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获取日军情报-《抗日之绝地枪王》

  “都他娘的,给老子把嘴闭严了!喝粥的时候,不准给老子发出猪一样的声音!”

  在那座,同样是,阴暗潮湿,却又,因为那堆熊熊燃烧的篝火,而显得,有了一丝“家”的温暖的山洞里,一营长陈振山,正用他那只,仅存的独臂,挥舞着一个,同样是用,缴获来的日军钢盔,改造而成的大勺,对着那群,同样是,一个个,端着破碗,眼巴巴地,排着队的幸存者们,嘶声力竭地咆哮着。

  锅里,煮的,依旧是,那,清得能看见人影的,苞米茬子粥。

  但是,今天的粥里,却多了一些,同样是,黑乎乎的,看不出原材料的,东西。

  那是,孙大海,和他手下那支,同样是,早已是,强弩之-末的“猎人”小队,用了一天一夜的时间,从那,同样是,冰天雪地的林子里,刨出来的,草根,和,树皮。

  “吃吧。”陈振山,给一个,同样是,在白刃战中,被鬼子的刺刀,划开了肚皮的年轻伤员,盛了满满一碗,那,同样是,散发着一股,奇异的苦涩味道的,“药粥”。

  “政委说了,这玩意儿,虽然难吃。但是,能活命。”

  “是……”

  整个山洞,都笼罩在一片,死一般的沉寂之中。

  只有,那,压抑的,充满了痛苦的咀嚼声,和,那,同样是,充满了绝望的,粗重的喘息。

  “队长……”

  山洞的最深处,杨汝成,正像一尊没有任何生命气息的石像,悄无声息地,坐在那张,同样是,冰冷的兽皮地图前。

  赵小山,这个队伍的“军师”,端着一碗,同样是,清得能看见人影的粥,缓缓地,走了过来。

  “您……您也,吃点吧。”

  杨汝成,没有回头。

  他,只是,缓缓地,将那把,冰冷的剥皮小刀,从地图上,一个,同样是被他,用红色的炭笔,画了一个,大大的叉的符号上,拿了起来。

  “小山。”

  “到,队长。”

  “你,觉得,我们,现在,最缺的,是什么?”

  “什么?”赵小山,愣了一下。

  “是,粮食吗?”

  “是。”

  “是,药品吗?”

  “是。”

  “是,子弹吗?”

  “也是。”

  “不。”杨汝成,缓缓地,摇了摇头。

  他,缓缓地,转过身,那双,如同鹰隼般锐利的眼睛,死死地,盯住了眼前这个,同样是,满脸困惑的年轻人。

  “我们,现在,最缺的,”他,一字一句地说道,“是,眼睛,和,耳朵。”

  “眼睛……和,耳朵?”

  “对。”杨汝成重重地点了点头,“我们,现在,就是一群,被困在了这个笼子里的,瞎子,和,聋子。”

  他,指着那张,同样是,画满了各种符号的地图。

  “我们,不知道,日本人,下一步,想干什么。”

  “我们,不知道,他们的主力,都集结在了哪里。”

  “我们,更不知道,他们,下一次的扫荡,会从哪个方向,打过来。”

  “我们,只能,被动地,挨打。”

  “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我们的兄弟,一个一个地,倒下。”

  一番话,说得,赵小山,那颗,本是,充满了智慧的脑袋,也缓缓地,低了下去。

  是啊。

  他们,现在,就是一群,瞎子,和,聋子。

  “那……那我们该怎么办?”

  “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我们自己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杨汝成的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我们,必须,要有一个,能把我们的眼睛,和耳朵,重新,安插到,敌人的心脏里去的,地方!”

  他,将那把,冰冷的剥皮小刀,狠狠地,插在了地图上,一个,离他们,最近的,同样是,被用黑色的炭笔,标记起来的,小小的集镇上!

  “这里,‘黑风口’!”

  “黑风口?”赵小山,大吃一惊,“队长!您……您没疯吧?!那里,可是,日本人,在‘龙脊山’外围,最大的一个,物资中转站啊!那里,常年,都驻扎着,至少,一个中队的鬼子,和,一个营的伪满军!那里,就是个,龙潭虎穴!”

  “我知道。”杨汝成的声音,不容置疑,“但是,你,也别忘了。”

  “那里,同样,也是,整个‘龙脊山’地区,三教九流,龙蛇混杂,消息,最灵通的地方!”

