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另一边。
萧辰在众人一窝蜂涌去救人时。
回到自家田地,随意将灌溉用的水管往田埂边一扔。
便转身回家了。
不多时。
萧辰的身影出现在院外。
推开熟悉的院门。
正对面是用竹篱笆围起的鸡舍。
旁边紧挨着堆放柴火的小隔间。
顺着院门往右拐,一栋带着岁月痕迹的两层土楼映入眼帘。
这是他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家。
此刻家中空荡荡的,并没有人。
萧父萧母一早六点半就骑着摩托车出门打工了。
乡下的日子总是这样,天不亮就得为生计奔波。
萧辰从杂物间里翻出一把旧躺椅,搬到院门口放好。
他往椅子上一躺,舒服地伸了个懒腰。
见四周空旷无人,也没有什么监控探头。
他心念一动,手中凭空出现一瓶冰镇冰红茶,瓶身依旧凝结着细密的水珠。
拧开瓶盖喝了一口,冰凉的甜意在喉咙里化开。
他随即闭上眼,意念沉入体内引导灵泉之力运转修炼。
就这么一边修炼,一边漫不经心地等待着那早已预料到的结果。
…
天地悠悠,日头从头顶缓缓西斜。
时光悄然流逝,转眼便是下午三点。
萧辰体内的气息猛地一涨,修为突破到后天五重。
恰在此时。
村头传来一阵急促的救护车鸣笛声,由远及近划破了村庄的宁静。
不多时,救护车便在隔壁邻居叶黑家的门口停了下来。
叶黑的母亲早已在门口焦灼地踱步等候。
见车停下,立刻满脸急切地迎了上去。
车门被迅速拉开,担架被小心翼翼地抬了下来。
上面躺着的正是气息全无的小黑子,小小的身体盖着白布,只露出苍白的小脸。
叶黑和妻子杨爱美双眼通红,脸上满是化不开的哀痛。
沉默地跟在担架左右,脚步沉重得像灌了铅。
叶黑母亲看清担架上的孩子,脑子里“嗡”的一声,仿若晴天霹雳。
“哇~!”
一声凄厉的哭喊响起。
她踉跄着小跑过去,扑在担架边缘,老泪纵横:
“我的乖孙嘞!你这是怎么了啊!我的心都要碎了啊!”
她趴在担架上哭得肝肠寸断,那悲痛欲绝的模样,任谁见了都忍不住心头发酸。
“大姨,您请节哀,还是先让孩子回家吧。”随车的工作人员见状,轻声劝慰道。
“妈!先让黑子进屋吧!”叶黑强忍着泪水,声音沙哑地说道。
“哇~!乖孙,跟奶奶回家,咱们回家了!哇哇哇~!”
叶黑母亲紧紧攥着小黑子冰冷的小手。
一步一挪地跟着担架往屋里走,哭声在院子里回荡。
工作人员将孩子安顿好后,便沉默地收拾好器械,开车离开了。
接下来的十几分钟里,萧辰躺在自家院门口。
清晰地听见隔壁传来断断续续的哭泣声,间或夹杂着争吵与埋怨。
“都怪你!平时都不看着他!”
“你说什么屁话,要怪也是应该怪妈的,我在上班怎么看!”
声音里满是失去孩子的痛苦和相互指责的怨怼。
萧辰听着这混乱的声响,轻轻摇了摇头:
“这才哪到哪,这一界的凡人是我见过最差的一界。”
说罢,他起身拍了拍衣服上的灰尘,转身回了屋。
…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给土楼镀上一层暖金色。
萧父萧母骑着摩托车下班回家,刚进院门就听见隔壁传来撕心裂肺的哭喊声。
萧父将摩托车稳稳停在院中,疑惑地看向屋里的萧辰:
“蛋儿,大黑家这是怎么了?哭成这样,出什么事了?”
闻言,萧辰的脸瞬间黑了。
这“蛋儿”的小名,是原主从小到大的称呼,他实在不太习惯。
他放下手中的茶杯,语气平淡地回了句:“他家死人了。”
“死人?”
萧父吃了一惊,“不会吧?早上我出门时,还看见大黑他妈在门口扫地呢,好好的啊!”
“不是他妈,是他儿子小黑子。”
萧辰解释道,“大中午在村头水塘里溺水,没救回来。”
“什么?”
