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孤家寡人-《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

  子不类父,父厌之;子若类父,父疑之。

  天幕上最早出现的那句话就像回旋镖一样,狠狠的砸在了所有人都心尖上为之一颤。

  谁道的虎父犬子!?

  这李承乾此刻身上,实质地凝结着一位来自强大帝国伟大皇帝的嫡长子所必备的气质!

  嫡长子就是他的身份,太子就是他的底气!

  十八年来所有人都见证了他是一位合格的太子!

  天可汗的儿子从来不是孬种!

  当一个儿子最像父亲的那一刻,到底能不能证明他足以承担起父亲的责任!

  大秦

  嬴政看得心神激荡,眼里都是艳羡和嫉妒。

  他李世民怎么能有一个这么优秀的儿子啊?凭啥啊?

  就这还不珍惜......

  伟大的皇帝就该配一个有种的儿子啊!

  这才该是千古一帝的儿子!

  有能力有手段,敢于为自己抗争,霸气!

  而大殿里的长公子扶苏,更是眸子闪闪发亮,宛如小星星一般。

  嫡长子!

  你是,我也是!

  为什么你好有种啊!

  不行,我爹也是千古一帝,我不能为他丢脸,我也要学习李承乾的精神。

  作为强大帝国的传承者,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软弱。

  孤,也要学他一样,敢于抗争!

  ......

  天幕里,画面继续播放。

  李世民紧握着手里的马鞭,指尖因用力而发白,他声音沙哑:

  “你到底想要干什么!”

  李承乾毫不退让地反问,眼中满是血丝:

  “陛下想要干什么!”

  “母亲的在天之灵会保佑我的!”

  “啪嗒”一声,马鞭自李世民颤抖的手中滑落,沉重地砸在大殿地砖之上。

  李承乾缓缓起身,无视身后父皇复杂的目光,拖着那条不便的腿,一瘸一拐地向着殿外走去。

  每一步都踏得坚定,每一步都带着决绝。

  “承乾,你不要逼我!”

  大唐皇帝的声音中带着前所未有的慌乱和发颤。

  “我逼你?”

  李承乾猛地停住脚步,却不回头,只从喉间挤出嘶哑的笑声:“我烦了,不再装了!”

  “我知道我已经不是太子了!明天就会身首异处!我都知道。”

  嗒嗒嗒......

  偌大的甘露殿内,此刻只剩下李世民急促的心跳声,一声重过一声。

  太子李承乾深呼出一口气,猛地转身,目光如刀,直直的刺向那位被天下人称为“天可汗”的至尊,冷冷道:

  “父亲,在我离开你之前,我只有一句话:

  如果陛下要立魏王为太子,朝野沸腾。

  究竟是我的错?或是魏王的错?还是......”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道:“还是说陛下的错?!”

  李世民下意识地避开了儿子的目光,四处躲闪。因为这个问题的答案,他心知肚明。

  ......

  李承乾走了。

  他清楚地知道,踏出这个大殿后就再也没有回头之路,他的生路也会在走出的那一刻彻底的断绝。

  但他依然跛着脚,挺直了身体,一步一步地走出了甘露殿。

  那一刻,他的背影竟是前所未有的挺拔。

  唯有李世民,怔怔地望着儿子蹒跚远去的背影,脸上写满了无法掩饰的痛楚。他的手死死抓住龙椅扶手,青筋暴起,想要起身挽留,双腿却如同灌了铅般沉重。

  甘露殿里,只余下帝王无尽的凄楚叹息。

  他是天可汗,他得到了这世上最至尊的地位。

  他也失去了一位父亲,最珍爱的儿子。

  “我怎么没有想到......”

  画面悠悠转换,不知过去了多少春秋。

  一位白发丛生、面容憔悴的李世民独自站在高祖的陵墓前,眼中尽是沧桑与悔恨:

  “他是我们李家的种......”

  大唐皇帝声音哽咽,带着无尽凄楚:

  “都是我的错!我现在,终于明白了......”

  他仰起头,任由两行清泪滑过脸颊:

  “我明白了,父亲,你当年有多难......”

  ......

  「李承乾,公元619年,武德二年出生于太极宫。

  唐高祖李渊十分欣喜,亲自为这个孙子取名为“承乾”。

  意为承继李唐皇业,总领华夏乾坤。」

  「武德九年,李世民登基为帝,八岁的李承乾被立为太子。

  贞观四年,十二岁的李承乾宜令听讼。

  贞观六年,十四岁的李承乾开始监国。

  贞观十八年,面对李世民在朝野面前毫不掩饰对魏王李泰的大加宠爱赞赏,和长期以来承受的高压状态,李承乾情绪到了崩溃极点。

  他环顾左右,疼爱自己的母亲早已离世,宠爱的胞妹也已夭逝,父亲区别对待,兄弟虎视眈眈,竟无一人可诉亲情!

  最终,李承乾选择了伙同侯君集、杜荷等人谋反!」

  天幕的画面渐渐定格,李承乾自十四岁监国开始,为太子十八年来的高光画面一帧帧闪过,最后的最后,右半边区域定格在了甘露殿上脸沾血迹,怒目圆睁的模样,上书字迹:

  愍太子李承乾

  而画面的左半边,极为讽刺的挂上了李世民枯坐在甘露殿里的痛苦模样,大唐皇帝孤独落寞,影子拉的很长很长,上书字迹:

  孤家寡人

  儿子死在了最像父亲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