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城主城的行政大楼里,苏清雅站在落地窗前,望着楼下熙熙攘攘的人群。她今天穿了件月白色的衬衫,领口别着一枚刻着“黎明”二字的银质胸针——这是她提议设计的员工徽章,象征着“从黑暗中苏醒的希望”。
“苏主任,西境的行政架构图已经做好了。”通讯兵递来全息投影,蓝色的光幕上清晰标注着“西境总督府—区域管理处—村镇联络站”的三级体系,“每个管理处配备五名专员,负责资源调配、纠纷调解和情报收集。”
苏清雅接过投影,指尖轻轻划过“区域管理处”的节点:“不够。”她抬头对通讯兵说,“把‘文化教育科’和‘民生服务科’加进去。每个村镇联络站再配一名‘文明督导员’,负责记录居民需求,组织集体活动。”
通讯兵愣了愣:“主任,我们现在人手紧张……”
“人手可以培养。”苏清雅笑了笑,“从本地招募有文化的年轻人,让他们跟着总部的工作人员学。秦医生不是开了医疗培训班?我们可以把‘文化课’纳入培训内容——教他们识字、算术,还有《黎明法典》。”
她转身走向办公桌,桌上堆着一摞文件。最上面的一份是《黎明城管理条例(修订版)》,她翻到“公共事务”章节,用红笔在“社区自治”条款下画了个圈:“以前的‘生存模式’要升级了。我们要让居民知道,黎明城不是军营,是家。”
下午三点,行政大楼的大会议室里坐满了人。西境总督龙武、东境代表周明远教授、深泉城城主陆沉,以及各部门负责人围坐在长桌旁。苏清雅站在投影屏前,屏幕上显示着“黎明城内政体系优化方案”。
“各位,今天讨论的是‘如何让黎明城更有温度’。”她声音清亮,“过去的两年,我们用钢铁和晶能筑起了城墙,但城墙里的人,需要的是归属感。”
她点击投影,切换出一组照片:东境安置点的孩子们在临时教室上课,西境矿工们在休息区下象棋,深泉城的老人围坐在一起晒太阳。“这些场景,比任何数据都能证明我们的‘软实力’。”
“具体怎么做?”龙武皱眉,“我负责西境防御,没精力管这些。”
“所以需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苏清雅调出另一份文件,“我提议成立‘内政部’,下设行政、司法、文化、民生四个司。行政司负责统筹;司法司负责《黎明法典》的执行,设立初级法院;文化司负责组织活动、创办内部刊物;民生司负责收集居民需求,对接后勤部门。”
“司法司?”陆沉挑眉,“我们深泉城有自己的习惯法,会不会冲突?”
“不会。”苏清雅翻开《黎明法典》,“法典里明确了‘尊重地方习俗,但底线是人权与公平’。比如深泉城的‘水源分配法则’,只要不违反‘优先保障老弱病残’的原则,都可以保留。”她看向秦婉,“秦医生,您觉得医疗系统的管理能纳入民生司吗?”
