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屠龙者终成恶龙-《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

  “忠臣!这就是我大汉的忠臣啊!”

  汉朝各个时空里,皇帝们泪崩了,国家衰亡方能见忠良。

  这袁绍可太帅了!

  太忠诚了!

  我大汉若都是袁绍这样的人杰,岂能亡国?!

  与此同时。

  原先很多人对袁本初的印象都是成王败寇,曹操的手下败将,官渡之战的失败者。

  当英气勃发的青年袁本初形象在天幕上活了过来后,很多人对袁绍的感观也发生了转变。

  市井中,许多百姓围在下方观看天幕。

  不少人甚至当场模仿起了袁本初帅气的姿态。

  “衮衮诸公畏畏缩缩,袁本初挺身而出,拔剑相对奸臣,这不就是我等所求的学成文武艺,报与帝王家吗?”

  “袁本初,真是我之榜样也!”

  “得了吧,后来的袁本初成什么样了你不知晓?”

  “逆风天下楷模,顺风万事皆休,袁本初的本事也就到此为止了。”

  “说的跟你比袁绍优秀一样。”

  “小辈,休要猖狂!汝要试试我宝剑锋利否?”

  “呵!我剑也未尝不利!”

  明清时期

  话本、戏剧流行,在天幕出现后,就有不少人根据天幕进行剧本改编,上映之后个个是赚的盆满钵满。

  此时袁神的气势不禁看呆了各朝的观众们,也让这群以此发家的抄手一时忘了记录。

  等等,我们编完了剧本后,找哪个角儿才能演出这样的袁绍啊!

  秦朝

  “好!这话说得老夫也心潮澎湃!”

  李斯不禁惊呼出声,“此等人杰,身处乱世定然能闯出一片风云激荡!”

  嬴政眼睛微眯,想起天幕言视频的背景是汉朝末年,沉吟道:

  “汉末汉末,此人一身胆魄,定能成为乱世的枭雄!”

  “说不得后来的新王朝就是他建立的。”

  东汉熹平年间

  听闻宫里的圣人观看了天幕后动了怒火,又摔又砸的,怕是又要掀起一场新的党锢和改革。

  权贵们这几日都龟缩着,生怕惹祸上身。

  华林园

  一群权贵子弟们聚在一块饮酒作乐,他们推杯换盏,好不快活。

  当天幕放完了“袁神歧董”的画面后,这群权贵子弟却呆愣住了。

  袁神?是袁本初?

  就这个天天带着我们勾栏听曲的袁本初?

  良久后,众人才木讷的转头望向席面中锦衣绣袍的少年郎。

  “本初...你...我...卧槽你...泰裤辣!”

  所有人钦佩的目光一时都倾注在了袁绍身上。

  彼时的太学虽然已没有国初的高质量,但依然是帝国最高的学府,这里有着帝国最优秀的师资,最丰富的馆藏。

  权贵们还是很愿意将子弟们送到里面去学习。

  在场的众人皆是青春洋溢的少年郎,家中本就有权势,来洛阳读书只是镀金。

  平时更是任性好侠、放荡不羁,读书?读个屁?

  前些日子,费亭侯还被祭酒喊过去臭骂一顿:你家曹阿瞒天天逃课,甚至还偷吃了太学养的鸡!

  费亭侯喊冤啊,辩解肯定是袁家的小子带坏的。

  谁知祭酒更是大怒:

  人家袁氏那是经学世家,桃李满天下,更是族长位列三公之位,袁氏子弟怎么会偷鸡摸狗!

  费亭侯无语。

  没得说。

  这群少年郎不愁吃不愁穿,前途也不愁,自然向往史书上的大人物故事,憧憬陈蕃、霍去病、窦宪那样的英雄人杰。

  人人都幻想能成为征西大将军、征北大将军。

  可有一天,你忽然知道,你的好朋友居然成为了和陈蕃一样名扬天下的人杰。

  既怕兄弟过得苦,又怕兄弟......

  少年郎袁绍心性未成,得知了自己未来的光荣事迹,脸色十分地得意:“阿瞒,看见哥有多帅了没?!”

  “哈哈!你这小子当时怎么缩在后面,连话都不敢讲,没一点英雄气概!”

  小伙伴们众星捧月般簇拥着袁绍,角落里的袁术撇了撇嘴,心有不服。

  端起爱喝的蜜水一口闷掉。

  不过一个庶生子,有什么好得瑟的!

  【“从此,便有了一个典故,并流传至今:袁神歧董。”】

  【“小时候看这段,想的是袁绍怎么那么有种?那可是权倾朝野的董卓啊。

  长大了看了很多资料以后,想的是董卓怎么那么有种?那可是四世三公的袁本初啊!”

