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赵炅:朕比唐太宗如何?-《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

  明朝

  “这宋太宗赵光义啊,虽然人家五毒俱全吧,乍一听还确实不是个什么东西。”朱元璋咂吧了下嘴,说道:

  “但人家作为二代守成之君,文治一项还是可圈可点的。”

  “就算放眼历史,也挑不出几个来。”

  朱标温和的笑了笑,“父皇,您之前还批评过宋太宗设置私库之事呢。”

  “儿臣记得,您说赵炅本来能成为一代贤君的,却设置私库,公然贪污公财,这不是贤君所为。”

  “嘿!”朱元璋脸色跟绽开的花一样,笑道:“咱标儿记得就是清楚!”

  朱棣“啊”了一声,表情微滞,心说爹我揭你老短的时候,咋不是这回事咧?

  “咳!”老朱短咳一声,望向殿中众人,说道:

  “国家之财本就是皇帝之财,皇帝之财也当是国家之财也!”

  “赵炅在封椿库、三司之后,又转设内藏库,将公财变为私财来享用,这跟汉灵帝开设私库没什么区别了。”

  “甚至这小子...赵炅这皇帝居然还规定向国库借贷,更是滑稽!”

  “后世那位伟人说的真恰当啊!”

  朱元璋叹然一声,想到了那位子任先生,句句精辟,接着总结道:

  “有文治的贤君之风,可惜尽存小人心思。”

  奉天殿中,群臣点了点头,上位的见解很是独到,一点也没泥腿子的样儿。

  好样的,重八!

  “上位之理真是精辟!”李善长笑了笑,拱手说道。

  “上位不过几言,便将公私之理说的这般透彻,受教也!”

  朱棣在一旁呆呆的伫在一旁,听得似懂非懂,人懵懵的询问道:

  “爹,您不是还专门设置了内仓监吗?内帑不是历代都有的吗?”

  “嘿!朱老四!”

  朱元璋咦了一声,看向众人,指着朱棣笑骂道:

  “咱当年让你跟着潜溪先生好好读书,你非得上房揭瓦。”

  说完,老父亲还略带鄙夷的瞥了一眼朱棣。

  嘲讽意味极其浓烈。

  朱标温和的拍了拍弟弟的肩膀,“老四,这和宋太宗的行为不一样。”

  “内帑是内帑,本就是皇帝的私库,供皇宫的日常开销和皇帝赏赐来使用的。”

  “宋太祖时期设置了封椿库,原意是攒钱把燕云给赎买回来。”

  “到了太宗时期,他就把这笔钱改成了内藏库,还规定凡是各部开销不够了需要向内库借贷,利息几何都得写清楚,定期还上。”

  “你想啊,国家部门日常开销,本就是为国家运转来的,现在开销用钱不但国家不给发,还要自己去借贷。”

  “甚至赵炅临死前,还专门和储君专门说,要学会保私财。”

  朱棣恍然大悟:“这宋徽宗赎买燕云让人耻笑,原来真不能全怪他,合着赎买一道是赵宋祖传的本事啊!”

  ......

  赵飞在听到“艳照门”男主时,笑声已经先一步响在卧室。

  自语似的说道:“好像我家的族谱上还写着是赵宋一脉传下来的,啧啧啧,可惜宋朝在我印象里也没什么好皇帝,这个宋室之后的赵,属实不敢相认啊!”

  “宋室之赵,属于宋朝,天天挂在嘴上,还不嫌害臊的。”

  赵飞自嘲的说罢,又继续低头去看评论区了。

  其实他自己主要还是怕人家知道后问他,你是宋朝赵氏的赵啊?那你会不会开驴车?

  你会不会写瘦金体?

  噢,我懂了,你肯定会太祖长拳吧?!

  各时空的古人们,脸上有些怪异。

  皇家之后,这不是光荣吗?

  改朝换代之后,你一个小卒人家也不会太在意,你爱是谁之后就是谁之后。

  整的跟大家祖上不是名门一样。

  大宋时空的各位皇帝脸色不是很好,你身为大宋官家之后,不思为祖宗雪耻,居然还跟着笑!

  岂有此理!

  东汉末年

  公事堂中

  张飞略显怪异的看了一眼自己大哥。

  刘备回瞪了一眼,看啥看!

  随后,他也感受到了堂中略显诡异的氛围,毕竟在场的也只有他常挂在嘴上“中山靖王之后也”,清了清嗓,说道:

  “这后人的醒悟还是高啊!很值得我们去学习。”

  “他们的伟人教育百姓的道理是真好。”

  “那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备记忆犹新!”

  【“柴荣和赵匡胤都有能力统一天下,可惜了都是短命人。”】

  【追评:“人家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是解除武将的调兵的权利,只有领兵的权利,将领不准私自调兵和养兵。算是变相的将官位和职位分开了,也就是后来宋朝差遣的前身了。”

  追评:“拉倒吧,杯酒释兵权,能打仗的都回家了,算了吧,史官还把他写成功绩,笑死了。”

  追评:“楼上文盲 反驳型人格,鉴定完毕。”

  追评:“但凡哥们你真看过宋史,了解过时代背景和宋朝制度,就不会一味的去喷宋朝了。”】

  【“宋朝被后人耻笑调侃,还是亏在了赵匡胤死太早,没能完成一统上了,可惜。”】

  赵匡胤心情畅快,爽!

  “当饮一大白啊!”

  “来人,上酒!”

  侍立殿中的名医刘翰,恰时的轻声道:“陛下,请恕臣大不敬之罪。”

  “天幕言您早死,未免没有酷爱饮酒的原因啊。”

  赵大的动作一僵,当兵的谁不爱喝酒啊?

  当年他可是常常和弟兄们比拼酒量到天明,愣是喝趴了所有人,才当了结社的大哥!

  石守信那小子抱着老母猪的后腿睡了一夜,第二天哭着吐着说自己服了。

  赵德昭也颇有眼色的上去,附声道:“父皇,刘先生说的对,为了社稷江山计,您应该珍惜自个的身体啊!”

  “咳咳!”赵匡胤神情有些尴尬,“刘先生说的对,朕为了国家着想,理应戒酒!”

  【“欸!我有一计,李世民手持弯月弓,刘裕持长槊,赵光义驾车,王保保当船,必能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追评:“我嘞个拼好将啊!”

  追评:“秦王善骑射,晋王精驴车,炅御秦王射,斩将至银河!”

  追评:“兄台,好湿好湿!”

  追评:“你还真别说,哈哈哈,我记得战国时期的战车好像就是一人驾车,一人持枪。”

  “为么不加上我大汉车神夏侯婴?”

  “不一定,赵光义的车技,估计得把车上的人都甩出去了。”

  “我是来看视频的,别让我掉功德,谢谢。哈哈哈哈...”】

  李世民脸色严肃,纵然天幕后世对宋太宗的评价略带促狭,可他又不瞎,怎么看不出此人色厉内荏之徒。

  别再cue朕了,朕还不至于与赵炅放在一起。

  虽然都是太宗,但太宗之间亦有区别。

  【“根据野史记载:

  一日,赵官家问左右:朕能为唐太宗否?

  左右答曰:杀兄夺权一道,官家颇有太宗遗风也!”

  追评:“大半夜的,你是要笑死我吗?”】

  ————

  (抱歉,更新的有些晚了,只检查过一遍。)

  (朱棣的领悟好像没有他老爹那么高,常常将收入转为内帑,不知道我有没有记错,欢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