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城的晨雾还未散尽,凌夜站在中枢会议室的落地窗前,望着楼下川流不息的“晶能运输车”。苏清雅抱着一沓文件走过来,发梢还沾着咖啡香:“凌先生,工业部的报告说,‘黎明之心’并网后,钢铁厂的产能提升了300%,但技术工人缺口仍有两万。”
凌夜转身,指尖划过桌上的《帝国人才需求清单》:“机械工程师、材料科学家、能源研究员……这些缺口,必须用‘猎头’来填。”他看向坐在下首的艾米莉亚和苏清雅,“授权你们启动‘星火猎头计划’——目标,大陆所有幸存者势力中的顶尖人才。”
艾米莉亚推了推眼镜,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各势力的情报:“金陵城残余的‘科研所’有三位材料学博士,‘铁堡城’的军工专家团队,江南水乡的农业教授……这些是重点目标。”她的声音冷静如刃,“但‘铁堡’的统治者‘铁公爵’为人狠辣,他的核心团队都被严密保护。”
苏清雅翻开另一份文件,指尖停在“战败势力俘虏名单”上:“我们从‘镜湖村’俘虏的俘虏里,有十七名前军工企业的技术骨干。其中,原‘北方重工’的总工程师周明远,掌握着重型机械制造的核心技术。”她抬头看向凌夜,“需要我亲自去谈吗?”
“不。”凌夜摇头,“用‘灵魂主宰’。”他望向窗外的天空,“给他们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帝国的未来,比他们现在的苟延残喘更有价值。”
第一阶段:高待遇诱惑
“星火猎头计划”的第一条策略,是“糖衣炮弹”。苏清雅带着团队,以“帝国技术顾问”的名义,向各势力的顶尖人才抛出橄榄枝。
金陵城的“残阳科研所”里,头发花白的材料学博士陈守仁正对着发霉的面包发呆。门突然被敲响,门外站着个穿白大褂的年轻人,手里捧着一台银色的“诺亚”号笔记本电脑:“陈博士,我是帝国‘星火计划’的负责人苏清雅。我们想知道,您是否愿意加入帝国,主导‘新型合金’的研发?”
陈守仁抬起头,镜片后的眼睛闪过一丝精光。他摸了摸电脑上的“诺亚”标志——那是末世前最顶尖的科技符号。“条件呢?”
“年薪百万,专属实验室,帝国公民身份,子女免费入学‘黎明中学’。”苏清雅微笑,“更重要的是,您能亲眼见证,人类文明如何从废墟中重生。”
陈守仁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电脑边缘。三天前,他还在用发霉的面包换半瓶水;今天,有人告诉他,他可以拥有全国最先进的实验室,甚至能决定帝国的科技走向。“我……需要考虑。”
“当然。”苏清雅递上一张卡片,“三天后,我在‘镜湖酒店’等您。”
第二阶段:暗中绑架
对于那些顽固的“硬骨头”,艾米莉亚的“暗影”小队会采取更直接的手段。
“铁堡城”外的废弃工厂里,五个持枪的守卫正围着篝火抽烟。突然,一道黑影从通风管道滑下,手中的消音手枪精准击中守卫的后颈。艾米莉亚踩着守卫的尸体站起身,对着藏在阴影里的队员比了个手势:“带走。”
被绑架的是“铁堡”的军工专家团队核心成员——李少校。他被蒙着眼睛押进“破浪号”的密室时,还在骂骂咧咧:“你们这群叛徒!铁公爵不会放过你们的!”
艾米莉亚摘下他的眼罩,将一台“诺亚”号的战术终端放在他面前:“李少校,您看这是什么?”
屏幕上,是“铁堡”城防系统的实时监控——每座炮塔的位置、每挺机枪的弹药量,甚至连守卫的换岗时间都标得清清楚楚。“这是我们从‘铁堡’内部偷来的数据。”艾米莉亚的声音很轻,“铁公爵以为他的防御固若金汤,但他不知道,他的‘宝贝’已经被我们摸透了。”
李少校的瞳孔微缩。他盯着屏幕上的数据,冷汗顺着下巴滴落:“你们……你们想干什么?”