秦婉点头:“完全可以。我可以派医疗组的工作人员兼任‘民生督导员’,既能了解居民健康需求,又能宣传卫生知识。”
会议持续了三个小时,最终通过了苏清雅的方案。散会时,龙武拍了拍她的肩膀:“没想到你还有这一手。以前总觉得你只会管账,现在看来……”他顿了顿,“你是我见过最有‘烟火气’的管理者。”
苏清雅笑了笑:“龙队过奖了。我只是觉得,再强的军队,也需要有人给他们煮热粥。”
深夜,苏清雅坐在办公室里,面前摊开一本厚厚的笔记本。她翻到最新一页,上面写着:“今日进展——内政部架构通过,明日启动‘文化督导员’招聘;《黎明日报》(试刊)内容审核完毕,后天发行。”
她合上笔记本,望向窗外的星空。远处,西境的方向传来隐约的机械轰鸣——那是叶岚团队在调试新型晶能设备。苏清雅知道,黎明城的“硬实力”在不断增强,但她更期待有一天,当人们提起黎明城时,会说:“那是个有温度的地方。”
“苏主任,西境的行政架构图已经做好了。”通讯兵递来全息投影,蓝色的光幕上清晰标注着“西境总督府—区域管理处—村镇联络站”的三级体系,“每个管理处配备五名专员,负责资源调配、纠纷调解和情报收集。”
苏清雅接过投影,指尖轻轻划过“区域管理处”的节点:“不够。”她抬头对通讯兵说,“把‘文化教育科’和‘民生服务科’加进去。每个村镇联络站再配一名‘文明督导员’,负责记录居民需求,组织集体活动。”
通讯兵愣了愣:“主任,我们现在人手紧张……”
“人手可以培养。”苏清雅笑了笑,“从本地招募有文化的年轻人,让他们跟着总部的工作人员学。秦医生不是开了医疗培训班?我们可以把‘文化课’纳入培训内容——教他们识字、算术,还有《黎明法典》。”
她转身走向办公桌,桌上堆着一摞文件。最上面的一份是《黎明城管理条例(修订版)》,她翻到“公共事务”章节,用红笔在“社区自治”条款下画了个圈:“以前的‘生存模式’要升级了。我们要让居民知道,黎明城不是军营,是家。”
下午三点,行政大楼的大会议室里坐满了人。西境总督龙武、东境代表周明远教授、深泉城城主陆沉,以及各部门负责人围坐在长桌旁。苏清雅站在投影屏前,屏幕上显示着“黎明城内政体系优化方案”。
“各位,今天讨论的是‘如何让黎明城更有温度’。”她声音清亮,“过去的两年,我们用钢铁和晶能筑起了城墙,但城墙里的人,需要的是归属感。”
她点击投影,切换出一组照片:东境安置点的孩子们在临时教室上课,西境矿工们在休息区下象棋,深泉城的老人围坐在一起晒太阳。“这些场景,比任何数据都能证明我们的‘软实力’。”
“具体怎么做?”龙武皱眉,“我负责西境防御,没精力管这些。”
“所以需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苏清雅调出另一份文件,“我提议成立‘内政部’,下设行政、司法、文化、民生四个司。行政司负责统筹;司法司负责《黎明法典》的执行,设立初级法院;文化司负责组织活动、创办内部刊物;民生司负责收集居民需求,对接后勤部门。”
“司法司?”陆沉挑眉,“我们深泉城有自己的习惯法,会不会冲突?”
“不会。”苏清雅翻开《黎明法典》,“法典里明确了‘尊重地方习俗,但底线是人权与公平’。比如深泉城的‘水源分配法则’,只要不违反‘优先保障老弱病残’的原则,都可以保留。”她看向秦婉,“秦医生,您觉得医疗系统的管理能纳入民生司吗?”
秦婉点头:“完全可以。我可以派医疗组的工作人员兼任‘民生督导员’,既能了解居民健康需求,又能宣传卫生知识。”
会议持续了三个小时,最终通过了苏清雅的方案。散会时,龙武拍了拍她的肩膀:“没想到你还有这一手。以前总觉得你只会管账,现在看来……”他顿了顿,“你是我见过最有‘烟火气’的管理者。”
苏清雅笑了笑:“龙队过奖了。我只是觉得,再强的军队,也需要有人给他们煮热粥。”
深夜,苏清雅坐在办公室里,面前摊开一本厚厚的笔记本。她翻到最新一页,上面写着:“今日进展——内政部架构通过,明日启动‘文化督导员’招聘;《黎明日报》(试刊)内容审核完毕,后天发行。”
她合上笔记本,望向窗外的星空。远处,西境的方向传来隐约的机械轰鸣——那是叶岚团队在调试新型晶能设备。苏清雅知道,黎明城的“硬实力”在不断增强,但她更期待有一天,当人们提起黎明城时,会说:“那是个有温度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