢,先用后杀的道理都不懂吗?

  三国

  “西南之地?”曹操蹙着眉头,思索着大汉的江山格局。

  谋士荀攸叹息道:“若以大汉的江山来论,北方最富,燕赵、关中和中原,乃天下锦绣之地。”

  “淮河以南,除了江东地区,其他地方完全就是穷乡僻壤,荆州虽是天下首要之地,但水系泛滥,难以成王业。”

  “扬州、越州等地,更是越往南去,越是恶水之地。”

  “更遑论西南多山之地。”

  程昱接话道:“南方贫瘠,西南更甚,世宗武皇帝当年打西南时,朝中劝阻浪潮颇多,盖因西南贫瘠啊!”

  其余人也纷纷应话,虽说江南灵秀之地,但也只是江南。

  益州天府之国,但也只有成都平原。

  荆州论战首要之地,可人少水多。

  自古以来,这天下争鹿时,从未有人下注过南方。

  曹操听着众人的话,连连点头,“此人能以西南之地养出百战之兵,歼敌数十万,这是真正的神将之风!”

  “可惜如此英雄,没有落得一个好下场。”

  “若是能为我曹操所用,必不会让英雄流血流泪。”

  大唐

  既有安定天下的武略,又是皇帝的李世民深知一个道理。

  打仗不只看将帅的实力,更看的是背后国家的底蕴,看得是粮草辎重的运输强度。

  “李定国能以西南贫瘠之地,连斩连胜,这就是他名将的风范所在啊!”

  杜如晦在一旁也是啧啧赞赏,附和道:“当初诸葛武侯便是以西南一州之地,逆伐北方八州,所以诸葛宰相被万代称赞他的才智。”

  “依臣看来,李定国已有武侯几分功力了。”

  早已跑路到成都避难的李隆基,看得眼热,似是想起了在肃州“造反”的儿子。

  一想到那个逆子,李隆基便无比的气愤:“若是我能得此将军就好了,朕也不会被贼人害到逃避西南。”

  “我大唐养士一百多年,那群废物将领居然连胡贼都挡不住!”

  出身军旅的赵匡胤给予了自己的肯定,“昔年世宗柴荣能连战连捷,便有占据中原厉兵秣马数年的大治原因。”

  “若是让俺以西南之地,对抗九州富庶膏腴之地,俺恐怕也难做到此人的成就!”

  “难啊!”

  “真是一位英雄!”

  明朝

  见到李定国的功绩被南明承认,朱元璋的脸色才有些缓和。

  南明南明,恐怕又是个如南宋一样的政权。

  “咱不知道南明是哪路的货色,只希望别像南宋一样对待大明的功臣就行!”

  “爹,山海关外的东北野人如今并未成势。”朱标默默的说道。

  以大明现在的国势,去山海关征讨不成,无疑是满级魔王误入新手村了。

  两百年过去,那里不再是金国的龙兴之地,也不是契丹人的祖脉。

  “爹,儿臣建议,让蓝玉将军领一万兵马就够了。”

  朱标温和的笑了。

  傅友德是儒将,徐达是名帅,冯国胜也有儒将的风范。

  老岳父倒是很合适,只可惜英年早逝。

  也就自己的妻舅,手段符合他的要求了。

  朱元璋愣了一下,蓝玉是他为太子爷留的刀,也是淮西二代的领头人。

  奈何脾性不好,一直被他按捺着磨刀不用。

  标儿怎么突然想到让蓝玉出证,替大明后代子孙出刀了?

  当他看向大儿时,朱标给了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上位,让俺去吧!绝对不辜负太子爷的信赖,俺帮上位给他们都......”

  “咳!”朱标一个眼神过去。

  别说了,知道你连北元皇后都敢下手,打打杀杀的太血腥不文明了,不要在奉天殿上咆哮了,oK?

  蓝玉会意,挠了挠头,嘿嘿一笑。

  “行啊,咱标儿都这么说了,咱也许你蓝小二替咱出征!”

  朱元璋咧嘴道。

  「可是如此战神,却遭到南明内部倾轧;

  孙可望妒其战功,断粮阻援;

  九邀郑成功会师广东,郑氏却私蓄兵力,妄图海外建国,拒不发兵

  可怜汉之天下,只有一个起义军出身的李定国,孑然一身为九州计

  中华光复终成泡影!」

  【“孙可望一点都不值得可惜,李定国和刘文秀真英雄也,张献忠被清军杀死后,他们在民族大义面前,毅然放弃割据想法,主动联明抗清,至死未降!”】

  嬴政有些头疼的揉了揉眉心,大秦到底怎么灭亡的啊?

  为何天下人只记得汉不记得秦?

  这汉朝到底有什么好的?能让后世人自称汉人不称秦人。

  汉!汉!汉!到处都是汉!

  烦死了!

  明朝

  “好样的汉子!”永乐皇帝朱棣大声的赞道。

  “这样的英雄,当初起义也定是朝廷奸臣当道才官逼民反的!”

  朱胖胖在一旁眉头紧皱,当他看到南明朝廷倾轧李定国时,那颗悬着的心还是死了。

  “自古南人当政,难为天下啊!”

  “这个南明政权,怕不是又一个无志无才,只会党争夺权的南宋小朝廷!”

  朱棣冷哼道:“天幕最好别让朕知道,这群人的祖宗是谁!”

  “居然敢害我大将。”

  “让朕知道是谁家的祖宗,朕现在就让他们断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