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失望透顶!-《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

  “你是有意在难为朕是吧?”刘彻微微倾身,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

  “臣原本不想这样,是他的错。”

  刘彻根本不想听霍去病的解释。

  “你跟李敢有什么过不去的?”

  霍去病还在为自己抗辩。

  刘彻同样的恼怒,他望着爱将的这般模样,愤恨的抽出马鞭怒声道:“同样身为汉家的军事统帅,你怎么就容不下他。”

  一鞭子挥下,重重的打在霍去病的背上。

  刘彻挥了一下让不解气,“啊!”

  他又是愤恨的抽下去,“愚蠢!”

  “朕就是要让你记住,我们今天要做的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业!”

  “你知道吗?”

  “打退匈奴对大汉的入侵,对我天汉子民意味着什么?!”

  刘彻歇斯底里,完全没有平日里一点帝王的威严。

  他更像是一位看到自家晚辈子孙犯了大错而不知错,恨铁不成钢的老父一般。

  “作为汉军的军事统帅,朕对你寄予厚望,指望你去做撑天的顶梁。”

  “你却如此心胸狭隘不成器!”

  “你狭隘啊,你辜负了朕!”

  从未在霍去病面前展现如此状态的刘彻越说越愤怒,他一脚将霍去病重重的踹在地上。

  “你怎么能这样做!”

  “你辜负了朕!你辜负了朕啊!”

  刘彻转身不想看见霍去病,可刚走两步又忍不住回头,恨声道:

  “朕就是要把汉文明的光芒推到四海去!”

  “你浅薄啊你!”

  武帝又是一个慈父脚踹去。

  “如此大任,舍我其谁?”刘彻指着霍去病的鼻子,痛骂:

  “朕能有这样的使命感,你怎么就没有?为什么?为什么!”

  “你知不知罪?知不知罪!”

  “啊?啊!!”

  霍去病跪在地上,默默的承受着发怒的刘彻对他的拳打脚踢,“陛下要打便打,臣想不了那么多,可李敢必须去死!”

  “你混账啊你混账,你不知罪!”

  刘彻愤恨的将霍去病踹倒在地。

  他闭上了眼睛,一声长长的叹息,“唉!”

  “主父偃曾经告诉朕,刀子只要能用就行了,如果磨得太快太锋利,用起来顺手,但容易折断,但无法长保。”

  他自语着,心底的情绪展现在面容上是掩饰不住的失望。

  猎场也陷入了片刻的沉默。

  “滚。”

  霍去病起身行礼,扭头便走。

  “你给朕站住!”

  到底是自己偏爱的将军,刘彻还是心软的回头了。

  “这件事捂不住的。”

  “你在长安待不住了,你给朕滚,滚得越远越好,朕不想在长安看见你。”

  “给朕滚,滚到北方,滚到朔方待着去!”

  霍去病屈膝在地,抱拳行礼:“陛下,您保重!”

  「霍去病无法忍受自己的舅舅受到了李敢的侮辱,一怒之下射杀了关内侯李敢。

  长安城一时骇然。」

  「武帝于是下令让霍去病去北方镇守边疆,然而霍去病在途中感染了瘟疫,没有向长安禀告,病死在了任上。」

  「消息传回长安,朝野震撼。

  武帝刘彻伤悲至极,亲自为霍去病上?殓下葬,赐其谥号为“景桓”,陪葬茂陵。

  刘彻下令调遣河西五郡的铁甲军,列成阵沿长安一直排到茂陵东的霍去病墓,昭示死后殊荣。

  他还下令将霍去病的坟墓修成祁连山的模样,彰显他力克匈奴的奇功。」

  秦朝

  “如此英杰就这样稀里糊涂的死了?”

  嬴政难以置信,年二十多岁的霍去病风华正茂呢,居然倒在了人生最美好的年纪里。

  世人期盼的冠军侯,没有成长到最巅峰的时候。

  仿佛命运正在嬴政的耳畔响起戏谑的嘲弄声。

  看吧,你再怎么努力,也只是命中注定罢了。

  上天何其残忍,夺走了少年郎的青春风华。

  汉朝初年

  刘邦愤恨的将面前的桌案掀翻出去,这时的再也笑不出来了。

  “乃公的天才将军,怎么会二十多岁就死了呢?贼老天,你不公啊!”

  “他不能这样的死去,他应该在战场上像个英雄一样!”

  “去病去病,莫不是用他的命去了大汉的病。”

  未央宫中,只余刘邦落寞的身影,显得无比萧条。

  其他时空,一众汉帝无法接受冠军没有战死在沙场,也没有老死在床榻上的结局。

  他们如同发怒的狂狮,整个人状态焦躁。

  汉景帝时期

  刘启将手中的竹简狠狠的掷出,打在了刘彻的身上。

  “你是皇帝,你若一力保之,长安城的声音会淹没掉咱大汉的冠军侯吗?说话!”

  这个儿子从小骨子里就带着一股倔强,他一旦决定了的事情,没人能阻止。

  他就不信,若是刘彻一意孤行,像他发动战争时一样,朝堂上谁能劝住他?

