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6日,陈默市的郊区草地上,二十个改造好的集装箱组成的集装箱社区整齐地排成两排,像两列蓝色的小房子。索菲亚和石头站在集装箱前,手里拿着危房住户的名单,准备分配住房。
“先给最危险的住户。”索菲亚说,“沙东市的那几家,房子快塌了;陈默市的那一家,带着三个孩子,住的木屋漏雨;还有沙西市的那个老人,房子被风沙吹坏了屋顶。”
石头点点头,开始喊名字:“谁谁谁!
你们先来选集装箱!”
沙东市居民第一个走过来,看着蓝色的集装箱,眼里满是激动:“真给我们住?不要钱?”
“不要钱!”索菲亚笑着说,“这是金沙会给大家的新家,以后好好住,有问题随时找我们。”
紧接着一家老小带着孩子过来,孩子冲进集装箱,坐在木床上:“妈!有风扇!还有窗帘!比咱们家好!”
父母们看着孩子的笑脸,眼泪掉了下来:“谢谢执行长,谢谢石头主管,你们真是好人。”
可分配到一半,麻烦来了。一个壮汉冲过来,指着集装箱喊:“凭什么他们先选?我家的房子也漏雨,我也要选!”
“你家的房子还能住,不算危房。”石头拿出名单,“我们优先安排最危险的住户,等下次再改造集装箱,肯定有你的份。”
“我不管!”壮汉耍起了无赖,“今天我就要住!不然我就把这铁盒子砸了!”
周围的百姓都围了过来,有的劝壮汉,有的议论“不公平”。索菲亚知道,这是阿力的人在故意挑事——壮汉是阿力的远房亲戚,还是护卫队成员,索菲亚怀疑他以前就帮着阿力贪过奶款。
“你砸一个试试!”石头上前一步,挡住壮汉,“这集装箱是给危房住户的,不是给你抢的!你要是敢砸,就按金沙会的规矩办!”
壮汉看着石头坚定的眼神,又看了看周围百姓的议论,不敢再闹,骂骂咧咧地走了。
解决了壮汉的事,分配继续进行。到下午,二十个集装箱全部分完,住进了二十户危房家庭。看着百姓们忙着搬行李,孩子们在集装箱前跑着玩,索菲亚心里踏实了不少。
保罗也从沙西市赶来,带来了好消息:“沙西市的港口老板说,还有五十个集装箱,愿意便宜卖给咱们,一个只要四十美元!咱们可以继续改造,解决剩下的危房问题!”
“好!”索菲亚点头,“咱们再买三十个,先解决沙东市和沙西市的危房,剩下的二十个,留着以后用。”
4月28日,沙西市的港口,石头带着工人去拉新的三十个集装箱。可到了港口,老板却支支吾吾说:“集装箱被人买走了,昨天刚拉走的。”
“谁买走了?”石头急了,“我们早就跟你订好了!”
老板叹了口气:“似乎是你们阿力队长的人,他们给的钱更多,我没办法。”
石头知道,这是阿力在搞鬼。他赶紧给索菲亚打电话:“执行长,阿力把集装箱买走了,咱们没法继续改造了!”
索菲亚正在医疗点帮红十字会的医生送药品,听到消息,手里的药箱差点掉了:“他买集装箱干什么?他又不住危房!”
“肯定是不想让咱们继续干!”石头说,“咱们现在怎么办?没集装箱,剩下的危房住户怎么办?”
索菲亚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你先别急,跟港口老板再问问,还有没有其他的集装箱?哪怕旧一点、贵一点也行。”
石头跟老板商量了半天,老板终于说:“还有十个旧的,铁皮有点破,但是能修,一个六十美元,你们要不?”
“要!”石头立刻答应,“先拉回去,咱们慢慢修。”
当天晚上,石头把十个破集装箱拉回沙西市作坊。工人看到集装箱上的破洞,都皱起了眉:“这破成这样,怎么修啊?”
“能修!”保罗拿着焊枪,“咱们用铁皮补洞,再刷上油漆,跟新的一样!就是得多花点时间。”
索菲亚也赶来作坊,看着破集装箱,心里有点难受,却还是笑着说:“没关系,破点咱们就修,只要能给百姓住,多花点时间也值得。”
阿力和巴老听说他们只买到十个破集装箱,都笑了:“我看他们还怎么干!十个集装箱,连一半的危房住户都解决不了!”
