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造反的带头人被流放,骨干杜荷被斩首,在外面当大官好好的莱国公杜构被牵连夺爵流放。
李靖的长子也因为和李承乾的关系极好,受到了牵连,不过当时李靖还活着,不看僧面看佛面,把流放岭南改成了流放南郡。”】
天幕上的字迹尽皆飘过。
南郡
季汉众人:“???”
这对吗?
张飞向来脾气暴躁,直接大咧咧开口道:“牛13,直接流放到咱们这儿来了!”
“南郡成穷乡僻壤了!”
这话一起,让公事堂里的南方人不满了,荆州老表庞统第一个反驳:
“南郡怎么了?再怎么说也是鱼米之乡,不比岭南强?”
张飞悻悻的摸了摸后脑勺,毕竟这也不能太怪他。
时至后世,也有很多人搞不清地理。
例如广东人认为广东以北都是北方,东北人认为东三省以南都是南方人。
在张飞的眼里,也许中原以南都是岭南吧......
秦岭,也是岭!
汉朝的人们看到李世民与太子李承乾最后的结局,心中唏嘘不已,他们嘴上不敢说,心里的感慨可是一点没少。
“终复汉皇旧事,李唐再演玄武门也!”
侯君集是李世民的元从勋贵,杜荷等人是勋贵二代。
曾几何时,受到巫蛊牵连的卫霍满门也是汉皇元从。
可能刚开始的时候,人们还有些看不懂李唐的千古一帝,为什么晚年犯浑,居然干出了宠次灭长的蠢事。
当他们简单的将天幕上的未来和自己熟知的大汉历史互相套用一下,似乎一切都明白了。
唐太宗之于汉世宗,李承乾之于刘据,侯君集等人之于卫霍一族。
似乎什么都说了,似乎什么也没说。
好像是差很多,但好像又符合了七七八八。
当汉朝的古人们搞明白了这个逻辑关系后,再看唐朝事情,不免带上了一份哀怜之情。
......
“陛下。”
斯人的轻呼声从耳后响起,李世民硬着头皮面对妻子。
长孙皇后早已泪流满面,她哽咽着轻轻道:
“陛下,难道你真的要让这种事情再发生在我的孩子身上吗?!”
大唐不该重演这样的悲剧!
玄武门之变的事情绝不可殃及子孙!
这不该如此,这不能如此!
皇后的质问声让李二回过神来。
大唐皇帝看了看哭成泪人的妻子,看了看躺下默默流泪发呆的太子,和表情晦暗带着同悲之情的勋贵们。
他抿了抿嘴,长吁道:“承乾类父,假以时日,可成才矣!”
话落,算是给众人上了一把安全锁,魏征等人也忍不住暗自点头,房玄龄对上了皇帝的目光,肯定的微微颔首。
长孙氏悄悄扯住皇帝的衣袖,张了张嘴,二人相顾无言。
李世民只得再道:“让魏王去江宁吧!”
殿中众人依旧低头。
“青雀喜欢诗文,又有这样的本事,江南文风不弱于中原,且江宁自古富裕,让魏王就藩于此,也不算委屈了他。”
呼
皇后轻轻舒了一口气,抓着李世民的手仍未松开,哪怕视频已经结束了,她还心有余悸的惴惴不安着。
她不愿意上一代的悲剧在下一代继续,更不愿这种悲剧发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无论是承乾还是青雀,都是她的血肉啊!
承乾无错,就必须是太子,也是皇帝!
嫡长子继承制不是最优解,却是最能安邦定国之策。
李世民目光向下,只见众人皆是低着头不敢言语。
“魏王成年即为他选妃成婚,随后离京就藩!”
“父皇。”
贞观三年,如今才十岁的李承乾忽然站起身,向着父亲行了一礼,开口道:
“青雀是我的弟弟,他还小,何必因为未来之事就这样对待他?”
