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贞观长歌-《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

  (已修改-10.25)

  一座新城,一座崭新的长安城,它的占地极为的广阔。

  从城门楼一贯而入后,首先见到了笔直如松的朱雀大街,这条长街就是长安城的中轴线,将这座巨城硬生生的劈成了两半,而一个个的坊市也依照街道的划分井然有序的进行坐落。

  掠过宛如繁星般的坊市后,见到宫阙万间亭台楼榭勾心斗角,在清晨的日雾下,显得美轮美奂。

  街道上,行人如织,热闹非凡。有身着华丽汉服的达官贵人,坐着精致的马车缓缓驶过;也有穿着朴素短打的商贩,挑着担子沿街叫卖。

  不同肤色、不同服饰的胡人也穿梭其中,他们带来了西域的香料、珠宝和奇异的技艺,引得众人纷纷驻足围观。

  街边的店铺一家挨着一家,有酒馆、茶楼、布庄、钱庄,琳琅满目。

  酒馆里,酒香四溢,客人们猜拳行令,欢声笑语不断;茶楼中,茶香袅袅,文人雅士们吟诗作画,谈古论今。

  集市上,各种商品应有尽有,新鲜的果蔬、精美的瓷器、漂亮的丝绸让人目不暇接。孩子们在人群中嬉笑玩耍,老人们坐在街边悠闲地晒太阳。

  天幕下的古人们望着这贞观时期的长安城,心里涌出无尽的慨叹。

  这哪里有初立之国的气象啊!

  要不说此时的大唐才建立了十几年,他们都还以为这是哪个王朝建立近百年的盛世呢!

  画面里的长安城就像一个巨大的舞台,展现着贞观年间的繁荣与开放,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汇聚于此,共同书写着这个时代的传奇。

  而在视频画面的最后,镜头向天际无限拉升,给了一个长安城的鸟瞰镜头,几行大字渐渐浮现其上:

  贞观之治!

  ......

  天幕仅仅只是复刻一下历史上的贞观大唐,有说什么赞誉的话吗?没有!

  更没有去过分的渲染什么效果,仅仅是这样平平淡淡的进行复刻,足以让无数的古人们望而慨叹!

  秦汉时期的人们更是沉默了。

  他们从天幕上的百姓身上看到了颜色,那是活生生的颜色,不是土黄色和黑色的颜色!

  大唐有穷人吗?有,当然有!

  历朝历代怎么会缺少穷人呢?

  可是,无论贫富如何,大唐时期的黎民百姓身上却始终洋溢着一股活力,就像那座新建的长安城一样,朝气蓬勃!

  黔首也会笑吗?

  天幕上大唐的百姓与之前张角视角下的大汉百姓完全就是两种模样!

  汉朝的各个时空里,自视甚高的汉皇们沉默了!

  他们自诩煌煌的汉朝大业,在天幕最真实的展示下不堪一击!

  春秋大业,春秋大业啊!什么样的大业才算是大业?

  汉朝强,唐朝也强!

  可是汉朝的百姓却没有唐朝的百姓身上的那股活力......

  秦朝

  嬴政默默的看完了天幕展示的贞观动画,良久无言。

  始皇本人曾经多次巡视天下,其中自然是有政治任务在身的,可也达到了调查天下民情的目的。

  可是,黔首的样子他见多了,却从没有见过唐朝这样的百姓。

  那里的百姓眼睛里闪烁着希望的光,不像他们秦朝的黔首一样麻木,一样的死气沉沉,一样的没有多少笑颜!

  朕终究还是需要顾及一下天下民力啊!

  【“盛世大唐,一个从公元七世纪到公元八世纪世界上最繁荣最强大的文明,他就像一颗人类史上的明珠熠熠生辉,就连一向对我们有滤镜的西方也愿意为盛唐长安拍摄纪录片。”】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王维的一首诗歌将盛唐的强盛写得淋漓尽致!”】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听见没,胡人来到长安城也只能弹老老实实琵琶卖艺!”】

  【“从唐朝开始,丝绸之路的终点就已经是欧洲了,彼时西方世界最大的城池君士坦丁堡也只有长安规模的十七分之一。”

  追评:“其实汉朝也有机会和西方建立更深的关系的,要知道历史上的汉朝可是和罗马关系匪浅,只是可惜当时前往罗马建交的汉使甘英,被安息人给欺骗了,错失了两个世界上最庞大的古老帝国正式交流的机会。”

  追评1:“我记得当时安息人不想让汉朝和罗马建交,想当中间商两头吃,就哄骗了甘英,实际上,当时甘英走陆路不出亮个月,走海路可能更快......安息帝国边界就和当时的罗马帝国接壤......”

  追评2:“什么罗马帝国?当时汉朝管罗马叫大秦\/.狗头斜眼.emj!”

  追评3:“您向地图迷雾区域派遣了一位开拓者!恭喜您,伟大的帝国迈出了跨越性的一步!”

