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一中的高三年级英语组办公室里,此刻正沉浸在一片安静而专注的氛围中。考试结束后的批卷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
鲁紫茗安静地站在英语老师徐安通的办公桌旁。徐老师正埋首批改着刚刚收上来的试卷,手中的红笔在纸面上快速划过,发出轻微的沙沙声。试卷是随机分发批阅的,并非按成绩优劣排序。徐老师已经批完了手头两位同学的试卷。
那两位同学拿到批改好的试卷后,并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离开,而是依旧站在原处,目光专注地跟着徐老师的笔尖,看他如何批阅鲁紫茗的试卷。
这个“旁观摩优”的习惯,在一中高三年级由来已久。据说最初源于一位成绩中游的学生。有一次,他的试卷批完后,他却迟迟没有离开。老师好奇地问他还有什么事,他诚恳地回答:“老师,我的成绩没有接下来这位同学好,我想留下来看看他是怎么答题的,希望能从中学到一些思路和方法。”老师觉得这个想法很有道理,便破例允许了。后来,这位学生每次考试后都坚持如此,他的成绩也果然稳步提升,最终成功考入了理想的帝都大学。
老师们从中看到了积极的意义:这不仅能让学生直观地学习到优秀同学的解题思路和规范表达,更能通过亲眼目睹高分试卷,起到一种良性的刺激和激励作用。于是,这个不成文的规矩便被保留了下来,成为了年级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此刻,徐安通老师翻开了鲁紫茗的试卷。坦白说,如果没有苏轻语这个“天降奇才”,鲁紫茗稳坐年级第一把交椅可谓是毫无压力,实至名归。
批阅鲁紫茗的试卷,对徐老师来说几乎是一种享受。卷面整洁,字迹工秀,答案精准。他几乎不需要太多思考,直接对照着标准答案,流畅地一路批阅下去,正确的题目直接跳过,只在答案上留下一个小小的对勾。
批阅到选择题后半部分时,徐老师的红笔终于停顿了一下,在其中一道题号上划下了一道清晰的斜杠。他当时没有立刻说什么,而是继续批阅完了后面的所有题目,直到作文部分也给出了近乎满分的评价。
全部批阅完毕,徐老师才将试卷翻回之前出错的那一页,指着那道被打上斜杠的题目,开始为鲁紫茗进行细致的讲解。
其实,在看到红斜杠的瞬间,鲁紫茗心里就已经明白自己错在哪里了——做题速度太快,审题时漏掉了一个关键的限制条件,导致了理解偏差。但她没有丝毫的懊恼或不耐,更没有因为自己是优等生而流露出丝毫的骄傲。她立刻收敛心神,身体微微前倾,专注地聆听老师的讲解,眼神里充满了求知和反思。
即使是在认识苏轻语之前,那个性格略显张扬、甚至有些“飞扬跋扈”的鲁紫茗,在面对学习上的错误时,也始终保持着这份难得的谦逊和认真。在老师面前,她永远觉得自己还有太多的不足需要弥补。这种好学的心态并非刻意伪装,而是发自内心地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卓越的追求。至于她那份在同学间的小小骄傲,只要不影响学习,老师们也都一笑置之,并不多加干涉。
这与某些同学形成了鲜明对比:有些学生得知错误原因后,心里却紧紧抱住自己原有的错误思路不放,将老师的讲解当作耳旁风,固执地认为“我只是大意了,不是不会”,结果下次遇到同类题型,或许侥幸做对,但再下次换汤不换药,又会再次栽跟头。鲁紫茗能稳居榜首,其扎实的基础、严谨的态度和谦逊好学的精神功不可没。若非苏轻语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童年经历和远超同龄人的学识积淀,想要在学业上超越鲁紫茗,难度绝非一般的大。
徐安通老师仔细地讲解完那道错题,看着身旁认真聆听的鲁紫茗,眼中流露出满意的神色。他温和地说道:“这道题,我知道你应该是审题时疏忽了那个关键条件,本质上是理解上出现了偏差,并不是这个知识点本身不会。”
说着,他随手抽过一张空白草稿纸,笔尖飞快地在纸上舞动,迅速出了三道难度递进、但核心考点与鲁紫茗错题同类型的题目,并在纸张背面写下了详细的参考答案和解析步骤。
他将草稿纸递给鲁紫茗:“这三道题是我随手出的,一题比一题难,但类型都和你错的这道题相关。你拿回去认真做一下,好好体会其中的解题思路和容易设置的陷阱。后面的答案做完再看,如果还有不理解或者做错的地方,随时过来问我。”
“好的,谢谢徐老师,我明白了。”鲁紫茗双手接过草稿纸,认真地将其折叠好,小心地放进了自己的文件夹里。
英语学科的批改效率向来是最高的。当其他科目的老师可能还要奋战到十二点多时,英语试卷通常在十一点多就能全部批改讲解完毕。鲁紫茗抬头看了一眼办公室墙上的挂钟,指针已经指向了十一点十分。在徐老师示意可以离开后,许多学生都迫不及待地涌向食堂解决午餐。
鲁紫茗则收拾好东西,快步回到了高三(一)班教室。
教室里,苏轻语正安静地坐在座位上,沉浸在一本外文原着的阅读中。而高望飞则百无聊赖地趴在桌子上——睡觉睡不着,闭目养神又静不下心,一会儿睁眼发呆,一会儿胡思乱想。
一看到鲁紫茗回来,高望飞立刻像看到了救星,猛地坐直身体,大声抱怨道:“哎呀!鲁大学霸你可算回来了!等你等得花儿都谢了!饿得我前胸都快贴后背了!我真搞不懂,你明明每次都考第一,怎么还次次都不落下那一对一批改?有啥好听的嘛!”
