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王公-《独自升级从变身少女开始》

  三个月后。

  大衍王朝,京城。

  身穿龙袍的皇帝将手中的奏报重重拍在龙案上,脸上满是激动。

  “众卿家都看看!都好好看看!”

  身旁的太监连忙将那份来自东海郡的八百里加急奏报,以及钦天监连夜呈上来的勘验报告,分发给下方的一众王公大臣。

  “孽蛟作乱,天降大旱,官府设坛,真君显圣,一剑斩妖,普降甘霖......”

  “钦天监观星台,亦测得东海方向有无上剑意冲霄,天象异变,其威,远超凡俗......”

  朝堂之上,一片哗然。

  “陛下!此乃祥瑞!天佑我大衍啊!”一名老臣激动得老泪纵横,当场跪倒。

  “东海郡守王德发,不畏妖邪,一心为民,有此胆魄,方能感动真仙降世,此等功绩,当重赏!”

  “请陛下下旨,将真君祠列为我大衍官祀之首,昭告天下,以彰神威!”

  皇帝龙颜大悦,当即拍板。

  “准奏!传朕旨意,东海郡守王德发,临危不惧,护佑万民,功在社稷,加封三品‘护国公’,食邑千户,赏黄金万两,绸缎千匹!其所奏之事,皆可便宜行事!”

  “另,拨国库白银百万两,扩建东海真君祠,命工部派遣最好的工匠,以最高规格修缮!朕要让真君的神威,传遍我大衍的每一个角落!”

  一道道圣旨,如雪片般从京城飞出,飞向那座曾经名不见经传的沿海郡城。

  整个大衍王朝,彻底炸开了锅。

  无数的商队、百姓、乃至官吏,从四面八方,涌向东海郡。

  他们不为别的,只为亲眼看一看那座据说供奉着真仙的祠堂,然后,虔诚地,磕上一个头。

  一时间,东海郡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竟是比京城还要热闹三分。

  曾经那个鸟不拉屎的偏远郡城,在短短数月之内,一跃成为了整个王朝的信仰中心。

  郡守府,如今也早已扩建成了护国公府。

  府内,王德发身穿一袭崭新的三品公爵袍,正与几位从京城特意赶来的大员,推杯换盏。

  为首的,正是吏部侍郎,张大人。

  “王公!”

  张侍郎端起酒杯,满脸都是笑意,“下官敬您一杯!想当初您在京中时,下官便知您绝非池中之物,如今看来,果然如此!您这哪是谪官,分明是真龙入海,一遇风云便化龙啊!”

  王德发如今早已不是当初那个被吓得屁滚尿流的郡守。

  他经历了常人一生都无法想象的大起大落,心境早已不同。

  他只是淡淡一笑,举杯回敬:“张大人谬赞了,王某不过是运气好,恰逢其会罢了,若无真君显圣,王某如今,怕是早已是一抔黄土了。”

  他越是如此淡然,张侍郎等人便越是觉得他高深莫测。

  毕竟,这可是能跟真仙“搭上线”的人物!

  “王公谦虚了!”另一名户部的大人连忙接话,“谁不知道,若非您一身正气,心怀万民,又怎能感动真君降临?说到底,这泼天的功劳,还是您的!”

  众人纷纷附和,一时间,马屁声不绝于耳。

  王德发心中受用,面上却依旧不动声色。

  至于回京?

  回个屁的京!

  酒桌上的气氛愈发热烈。

  聊着聊着,话题便自然而然地转到了众人最关心的事情上。

  张侍郎搓了搓手,一脸期待地问道:“王公,您与我等凡夫俗子不同,下官斗胆,想请教一二,我等日后去真君祠供奉,该如何祷告,才能......才能入得真君法眼,求得一二庇佑?”

  此话一出,满座权贵皆是竖起了耳朵,连呼吸都放缓了。

  这才是他们今晚来此的真正目的。

  王德发差点没把嘴里的酒喷出来。

  请教?请教个屁!

  我他妈当时都快吓尿了,脑子里一片空白,哪还记得祷告了什么!

  见王德发沉默,众人还以为是自己问题唐突,触及了什么天机。

  张侍郎更是心中一紧,连忙自罚三杯:“是下官孟浪了,此等仙家秘事,岂可随意打探,下官该罚,该罚!”

  王德发回过神来,摆了摆手,故作高深地开口:“张大人言重了。”

  他清了清嗓子,脑中飞速回忆着刘通当初编排的那些东西。

  “真君之名号,尔等可知?”

  众人面面相觑,皆是摇头。

  王德发心中暗骂,一群二逼,来拜神仙连名号都不知道。

  他深吸一口气,用一种无比庄严肃穆的语气,缓缓念道:“太初混元一气荡魔护法救苦度厄真君!”

  一长串名号念完,整个宴客厅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被这又长又霸气的名号给镇住了。

  太初!混元!一气!

  听听,一听就不是凡间路数!

  荡魔护法,救苦度厄!

  这业务范围,也太广了点吧!

  王德发满意地看着众人的反应,继续说道:“真君在上,观的是人心,而非言语,祷告词藻是否华丽,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心诚。”

  “心诚则灵。”

  一番话说得是玄之又玄,滴水不漏。

  众人听得是如痴如醉,连连点头,只觉得王公果然是得了真传的人物,一言一行,都暗合大道至理。

  就在此时,王德发目光一转,落在了酒席末座,一个正埋头苦吃的身影上。

  “刘通。”

  那身影猛地一抬头,嘴里还塞着半只鸡腿,正是如今东海郡新上任的郡丞,刘通。

  “公......公爷!”刘通连忙起身,胡乱擦了擦嘴。

  “过来。”

  刘通不敢怠慢,连忙小跑到王德发身边。

  王德发拍了拍他的肩膀,对着满座宾客笑道:“诸位,这位便是我东海郡的刘郡丞,当初若非他从郡志中翻出真君记载,又力主为真君重修生祠,便没有今日的东海郡。”

  此话一出,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了刘通身上。

  张侍郎等人更是连忙起身,端着酒杯,一个个排着队来给刘通敬酒。

  “原来是刘大人!失敬失敬!”

  “刘大人慧眼识珠,此乃不世之功啊!”

  刘通何曾见过这等场面,一张脸涨得通红,被灌了几杯酒下肚,已是晕晕乎乎,找不着北了。

  ...

  宴席散后,后堂。

  王德发屏退了所有下人,只留下刘通一人。

  “公爷,您找我?”

  王德发没说话,只是亲自给他倒了杯热茶。

  刘通受宠若惊,连忙双手接过。

  “坐吧。”

  “公爷面前,下官不敢坐。”

  “我让你坐!”

  刘通这才战战兢兢地,在椅子上坐了半个屁股。

  王德发看着他这副样子,忽然笑了起来:“怎么,当了郡丞,反倒不如以前当师爷时自在了?”

  刘通闻言,脸上露出一抹苦笑。

  “行了,你我之间,不必如此。”王德发摆了摆手,“今日叫你来,是想问问你,那妖孽原本管事的庙祝,如今可找到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