  追评4:“你说的这个游戏我一晚上能玩一把吗?”】

  【“昭昭有唐,天俾万国。”】

  东汉时期

  刚从西域都护府回来,代表定远侯给汉和帝汇报最近的工作情况的甘英懵了。

  站在这新修的偌大雒阳北宫里,被文武百官的目光注视着的他,觉得此刻的自己就像个小丑。

  堂堂大汉天龙人,居然被蛮夷给戏耍了!

  岂有此理!

  甘英的脸上红一片白一片的,难看极了。

  汉和帝在看到天幕上后世人的议论后,也是为之一愣,垂眸就看见一脸难看的甘使者,不由得开口宽慰道:

  “蛮夷向来卑鄙,小国生存之道就是从大国身上左右逢源,甘使者还年轻,一时着了他们的道而已,万万不可自惭!”

  汉和帝还是很欣赏甘英的,年纪轻轻就敢接受班超的委托,带队前往千万里外的未知国度,为大汉拓展了西域之西的眼界。

  这是种好事嘛!

  “陛下,臣惭愧!”甘英不甘道。

  “这有何惭?”刘肇不以为意,笑道:“下次朕让定远侯给你三千骑兵相伴,看那蛮夷还敢不敢欺瞒你了!”

  三千骑兵?

  甘英脑海里忍不住畅享了一番后就想摇头。

  有人保护我的话,我这汉使岂不是太安全了?

  人家到时候一看见大汉的使者被一大堆肌肉满满的铁汉高马贴身包围,还能有贼心吗?

  不行!

  那我还怎么名垂青史啊?

  秦朝

  咸阳宫里的群臣闻言一愣,管西方的罗马帝国叫大秦?

  “汉朝这是什么意思?”

  毕竟君臣上下也搞不懂这个罗马到底是什么成分,只能是将其视为蛮夷。

  区区蛮夷,也配称诸夏之国名?

  故此,众人不由得有些愤怒:“果然!后世朝代就是拿我大秦来贬低做小的!”

  “居然对一蛮夷称呼我老秦之名!”

  东汉末年

  南郡

  “罗马?大秦?”刘备愣了一下。

  天幕上所说的大汉和罗马之间的情缘,明显触及到了他的知识盲区,玄德公真不知道这回事啊!

  年少时只知道勾栏听曲、斗犬戴花和策马仗剑的弊端如今显现出来了,刘备只恨年轻时候没有刻苦读书。

  哎!

  都怪老爹死的早,没有鞭笞我刻苦读书。

  诸葛亮对上刘备求助的目光后,咳咳清了下嗓子,沉吟道:

  “大秦国,在前汉时候就与我朝有商贸往来,据说那里的人黑发黑眼,自有文明。”

  “大秦国之人赞美我朝乃是东方明珠,文明开化,制度先进。我朝亦是赞美大秦国乃是极西之地的文明之国,教化蛮夷有功......”

  随着孔明的娓娓道来,公事堂里的众人连连颔首。

  懂了!

  反正我也不可能派军队去你那边,你也不可能派军队来我这边。

  而我们都是有着圣贤思想和优越制度的文明国家,处在世界的两个极远的地方,并且都对西域之西的那邦蛮子国家极其讨厌。

  所以,我们是朋友!

  商业互捧呗!

  刘备听完后感慨万千,没想到当年世宗皇帝令张骞开辟的丝绸之路居然功在千秋。

  “一条不起眼的丝绸之路,居然连接了两个不一样的文明国家的沟通之旅,当真是......”

  老刘哑然,忽然忘记该接什么词了。

  诸葛亮接上他的话道:“意义非凡。”

  众人皆将目光投向诸葛亮,他接着说道:

  “先汉之所以富强,盖不能忽略宣帝经略西域之业,后汉之所以煊赫,定不可忽视班侯之功。”

  “主公,丝绸之路带来的财富可是不可忽视啊!”

  “可是,如今丝绸之路被曹贼把握在手里......”

  刘备知道诸葛亮的意思,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一条丝绸之路能为国家开源多少?观两汉时期,西域都护府之盛状皆可知。

  诸葛亮摇了摇头,轻笑道:“当年世宗皇帝举三十万大军攻略西南,诸位可知为何?”

  “不是因为西南诸蛮叛乱,攻占我汉城杀我汉民吗?”

  简雍回答道。

  “非也!”

  孔明的眸子迸发着光亮,朗声道:“西南蛮民窃据茶马古道!”

  “世宗皇帝攻略西南,叛乱是其一,最重要的是茶马古道的利润同样不菲!”

  “孔明,你是说益州......”庞统立马会意,茶马古道就在益州西南郡的位置,那里生活着不少当地少数部族.......

  若是主公拿下益州之后,单凭荆、益两州去对抗富强的北方还是力量悬殊的。

  刘备恍然,拱手感激道:“玄德得孔明,真是如鱼得水!”

  ......

  各朝的观众们正沉浸于画面上盛世大唐的种种模样,画面悠悠一转,再次浮现新的视频出来。

  「若问盛唐遗风,还得看今日之长安!」

  西安·大唐不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