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在重建、戒备与潜移默化的滋养中平稳度过,至少表面如此。悟道岩上,五名种子弟子的修炼已步入正轨。《九转涅盘诀》入门篇带来的痛苦逐渐被身体适应后,其夯实根基的奇效开始愈发明显。
石猛本就强悍的体魄更上一层楼,气血旺盛如烘炉,寻常刀剑难伤;叶晴身法愈发飘忽灵动,对力量的掌控精细入微;慕雨寒与草木灵气的亲和度显着提升,连带其炼丹时的成丹率都有所增加;韩铁虽依旧性急,但根基扎实后,灵力运转间少了几分浮躁,多了几分沉凝;陆明则感觉思维更加清晰,对阵法的理解也深刻了几分。
五人的进步有目共睹,尤其是与其他同龄弟子相比,那份沉稳的气度与隐隐强出一线的实力,已然引起了宗门内一些有心人的注意。
这一日,林昊正在主殿与严律、苏茹商议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尽快修复护山大阵的核心阵基,一位身着灰袍、面容古拙、眼神锐利如鹰的老者,未经通报,便径直闯了进来。正是天炎宗掌管功法传承、地位尊崇的传功长老——古云。
古云长老性子刚直,甚至有些刻板守旧,一生浸淫宗门正统功法,对规矩传承看得极重。此刻,他脸上带着明显的不悦与疑虑,目光直接落在林昊身上。
“宗主!”古云声音洪亮,带着质问的语气,甚至省略了平时的礼节,“老夫近日观察那几名由你亲自关照的弟子,石猛、叶晴几人,他们所修功法,似乎并非我宗正统的《天炎诀》筑基篇吧?”
林昊心中微微一沉,该来的还是来了。他早料到新型修炼方式无法完全保密,尤其古云长老身为传功长老,对弟子修炼气息最为敏感。他面上不动声色,示意严律和苏茹稍安勿躁,平静答道:“古长老观察入微。不错,他们目前所修,确非《天炎诀》。”
古云眉头紧锁,追问道:“那是何种功法?老夫观其气血运行路数、桩功姿势,皆与我宗道统大相径庭,甚至有些……近乎世俗武道!宗主,此非儿戏!筑基乃道途之始,功法选择关乎弟子一生道基!岂能随意更换,还是更换为这等看似粗浅的路数?若误入歧途,岂不是毁了这些好苗子!”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担忧与不满。在他看来,天炎宗立宗根本便是《天炎诀》,历代先辈皆以此为基础,如今宗主竟让核心弟子改修不明来历的功法,简直是离经叛道!
林昊早有准备,沉声回应:“古长老放心,此法并非随意选取。乃是弟子偶然所得一门上古秘法残篇,名为《九转涅盘诀》,虽看似质朴,却专重于夯实根基,打熬肉身,对于提升弟子耐力、体魄乃至对自身的掌控力,颇有奇效。此次魔劫,我宗弟子实战不足、根基虚浮之弊暴露无遗,故弟子思虑再三,方决定让他们先行以此法筑基,待根基稳固后,再转修《天炎诀》,想必能事半功倍。”
他将功法来源推给“上古秘法”,既抬高了功法的地位,又避免了直接提及师祖的存在。
然而,古云长老并非轻易能被说服之人。他冷哼一声:“上古秘法?宗主,非是老夫迂腐,上古之物,残缺不全者居多,其理是否契合当今天地法则犹未可知!且我观那几名弟子,近日灵力增长缓慢,远逊于同修《天炎诀》者,终日打熬筋骨,近乎苦役,此岂是正道?长此以往,只怕根基未固,反而耽误了最佳的引气修炼时机!”
他转向严律和苏茹:“严长老,苏长老,你二人亦是我宗栋梁,难道就任由宗主如此……如此胡来吗?若是墨尘老祖出关,见此情形,该当如何?”
