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8日的刚果首都金沙萨,傀儡政府的办公大楼里,空气像凝固的猪油——沉闷,又带着挥之不去的油腻感。新任傀儡总统坐在宽大的真皮座椅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桌角的美国国旗摆件,面前站着几位刚果老官员,个个垂着头,不敢看他的眼睛。
“念吧。”傀儡总统的声音发虚,像是怕被窗外的风听走。他昨天刚收到美国驻刚果大使的电话,语气不容置疑:“立刻发布声明,放弃对金沙自治领和坦桑尼亚的所有领土诉求,把边境部队全撤回来——别给美国添麻烦。”
秘书捧着一份打印好的声明,清了清嗓子,声音不大却传遍了办公室:“刚果现任执政团体(傀儡政府自改的国号)即日起,正式放弃对金沙地区及坦桑尼亚全境的所有领土声索,撤回部署在边境及坦桑尼亚境内的全部军事力量,未来将致力于与周边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老官员们的肩膀明显垮了下来。其中一个白发苍苍的国防部前副部长,偷偷抹了把眼泪——他还记得上个月,刚果前总统还在这个办公室里,拍着桌子喊“要让金沙和坦桑尼亚变成刚果的行省”,可现在,连一声像样的反抗都没有,就把土地拱手让人。
声明很快通过电台和电视传遍刚果。金沙萨的百姓们听到消息,没有欢呼,只有沉默。一个在废墟里捡破烂的老人,关掉手里的半导体收音机,对着身边的孙子说:“咱们的国家,现在连说‘不’的资格都没了。”
而在陈默市的指挥室里,陈默、索菲亚和石头正围着收音机,听完了刚果的声明。石头推了推碎镜片眼镜,语气里带着不敢相信:“真撤了?美军这是把刚果捏得死死的啊。”
索菲亚靠在墙上,手指敲着桌面:“不是美军捏得死,是傀儡政府不敢不听话。美国要的是铁矿,不是跟咱们死磕——只要咱们不挡他们的财路,他们暂时不会找咱们麻烦。”
陈默没说话,只是走到窗边,看着广场上正在修复戏台的百姓。热列茨的轮椅停在戏台旁,正指挥木工搭横梁,阳光落在他的轮椅钢圈上,闪着冷光。他心里清楚,这退让不是因为刚果服软,是因为美国觉得“没必要”——一旦金沙碍了美国的事,这“友好”随时会变成炸弹。
2011年1月8日的夜晚,陈默市的临时总统住所(原指挥室旁边的民房)里,只点了一盏煤油灯。姆贝基总统坐在木桌的一边,面前摆着一杯温热的骆驼奶;陈默坐在另一边,手里攥着那一根钢笔,看着面前坦桑尼亚总统徽章上的铭文,坦桑尼亚总统那几个字被手指磨得发亮。
屋外传来百姓们的笑声——戏台的横梁搭好了,几个年轻人在试唱坦桑尼亚的传统歌谣,歌声里满是劫后余生的轻松。可屋里的气氛,却格外沉重。
“陈默,”姆贝基总统先开口,声音压得很低,“刚果撤了,领土诉求也放弃了,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陈默抬头,眼里带着疑惑。
“意味着金沙自治领,再也不是‘自治领’了。”姆贝基总统往前凑了凑,煤油灯的光映在他脸上,满是真诚,“你带领金沙人从战火里站起来,守住了土地,保护了百姓,这是立国之战啊,现在连刚果都承认你们的存在——你该把‘首席领主’的头衔,换成‘总统’了。”
“总统?”陈默愣了一下,手指下意识地收紧,手里的钢笔硌得掌心发疼,“我从来没想过……”
“不是你想不想,是金沙需要。”姆贝基总统打断他,语气坚定,“你是首席领主,别人会觉得金沙还是‘依附’于谁;但你是总统,金沙就是一个独立的势力,一个能和坦桑尼亚平起平坐的盟友!国际社会看你的眼光,也会不一样。”
陈默看着手里的金属钢笔,想起了卡鲁——卡鲁牺牲时,还希望他“守住金沙”;陈默想起了那些跟着他打仗的护卫队队员,有的断了胳膊,有的没了腿;想起了广场上的百姓,把最后一口粮都捐出来支援前线。他突然觉得,这“总统”头衔不是荣誉,是重量——是要对所有金沙人负责的重量。
“我怕我做不好。”陈默的声音很轻,带着一丝犹豫,“我没当过总统,不知道怎么治理国家,不知道怎么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谁一开始就会?”姆贝基总统笑了,拿起桌上的骆驼奶,和陈默的杯子碰了一下,“我刚当总统的时候,连预算表都看不懂,是百姓们包容我,支持我,我才慢慢学会的。你有索菲亚帮你管大局,有石头管财政,有热列茨管民生,还有金沙百姓的信任——你比我当初,强多了。”
他顿了顿,眼神变得格外郑重:“明天,就举行仪式吧。我来当见证官,坦桑尼亚第一个承认你这个‘金沙总统’,咱们的命运之盟,也能更牢固。”
屋外的歌声停了,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木桌上。陈默看着姆贝基总统真诚的眼睛,又看了看手里的弹壳徽章,终于点了点头。他知道,这一步,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金沙的百姓,为了那些牺牲的兄弟,为了金沙能真正站起来。