苏轻语听到高望飞的嚷嚷,也从书中抬起头,看到了鲁紫茗,微微一笑:“批完了?”
“嗯。”鲁紫茗点头回应。
高望飞见鲁紫茗没直接搭理自己,反而先和苏轻语对上了话,顿时有点小情绪,撇着嘴酸溜溜地说:“喂!太无情了吧?是不是成绩好的人都不屑于跟我们这种学渣聊天啊?”
鲁紫茗这才转向他,没好气地解释道:“我本来正要跟你说话,轻语先抬头问我了,我就自然先回她了呀。我以前是每次考第一,但不代表我每次都能全对啊。老师每次帮我分析错题,都能让我发现自己思维上的盲点,受益良多,这种机会怎么能错过?”
苏轻语合上书本站起身,笑着打断他俩:“好了紫茗,别跟他贫了。走吧,去食堂吃饭,去晚了好的菜都被抢光了。”她目光转向高望飞,带着一丝调侃,“高望飞,还愣着干嘛?今天可是你请客,还不快点起来带路?”
三人这才一起离开教室,朝着食堂走去。
高望飞走起路来依旧改不了那副散漫随性的样子,晃晃悠悠,没个正形。苏轻语看着他这副模样,忽然灵机一动,想逗逗他。
她状似随意地开口问道:“高望飞,你以前和紫茗熟吗?有过什么交集吗?”
高望飞压根没多想,更没察觉这是个“陷阱”,脱口而出:“她?年年考第一的大学霸!我?年年稳定倒数的学渣!我俩能有什么交集?根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好不好!”
苏轻语听完,脸上立刻浮现出狡黠的笑容,目光在高望飞和鲁紫茗之间来回扫视,慢悠悠地说:“哦?没有交集啊…那为什么刚才在教室里,紫茗没先跟你说话,你好像还挺不开心、挺失落的?你该不会是…
鲁紫茗安静地站在英语老师徐安通的办公桌旁。徐老师正埋首批改着刚刚收上来的试卷,手中的红笔在纸面上快速划过,发出轻微的沙沙声。试卷是随机分发批阅的,并非按成绩优劣排序。徐老师已经批完了手头两位同学的试卷。
那两位同学拿到批改好的试卷后,并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离开,而是依旧站在原处,目光专注地跟着徐老师的笔尖,看他如何批阅鲁紫茗的试卷。
这个“旁观摩优”的习惯,在一中高三年级由来已久。据说最初源于一位成绩中游的学生。有一次,他的试卷批完后,他却迟迟没有离开。老师好奇地问他还有什么事,他诚恳地回答:“老师,我的成绩没有接下来这位同学好,我想留下来看看他是怎么答题的,希望能从中学到一些思路和方法。”老师觉得这个想法很有道理,便破例允许了。后来,这位学生每次考试后都坚持如此,他的成绩也果然稳步提升,最终成功考入了理想的帝都大学。
老师们从中看到了积极的意义:这不仅能让学生直观地学习到优秀同学的解题思路和规范表达,更能通过亲眼目睹高分试卷,起到一种良性的刺激和激励作用。于是,这个不成文的规矩便被保留了下来,成为了年级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此刻,徐安通老师翻开了鲁紫茗的试卷。坦白说,如果没有苏轻语这个“天降奇才”,鲁紫茗稳坐年级第一把交椅可谓是毫无压力,实至名归。
批阅鲁紫茗的试卷,对徐老师来说几乎是一种享受。卷面整洁,字迹工秀,答案精准。他几乎不需要太多思考,直接对照着标准答案,流畅地一路批阅下去,正确的题目直接跳过,只在答案上留下一个小小的对勾。
批阅到选择题后半部分时,徐老师的红笔终于停顿了一下,在其中一道题号上划下了一道清晰的斜杠。他当时没有立刻说什么,而是继续批阅完了后面的所有题目,直到作文部分也给出了近乎满分的评价。
全部批阅完毕,徐老师才将试卷翻回之前出错的那一页,指着那道被打上斜杠的题目,开始为鲁紫茗进行细致的讲解。
其实,在看到红斜杠的瞬间,鲁紫茗心里就已经明白自己错在哪里了——做题速度太快,审题时漏掉了一个关键的限制条件,导致了理解偏差。但她没有丝毫的懊恼或不耐,更没有因为自己是优等生而流露出丝毫的骄傲。她立刻收敛心神,身体微微前倾,专注地聆听老师的讲解,眼神里充满了求知和反思。
