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馆后院那顿充满江湖气的家宴之后,生活似乎被按下了快进键,朝着各自既定的轨道加速驶去。二叔一头扎进了智英集团的重建工作中,每天忙得脚不沾地,但眉宇间那股掌控全局的沉稳劲儿又回来了,甚至更胜往昔。猴子继续守着他的“技术堡垒”,屏幕上的光是他最好的伙伴,只是现在除了监控外界,更多了一项任务——配合二叔那边,加固集团内部的信息安全防线,清理李国明留下的各种“后门”和监控程序。
而叶晓洁,在短暂地考虑了几天后,做出了她的选择。
一个周一的清晨,她换上了一套剪裁利落的深灰色西装套裙,长发在脑后挽成一个简洁的发髻,略施淡妆,整个人看起来干练、专业,又带着一种经历过风雨后的沉静力量。她站在咖啡馆二楼的镜子前,仔细整理着衣领,眼神里有种我熟悉的、属于法庭上那个叶律师的锐利光芒。
“哟,叶大律师今天这架势,是准备去收复失地,还是去开辟新战场啊?”我靠在门框上,手里晃着一杯刚冲好的、寡淡了不少的美式咖啡,故意用调侃的语气说道。
叶晓洁从镜子里白了我一眼,嘴角却忍不住微微上扬:“少贫。今天是回律所报到,总不能穿着T恤牛仔裤去吧?好歹也得对得起‘可能晋升的权益合伙人’这个名头不是?”她转过身,面对着我,神情认真了些,“天铭,我决定了,回法誉。”
我点点头,并不意外。这个选择,既理性,又充满勇气。“想好了?那边可是龙潭虎穴,虽然现在风头过了,但盯着你的人不会少。”
“想好了。”她语气坚定,“逃避解决不了问题。而且,律所的平台和资源,对我们接下来的调查会有帮助。有些信息,有些关系,只有在那个圈子里才能接触到。”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再说了,有个权益合伙人做内应,徐老板以后办事是不是能方便点?”
我被她逗笑了,举起咖啡杯:“那就预祝叶合伙人旗开得胜,早日成为法誉的顶梁柱,顺便……给我们多开几扇方便之门。”
送走叶晓洁,咖啡馆二楼顿时显得空荡了不少。我慢悠悠地踱到窗边,看着楼下她的身影汇入清晨上班的人流,消失在街角,心里有种奇特的感觉,像是送并肩作战的战友去执行一项特殊的敌后任务。
我知道,她这一去,面对的绝不只是一份光鲜的工作和优厚的待遇。
叶晓洁重返法誉律师事务所,引起的轰动比她预想的还要大。
当她踩着从容的步伐走进那栋熟悉的、充斥着精英气息的写字楼时,几乎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有惊讶,有好奇,有审视,也有不易察觉的嫉妒和敌意。当初她被带走调查时,落井下石者有之,冷眼旁观者有之,真正为她担忧的寥寥无几。
如今,她不仅洗清了所有嫌疑,更是以一种近乎英雄般的姿态回归——坚韧、清白,甚至因祸得福,获得了更高的声望和潜在的重大晋升。这无疑让很多人心里五味杂陈。
她的直属上司,那位曾经对她颇为赏识但也迫于压力暂停她工作的资深合伙人,亲自在办公室门口迎接她,脸上带着略显尴尬却又努力表现出热情的笑容。
“晓洁,欢迎回来!这段时间,委屈你了。”他伸出手,用力地握了握。
叶晓洁得体地微笑,不卑不亢:“陈Partner,您言重了。事情已经过去,重要的是向前看。”
她被引到一间新的办公室,比之前那间更宽敞,视野更好,显然是提前安排好的。办公桌上摆放着新鲜的绿植,电脑等设备也都是新的。
“所里考虑到你之前的情况,以及接下来可能的工作安排,特意为你调整了这间办公室。”陈Partner解释道,“另外,关于你晋升权益合伙人的提案,管委会已经原则上通过,接下来会走正式的投票程序。这段时间,你先熟悉一下环境,手上的案子……”他略微迟疑了一下。