“母亲见不到她的孩子,心里也会难受。”
“父亲疏离了他的子女,世人会非议蜚语。”
“皇帝猜忌了他的臣下,这是取祸取乱的道理。”
“这是为臣的不忠,为子的不孝。”李承乾擦拭掉眼角的泪珠,目光清明,轻声道:
“孩儿以为,弟弟们成年后住在京城即可,这样母亲也能时常见到她的孩子,父皇也能全了父子之情、君臣之礼。”
李世民闻言怔了怔,随即神色陡然严肃,他死死的盯着长子:“承乾,这话是谁教你的吗?”
“不是。”
李承乾还很小,身子也小小的,只是群臣皆坐而他独站,偌大的大殿中竟然只有一个高大的身影在立着。
他抿了抿嘴,开口还有些嗫嚅,但刚刚脑海里的回忆,和天幕的未来再度给了他勇气,话语也变得更加坚定:
“阿......阿耶!”
“他们也是我的弟弟啊!”
“若不是生为皇家,若没有奸人投机挑拨,兄弟之情怎么会落到那样的下场!”
“我,我只是......不想让我家成为爷爷家那样......”
话罢。
殿中的群臣仿佛被来自挪威柔软的风,轻轻的吹拂了大脑表皮的波皱,一道来自天堂的光正在熠熠闪耀。
类父!
谁说这孩子不行了?
谁说嫡长子就一定是落后的!
众人愣愣的抬起了头,看着那道小小的、大大的身影,心中慨然:
此子已有大帝之资!
坐在上首的李世民更是欣慰不已,他李世民的儿子立得住,他的儿子是心怀君父和天下的贤者,也是会呵护弟妹的兄长!
夫妻二人相顾对视了一眼,都从彼此的眸中看到了欣慰。
这也让大唐皇帝忍不住在心底咒骂:
天幕上的李老二,你真该死啊!居然把朕这么乖巧懂事的儿子给害死了!你畜生啊!
殿中氛围缓和后,李世民也按耐住了心里刚刚崩溃的情绪,开始安排一些事情。
先将皇子皇女们的事情都安排好后,就开始敲打和安抚群臣了。
首先是司马......是李卫公,大唐皇帝对这位老骥伏枥的将军道:
“必不再演天幕之事。”
对那些和自己定下了婚约的亲家,也就是一脸便秘之色的勋贵们,又是这样保证道:
“朕确实应该多读读书,看看魏武和魏文的事情,看看汉武和戾太子的事情......”
“朕啊,总忙着前朝的大事,却忽略了后宫的琐事。”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朕只顾着治国和平天下,却忘了齐家,这是朕的疏忽。”
“皇后是孩子们的母亲,她比朕更合格,朕要向她学习......魏征,闭嘴!克明,回去!朕还没说完呢!”
“咳......皇女们的教育工作还是交给皇后比较合适,朕向你们保证......”
待到李世民安抚好群臣后,从外面通报又进来了一名小内侍。
尖细的声音在大殿里荡漾开来:
“陛下,大安宫有话带来......”
太上皇能有什么事?别是嘲讽陛下啊!
甘露殿刚刚缓和好的氛围,千万不能再炸了锅了!
群臣惴惴,李世民也脸色忽然怔住,奈何在公共场所里,那么多人都在看着,最后也只能硬着头皮道:“讲!”
小内侍清了清口,挺直了腰道:
“二郎,爹不想让玄武门的事情发生在李家的后代身上。”
“爹老了,未来还是要看你们年轻人的。”
“人啊,可能就是上了岁数了就瞎想的多了,爹有时候坐在屋子里就开始发呆,也不知道在想什么......你母亲走的早,爹还算有点本事,把你们都带大了,但是爹也不好......”
“爹想,有空多看看青雀他们,听说小家伙们和你小时候很像。”
“......都是好孩子啊!”
说罢,小内侍又赶紧躬下了身子,低头道:“陛下,太上皇还有话想和太子爷说。”
台上的大唐皇帝沉默了许久,再次开口时声音嘶哑:
“讲。”
“承乾,上次你下棋输给了爷爷,说回去好好练练,下回就赢过来。”
“爷爷这里准备好了永宁坊的酥山,都是你爱吃的,什么时候带着小丽质他们来和爷爷下棋啊?”
