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山雨欲来-《抗日之绝地枪王》

  太阳升了起来,冬日的阳光懒洋洋地洒在靠山屯的积雪上,却没有带来一丝暖意。

  整个村庄,静得可怕。

  没有了女人间的说笑,没有了孩子们的追逐打闹,甚至连往日里最爱叫唤的土狗,都仿佛感受到了这股压抑的气氛,夹着尾巴躲在窝里,不敢出声。

  三十多个汉子,一夜未眠,双眼布满了血丝。他们分散在村口的各个伏击点,像一块块沉默的石头,与山林融为一体。

  杨汝成也没有休息,他带着张山和赵四,把整个布防区又仔仔细细地检查了一遍。

  “赵四,你这边怎么样?”杨汝成走到峡谷口的陷阱区,压低声音问。

  赵四正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用一层薄薄的雪覆盖着最后一个陷阱的伪装。他抬起头,抹了一把额头的汗,尽管天气寒冷,他身上却只穿了一件单衣。

  “汝成哥,你放心吧。”他指了指脚下,“从这儿,到前面那个拐弯口,三百米的路上,我布了二十个大坑,三十多个小绊索。大坑底下都是削尖的木桩子,小绊索上挂着捕兽夹。别说是人,就是头熊瞎子过来,也得让他脱层皮!”

  “干得不错。”杨汝成满意地点点头,“但是要记住,你们这队人,是第一道保险。鬼子踩了陷阱,肯定会乱,但他们也会立刻开枪。你们的任务,不是跟他们打,而是把他们的队形彻底搅乱,然后就立刻按照咱们说好的路线,撤到山上去,跟张大哥他们会合。听明白了吗?”

  “明白了!”赵四和其他几个负责陷阱的汉子齐声应道。

  “千万记住,咱们人少,不能跟他们硬拼。你们一个都不能给我折在这里。”杨汝成又叮嘱了一句。

  随后,他又带着人爬上了峡谷一侧的山坡,李三正带着滚石队的弟兄们做最后的加固。几十块巨大的石头和滚木被藤条牢牢地绑在山坡边上,下面只用几根关键的木桩支撑着。

  “李三,你这边呢?靠得住吗?”

  “汝成哥,你看。”李三指着那些支撑的木桩,“这几根都是活桩,只要把这根主绳砍断,这些玩意儿就能一股脑地全滚下去。我试过了,劲儿大着呢!”

  “好。”杨汝成走到悬崖边,往下看了看,峡谷的道路尽收眼底。“你们的位置最关键。等鬼子大部队都进了峡谷,我会学布谷鸟叫三声,那就是信号。听到信号,就给我动手!动手之后,别看战果,立刻带着人往后山撤,到黑瞎子沟那边跟咱们的家人会合,保护好他们。”

  “啥?让我们撤?”李三一听就急了,“汝成哥,这不行!我们也要留下来打鬼子!”

  “这是命令!”杨汝成的语气不容置疑,“你们的任务,就是打响第一枪,不,是推下第一块石头!然后就是去保护咱们的女人和孩子!那边不能没有战斗力!要是鬼子分兵从后山摸过去了,谁来保护他们?这个任务,比在这里杀几个鬼子更重要!你明不明白?”

  李三咬了咬嘴唇,看着杨汝成坚定的眼神,最终还是重重地点了点头:“我明白了!汝成哥你放心,只要我李三还有一口气,就绝不让一个鬼子靠近黑瞎子沟!”

  从山上下来,时间已经接近中午。

  炊烟没有升起,家家户户的烟囱都冷冰冰的。汉子们啃着出发前女人们烙好的干饼子,就着雪水,算是解决了午饭。

  气氛沉闷得让人喘不过气。等待,有时候比战斗本身更折磨人。

  “他娘的,这帮小鬼子怎么还不来?腿脚也太慢了!”一个年轻的民壮忍不住骂了一句,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着什么急?”张山瞥了他一眼,撕下一大块饼子塞进嘴里,含糊不清地说,“不来才好呢!不来,说明他们怕了,不敢来了。咱们晚上就能去把婆娘孩子接回来了。”

  话是这么说,但所有人都知道,这不过是自我安慰。鬼子,一定会来。

  “都把家伙再检查一遍。”杨汝成打破了沉默,“枪膛都擦亮点,火药都保持干燥。一会儿轮流眯一会,养足精神。鬼子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