严律面色不变,他亲身经历过与魔修的战斗,深知弟子实力提升的迫切性,且对林昊(及其背后的师祖)已有相当信任,便开口道:“古长老所言不无道理。然,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那五名弟子近日表现,老夫看在眼中,其心性之坚韧,临战之沉着,确非寻常弟子可比。或许,宗主此法,另有一番深意。”
苏茹也轻声道:“古师兄,我观慕雨寒那孩子,近日对药性感知敏锐了许多,炼丹时火候掌控也更为精准,似乎……也与这打熬根基之法有关。”
古云见二人竟都偏向林昊,心中更是愠怒,觉得他们都被宗主蛊惑了。他重重一拂袖:“深意?有何深意?道途漫漫,根基固然重要,但若一味追求肉身蛮力,忽视灵力积累与境界提升,无异于舍本逐末!我天炎宗以丹火之道立宗,岂能沦落至与体修争锋?”
他盯着林昊,语气强硬:“宗主,老夫身为传功长老,有督导宗门功法传承之责!此事,老夫无法认同!若宗主一意孤行,老夫只好提请召开长老会,请诸位长老共同决议!绝不能让我宗弟子,修行这等来历不明、前途未卜之法!”
林昊心中叹息,知道无法彻底说服古云。召开长老会,势必会将事情闹大,届时师祖存在的秘密能否保住尚未可知,更可能引发宗门内部更大的分歧,于当前危局极为不利。
他只能采取缓兵之计,语气放缓道:“古长老忧心宗门,林昊明白。此事关乎弟子道途,确需慎重。不若这样,暂且以三月为期。三月之后,古长老可亲自考较那五名弟子,若届时他们进展确实不如修炼《天炎诀》的弟子,或出现任何不妥,林昊立即令他们改回正统功法,并向长老会请罪,如何?”
古云闻言,沉吟片刻。三个月时间不算长,他也不想与宗主彻底闹僵,便冷哼一声:“好!便依宗主之言,以三月为期!届时,若证明此法确为歧途,还请宗主莫要再坚持!”说完,他不再多言,转身大步离去,灰袍鼓荡,显然心中芥蒂未消。
看着古云离去的背影,林昊揉了揉眉心,感到一阵疲惫。外患未平,内忧又起。传功长老的疑虑,只是一个开始。随着种子弟子们的成长,以及新型训练方式可能带来的更多关注,类似的矛盾恐怕会越来越多。
他必须尽快让弟子们用实实在在的成果,来证明这条道路的正确性。同时,也要想办法,逐步在宗门高层中,为师祖的存在和新的传承体系,争取更多的理解与支持。前方的路,依旧布满荆棘。
石猛本就强悍的体魄更上一层楼,气血旺盛如烘炉,寻常刀剑难伤;叶晴身法愈发飘忽灵动,对力量的掌控精细入微;慕雨寒与草木灵气的亲和度显着提升,连带其炼丹时的成丹率都有所增加;韩铁虽依旧性急,但根基扎实后,灵力运转间少了几分浮躁,多了几分沉凝;陆明则感觉思维更加清晰,对阵法的理解也深刻了几分。
五人的进步有目共睹,尤其是与其他同龄弟子相比,那份沉稳的气度与隐隐强出一线的实力,已然引起了宗门内一些有心人的注意。
这一日,林昊正在主殿与严律、苏茹商议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尽快修复护山大阵的核心阵基,一位身着灰袍、面容古拙、眼神锐利如鹰的老者,未经通报,便径直闯了进来。正是天炎宗掌管功法传承、地位尊崇的传功长老——古云。
古云长老性子刚直,甚至有些刻板守旧,一生浸淫宗门正统功法,对规矩传承看得极重。此刻,他脸上带着明显的不悦与疑虑,目光直接落在林昊身上。
“宗主!”古云声音洪亮,带着质问的语气,甚至省略了平时的礼节,“老夫近日观察那几名由你亲自关照的弟子,石猛、叶晴几人,他们所修功法,似乎并非我宗正统的《天炎诀》筑基篇吧?”
林昊心中微微一沉,该来的还是来了。他早料到新型修炼方式无法完全保密,尤其古云长老身为传功长老,对弟子修炼气息最为敏感。他面上不动声色,示意严律和苏茹稍安勿躁,平静答道:“古长老观察入微。不错,他们目前所修,确非《天炎诀》。”
古云眉头紧锁,追问道:“那是何种功法?老夫观其气血运行路数、桩功姿势,皆与我宗道统大相径庭,甚至有些……近乎世俗武道!宗主,此非儿戏!筑基乃道途之始,功法选择关乎弟子一生道基!岂能随意更换,还是更换为这等看似粗浅的路数?若误入歧途,岂不是毁了这些好苗子!”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担忧与不满。在他看来,天炎宗立宗根本便是《天炎诀》,历代先辈皆以此为基础,如今宗主竟让核心弟子改修不明来历的功法,简直是离经叛道!