李靖的长子也因为和李承乾的关系极好,受到了牵连,不过当时李靖还活着,不看僧面看佛面,把流放岭南改成了流放南郡。”】
天幕上的字迹尽皆飘过。
南郡
季汉众人:“???”
这对吗?
张飞向来脾气暴躁,直接大咧咧开口道:“牛13,直接流放到咱们这儿来了!”
“南郡成穷乡僻壤了!”
这话一起,让公事堂里的南方人不满了,荆州老表庞统第一个反驳:
“南郡怎么了?再怎么说也是鱼米之乡,不比岭南强?”
张飞悻悻的摸了摸后脑勺,毕竟这也不能太怪他。
时至后世,也有很多人搞不清地理。
例如广东人认为广东以北都是北方,东北人认为东三省以南都是南方人。
在张飞的眼里,也许中原以南都是岭南吧......
秦岭,也是岭!
汉朝的人们看到李世民与太子李承乾最后的结局,心中唏嘘不已,他们嘴上不敢说,心里的感慨可是一点没少。
“终复汉皇旧事,李唐再演玄武门也!”
侯君集是李世民的元从勋贵,杜荷等人是勋贵二代。
曾几何时,受到巫蛊牵连的卫霍满门也是汉皇元从。
可能刚开始的时候,人们还有些看不懂李唐的千古一帝,为什么晚年犯浑,居然干出了宠次灭长的蠢事。
当他们简单的将天幕上的未来和自己熟知的大汉历史互相套用一下,似乎一切都明白了。
唐太宗之于汉世宗,李承乾之于刘据,侯君集等人之于卫霍一族。
似乎什么都说了,似乎什么也没说。
好像是差很多,但好像又符合了七七八八。
当汉朝的古人们搞明白了这个逻辑关系后,再看唐朝事情,不免带上了一份哀怜之情。
......
“陛下。”
斯人的轻呼声从耳后响起,李世民硬着头皮面对妻子。
长孙皇后早已泪流满面,她哽咽着轻轻道:
“陛下,难道你真的要让这种事情再发生在我的孩子身上吗?!”
大唐不该重演这样的悲剧!
玄武门之变的事情绝不可殃及子孙!
这不该如此,这不能如此!
皇后的质问声让李二回过神来。
大唐皇帝看了看哭成泪人的妻子,看了看躺下默默流泪发呆的太子,和表情晦暗带着同悲之情的勋贵们。
他抿了抿嘴,长吁道:“承乾类父,假以时日,可成才矣!”
话落,算是给众人上了一把安全锁,魏征等人也忍不住暗自点头,房玄龄对上了皇帝的目光,肯定的微微颔首。
长孙氏悄悄扯住皇帝的衣袖,张了张嘴,二人相顾无言。
李世民只得再道:“让魏王去江宁吧!”
殿中众人依旧低头。
“青雀喜欢诗文,又有这样的本事,江南文风不弱于中原,且江宁自古富裕,让魏王就藩于此,也不算委屈了他。”
呼
皇后轻轻舒了一口气,抓着李世民的手仍未松开,哪怕视频已经结束了,她还心有余悸的惴惴不安着。
她不愿意上一代的悲剧在下一代继续,更不愿这种悲剧发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无论是承乾还是青雀,都是她的血肉啊!
承乾无错,就必须是太子,也是皇帝!
嫡长子继承制不是最优解,却是最能安邦定国之策。
李世民目光向下,只见众人皆是低着头不敢言语。
“魏王成年即为他选妃成婚,随后离京就藩!”
“父皇。”
贞观三年,如今才十岁的李承乾忽然站起身,向着父亲行了一礼,开口道:
“青雀是我的弟弟,他还小,何必因为未来之事就这样对待他?”
