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长老垂询,谨慎应答-《天炎丹尊》

  控火比试甲等的成绩,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外门弟子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自然也迅速传回了丹堂高层耳中。

  江易辰刚从测试场地回到录副室不久,便被李执事亲自叫了过去。李执事脸上带着难得的和煦笑容,语气中也多了几分客气:“江师侄,吴长老要见你,随我来吧。”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江易辰心中一凛,面上却不动声色,恭敬应道:“是。”

  机遇降临,如履薄冰。被长老关注,既是机遇,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一言一行,皆需慎之又慎。

  跟随李执事穿过数重殿宇,来到一处清幽雅致的偏殿。殿内檀香袅袅,一位身着深青色丹师袍、面容清癯的老者正坐在案前,手持一枚玉简,正是吴清风长老。

  “长老,江易辰带到。”李执事躬身禀报。

  吴长老放下玉简,目光温润却极具穿透力地落在江易辰身上,微微一笑,指了指下方的蒲团:“不必多礼,坐吧。”

  “谢长老。”江易辰依言坐下,垂首敛目,姿态恭谨。

  “今日唤你前来,是因你在小比控火测试中的表现,颇为亮眼。”吴长老开门见山,语气平和,“甲上之评,近几届小比都未曾出现过了。尤其是那手精准控温和凝火化形的技巧,非经年累月苦功不能成就。老夫很是好奇,你年纪轻轻,修为也才筑基初期,是如何练就这般控火之术的?可是有名师指点?”

  问题直指核心,语气虽温和,却带着不容敷衍的审视。

  江易辰心中早已打好腹稿,闻言抬起头,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惭愧”和“诚惶诚恐”,语气带着几分不确定:“回禀长老,弟子……弟子并无名师指点。”

  他略作迟疑,仿佛在组织语言,继续道:“弟子此前一直在废丹房当值。那里地火躁动,处理废丹时时常需观察地火变化,以免引发不测。久而久之,弟子便……便对地火的脾气有了一些了解。闲暇无事时,也会尝试以自身微薄灵力,去模仿、引导地火的细微变化,全当是……是打发时间,胡乱琢磨的一些小把戏,登不得大雅之堂。没想到今日竟侥幸……”

  他将一切归功于“废丹房的特殊环境”和“个人无聊时的琢磨”,合情合理,且死无对证。语气中充满了自谦和运气成分,极力淡化自身的天赋和努力。

  吴长老静静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目光深邃,似乎在判断他话语的真伪。

  “哦?自行摸索,便能达到如此境地?”吴长老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那你可曾尝试过炼丹?”

  第二个关键问题来了。

  江易辰心中警铃大作,回答需更加谨慎。他露出一丝“窘迫”的笑容,低声道:“弟子……弟子确实尝试过几次。只是无人指点,浪费了不少材料,也只炼出些不堪入目的劣丹,勉强算是……略懂一点皮毛,仅限于几种最常见的一二品丹药,成功率也低得可怜,实在羞于启齿。”

  他坦然承认“尝试过”,但强调“无人指点”、“浪费材料”、“成功率低”、“只会一二品”,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充满兴趣却不得其门而入的爱好者形象,而非一个身怀绝技的炼丹师。

  吴长老盯着他看了片刻,忽然问道:“你可知‘三转凝火诀’?”

  江易辰心中猛地一跳!《太初衍丹经》的入门控火篇中,确有类似记载,但名称更为古老玄奥。他立刻面露茫然,仔细思索了一下,才不确定地摇头:“弟子孤陋寡闻,未曾听闻。可是某种高深的控火法诀?”

  他的反应真实自然,毫无破绽。

  偏殿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吴长老的目光在他脸上停留了数息,终于缓缓点了点头,脸上的线条柔和了些许:“无人指点,能自行摸索至此,可见你于控火一道,确有几分天赋和悟性。更难得的是耐得住寂寞,肯下苦功。”

  语气中带着一丝赞赏。

  “长老谬赞了,弟子愧不敢当。”江易辰连忙低头。

  “嗯,”吴长老沉吟片刻,道,“既有此天赋,便不要浪费了。日后在录副室之余,可多去丹房观摩学习。若有疑难,也可来此寻李执事解答一二。好好修行,莫要辜负了这份天资。”

  他没有深究,也没有立刻给予什么重赏或提拔,只是给予了有限的鼓励和一点点便利。这反而让江易辰松了口气。

  “多谢长老厚爱!弟子定当谨记教诲,勤学不辍!”江易辰起身,郑重行礼。

  “去吧。”吴长老挥了挥手,重新拿起了桌上的玉简。

  江易辰再次行礼,在李执事的示意下,缓缓退出了偏殿。

  直到走出殿门,感受到外面的阳光,他才暗暗松了口气,后背已然渗出细微的冷汗。

  应对长老垂询,比应对十场擂台赛还要耗费心神。

  所幸,暂时过关了。

  吴长老显然并未全信他的说辞,但也未继续深究,反而流露出些许招揽培养之意。这其中的分寸,需要仔细把握。

  机遇与风险并存。接下来,他需要更加小心地行事了。

  潜龙虽得关注,却更需藏好水下之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