叶晓洁立刻接话,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清晰:“陈Partner,我理解所里的顾虑。在我正式恢复工作初期,我可以先负责一些法律研究、内部培训,或者协助其他合伙人处理非诉项目。至于直接代理诉讼案件,我可以等晋升流程走完,或者所里认为合适的时候再接手。”
她主动提出了自我限制,这既是一种高姿态,也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她表明了自己遵守规则、顾全大局的态度,同时也将压力给回了律所——如果你们真的信任我,就该尽快完成晋升程序,让我名正言顺地开展工作。
陈Partner显然没料到叶晓洁如此通透和主动,愣了一下,随即脸上露出更真诚的笑容:“好,好!晓洁,你能这么想,真是太好了!你放心,晋升的事情,所里一定会尽快推进。这段时间,你就先按你说的来,正好有几个重要的跨境并购项目,需要精通英美法和公司业务的人把关,你可以先参与进来。”
第一天的回归,在一种表面和谐、内里暗流涌动的氛围中度过。叶晓洁能清晰地感觉到来自各方的打量。有昔日同事小心翼翼的试探,有其他合伙人带着评估意味的观察,也有一些年轻律师投来的、混合着羡慕和崇拜的目光。
她始终保持着从容的微笑,专业的态度,对过往的委屈只字不提,对未来的期许含而不露。她深知,在这种地方,过多的解释就是示弱,过急的表现就是浮躁。她需要用实力和成绩,重新奠定自己的位置。
下班后,她回到咖啡馆二楼,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依旧明亮。
“怎么样?叶合伙人,首日还顺利吗?”我给她倒了杯温水,打趣道。
她接过水杯,舒了口气,像是在卸下某种伪装:“比预想的要……复杂。不过,还算顺利。办公室换了大的,工作也暂时安排了非核心但重要的领域,算是平稳着陆。”
“感受到杀气了吗?”我笑着问。
“何止是杀气,”叶晓洁无奈地笑了笑,“简直是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探照灯。不过也好,让他们看清楚了,我叶晓洁不是那么容易被打倒的。”
接下来的日子,叶晓洁展现出了惊人的适应能力和专业素养。她沉下心来,投入到那些繁琐的法律研究和项目协助工作中,出具的备忘录和法律意见书逻辑清晰、论证严谨,让负责项目的合伙人都挑不出毛病。她甚至还主动请缨,为律所的年轻律师做了几场关于公司治理和危机应对的内部培训,内容扎实,案例生动,赢得了不少好评。
她不再仅仅是那个业务能力出色的叶律师,更是在风波中淬炼过、懂得进退、沉稳干练的叶律师。这种转变,被很多人看在眼里。
与此同时,她并没有忘记我们的“主业”。利用律所的资源和信息渠道,她开始有意识地收集与瑞国集团、麦伦资本、以及某些涉及跨境资金流动和艺术品交易相关的公开信息和行业动态。有些信息,是在咖啡馆里很难接触到的。
“天铭,你看这个,”一天晚上,她拿着平板电脑找到我,上面显示着一份某国际拍卖行的过往成交记录,“这尊唐代鎏金佛造像,三年前在伦敦拍出,买家匿名。但通过律所的一个客户渠道,我偶然得知,最终接手并进行了一系列复杂产权安排的,是一个注册在维京群岛的基金会,而这个基金会的顾问委员会名单里,有宋瑞国的名字。”
她又调出另一份文件:“还有,麦伦资本最近在东南亚有一个新能源投资计划,表面上看没什么问题。但我注意到,他们选择的当地合作方,背景相当复杂,与一些有灰色背景的矿业公司关系密切。这是否可能是一种新的资金转移或利益输送渠道?”
