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回到原点-《暗涌谜局》

  我背靠着冰凉的大理石墙壁,指尖无意识地捻着口袋里那把冰冷的黄铜钥匙。保洁妇人身上那股淡淡的漂白水气味似乎还萦绕在鼻尖,混合着酒店香氛奢靡的甜腻,构成一种极其怪异的冲突感。

  “弥敦道382号——3A301。”

  纸条上的字迹潦草却清晰,像一道最终判决,又像一句恶毒的嘲弄。

  兜兜转转,线索像一条咬住自己尾巴的毒蛇,将我死死地缠回了原点。

  弥敦道382号。

  那个让我差点把命丢在港市潮湿后巷的地方。那个让我第一次真切体会到危机感的地方。

  怪不得。怪不得我上次像只无头苍蝇一样刚摸到那栋旧楼的边,追杀就如影随形。我就像一个被蒙上眼睛推上舞台的蹩脚演员,所有的挣扎和试探,在幕后那双眼睛看来,恐怕都是一出早已写好剧本的滑稽戏。

  他们早知道我会去。甚至,可能就是我那“好三叔”徐智信,一边假意给我过时的、指向空壳公司的信息,一边反手就把我的行踪卖了个干净。一份人情,两头拿钱,这生意经,真是被他算得明明白白。

  一股冰冷的怒意顺着脊椎爬升,不是暴怒,而是一种近乎绝对的、带着血腥味的冷静。我的大脑像一台过载后强行重启的精密机器,开始以另一种频率运转,剔除所有不必要的情绪杂音,只剩下纯粹的逻辑和算计。

  对方显然预判了我的预判。他们算准了我会因为之前的失败和危险而对“弥敦道382号”产生怀疑和回避。所以,他们换了一种方式,用一种更戏剧化、更不容置疑的方式,再次把这个地址拍在我的面前。

  ——看,你绕不开的。答案就在这里,你敢不敢再来拿?

  这是一种挑衅。更是一种自信。自信于即便告诉我龙潭虎穴在此,我也无力破局,或者,注定会再次落入彀中。

  电梯“叮”的一声脆响,金属门平滑地打开,里面空无一人,光可鉴人的轿厢壁映出我此刻没什么表情的脸。

  我没有走进去。

  反而转身,朝着酒店大门走去。

  阳光有些刺眼,维多利亚港的海风带着咸腥味扑面而来,吹散了酒店里那令人窒息的香氛。街道上车水马龙,人潮汹涌,这座城市的繁华与忙碌从未停歇,仿佛几天前那场发生在阴暗后巷的生死追逐只是我个人的一场幻觉。

  我站在路边,抬手拦下一辆红色的士。

  “先生,去边度?”司机带着浓重粤语口音的普通话响起。

  “弥敦道,382号。”我拉开车门坐进去,声音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

  车子汇入车流。窗外的景色飞速倒退,霓虹灯牌、拥挤的店铺、行色匆匆的路人……一切似乎都和上次来时别无二致。

  但我知道,一切都已经不同了。

  上一次,我是怀揣着试探和侥幸的寻访者。而这一次,我是明知山有虎的闯入者。

  的士在旧楼附近的路边停下。我付钱下车,站在街对面,没有立刻靠近。

  像一头回到曾经受伤猎场的孤狼,我需要先仔细观察。

  那栋灰扑扑的老唐楼依旧伫立在弥敦道的喧嚣之中,“382”的门牌号锈迹斑斑。楼下的茶餐厅依旧人声鼎沸,晾衣竹竿从窗户探出,挂满了五颜六色的衣衫。一切看起来普通得不能再普通。

  但我的目光像探针一样,细细扫描着每一个可疑的细节:

  茶餐厅门口那个看报纸的男人,是不是看得太久了些?而且,这个天气需要把领子竖那么高吗?

  对面二楼窗帘后,是不是有反光镜片的闪光一闪而过?

  路边停着的那辆银色丰田,车里似乎有人,为什么一直不熄火?

  秦叔教的那些反跟踪技巧,那些关于环境观察、异常识别的要点,此刻像代码一样在我脑中自动运行。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看什么都像是精心布置的背景板。

  我深吸一口气,压下胸腔里那颗因为兴奋和警惕而加速跳动的心脏。

  不能退。

  我对自己说。徐天铭,你不能再像上次一样,被人像赶兔子一样追着跑。你要进去,走上三楼,找到那个3A301,用这把钥匙打开那扇门。你必须知道里面到底是什么,值得他们如此大动干戈,值得我父母用生命去隐藏,值得二叔潜伏半生去追寻。

  这不是鲁莽。这是现在唯一的必经之路。所有线索最终都指向这里,像无数条河流最终汇入同一个入海口。避开它,所有的调查都将失去意义。

  我整理了一下外套,确保后腰那把冰冷的甩棍触手可及。然后,我迈开了步子,像一个最普通的访客,穿过马路,径直走向那栋旧楼的入口。

  每一步,都感觉像是踩在无形的钢丝上,四周的空气仿佛都变得粘稠而充满压力。

  我知道,暗处的眼睛一定已经看到了我。

  这一次,我不是来寻找答案的。

  我是来,拿回答案的。

  无论代价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