  换句话说,你都能在以鹿撞死这种话来搪塞世人了。

  “没事的,冠军侯去世了,咱的大汉还有卫青这位帝国双壁在。”

  刘启安抚着自己,自语道。

  跪在一旁刘彻嘴角一抽,轻声说道:“父皇,刚才天幕先放的卫青,他好像比我死的还早......”

  刘启:你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

  小猪猪陛下的话让刘启心中升起了一股不好的预感。

  他没记错的话,卫家的子嗣还是大汉的太子。

  如今,太子的表兄和舅舅都去世了,而本就无根基的皇后也终将面临容颜逝去的事实......

  “你最好祈祷,天幕待会别又说了你什么混账事。”

  一念至此,刘启恶狠狠的瞪了一眼小刘彻。

  小刘彻很委屈的努了努嘴,汉武帝做的事情关我什么事儿。

  武帝一朝

  李广吓得当即跪在地上请罪,他完全没有想到自己一时羞愤的自刎,居然导致了这样一连串的后果。

  他这种打了一辈子仗也没有立什么奇功的老将,可不是能碰瓷卫霍这种名将的。

  “陛下,千错万错,都是老臣的错啊!”李广泪如雨下,哭嚎道:

  “都是老臣自私,只想到了一了百了,给卫帅添了麻烦。”

  “都怪老臣没有教好儿子,居然冲撞了大将军!请陛下责罚老臣吧!”

  天幕上讲述的这段内容,对于刘彻而言宛如噩梦一般。

  他浑浑噩噩的将霍去病唤到身前,对着他的脸这摸一下,那掐一下,直到确认现在站在自己身旁的霍去病是真实存活的才放心下来。

  松了一口气的刘彻仰躺下来,消化着天幕上的内容。

  李广还在殿中重重的叩头,扰的他心烦。

  开口便是斥责:“起来,闭嘴。”

  刘彻一想起天幕上的未来就一直头疼,额上青筋抖动,不禁心中哀婉,大汉一下子丧失了一位神将,一位名将啊。

  天幕里刘彻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恼怒,看得他心中恍恍。

  那些话一句句的说到了他心里,也说给了满朝的文武。

  有些话他不方便说,但希望他的大臣能懂。

  如今,这些话借机披露给群臣,也算不幸中的幸运了。

  “去病。”

  武帝缓缓的睁开了眼,“朕不希望你做个心胸狭隘之人。”

  霍去病讷讷的应下,心中仍是不解。

  李敢居然欺辱我的舅舅,我难道还不能报复过来吗?

  或许在他的心里,只有亲人和敌人。

  刘彻再次看向老将军,心中更是一时头大,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种情况。

  老将军有错吗?

  他现在没错,未来也是因为自惭而羞愤自刎。

  但他的死却博的了世人的同情,让人们误以为是卫霍在欺负他。

  别管他有没有这样想。

  可人们是同情弱者的。

  “郎中令李广,还没有发生的事情,朕不会放在心上。”

  李广讷讷的点头,陛下您刚才对骠姚校尉的态度可不是这样啊。

  “你也一把年纪了,回家多读读书,黄老的书一直是本朝的尊崇。”刘彻状似随意。

  “这些书啊,读多了修身养性,也挺好。”

  刘彻心烦意乱的,实在提不起什么劲了,便挥手散朝,让卫霍单独留下随他往后殿了。

  「当然,历史对霍去病因病而死的死因一直存有猜测。

  有的说法是之前提过的瘟疫而死。

  也有人说霍去病长期在外作战,早就积累了一身伤病。

  还有人就霍去病作战“就食于敌”的战术进行剖析,认为霍去病长期吃生食生水,导致病从口入,埋下了祸根。」

  「明朝《本草纲目》中将未煮沸的水统称为生水,并规定高温煮沸一分钟的才能符合人喝的标准。」

  「虽然很早之前诸夏便有熟食的习惯,但“病从口入,药从心出”的理念直到东汉末年,才由神医张仲景提出。」

  「以古代的卫生医疗条件,一旦长期吃生食生水,大量的病菌在体内滋生后,基本上药石罔顾了。」

  「当然,霍去病之死确实是病死。

  这在宣帝时期,霍光和汉宣帝说话时亲口承认的家兄乃病死,具体的病因我们作为后世者也只是猜测而已。」

  ——————

  (景桓:取义“武与广地”,彰显其克敌服远,英勇作战,扩充疆土之意)

  (《史记·李将军列传)》:骠骑将军去病与青有亲,射杀敢。去病时方贵幸,上讳云鹿触杀之。居岁余,去病死。而敢有女为太子中人,爱幸,敢男禹有宠于太子,然好利,李氏陵迟衰微矣。)

  (《史记·匈奴列传》丞相长史任敞曰:“匈奴新破,困,宜可使为外臣,朝请於边。”汉使任敞於单于。单于闻敞计,大怒,留之不遣。先是汉亦有所降匈奴使者,单于亦辄留汉使相当。汉方复收士马,会骠骑将军去病死,於是汉久不北击胡。)

  (《史记·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第八》:光未死时上书曰:臣兄骠骑将军去病从军有功,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