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苏婉晴雷霆一击,釜底抽薪瓦解阴谋-《官场沉浮:开局我就能看穿人心》

  从西郊水库回来,刘建国感觉自己踩在地上的脚步,重新变得坚实有力。

  夜风吹散了他连日来的焦躁,魏兴邦那句“刀身上有裂纹”的话,如同一剂强心针,让他几乎枯竭的斗志,重新燃起了火苗。

  他将自己关在办公室里,点燃一支烟,在缭绕的烟雾中,双眼闪烁着算计的光芒。

  那本账本。

  扳倒马文远的铁证,送林望上青云的阶梯。

  当时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马文远挪用了多少钱,填了哪些窟窿上。没有人去深究,那笔从县教育局拨下来的专款,在进入乡财政所的那一刻,账目是否就百分之百干净。

  马文远是贪,但他不是傻子。一个人想神不知鬼不觉地吞下这么大一笔钱,需要上下打点,需要有人帮他做账,需要有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财政所的老张,那个看似老实巴交、明哲保身的会计,他交出的“备份账本”,真的就是全部的真相吗?会不会……他为了自保,隐去了某些同样不干净,但与马文远无关的细枝末节?

  只要能在那本被县纪委认定为“铁证”的账本上,找到一丝一毫的瑕疵,哪怕只是一个签名的不规范,一笔小额支出的语焉不详,他就能以此为突破口,质疑林望当初办案的严谨性。

  一个连案子都办不“干净”的年轻人,有什么资格去执掌一个乡?

  这,就是魏兴邦教他的“碰硬骨头”。

  刘建国头顶那枚黑色的[阴谋]标签,愈发凝实,旁边甚至生出了一丝带着快意的[反攻]。他觉得自己找到了那把可以撬动局势的钥匙,接下来,只需要联络好魏兴邦背后的那些老伙计,在县里形成舆论,在关键时刻,一起向林望发难。

  他甚至已经开始想象,当林望那份看似完美的“政绩”被蒙上污点时,苏婉晴和赵德海脸上会是怎样精彩的表情。

  然而,刘建国不知道的是,当他自以为是猎人,在暗中布设陷阱时,一双更锐利的眼睛,早已从更高的维度,将他锁定。

  林望这几天,一直在完善那份灾后重建方案。

  他没有因为常委会上的“暂缓”而气馁。赵德海的太极拳,他看懂了。那看似各打五十大板的和稀泥,实则是给了他一个公开的舞台,让他用实绩去碾压对手。

  这天下午,他拿着修改好的方案去找刘建国签字。按照程序,乡政府的文件,需要乡的审阅。

  他敲门进去时,刘建国正在打电话,看到林望进来,他立刻压低了声音,对着电话那头含糊地说了句“……就这么定,回头联系”,便匆匆挂断。

  刘建国抬起头,看向林望的眼神里,没有了前几日的怨毒和消沉,反而多了一种高深莫测的平静。

  “林乡长啊,方案做完了?辛苦了。”他接过文件,姿态放得很大度。

  林望心中警铃微动。

  他下意识地开启了情绪图谱。

  只见刘建国头顶,那枚[不甘]和[嫉妒]的标签依旧存在,但最显眼的,却是那枚黑得发亮的[阴谋]。

  不对劲。

  一个人在密谋着什么的时候,是藏不住那种暗藏的兴奋和底气的。刘建国此刻的状态,就好像一个输光了的赌徒,突然又摸到了几张王牌。

  林望不动声色地将文件放在桌上,恭敬地说:“刘书记,您审阅一下。里面关于生态农业品牌化的部分,我又补充了一些细节。”

  “嗯,好。”刘建国随手将文件放在一边,并没有立刻要看的意思,反而饶有兴致地打量着林望,“小林啊,年轻就是好,有想法,有干劲。不像我们这些老家伙,思想僵化,跟不上时代了。”

  这番话,听起来是自谦,实则带着一股居高临下的审视意味。

  林望的目光,看似落在文件上,余光却精准地捕捉到刘建国头顶标签的变化。在[阴谋]旁边,一枚小小的、带着嘲讽意味的[看好戏]标签,一闪而过。

  他在等,等着看自己的笑话。

  林望的心沉了下来。他几乎可以肯定,刘建国找到了他自认为的、自己的“软肋”。

  会是什么?

