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研习丹方,印证经书-《天炎丹尊》

  周扒皮的嫉恨与威胁,如同院外萦绕不散的毒瘴,虽令人不适,却未能侵入地火深处那片属于江易辰的方寸之地。

  他此刻所有的心神,早已被怀中那枚温润的青玉简彻底俘获。

  是夜,确认周扒皮鼾声如雷后,江易辰迫不及待地潜入洞穴,甚至顾不上先汲取今日份的丹源灵液,便小心翼翼地捧出了那枚玉简。

  神识沉入其中,霎时间,一篇篇结构严谨、条理清晰的文字与图谱涌入脑海。

  《聚气丹方》:“凝露草三两,需取晨露未曦时采摘者,去其根须,以文火烘烤至微软,保留青色为佳;辅以十年份黄精粉末一两,茯苓半两……” 《辟谷丹方》:“首重灵谷挑选,需颗粒饱满、蕴含微灵者,研磨成粉,过细筛;合以山泉……” 《金疮药方》:“止血藤汁液为君,需现取现用,融合三七粉末……”

  不再是凭借灵目术和模糊感知去逆推残缺药性,不再是盲人摸象般摸索失败原因。这玉简中记载的,是完整的、正统的、经过无数前人验证的丹道基础!

  每一种药材的处理方法、分量配比、投入顺序、火候掌控(虽只是最基础的描述)、成败关键,都记载得清清楚楚!

  江易辰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这些知识,如同干涸的海绵遇水般疯狂。

  以往,《太初衍丹经》中那些玄奥莫测的总纲、那些代表能量流转的奇异符号,虽知其博大精深,却总隔着一层厚厚的迷雾,难以真正理解应用。

  此刻,手握这最基础的丹方,再回头去对照经文中那些晦涩的记述——

  “君臣佐使,各司其职……”对应着丹方中主药、辅药、调和药的分工。 “火候之差,谬以千里……”对应着文中对烘焙凝露草文火、融化某些材料需武火的细微区别描述。 “药性相融,非力促之,乃引导之……”对应着药粉混合时需顺时针缓慢搅拌,而非胡乱搅动的要点……

  那些原本抽象的道理,瞬间有了具体的依托,变得鲜活而易于理解!

  许多之前修复废丹时遇到的困惑、无法理解的失败原因,此刻豁然开朗!原来是因为某种药材处理火候不对!原来是因为那两种药性的融合需要一种特殊的媒介!原来是因为……

  他越是研读,越是激动,浑身都因巨大的收获感而微微颤抖。

  正统的丹方,为他搭建起了坚实的框架和阶梯;而《太初衍丹经》的至高奥义,则为他指明了超越框架、洞察本质的方向!

  两者相辅相成,让他对炼丹的理解,正以一种恐怖的速度突飞猛进!

  他完全沉浸其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忘记了身体的疲惫,甚至忘记了服用丹源灵液。脑海中无数念头碰撞、衍生、验证,以往处理过的海量废丹案例纷纷浮现,与丹方和经义相互印证。

  如获至宝,废寝忘食。

  直到地火的一次异常波动将他惊醒,他才发现竟已过去了一整夜!

  虽一夜未眠,他却精神焕发,眸中闪烁着悟道后的湛然神光。

  这一夜的收获,远超他过去数月的自行摸索!

  他小心翼翼地将玉简收起,如同对待绝世珍宝。

  他知道,从今日起,他的丹道之路,才算真正步入了正轨。而这废丹房,于他而言,也不再仅仅是绝地和宝藏,更是一处独一无二的、拥有海量“错误案例”供他研究验证的天然学堂。

  前路漫漫,然心灯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