“母亲见不到她的孩子,心里也会难受。”
“父亲疏离了他的子女,世人会非议蜚语。”
“皇帝猜忌了他的臣下,这是取祸取乱的道理。”
“这是为臣的不忠,为子的不孝。”李承乾擦拭掉眼角的泪珠,目光清明,轻声道:
“孩儿以为,弟弟们成年后住在京城即可,这样母亲也能时常见到她的孩子,父皇也能全了父子之情、君臣之礼。”
李世民闻言怔了怔,随即神色陡然严肃,他死死的盯着长子:“承乾,这话是谁教你的吗?”
“不是。”
李承乾还很小,身子也小小的,只是群臣皆坐而他独站,偌大的大殿中竟然只有一个高大的身影在立着。
他抿了抿嘴,开口还有些嗫嚅,但刚刚脑海里的回忆,和天幕的未来再度给了他勇气,话语也变得更加坚定:
“阿......阿耶!”
“他们也是我的弟弟啊!”
“若不是生为皇家,若没有奸人投机挑拨,兄弟之情怎么会落到那样的下场!”
“我,我只是......不想让我家成为爷爷家那样......”
话罢。
殿中的群臣仿佛被来自挪威柔软的风,轻轻的吹拂了大脑表皮的波皱,一道来自天堂的光正在熠熠闪耀。
类父!
谁说这孩子不行了?
谁说嫡长子就一定是落后的!
众人愣愣的抬起了头,看着那道小小的、大大的身影,心中慨然:
此子已有大帝之资!
坐在上首的李世民更是欣慰不已,他李世民的儿子立得住,他的儿子是心怀君父和天下的贤者,也是会呵护弟妹的兄长!
夫妻二人相顾对视了一眼,都从彼此的眸中看到了欣慰。
这也让大唐皇帝忍不住在心底咒骂:
天幕上的李老二,你真该死啊!居然把朕这么乖巧懂事的儿子给害死了!你畜生啊!
殿中氛围缓和后,李世民也按耐住了心里刚刚崩溃的情绪,开始安排一些事情。
先将皇子皇女们的事情都安排好后,就开始敲打和安抚群臣了。
首先是司马......是李卫公,大唐皇帝对这位老骥伏枥的将军道:
“必不再演天幕之事。”
对那些和自己定下了婚约的亲家,也就是一脸便秘之色的勋贵们,又是这样保证道:
“朕确实应该多读读书,看看魏武和魏文的事情,看看汉武和戾太子的事情......”
“朕啊,总忙着前朝的大事,却忽略了后宫的琐事。”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朕只顾着治国和平天下,却忘了齐家,这是朕的疏忽。”
“皇后是孩子们的母亲,她比朕更合格,朕要向她学习......魏征,闭嘴!克明,回去!朕还没说完呢!”
“咳......皇女们的教育工作还是交给皇后比较合适,朕向你们保证......”
待到李世民安抚好群臣后,从外面通报又进来了一名小内侍。
尖细的声音在大殿里荡漾开来:
“陛下,大安宫有话带来......”
太上皇能有什么事?别是嘲讽陛下啊!
甘露殿刚刚缓和好的氛围,千万不能再炸了锅了!
群臣惴惴,李世民也脸色忽然怔住,奈何在公共场所里,那么多人都在看着,最后也只能硬着头皮道:“讲!”
小内侍清了清口,挺直了腰道:
“二郎,爹不想让玄武门的事情发生在李家的后代身上。”
“爹老了,未来还是要看你们年轻人的。”
“人啊,可能就是上了岁数了就瞎想的多了,爹有时候坐在屋子里就开始发呆,也不知道在想什么......你母亲走的早,爹还算有点本事,把你们都带大了,但是爹也不好......”
“爹想,有空多看看青雀他们,听说小家伙们和你小时候很像。”
“......都是好孩子啊!”
说罢,小内侍又赶紧躬下了身子,低头道:“陛下,太上皇还有话想和太子爷说。”
台上的大唐皇帝沉默了许久,再次开口时声音嘶哑:
“讲。”
“承乾,上次你下棋输给了爷爷,说回去好好练练,下回就赢过来。”
“爷爷这里准备好了永宁坊的酥山,都是你爱吃的,什么时候带着小丽质他们来和爷爷下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