  林望脑中飞速盘算。自己来到清水乡后,经手的每一件事,他都反复复盘过,自问没有留下任何明显的把柄。

  唯一的变数……是扳倒马文远的案子。那是他崛起的基石,如果基石出了问题……

  林望的后背,渗出了一层冷汗。

  他走出书记办公室,没有回自己的房间,而是站在二楼的走廊尽头,看着楼下人来人往的院子。

  他需要信息。

  他将情绪图谱的扫描范围,扩展到整个乡政府大院。

  很快,他发现了一个异常。乡人大办的老李,一个平日里喝茶看报、存在感极低的老干部,刚刚从刘建国的办公室出来。他头顶的标签,在[犹豫]和[为难]之间交替闪烁,最终,一枚淡淡的[应承]标签浮现出来。

  老李是魏兴邦退休前一手提拔起来的。

  一个点,瞬间串联起了一条线。

  刘建国在联络老派势力,而且,他们似乎找到了一个可以攻击自己的靶子。

  林望眼神一凛。他不能坐以待毙,更不能直接去找刘建国对质,那只会打草惊蛇。

  他必须把这个信息,用一种最稳妥、最有效的方式,传递给苏婉晴。

  林望回到办公室,拿出手机,斟酌了许久,字斟句酌地编辑了一条短信。他没有提刘建国,也没有提自己,只是用了一种彼此心照不宣的暗语:

  “县长,西郊水库的风浪,似乎要吹进县委大院了。有人在用旧鱼饵,想钓几条念旧的大鱼。”

  发完短信,林望删掉了记录,将手机放进口袋,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

  这盘棋,已经从清水乡,扩大到了整个云州县。

  ……

  县长办公室。

  苏婉晴看着手机屏幕上的那行字,清冷的脸上,嘴角微微勾起一抹弧度。

  西郊水库,那是县里退休老干部们最喜欢钓鱼的地方。

  旧鱼饵,念旧的大鱼。

  这个林望,不仅做事聪明,说话也越来越有水平了。

  她没有回复短信。真正的默契,不需要太多的言语。

  她拿起桌上的红色内线电话,拨了一个号码。

  “喂,王秘书吗?是我。”她的声音平静而清晰,“帮我安排一下,明天上午,我想去拜访几位退休的老领导、老同志,听一听他们对我们县年轻干部培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嗯,名单嘛……就从人大和政协退下来的那些老同志里,随便选几位吧。”

  “好的县长,我马上安排。”

  挂了电话,苏婉晴端起茶杯,目光望向窗外。

  刘建国想联合老派势力,玩釜底抽薪的把戏?

  那她就先下手为强,来一招真正的釜底抽薪。

  第二天,一辆黑色的奥迪,悄无声息地驶入了县城的老干部生活区。

  苏婉晴的拜访,没有大张旗鼓,只带了一个秘书,提着两盒普通的茶叶。

  她第一个拜访的,是前县政协副主席,陈老。陈老和魏兴邦关系莫逆,在老干部群体里颇有威望,也是刘建国昨晚电话里重点联络的对象之一。

  “哎呀,苏县长!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快请进,快请进!”陈老显得受宠若惊,热情地将苏婉晴迎进门。

  “陈主席,您可别叫我县长,叫我小苏就行。”苏婉晴笑得亲切随和,没有半点架子,“我这是来向老前辈取经的。”

  两人落座,寒暄了几句家常。

  苏婉晴没有提清水乡一个字,也没有提刘建国和林望。她只是很诚恳地向陈老请教:“陈主席,您看我们县里,现在有一批像林望那样的年轻干部,有学历,有干劲,但经验不足。我们县委县政府,就想听听您这些老领导的意见,怎么才能把这些好苗子,用好、培养好,让他们尽快成才,又不至于走弯路。”