“加入帝国。”艾米莉亚将一份文件推过去,“我们会给您更高的军衔,更先进的实验室,还有……”她顿了顿,“让您亲手摧毁‘铁公爵’的腐朽统治。”
李少校的手指颤抖着抚过文件上的“帝国军事顾问”头衔。三天前,他还在为“铁公爵”的暴政忍气吞声;今天,有人告诉他,他可以成为推翻暴政的关键。“我……我需要见凌先生。”
“他会亲自见您。”艾米莉亚微笑,“但在此之前,您需要帮我们做一件事——修改‘铁堡’的防御程序,让我们的‘影卫’部队能顺利潜入。”
第三阶段:巧妙策反
最棘手的,是那些手握实权的“既得利益者”。凌夜决定亲自出手。
“江南水乡同盟”的总部里,盟主周鸿文正对着账本叹气。门突然被推开,凌夜穿着黑色风衣,手里提着一瓶“茅台”——这是他从“时空之心”里翻出的末世前珍藏。
“周盟主,好久不见。”凌夜的声音沉稳,“听说您最近在为‘水乡’的粮食短缺发愁?”
周鸿文猛地抬头。眼前的男人,与十年前那个在末世里挣扎求生的年轻人判若两人——他的眼神更冷,气质更沉,连举酒瓶的动作都带着不容置疑的压迫感。“凌先生……您这是?”
“我是来谈合作的。”凌夜将酒瓶放在桌上,“‘水乡’有肥沃的土地,有熟练的农民,但缺少化肥和农机。帝国可以提供这些,但需要您做一件事——说服‘水乡’的学者们,加入我们的‘星火计划’。”
周鸿文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酒瓶上的标签。他知道,凌夜说的“合作”意味着什么——一旦加入帝国,“水乡”将失去独立地位,但也能获得前所未有的资源。“凌先生,您凭什么认为我会答应?”
“凭这个。”凌夜调出全息屏,上面是“水乡”近三个月的粮食产量曲线,“帝国的‘净化之源’已经能让土壤增产300%,而您的‘水乡’,还在用传统方法耕种。三个月后,当帝国的粮食堆满仓库,而您的百姓还在饿肚子时……”他顿了顿,“您觉得,您的百姓会站在哪一边?”
周鸿文的脸色变了。他望着屏幕上的曲线,又看了看凌夜冰冷的眼神,终于低下头:“我……我需要考虑。”
“不,您不需要。”凌夜将一份文件推过去,“这是‘帝国公民’的身份证,这是‘水乡’加入帝国后的自治条例。您只需要在上面签字,剩下的,交给我们。”
猎头行动的成果
半个月后,帝国的人才库迎来了第一批“新鲜血液”:陈守仁带着团队入驻“星能研究中心”,李少校的“铁堡防御程序”被成功修改,周鸿文带着“水乡”的学者团签署了合作协议……
凌夜站在中枢的“人才墙”前,望着上面密密麻麻的名字,嘴角扬起一抹笑。苏清雅站在他身旁,递上一份报告:“凌先生,目前已有三万名技术人才加入帝国,其中高级职称占比15%。根据预测,这将使帝国的工业产能提升50%,科技研发速度提升80%。”
“还不够。”凌夜转身,“继续扩大‘猎头’范围。尤其是……”他的目光扫过地图上的“极地冰窟”,“那些掌握‘新神计划’秘密的人,必须想办法弄到手。”
苏清雅点头:“已经在安排了。艾米莉亚的‘暗影’小队正在渗透‘复兴议会’的残部,相信很快会有消息。”
夜色渐深,“人才墙”上的灯光依然明亮。凌夜望着窗外的万家灯火,心中涌起一股底气。他知道,人才是帝国的根基,而这场“猎头”行动,不过是开始。当越来越多的精英汇聚到“黎明”旗下,当帝国的科技与工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崛起,那些曾经的对手,终将只能在废墟里仰望“黎明”的光辉。
