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南部新区的崛起:预制板里的金沙速度与分房的欢腾-《沙海龙蛇》

  2011年5月3日的陈默市南部新区,清晨的露水还挂在预制板的缝隙里,就已经热闹起来。新区的入口处,立着一块巨大的木牌,上面用中文和法语写着“金沙新区”,是索菲亚用中国毛笔写的,笔锋里透着股干练;往里走,是一条宽十米的土路,路两边栽着刚移植的沙枣树幼苗,用木棍支撑着,像一排站得笔直的卫兵;再往里,就是一片崭新的建筑群——三层高的总统府、三层高的执行长官邸,还有一片整齐的家属院,都是用预制板盖的,白墙红顶,在阳光下亮得晃眼。

  “这速度,真快啊!”一个老人拄着拐杖,站在新区门口,忍不住感叹。他是三个月前从沙西搬来的,当时这里还是一片废墟,现在却建起了这么漂亮的房子,他觉得像在做梦。

  “那是!”旁边一个年轻的建筑工人笑着说,“咱们用的是预制板,在工厂里做好了,拉到这儿直接拼,三天就能盖一层!总统说了,咱们现在条件好了,要让百姓们早点住上结实的房子,不用再住防空洞和集装箱。”

  百姓们沿着土路往里走,边走边看,嘴里不停称赞。走到总统府前,大家都停下来——总统府的外墙刷着浅蓝色的漆,窗户上装着玻璃(是从联合国援助物资里挑的),门口有两个护卫队队员站岗,穿着新做的军装,精神抖擞;旁边的执行长官邸和总统府差不多大,只是外墙刷的是浅绿色,门口摆着两盆仙人掌,是热列茨特意让人搬来的,说“看着有生气”;再往后,就是家属院,一共五十栋房子,每栋都是两层,带个小院子,足够一家四五口人住。

  “分房开始啦!”热列茨的声音从家属院的广场上传来,他坐在轮椅上,身边摆着一个大木牌,上面贴着分房名单,“大家按户籍号排队,叫到号的到前面来选房,选好房的去石头那里领钥匙!”

  队伍立刻排了起来,百姓们手里拿着户籍本,脸上满是期待。第一个被叫到号的是个老牧民,他家里有五口人,儿子在护卫队当兵,上个月还立了功。老牧民走到木牌前,看了半天,指着家属院最东边的一栋房子:“我要那栋!带院子,能放我的骆驼!”

  热列茨笑着说:“行!那栋院子大,正好放骆驼。石头,给牧民老大爷拿钥匙!”

  石头从一个铁盒子里拿出一串钥匙,递给老牧民:“大爷,这是您的钥匙,房子里已经打扫干净了,民生队还送了一张木床、一个饭桌,您直接就能住。”

  老牧民接过钥匙,激动得手都抖了,他举着钥匙,对着人群喊:“我有房子啦!有带院子的房子啦!”百姓们都为他鼓掌,有的还拍着他的肩膀,说“恭喜”。

  分房的过程一直持续到下午,百姓们选到了自己满意的房子,有的当场就去看房,有的抱着钥匙坐在路边,跟邻居商量着什么时候搬过来。热列茨推着轮椅,在家属院里转了一圈,看到一个妇女正在给新房子的窗户贴窗花,他笑着说:“大姐,这窗花剪得真好看,以后咱们就是邻居了,我家就在前面那栋,有空来串门啊!”

  妇女笑着说:“好啊!热列茨先生,以后您要是需要帮忙,就跟我说,我家孩子多,能帮您搬东西。”

  石头也忙着给百姓们登记、发钥匙,汗水湿透了他的衬衫,却没停下手里的笔。索菲亚走过来,递给他一条毛巾:“歇会儿吧,喝口水,还有十几户就结束了。”

  石头接过毛巾,擦了擦汗:“没事,早点分完,百姓们就能早点搬进来。对了,陈默那边怎么样了?你昨天给他打电话了吗?”

  索菲亚点点头,声音低了些:“打了,娜姆说他还在休息,头疼好多了。5号的剪彩,咱们三个去,陈默说他会写贺信过来。”

  石头心里松了口气,却还是有点担心:“希望他能好好休息,别操心这边的事。”

  夕阳西下时,分房终于结束了。百姓们三三两两地往新家走,有的扛着行李,有的抱着孩子,有的还牵着骆驼,整个新区都充满了笑声。热列茨、石头、索菲亚站在家属院的广场上,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满是踏实——这就是他们想要的金沙,百姓有房住,有饭吃,有希望。

  “咱们也选房吧!”热列茨突然说,“选挨在一起的,以后办公方便,晚上还能一起喝沙枣酒。”

  索菲亚笑着说:“好啊!我肯定住执行长官邸,你们选我旁边的,这样咱们互相有个照应。”

  石头也笑着点头:“行!我选西边那栋,离执行长官邸近,以后去你那儿汇报工作也方便。”

  月光升起来时,新区的窗户里渐渐亮起了灯,一盏、两盏、三盏……最后连成一片,像撒在沙漠里的星星。热列茨推着轮椅,沿着土路往回走,看着这些灯光,突然说:“等陈默病好了,咱们带他来看看,他肯定会高兴的。”

  石头和索菲亚点点头,心里都盼着陈默能早点好起来,一起见证金沙的每一个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