“念吧。”傀儡总统的声音发虚,像是怕被窗外的风听走。他昨天刚收到美国驻刚果大使的电话,语气不容置疑:“立刻发布声明,放弃对金沙自治领和坦桑尼亚的所有领土诉求,把边境部队全撤回来——别给美国添麻烦。”
秘书捧着一份打印好的声明,清了清嗓子,声音不大却传遍了办公室:“刚果现任执政团体(傀儡政府自改的国号)即日起,正式放弃对金沙地区及坦桑尼亚全境的所有领土声索,撤回部署在边境及坦桑尼亚境内的全部军事力量,未来将致力于与周边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老官员们的肩膀明显垮了下来。其中一个白发苍苍的国防部前副部长,偷偷抹了把眼泪——他还记得上个月,刚果前总统还在这个办公室里,拍着桌子喊“要让金沙和坦桑尼亚变成刚果的行省”,可现在,连一声像样的反抗都没有,就把土地拱手让人。
声明很快通过电台和电视传遍刚果。金沙萨的百姓们听到消息,没有欢呼,只有沉默。一个在废墟里捡破烂的老人,关掉手里的半导体收音机,对着身边的孙子说:“咱们的国家,现在连说‘不’的资格都没了。”
而在陈默市的指挥室里,陈默、索菲亚和石头正围着收音机,听完了刚果的声明。石头推了推碎镜片眼镜,语气里带着不敢相信:“真撤了?美军这是把刚果捏得死死的啊。”
索菲亚靠在墙上,手指敲着桌面:“不是美军捏得死,是傀儡政府不敢不听话。美国要的是铁矿,不是跟咱们死磕——只要咱们不挡他们的财路,他们暂时不会找咱们麻烦。”
陈默没说话,只是走到窗边,看着广场上正在修复戏台的百姓。热列茨的轮椅停在戏台旁,正指挥木工搭横梁,阳光落在他的轮椅钢圈上,闪着冷光。他心里清楚,这退让不是因为刚果服软,是因为美国觉得“没必要”——一旦金沙碍了美国的事,这“友好”随时会变成炸弹。
2011年1月8日的夜晚,陈默市的临时总统住所(原指挥室旁边的民房)里,只点了一盏煤油灯。姆贝基总统坐在木桌的一边,面前摆着一杯温热的骆驼奶;陈默坐在另一边,手里攥着那一根钢笔,看着面前坦桑尼亚总统徽章上的铭文,坦桑尼亚总统那几个字被手指磨得发亮。
屋外传来百姓们的笑声——戏台的横梁搭好了,几个年轻人在试唱坦桑尼亚的传统歌谣,歌声里满是劫后余生的轻松。可屋里的气氛,却格外沉重。
“陈默,”姆贝基总统先开口,声音压得很低,“刚果撤了,领土诉求也放弃了,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陈默抬头,眼里带着疑惑。
“意味着金沙自治领,再也不是‘自治领’了。”姆贝基总统往前凑了凑,煤油灯的光映在他脸上,满是真诚,“你带领金沙人从战火里站起来,守住了土地,保护了百姓,这是立国之战啊,现在连刚果都承认你们的存在——你该把‘首席领主’的头衔,换成‘总统’了。”
“总统?”陈默愣了一下,手指下意识地收紧,手里的钢笔硌得掌心发疼,“我从来没想过……”
“不是你想不想,是金沙需要。”姆贝基总统打断他,语气坚定,“你是首席领主,别人会觉得金沙还是‘依附’于谁;但你是总统,金沙就是一个独立的势力,一个能和坦桑尼亚平起平坐的盟友!国际社会看你的眼光,也会不一样。”
陈默看着手里的金属钢笔,想起了卡鲁——卡鲁牺牲时,还希望他“守住金沙”;陈默想起了那些跟着他打仗的护卫队队员,有的断了胳膊,有的没了腿;想起了广场上的百姓,把最后一口粮都捐出来支援前线。他突然觉得,这“总统”头衔不是荣誉,是重量——是要对所有金沙人负责的重量。
“我怕我做不好。”陈默的声音很轻,带着一丝犹豫,“我没当过总统,不知道怎么治理国家,不知道怎么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谁一开始就会?”姆贝基总统笑了,拿起桌上的骆驼奶,和陈默的杯子碰了一下,“我刚当总统的时候,连预算表都看不懂,是百姓们包容我,支持我,我才慢慢学会的。你有索菲亚帮你管大局,有石头管财政,有热列茨管民生,还有金沙百姓的信任——你比我当初,强多了。”
他顿了顿,眼神变得格外郑重:“明天,就举行仪式吧。我来当见证官,坦桑尼亚第一个承认你这个‘金沙总统’,咱们的命运之盟,也能更牢固。”
屋外的歌声停了,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木桌上。陈默看着姆贝基总统真诚的眼睛,又看了看手里的弹壳徽章,终于点了点头。他知道,这一步,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金沙的百姓,为了那些牺牲的兄弟,为了金沙能真正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