林昊早有准备,沉声回应:“古长老放心,此法并非随意选取。乃是弟子偶然所得一门上古秘法残篇,名为《九转涅盘诀》,虽看似质朴,却专重于夯实根基,打熬肉身,对于提升弟子耐力、体魄乃至对自身的掌控力,颇有奇效。此次魔劫,我宗弟子实战不足、根基虚浮之弊暴露无遗,故弟子思虑再三,方决定让他们先行以此法筑基,待根基稳固后,再转修《天炎诀》,想必能事半功倍。”
他将功法来源推给“上古秘法”,既抬高了功法的地位,又避免了直接提及师祖的存在。
然而,古云长老并非轻易能被说服之人。他冷哼一声:“上古秘法?宗主,非是老夫迂腐,上古之物,残缺不全者居多,其理是否契合当今天地法则犹未可知!且我观那几名弟子,近日灵力增长缓慢,远逊于同修《天炎诀》者,终日打熬筋骨,近乎苦役,此岂是正道?长此以往,只怕根基未固,反而耽误了最佳的引气修炼时机!”
他转向严律和苏茹:“严长老,苏长老,你二人亦是我宗栋梁,难道就任由宗主如此……如此胡来吗?若是墨尘老祖出关,见此情形,该当如何?”
严律面色不变,他亲身经历过与魔修的战斗,深知弟子实力提升的迫切性,且对林昊(及其背后的师祖)已有相当信任,便开口道:“古长老所言不无道理。然,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那五名弟子近日表现,老夫看在眼中,其心性之坚韧,临战之沉着,确非寻常弟子可比。或许,宗主此法,另有一番深意。”
苏茹也轻声道:“古师兄,我观慕雨寒那孩子,近日对药性感知敏锐了许多,炼丹时火候掌控也更为精准,似乎……也与这打熬根基之法有关。”
古云见二人竟都偏向林昊,心中更是愠怒,觉得他们都被宗主蛊惑了。他重重一拂袖:“深意?有何深意?道途漫漫,根基固然重要,但若一味追求肉身蛮力,忽视灵力积累与境界提升,无异于舍本逐末!我天炎宗以丹火之道立宗,岂能沦落至与体修争锋?”
他盯着林昊,语气强硬:“宗主,老夫身为传功长老,有督导宗门功法传承之责!此事,老夫无法认同!若宗主一意孤行,老夫只好提请召开长老会,请诸位长老共同决议!绝不能让我宗弟子,修行这等来历不明、前途未卜之法!”
林昊心中叹息,知道无法彻底说服古云。召开长老会,势必会将事情闹大,届时师祖存在的秘密能否保住尚未可知,更可能引发宗门内部更大的分歧,于当前危局极为不利。
他只能采取缓兵之计,语气放缓道:“古长老忧心宗门,林昊明白。此事关乎弟子道途,确需慎重。不若这样,暂且以三月为期。三月之后,古长老可亲自考较那五名弟子,若届时他们进展确实不如修炼《天炎诀》的弟子,或出现任何不妥,林昊立即令他们改回正统功法,并向长老会请罪,如何?”
古云闻言,沉吟片刻。三个月时间不算长,他也不想与宗主彻底闹僵,便冷哼一声:“好!便依宗主之言,以三月为期!届时,若证明此法确为歧途,还请宗主莫要再坚持!”说完,他不再多言,转身大步离去,灰袍鼓荡,显然心中芥蒂未消。
看着古云离去的背影,林昊揉了揉眉心,感到一阵疲惫。外患未平,内忧又起。传功长老的疑虑,只是一个开始。随着种子弟子们的成长,以及新型训练方式可能带来的更多关注,类似的矛盾恐怕会越来越多。
他必须尽快让弟子们用实实在在的成果,来证明这条道路的正确性。同时,也要想办法,逐步在宗门高层中,为师祖的存在和新的传承体系,争取更多的理解与支持。前方的路,依旧布满荆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