  “我们,只有,在那里,重新,扎下一颗钉子!”

  “我们,才能,重新,睁开眼睛,竖起耳朵!”

  “我们,才能,知道,什么时候,该打。什么时候,该撤。”

  “我们,才能,把我们,这支,同样是,早已是,强弩之末的队伍,重新,带活了!”

  “可是……”赵小山,还是,有些担忧,“这个任务,太险了。我们,派谁去?”

  “我去!”

  一个,沙哑,却又充满了,决绝的声音,突然,从他们的身后,响了起来!

  两人,猛地回头!

  只见一个,同样是,衣衫褴褛,形容枯槁,但眼神,却异常坚定的中年汉子,正拄着一根,同样是,临时削成的木棍,一瘸一拐地,走了过来!

  “老……老刘?!”赵小山,不敢相信地,看着眼前这个,本该是,躺在伤员堆里,奄奄一息的汉子!

  他,正是,那,几十个,同样是,从陈振山的一营里,侥幸存活下来的幸存者之一!也是,一个,土生土长的,“黑风口”人!

  “杨队长,赵军师,”老刘,走到两人的面前,那张,同样是,布满了风霜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比哭,还要难看的笑容,“这个活儿,交给我吧。”

  “胡闹!”杨汝成,想也不想,就厉声喝道,“你,身上的伤,还没好利索!你去,跟送死,有什么区别?!”

  “队长,”老刘,缓缓地,摇了摇头,他,指了指自己那,同样是,早已被鲜血,浸透了的,打着夹板的伤腿,“俺,这条腿,已经废了。”

  “俺,再也,上不了战场,跟兄弟们,一起,杀鬼子了。”

  “俺,不想,当个,只会,拖累大家的,废人。”

  “俺,虽然,不会打枪。但是,”他的眼中,闪烁着,一种,令人动容的,光,“俺,在‘黑风口’,做了半辈子的生意。那里,哪家店铺,卖的是真货。哪家茶馆,是日本人的探子。哪条巷子,能通到城外。俺,闭着眼睛,都摸得清清楚楚!”

  “俺,是去送死。”他,看着杨汝成,那双,同样是,充满了敬佩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道,“但是,俺,能死得,有价值。”

  “俺,能用俺这条,没用的命,给咱们的队伍,当一次,真正的,‘眼睛’,和,‘耳朵’!”

  “……”

  整个,山洞,都陷入了一片,死一般的沉寂。

  良久,良久。

  杨汝成,缓缓地,站起身。

  他,没有再多说一个字。

  他只是,对着眼前这个,同样是,充满了决绝和不屈的汉子,缓缓地,举起了自己的右手,行了一个,标准的,却又,重于泰山的,军礼!

  ……

  当天,深夜。

  当杨汝成和赵小山,将那个,同样是,换上了一身,最普通的,关东老农的破棉袄,背着一个,同样是,装满了山货的背篓的“老刘”,悄无声息地,护送到了“黑风口”镇外的,那片,同样是,漆黑一片的小树林里时。

  “老刘。”杨汝成的声音,沙哑,却又充满了,郑重,“记住,你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活下去。”

  “是,队长。”老刘,重重地点了点头。

  “从今天起,”赵小山,将一张,同样是,画满了各种符号的纸条,塞到了他的手里,“你,就是我们,安插在敌人心脏里的,一根,最深的,钉子。”

  “这张,是我们的,暗号。”

  “镇东头,那棵,最大的歪脖子柳树。就是,我们,接头的地点。”

  “你在树上,挂一条,蓝色的布条,就代表,一切安全。”

  “挂一条,红色的,就代表,有危险,不要靠近。”

  “什么都不挂,就代表,你有,紧急的情报,要送出来。”

  “到时候,你就把情报,写在纸上,用石头,压在,树底下,第三块,青石板的下面。”

  “我们,每天,都会派人,在固定的时间,去取。”

  “都记下了吗?”

  “记下了!”

  “好。”杨汝成,最后,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保重。”

  “队长,军师,”老刘,看着他们,那双,同样是,浑浊的老眼里,噙满了,泪水,“你们,也保重。”

  说完,他,不再有丝毫的犹豫。

  他,转过身,拄着那根,同样是,充满了风霜的木棍,一瘸一拐地,头也不回地,朝着那座,对他来说,充满了回忆,却也同样,充满了死亡气息的,小镇,走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