她的分析总是能切中要害,将看似不相关的碎片信息,与我们正在调查的核心联系起来。有了她在律所这个“信息高地”的策应,我们对外界动向的把握更加敏锐和立体。
我知道,她在律所的努力,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职业发展,更是为了拓宽我们对抗丞相势力的战场。她正在用她的方式,在法律与商业的规则之内,为我们积蓄着力量,寻找着突破口。
看着她伏案工作的专注侧影,灯光在她脸上投下柔和的光晕,我忽然觉得,让她回到律所,或许是一个无比正确的决定。那里不仅是她的战场,也成了我们延伸出去的、一个更加合法、更具隐蔽性的前哨站。
风暴并未停歇,只是换了一种形式,在另一个层面上继续着。而叶晓洁,这位刚刚重返战场的律政佳人,正用她的智慧和坚韧,为我们点亮一盏盏探路的灯。前路依旧凶险,但有了她在侧,我总觉得,底气足了不少。
我拿起咖啡壶,给她续了半杯。“辛苦了,叶合伙人。看来咱们这里应外合的戏码,得长期唱下去了。”
她抬起头,接过咖啡,莞尔一笑:“彼此彼此,徐老板。别忘了我的薪水可是记账上的,利滚利,到时候别赖账就行。”
而叶晓洁,在短暂地考虑了几天后,做出了她的选择。
一个周一的清晨,她换上了一套剪裁利落的深灰色西装套裙,长发在脑后挽成一个简洁的发髻,略施淡妆,整个人看起来干练、专业,又带着一种经历过风雨后的沉静力量。她站在咖啡馆二楼的镜子前,仔细整理着衣领,眼神里有种我熟悉的、属于法庭上那个叶律师的锐利光芒。
“哟,叶大律师今天这架势,是准备去收复失地,还是去开辟新战场啊?”我靠在门框上,手里晃着一杯刚冲好的、寡淡了不少的美式咖啡,故意用调侃的语气说道。
叶晓洁从镜子里白了我一眼,嘴角却忍不住微微上扬:“少贫。今天是回律所报到,总不能穿着T恤牛仔裤去吧?好歹也得对得起‘可能晋升的权益合伙人’这个名头不是?”她转过身,面对着我,神情认真了些,“天铭,我决定了,回法誉。”
我点点头,并不意外。这个选择,既理性,又充满勇气。“想好了?那边可是龙潭虎穴,虽然现在风头过了,但盯着你的人不会少。”
“想好了。”她语气坚定,“逃避解决不了问题。而且,律所的平台和资源,对我们接下来的调查会有帮助。有些信息,有些关系,只有在那个圈子里才能接触到。”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再说了,有个权益合伙人做内应,徐老板以后办事是不是能方便点?”
我被她逗笑了,举起咖啡杯:“那就预祝叶合伙人旗开得胜,早日成为法誉的顶梁柱,顺便……给我们多开几扇方便之门。”
送走叶晓洁,咖啡馆二楼顿时显得空荡了不少。我慢悠悠地踱到窗边,看着楼下她的身影汇入清晨上班的人流,消失在街角,心里有种奇特的感觉,像是送并肩作战的战友去执行一项特殊的敌后任务。
我知道,她这一去,面对的绝不只是一份光鲜的工作和优厚的待遇。
叶晓洁重返法誉律师事务所,引起的轰动比她预想的还要大。
当她踩着从容的步伐走进那栋熟悉的、充斥着精英气息的写字楼时,几乎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有惊讶,有好奇,有审视,也有不易察觉的嫉妒和敌意。当初她被带走调查时,落井下石者有之,冷眼旁观者有之,真正为她担忧的寥寥无几。
如今,她不仅洗清了所有嫌疑,更是以一种近乎英雄般的姿态回归——坚韧、清白,甚至因祸得福,获得了更高的声望和潜在的重大晋升。这无疑让很多人心里五味杂陈。
她的直属上司,那位曾经对她颇为赏识但也迫于压力暂停她工作的资深合伙人,亲自在办公室门口迎接她,脸上带着略显尴尬却又努力表现出热情的笑容。
“晓洁,欢迎回来!这段时间,委屈你了。”他伸出手,用力地握了握。
叶晓洁得体地微笑,不卑不亢:“陈Partner,您言重了。事情已经过去,重要的是向前看。”
她被引到一间新的办公室,比之前那间更宽敞,视野更好,显然是提前安排好的。办公桌上摆放着新鲜的绿植,电脑等设备也都是新的。
“所里考虑到你之前的情况,以及接下来可能的工作安排,特意为你调整了这间办公室。”陈Partner解释道,“另外,关于你晋升权益合伙人的提案,管委会已经原则上通过,接下来会走正式的投票程序。这段时间,你先熟悉一下环境,手上的案子……”他略微迟疑了一下。
叶晓洁立刻接话,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清晰:“陈Partner,我理解所里的顾虑。在我正式恢复工作初期,我可以先负责一些法律研究、内部培训,或者协助其他合伙人处理非诉项目。至于直接代理诉讼案件,我可以等晋升流程走完,或者所里认为合适的时候再接手。”