  她把姿态放得很低,直接把问题抛了出来。

  陈老一愣,他本以为苏婉晴是来兴师问罪的,没想到是这个态度。他准备好的一肚子说辞,顿时没了用武之地。

  他沉吟了片刻,只能顺着话头说:“年轻人嘛,是要多锻炼,但也不能捧得太高,容易摔着……”

  “您说得太对了!”苏婉晴立刻接过话头,一脸赞同,“所以我们才要慎重。年轻人犯点错,不要紧,怕的是我们这些当领导的,用错了人,指错了路,那才是对党和人民不负责任。”

  她话锋一转,语气变得语重心长:“就比如最近,市纪委在通报隔壁县的一个案子。一个很有能力的年轻干部,就是被一个退居二线的老领导给带歪了,帮着老领导的儿子违规拿项目,最后两个人一起进去了。那个老领导,本来可以安享晚年的,一辈子的清誉,毁于一旦。可惜啊!”

  这番话,说得轻描淡写,却像一记重锤,狠狠敲在陈老的心上。

  他的儿子,正在县交通局当一个不大不小的科长。

  苏婉晴仿佛没看到他脸色的变化,继续笑着说:“当然,这都是个例。我们云州县的老干部,那都是经过革命考验的,觉悟高,党性强。对了,我听组织部说,省里马上要出台一个新的文件,要提高咱们退休干部的医疗保障和疗养标准,到时候,我第一个向县委建议,优先安排咱们陈主席您这样的老前辈,去北戴河好好休养一下。”

  一番话,有敲打,有安抚,有警告,更有实实在在的好处。

  萝卜加大棒,运用得炉火纯青。

  陈老额头上已经见了汗,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才勉强笑道:“县委县政府的决策,我们这些老家伙,坚决拥护,坚决拥护。”

  从陈老家出来,苏婉晴的脸上,依旧挂着那副云淡风轻的微笑。

  而她身后,陈家的大门里,陈老立刻拿起电话,拨给了魏兴邦。

  “老魏啊……清水乡那个事,我看……咱们还是别掺和了。时代,变了。”

  几乎是同一时间,刘建国正坐在办公室里,满怀期待地拨通了一个又一个他认为的“盟友”的电话。

  然而,他听到的,却是各式各样的推辞。

  “喂,老李啊?晚上一起坐坐?……哦,孙子发烧了啊?那可得赶紧去医院,要紧,要紧。”

  “陈主席?我建国啊……啊?您要去市里看亲戚?这么不巧……”

  “喂,老张……”

  “对不起,您拨打的电话正在通话中。”

  一个,两个,三个……

  电话听筒里传来的,要么是敷衍的借口,要么是冰冷的忙音。

  刘建国脸上的得意和自信,一点点褪去,变成了错愕,然后是惊疑,最后,是彻骨的冰凉。

  他不是傻子。

  一个两个是巧合,所有人都这样,那就是出事了。

  他辛苦联络,自以为固若金汤的联盟,就像夏日阳光下的冰雕,在他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已经悄无声息地融化了,连一滩水渍都没留下。

  是谁?

  是苏婉晴!

  只有她,有这个能量,有这个手腕,能在一夜之间,让那些老于世故的“人精”们,集体倒戈。

  刘建国颓然地瘫坐在椅子上,手里的话筒滑落,“哐当”一声砸在桌上。他头顶那枚[阴谋]标签,像被戳破的气球,瞬间瘪了下去,只剩下一片死灰色的[孤立无援]。

  他最后的挣扎,还没来得及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就在这时,他桌上的手机,突然“嗡嗡”地震动起来。

  是一个陌生的号码。

  刘建国失魂落魄地接起,声音嘶哑:“喂?”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平静而有力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你好,是清水乡的林望同志吗?”

  刘建国一愣,下意识地答道:“我不是,我是刘建国……”

  “哦,不好意思,打错了。”

  对方干脆利落地挂断了电话。

  刘建国握着手机,愣在原地。他听出来了,那是县委书记赵德海秘书的声音。

  这个打给林望,却“不小心”打到他这里的电话,像最后一根稻草,彻底压垮了他所有的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