  “不是袁绍胆大,而是他知道董卓不敢杀他。

  你但凡换成一个小人物,敢这么说,董卓不用发话,旁边侍卫直接都插死了。

  四世三公的含金量,说白了就是一个权力顶峰,跟另一个权力顶峰,意见不合,互相打架。”

  追评:“他可不知道他这么牛。他是过继的,还是庶子,袁家是牛,但是嫡系是袁术,袁绍才分了几分?

  他依靠何进才夺得了一部分袁家的重视,这时候,连皇帝这个权力巅峰都废了,他敢站出来,才是真牛。”

  追评:“你以为河北人追捧袁本初,是看他的家世吗?那是人家的个人魅力啊!”

  追评:“有一说一,袁绍靠自己的努力才从庶生子得到了家族的关注,尽管如此,汝南袁氏押注的力量仍在袁术身上,他能走到后来的河北袁公的高度,全凭自己。”】

  【“你们都在关注袁绍,认为这是他的高光时刻。但当你们读了董卓的传记后,才会称呼一句董仲颖真男人!”

  “权倾朝野的太师,也是董卓的高光!”

  “屠龙者终成恶龙,是世道改变了这个天下,将人硬生生的逼成了这样,哎!董仲颖、曹孟德、袁本初......”

  “东汉末年到三国和晋初的历史真是精彩。”

  “三国后面的晋朝就别洗了吧?!”

  “太可惜了,三国耗尽英雄气,两晋尽是鼠辈出。”】

  东汉末年

  丞相府中

  “当年袁本初何等的天骄人杰,在河北一呼百应,无人不从!”

  曹操摇了摇脑袋,轻笑道:“何进猖狂,被十常侍算计至死。”

  “董卓猖狂,自有十八路诸侯讨伐。”

  “袁本初猖狂,得意忘形被孤挫败而去。”

  “天下英雄如过江之鲫,滔滔不绝矣!”

  曹操越说越激动,声调也渐之拔高,到了后面兴头上,人也直接站起,慨然道:

  “天下英雄,如今还有谁?!”

  三国时期

  三家的人皆是微微一愣,三国之后是晋?

  怎么不是魏汉吴其中的一家?

  我不明白!

  季汉成都府

  刘备眯缝着眼睛,惊讶道:“晋又是从哪里冒出来?”

  “大汉未能复兴,就是因为这个晋吗?”

  想到此处,刘备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天下蟊贼太多了!

  而另一处时空里,东汉末年

  南郡公事堂中

  “阿斗不是兴复汉室了吗?”

  刚才喜出望外的张飞呆愣在原地,不对呀,阿斗都在洛阳养老了,那必然是还于旧都了。

  天幕说的还能有假吗?

  这个...晋朝?

  “阿斗给大汉改名了?”

  啪唧!

  冷不丁间,一道有力的拳风就呼在了张飞的熊背上,关羽蹙眉啧了一声,张口责怪道:

  “三弟,别说了。”

  你再说话,大哥要打你板板了!

  ......

  「晚年的曹操时常做梦......#曹操#三国」

  天幕画面转换,昔年繁华的洛阳城里,人群接踵。

  镜头向下聚焦,映照在迎着朝阳热烈逃学的小儒生身上。

  不过,这两个人身着绮绣锦衣,头戴朱缨宝帽的少年郎,一看便知又是哪家权贵的子弟。

  二人一路上有说有笑。

  “阿瞒,你将来想当什么官?”

  “本初,我阿父前些日刚给我取了字,你以后要叫我孟德。”

  “噢!孟德,孟德...那你快说,我刚才问你的,你将来要当什么官?”

  少年曹操摸了摸光洁的下巴,“嗯......”

  “我要像定远侯班超一样,做大汉的征西将军!”

  “切!”袁绍不以为意。

  “你这志向太小了,我就不一样了。”

  “我要当大汉的冠军侯!大汉的征北大将军!”

  “像霍去病他们一样,封狼居胥、勒石燕然!”

  将自己的理想说出后,袁绍猛然伸展双臂,开怀大笑着,嘴角高高扬起,目光中也尽是得意:

  “怎么样,孟德,我的志向是不是比你大?欸?孟德?孟德!”

  镜头顺着袁绍的视角而去,刚才和他并肩的曹操不知何时停了脚,依然伫立在原地。

  “孟德,你发什么呆呢?”

  走过去的袁绍拍了拍发小的肩。

  曹操指了指不远处穿着华丽红衣白裙的老者,蹙着眉头与小伙伴道:

  “本初,你看那个锦衣老头儿,好奇怪啊!”

  “是有些奇怪,一看就不是好东西!”

  “嗯,长得太讨厌了。”

  两个少年郎不以为意,又搂着肩,大笑着逐渐走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