凌夜转身,指尖划过桌上的《帝国人才需求清单》:“机械工程师、材料科学家、能源研究员……这些缺口,必须用‘猎头’来填。”他看向坐在下首的艾米莉亚和苏清雅,“授权你们启动‘星火猎头计划’——目标,大陆所有幸存者势力中的顶尖人才。”
艾米莉亚推了推眼镜,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各势力的情报:“金陵城残余的‘科研所’有三位材料学博士,‘铁堡城’的军工专家团队,江南水乡的农业教授……这些是重点目标。”她的声音冷静如刃,“但‘铁堡’的统治者‘铁公爵’为人狠辣,他的核心团队都被严密保护。”
苏清雅翻开另一份文件,指尖停在“战败势力俘虏名单”上:“我们从‘镜湖村’俘虏的俘虏里,有十七名前军工企业的技术骨干。其中,原‘北方重工’的总工程师周明远,掌握着重型机械制造的核心技术。”她抬头看向凌夜,“需要我亲自去谈吗?”
“不。”凌夜摇头,“用‘灵魂主宰’。”他望向窗外的天空,“给他们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帝国的未来,比他们现在的苟延残喘更有价值。”
第一阶段:高待遇诱惑
“星火猎头计划”的第一条策略,是“糖衣炮弹”。苏清雅带着团队,以“帝国技术顾问”的名义,向各势力的顶尖人才抛出橄榄枝。
金陵城的“残阳科研所”里,头发花白的材料学博士陈守仁正对着发霉的面包发呆。门突然被敲响,门外站着个穿白大褂的年轻人,手里捧着一台银色的“诺亚”号笔记本电脑:“陈博士,我是帝国‘星火计划’的负责人苏清雅。我们想知道,您是否愿意加入帝国,主导‘新型合金’的研发?”
陈守仁抬起头,镜片后的眼睛闪过一丝精光。他摸了摸电脑上的“诺亚”标志——那是末世前最顶尖的科技符号。“条件呢?”
“年薪百万,专属实验室,帝国公民身份,子女免费入学‘黎明中学’。”苏清雅微笑,“更重要的是,您能亲眼见证,人类文明如何从废墟中重生。”
陈守仁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电脑边缘。三天前,他还在用发霉的面包换半瓶水;今天,有人告诉他,他可以拥有全国最先进的实验室,甚至能决定帝国的科技走向。“我……需要考虑。”
“当然。”苏清雅递上一张卡片,“三天后,我在‘镜湖酒店’等您。”
第二阶段:暗中绑架
对于那些顽固的“硬骨头”,艾米莉亚的“暗影”小队会采取更直接的手段。
“铁堡城”外的废弃工厂里,五个持枪的守卫正围着篝火抽烟。突然,一道黑影从通风管道滑下,手中的消音手枪精准击中守卫的后颈。艾米莉亚踩着守卫的尸体站起身,对着藏在阴影里的队员比了个手势:“带走。”
被绑架的是“铁堡”的军工专家团队核心成员——李少校。他被蒙着眼睛押进“破浪号”的密室时,还在骂骂咧咧:“你们这群叛徒!铁公爵不会放过你们的!”
艾米莉亚摘下他的眼罩,将一台“诺亚”号的战术终端放在他面前:“李少校,您看这是什么?”
屏幕上,是“铁堡”城防系统的实时监控——每座炮塔的位置、每挺机枪的弹药量,甚至连守卫的换岗时间都标得清清楚楚。“这是我们从‘铁堡’内部偷来的数据。”艾米莉亚的声音很轻,“铁公爵以为他的防御固若金汤,但他不知道,他的‘宝贝’已经被我们摸透了。”
李少校的瞳孔微缩。他盯着屏幕上的数据,冷汗顺着下巴滴落:“你们……你们想干什么?”