可他们没想到,百姓们听说作坊缺集装箱,居然主动来帮忙。有的百姓从家里拿来旧铁皮,有的帮着补洞,有的帮着刷油漆,作坊里又热闹起来。
“咱们帮着修,就能早点住上新房!”一个老人说,手里拿着锤子,帮着敲铁皮。
“对!咱们一起干,比等着强!”其他百姓也跟着附和。
看着百姓们忙碌的身影,索菲亚突然觉得,就算阿力再搞鬼,就算集装箱再破,他们也能克服——因为他们不是一个人,是和百姓们一起。
4月30日,沙西市的作坊外,十个修补好的集装箱整齐地摆着。蓝色的铁皮上补了新的补丁,刷上了深蓝色的油漆,画上了沙枣树;里面的木床、厨房都收拾得干干净净,淡绿色的窗帘在风里晃着。
剩下的危房住户都来选房,看着修补好的集装箱,眼里满是感激:“谢谢执行长,谢谢大家,咱们一起修的房子,住着更舒服!”
一个孩子冲进集装箱,打开风扇,笑着喊:“风好大!一点都不热!”
索菲亚看着这一幕,心里满是温暖。虽然只解决了一部分危房问题,虽然阿力还在搞鬼,虽然腐败的问题还没解决,但他们已经迈出了一步——用自己的方式,为百姓干了实事。
陈默也来参观,看着蓝色的集装箱,又看了看百姓们的笑脸,笑着说:“你们做得好。这铁盒子虽然简单,却是百姓们的家,比什么都重要。”
“可是阿力把剩下的集装箱买走了,咱们接下来怎么办?”索菲亚问。
“没关系。”陈默说,“我已经让杰克帮忙打听,刚果其他港口还有集装箱,咱们可以从其他地方买。而且,咱们用集装箱改房子的事,红十字会的医生也知道了,他们说可以帮咱们联系欧洲的慈善机构,捐赠更多的材料和工具。”
索菲亚眼睛亮了:“真的?”
“真的。”陈默点头,“你看,只要咱们干实事,就会有人帮咱们。阿力和巴老能挡一时,挡不了一世。等咱们收集够了证据,再把他们拉下来,到时候,金沙会会越来越好。”
夕阳落在蓝色的集装箱上,把铁皮染成了金色。百姓们忙着搬行李,孩子们在集装箱前踢足球,笑声在作坊外回荡。索菲亚看着这一切,又看了看身边的石头和保罗,心里突然有了底气。
她不知道阿力接下来还会搞什么鬼,不知道收集证据还需要多久,不知道金沙会的未来还会遇到多少困难。但她知道,只要他们坚持干实事,只要百姓们还支持他们,只要他们还在一起,就没有克服不了的难关。
铁盒子里的新生,才刚刚开始。而那些隐藏在阴影里的腐败和阴谋,终有一天,会被阳光照亮。
“先给最危险的住户。”索菲亚说,“沙东市的那几家,房子快塌了;陈默市的那一家,带着三个孩子,住的木屋漏雨;还有沙西市的那个老人,房子被风沙吹坏了屋顶。”
石头点点头,开始喊名字:“谁谁谁!
你们先来选集装箱!”
沙东市居民第一个走过来,看着蓝色的集装箱,眼里满是激动:“真给我们住?不要钱?”
“不要钱!”索菲亚笑着说,“这是金沙会给大家的新家,以后好好住,有问题随时找我们。”
紧接着一家老小带着孩子过来,孩子冲进集装箱,坐在木床上:“妈!有风扇!还有窗帘!比咱们家好!”
父母们看着孩子的笑脸,眼泪掉了下来:“谢谢执行长,谢谢石头主管,你们真是好人。”
可分配到一半,麻烦来了。一个壮汉冲过来,指着集装箱喊:“凭什么他们先选?我家的房子也漏雨,我也要选!”
“你家的房子还能住,不算危房。”石头拿出名单,“我们优先安排最危险的住户,等下次再改造集装箱,肯定有你的份。”
“我不管!”壮汉耍起了无赖,“今天我就要住!不然我就把这铁盒子砸了!”
周围的百姓都围了过来,有的劝壮汉,有的议论“不公平”。索菲亚知道,这是阿力的人在故意挑事——壮汉是阿力的远房亲戚,还是护卫队成员,索菲亚怀疑他以前就帮着阿力贪过奶款。
“你砸一个试试!”石头上前一步,挡住壮汉,“这集装箱是给危房住户的,不是给你抢的!你要是敢砸,就按金沙会的规矩办!”
壮汉看着石头坚定的眼神,又看了看周围百姓的议论,不敢再闹,骂骂咧咧地走了。
解决了壮汉的事,分配继续进行。到下午,二十个集装箱全部分完,住进了二十户危房家庭。看着百姓们忙着搬行李,孩子们在集装箱前跑着玩,索菲亚心里踏实了不少。
保罗也从沙西市赶来,带来了好消息:“沙西市的港口老板说,还有五十个集装箱,愿意便宜卖给咱们,一个只要四十美元!咱们可以继续改造,解决剩下的危房问题!”