她主动提出了自我限制,这既是一种高姿态,也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她表明了自己遵守规则、顾全大局的态度,同时也将压力给回了律所——如果你们真的信任我,就该尽快完成晋升程序,让我名正言顺地开展工作。
陈Partner显然没料到叶晓洁如此通透和主动,愣了一下,随即脸上露出更真诚的笑容:“好,好!晓洁,你能这么想,真是太好了!你放心,晋升的事情,所里一定会尽快推进。这段时间,你就先按你说的来,正好有几个重要的跨境并购项目,需要精通英美法和公司业务的人把关,你可以先参与进来。”
第一天的回归,在一种表面和谐、内里暗流涌动的氛围中度过。叶晓洁能清晰地感觉到来自各方的打量。有昔日同事小心翼翼的试探,有其他合伙人带着评估意味的观察,也有一些年轻律师投来的、混合着羡慕和崇拜的目光。
她始终保持着从容的微笑,专业的态度,对过往的委屈只字不提,对未来的期许含而不露。她深知,在这种地方,过多的解释就是示弱,过急的表现就是浮躁。她需要用实力和成绩,重新奠定自己的位置。
下班后,她回到咖啡馆二楼,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依旧明亮。
“怎么样?叶合伙人,首日还顺利吗?”我给她倒了杯温水,打趣道。
她接过水杯,舒了口气,像是在卸下某种伪装:“比预想的要……复杂。不过,还算顺利。办公室换了大的,工作也暂时安排了非核心但重要的领域,算是平稳着陆。”
“感受到杀气了吗?”我笑着问。
“何止是杀气,”叶晓洁无奈地笑了笑,“简直是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探照灯。不过也好,让他们看清楚了,我叶晓洁不是那么容易被打倒的。”
接下来的日子,叶晓洁展现出了惊人的适应能力和专业素养。她沉下心来,投入到那些繁琐的法律研究和项目协助工作中,出具的备忘录和法律意见书逻辑清晰、论证严谨,让负责项目的合伙人都挑不出毛病。她甚至还主动请缨,为律所的年轻律师做了几场关于公司治理和危机应对的内部培训,内容扎实,案例生动,赢得了不少好评。
她不再仅仅是那个业务能力出色的叶律师,更是在风波中淬炼过、懂得进退、沉稳干练的叶律师。这种转变,被很多人看在眼里。
与此同时,她并没有忘记我们的“主业”。利用律所的资源和信息渠道,她开始有意识地收集与瑞国集团、麦伦资本、以及某些涉及跨境资金流动和艺术品交易相关的公开信息和行业动态。有些信息,是在咖啡馆里很难接触到的。
“天铭,你看这个,”一天晚上,她拿着平板电脑找到我,上面显示着一份某国际拍卖行的过往成交记录,“这尊唐代鎏金佛造像,三年前在伦敦拍出,买家匿名。但通过律所的一个客户渠道,我偶然得知,最终接手并进行了一系列复杂产权安排的,是一个注册在维京群岛的基金会,而这个基金会的顾问委员会名单里,有宋瑞国的名字。”
她又调出另一份文件:“还有,麦伦资本最近在东南亚有一个新能源投资计划,表面上看没什么问题。但我注意到,他们选择的当地合作方,背景相当复杂,与一些有灰色背景的矿业公司关系密切。这是否可能是一种新的资金转移或利益输送渠道?”
她的分析总是能切中要害,将看似不相关的碎片信息,与我们正在调查的核心联系起来。有了她在律所这个“信息高地”的策应,我们对外界动向的把握更加敏锐和立体。
我知道,她在律所的努力,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职业发展,更是为了拓宽我们对抗丞相势力的战场。她正在用她的方式,在法律与商业的规则之内,为我们积蓄着力量,寻找着突破口。
看着她伏案工作的专注侧影,灯光在她脸上投下柔和的光晕,我忽然觉得,让她回到律所,或许是一个无比正确的决定。那里不仅是她的战场,也成了我们延伸出去的、一个更加合法、更具隐蔽性的前哨站。
风暴并未停歇,只是换了一种形式,在另一个层面上继续着。而叶晓洁,这位刚刚重返战场的律政佳人,正用她的智慧和坚韧,为我们点亮一盏盏探路的灯。前路依旧凶险,但有了她在侧,我总觉得,底气足了不少。
我拿起咖啡壶,给她续了半杯。“辛苦了,叶合伙人。看来咱们这里应外合的戏码,得长期唱下去了。”
她抬起头,接过咖啡,莞尔一笑:“彼此彼此,徐老板。别忘了我的薪水可是记账上的,利滚利,到时候别赖账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