“加入帝国。”艾米莉亚将一份文件推过去,“我们会给您更高的军衔,更先进的实验室,还有……”她顿了顿,“让您亲手摧毁‘铁公爵’的腐朽统治。”
李少校的手指颤抖着抚过文件上的“帝国军事顾问”头衔。三天前,他还在为“铁公爵”的暴政忍气吞声;今天,有人告诉他,他可以成为推翻暴政的关键。“我……我需要见凌先生。”
“他会亲自见您。”艾米莉亚微笑,“但在此之前,您需要帮我们做一件事——修改‘铁堡’的防御程序,让我们的‘影卫’部队能顺利潜入。”
第三阶段:巧妙策反
最棘手的,是那些手握实权的“既得利益者”。凌夜决定亲自出手。
“江南水乡同盟”的总部里,盟主周鸿文正对着账本叹气。门突然被推开,凌夜穿着黑色风衣,手里提着一瓶“茅台”——这是他从“时空之心”里翻出的末世前珍藏。
“周盟主,好久不见。”凌夜的声音沉稳,“听说您最近在为‘水乡’的粮食短缺发愁?”
周鸿文猛地抬头。眼前的男人,与十年前那个在末世里挣扎求生的年轻人判若两人——他的眼神更冷,气质更沉,连举酒瓶的动作都带着不容置疑的压迫感。“凌先生……您这是?”
“我是来谈合作的。”凌夜将酒瓶放在桌上,“‘水乡’有肥沃的土地,有熟练的农民,但缺少化肥和农机。帝国可以提供这些,但需要您做一件事——说服‘水乡’的学者们,加入我们的‘星火计划’。”
周鸿文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酒瓶上的标签。他知道,凌夜说的“合作”意味着什么——一旦加入帝国,“水乡”将失去独立地位,但也能获得前所未有的资源。“凌先生,您凭什么认为我会答应?”
“凭这个。”凌夜调出全息屏,上面是“水乡”近三个月的粮食产量曲线,“帝国的‘净化之源’已经能让土壤增产300%,而您的‘水乡’,还在用传统方法耕种。三个月后,当帝国的粮食堆满仓库,而您的百姓还在饿肚子时……”他顿了顿,“您觉得,您的百姓会站在哪一边?”
周鸿文的脸色变了。他望着屏幕上的曲线,又看了看凌夜冰冷的眼神,终于低下头:“我……我需要考虑。”
“不,您不需要。”凌夜将一份文件推过去,“这是‘帝国公民’的身份证,这是‘水乡’加入帝国后的自治条例。您只需要在上面签字,剩下的,交给我们。”
猎头行动的成果
半个月后,帝国的人才库迎来了第一批“新鲜血液”:陈守仁带着团队入驻“星能研究中心”,李少校的“铁堡防御程序”被成功修改,周鸿文带着“水乡”的学者团签署了合作协议……
凌夜站在中枢的“人才墙”前,望着上面密密麻麻的名字,嘴角扬起一抹笑。苏清雅站在他身旁,递上一份报告:“凌先生,目前已有三万名技术人才加入帝国,其中高级职称占比15%。根据预测,这将使帝国的工业产能提升50%,科技研发速度提升80%。”
“还不够。”凌夜转身,“继续扩大‘猎头’范围。尤其是……”他的目光扫过地图上的“极地冰窟”,“那些掌握‘新神计划’秘密的人,必须想办法弄到手。”
苏清雅点头:“已经在安排了。艾米莉亚的‘暗影’小队正在渗透‘复兴议会’的残部,相信很快会有消息。”
夜色渐深,“人才墙”上的灯光依然明亮。凌夜望着窗外的万家灯火,心中涌起一股底气。他知道,人才是帝国的根基,而这场“猎头”行动,不过是开始。当越来越多的精英汇聚到“黎明”旗下,当帝国的科技与工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崛起,那些曾经的对手,终将只能在废墟里仰望“黎明”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