“好!”索菲亚点头,“咱们再买三十个,先解决沙东市和沙西市的危房,剩下的二十个,留着以后用。”
4月28日,沙西市的港口,石头带着工人去拉新的三十个集装箱。可到了港口,老板却支支吾吾说:“集装箱被人买走了,昨天刚拉走的。”
“谁买走了?”石头急了,“我们早就跟你订好了!”
老板叹了口气:“似乎是你们阿力队长的人,他们给的钱更多,我没办法。”
石头知道,这是阿力在搞鬼。他赶紧给索菲亚打电话:“执行长,阿力把集装箱买走了,咱们没法继续改造了!”
索菲亚正在医疗点帮红十字会的医生送药品,听到消息,手里的药箱差点掉了:“他买集装箱干什么?他又不住危房!”
“肯定是不想让咱们继续干!”石头说,“咱们现在怎么办?没集装箱,剩下的危房住户怎么办?”
索菲亚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你先别急,跟港口老板再问问,还有没有其他的集装箱?哪怕旧一点、贵一点也行。”
石头跟老板商量了半天,老板终于说:“还有十个旧的,铁皮有点破,但是能修,一个六十美元,你们要不?”
“要!”石头立刻答应,“先拉回去,咱们慢慢修。”
当天晚上,石头把十个破集装箱拉回沙西市作坊。工人看到集装箱上的破洞,都皱起了眉:“这破成这样,怎么修啊?”
“能修!”保罗拿着焊枪,“咱们用铁皮补洞,再刷上油漆,跟新的一样!就是得多花点时间。”
索菲亚也赶来作坊,看着破集装箱,心里有点难受,却还是笑着说:“没关系,破点咱们就修,只要能给百姓住,多花点时间也值得。”
阿力和巴老听说他们只买到十个破集装箱,都笑了:“我看他们还怎么干!十个集装箱,连一半的危房住户都解决不了!”
可他们没想到,百姓们听说作坊缺集装箱,居然主动来帮忙。有的百姓从家里拿来旧铁皮,有的帮着补洞,有的帮着刷油漆,作坊里又热闹起来。
“咱们帮着修,就能早点住上新房!”一个老人说,手里拿着锤子,帮着敲铁皮。
“对!咱们一起干,比等着强!”其他百姓也跟着附和。
看着百姓们忙碌的身影,索菲亚突然觉得,就算阿力再搞鬼,就算集装箱再破,他们也能克服——因为他们不是一个人,是和百姓们一起。
4月30日,沙西市的作坊外,十个修补好的集装箱整齐地摆着。蓝色的铁皮上补了新的补丁,刷上了深蓝色的油漆,画上了沙枣树;里面的木床、厨房都收拾得干干净净,淡绿色的窗帘在风里晃着。
剩下的危房住户都来选房,看着修补好的集装箱,眼里满是感激:“谢谢执行长,谢谢大家,咱们一起修的房子,住着更舒服!”
一个孩子冲进集装箱,打开风扇,笑着喊:“风好大!一点都不热!”
索菲亚看着这一幕,心里满是温暖。虽然只解决了一部分危房问题,虽然阿力还在搞鬼,虽然腐败的问题还没解决,但他们已经迈出了一步——用自己的方式,为百姓干了实事。
陈默也来参观,看着蓝色的集装箱,又看了看百姓们的笑脸,笑着说:“你们做得好。这铁盒子虽然简单,却是百姓们的家,比什么都重要。”
“可是阿力把剩下的集装箱买走了,咱们接下来怎么办?”索菲亚问。
“没关系。”陈默说,“我已经让杰克帮忙打听,刚果其他港口还有集装箱,咱们可以从其他地方买。而且,咱们用集装箱改房子的事,红十字会的医生也知道了,他们说可以帮咱们联系欧洲的慈善机构,捐赠更多的材料和工具。”
索菲亚眼睛亮了:“真的?”
“真的。”陈默点头,“你看,只要咱们干实事,就会有人帮咱们。阿力和巴老能挡一时,挡不了一世。等咱们收集够了证据,再把他们拉下来,到时候,金沙会会越来越好。”
夕阳落在蓝色的集装箱上,把铁皮染成了金色。百姓们忙着搬行李,孩子们在集装箱前踢足球,笑声在作坊外回荡。索菲亚看着这一切,又看了看身边的石头和保罗,心里突然有了底气。
她不知道阿力接下来还会搞什么鬼,不知道收集证据还需要多久,不知道金沙会的未来还会遇到多少困难。但她知道,只要他们坚持干实事,只要百姓们还支持他们,只要他们还在一起,就没有克服不了的难关。
铁盒子里的新生,才刚刚开始。而那些隐藏在阴影里的腐败和阴谋,终有一天,会被阳光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