即使是在认识苏轻语之前,那个性格略显张扬、甚至有些“飞扬跋扈”的鲁紫茗,在面对学习上的错误时,也始终保持着这份难得的谦逊和认真。在老师面前,她永远觉得自己还有太多的不足需要弥补。这种好学的心态并非刻意伪装,而是发自内心地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卓越的追求。至于她那份在同学间的小小骄傲,只要不影响学习,老师们也都一笑置之,并不多加干涉。
这与某些同学形成了鲜明对比:有些学生得知错误原因后,心里却紧紧抱住自己原有的错误思路不放,将老师的讲解当作耳旁风,固执地认为“我只是大意了,不是不会”,结果下次遇到同类题型,或许侥幸做对,但再下次换汤不换药,又会再次栽跟头。鲁紫茗能稳居榜首,其扎实的基础、严谨的态度和谦逊好学的精神功不可没。若非苏轻语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童年经历和远超同龄人的学识积淀,想要在学业上超越鲁紫茗,难度绝非一般的大。
徐安通老师仔细地讲解完那道错题,看着身旁认真聆听的鲁紫茗,眼中流露出满意的神色。他温和地说道:“这道题,我知道你应该是审题时疏忽了那个关键条件,本质上是理解上出现了偏差,并不是这个知识点本身不会。”
说着,他随手抽过一张空白草稿纸,笔尖飞快地在纸上舞动,迅速出了三道难度递进、但核心考点与鲁紫茗错题同类型的题目,并在纸张背面写下了详细的参考答案和解析步骤。
他将草稿纸递给鲁紫茗:“这三道题是我随手出的,一题比一题难,但类型都和你错的这道题相关。你拿回去认真做一下,好好体会其中的解题思路和容易设置的陷阱。后面的答案做完再看,如果还有不理解或者做错的地方,随时过来问我。”
“好的,谢谢徐老师,我明白了。”鲁紫茗双手接过草稿纸,认真地将其折叠好,小心地放进了自己的文件夹里。
英语学科的批改效率向来是最高的。当其他科目的老师可能还要奋战到十二点多时,英语试卷通常在十一点多就能全部批改讲解完毕。鲁紫茗抬头看了一眼办公室墙上的挂钟,指针已经指向了十一点十分。在徐老师示意可以离开后,许多学生都迫不及待地涌向食堂解决午餐。
鲁紫茗则收拾好东西,快步回到了高三(一)班教室。
教室里,苏轻语正安静地坐在座位上,沉浸在一本外文原着的阅读中。而高望飞则百无聊赖地趴在桌子上——睡觉睡不着,闭目养神又静不下心,一会儿睁眼发呆,一会儿胡思乱想。
一看到鲁紫茗回来,高望飞立刻像看到了救星,猛地坐直身体,大声抱怨道:“哎呀!鲁大学霸你可算回来了!等你等得花儿都谢了!饿得我前胸都快贴后背了!我真搞不懂,你明明每次都考第一,怎么还次次都不落下那一对一批改?有啥好听的嘛!”
苏轻语听到高望飞的嚷嚷,也从书中抬起头,看到了鲁紫茗,微微一笑:“批完了?”
“嗯。”鲁紫茗点头回应。
高望飞见鲁紫茗没直接搭理自己,反而先和苏轻语对上了话,顿时有点小情绪,撇着嘴酸溜溜地说:“喂!太无情了吧?是不是成绩好的人都不屑于跟我们这种学渣聊天啊?”
鲁紫茗这才转向他,没好气地解释道:“我本来正要跟你说话,轻语先抬头问我了,我就自然先回她了呀。我以前是每次考第一,但不代表我每次都能全对啊。老师每次帮我分析错题,都能让我发现自己思维上的盲点,受益良多,这种机会怎么能错过?”
苏轻语合上书本站起身,笑着打断他俩:“好了紫茗,别跟他贫了。走吧,去食堂吃饭,去晚了好的菜都被抢光了。”她目光转向高望飞,带着一丝调侃,“高望飞,还愣着干嘛?今天可是你请客,还不快点起来带路?”
三人这才一起离开教室,朝着食堂走去。
高望飞走起路来依旧改不了那副散漫随性的样子,晃晃悠悠,没个正形。苏轻语看着他这副模样,忽然灵机一动,想逗逗他。
她状似随意地开口问道:“高望飞,你以前和紫茗熟吗?有过什么交集吗?”
高望飞压根没多想,更没察觉这是个“陷阱”,脱口而出:“她?年年考第一的大学霸!我?年年稳定倒数的学渣!我俩能有什么交集?根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好不好!”
苏轻语听完,脸上立刻浮现出狡黠的笑容,目光在高望飞和鲁紫茗之间来回扫视,慢悠悠地说:“哦?没有交集啊…那为什么刚才在教室里,紫茗没先跟你说话,你好像还挺不开心、挺失落的?你该不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