萧母刚放下手里的菜篮子,惊讶地看向萧辰。
“就是那个平时鬼话连篇、皮得没边的小鬼?这怎么说没就没了!”
萧辰点了点头,示意她没听错。
“好了,时间不早了,先吃饭吧。”他站起身,带着父母往大厅走去。
只见八仙桌上已经摆满了热气腾腾的美味佳肴,红烧鱼、炖排骨、小炒牛肉……荤素搭配,香气扑鼻。
当然,这些菜不是萧辰做的,而是从系统空间里直接取出来的。
萧母看着满桌菜肴,好奇地问:“今天是什么日子?做这么多好吃的?”
萧父也盯着桌子,眼神里带着怀疑:“你小子啥时候厨艺这么厉害了?该不会是偷偷点外卖了吧?”
面对父母探究的目光,萧辰无所谓地耸了耸肩:
“算是吧。我前段时间买了彩票,中了几千万,所以今天准备庆祝下。”
萧父立刻狐疑地打量着他:
“蛋儿,你啥时候买过彩票?我们怎么一点都不知道?”
“对啊,”萧母也撇了撇嘴。
“你该不会是想找借口吃顿好的,编瞎话骗我们吧?”
话音刚落,萧父又眼睛一亮,凑过来追问:
“真中了?我的好儿子!那我这算不算‘富他爹’了?”
萧母在一旁接话:“就你?顶多算躺赢狗!”
“呃……”萧父摸了摸鼻子,“躺赢也挺好,以后就能歇着了。”
“好了好了,别聊了,吃饭!”萧辰打断两人的拌嘴,拿起筷子夹了块排骨。
饭桌上,一家三口的相处还算融洽。
说说笑笑与隔壁的悲伤形成鲜明的对比。
…
第二天一早。
叶黑家的院子里便搭起了简易的灵堂,白色的孝布在晨风里轻轻飘动。
村里人三三两两结伴前来吊唁,脚步轻缓,神色凝重。
院中弥漫着哀伤的烛火气。
萧辰换上一身素色的衣服。
手里捧着一个精心扎制的花圈,上面缀着两只两年半大的白色哥哥。
步履不疾不徐地走进灵堂。
“节哀。”他声音平淡无波,将花圈稳稳放在灵堂正中的供桌旁。
…
(呜呜呜,天塌了,我看错时间了,不小心多码了一章)
另一边。
萧辰在众人一窝蜂涌去救人时。
回到自家田地,随意将灌溉用的水管往田埂边一扔。
便转身回家了。
不多时。
萧辰的身影出现在院外。
推开熟悉的院门。
正对面是用竹篱笆围起的鸡舍。
旁边紧挨着堆放柴火的小隔间。
顺着院门往右拐,一栋带着岁月痕迹的两层土楼映入眼帘。
这是他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家。
此刻家中空荡荡的,并没有人。
萧父萧母一早六点半就骑着摩托车出门打工了。
乡下的日子总是这样,天不亮就得为生计奔波。
萧辰从杂物间里翻出一把旧躺椅,搬到院门口放好。
他往椅子上一躺,舒服地伸了个懒腰。
见四周空旷无人,也没有什么监控探头。
他心念一动,手中凭空出现一瓶冰镇冰红茶,瓶身依旧凝结着细密的水珠。
拧开瓶盖喝了一口,冰凉的甜意在喉咙里化开。
他随即闭上眼,意念沉入体内引导灵泉之力运转修炼。
就这么一边修炼,一边漫不经心地等待着那早已预料到的结果。
…
天地悠悠,日头从头顶缓缓西斜。
时光悄然流逝,转眼便是下午三点。
萧辰体内的气息猛地一涨,修为突破到后天五重。
恰在此时。
村头传来一阵急促的救护车鸣笛声,由远及近划破了村庄的宁静。
不多时,救护车便在隔壁邻居叶黑家的门口停了下来。
叶黑的母亲早已在门口焦灼地踱步等候。
见车停下,立刻满脸急切地迎了上去。
车门被迅速拉开,担架被小心翼翼地抬了下来。
上面躺着的正是气息全无的小黑子,小小的身体盖着白布,只露出苍白的小脸。
叶黑和妻子杨爱美双眼通红,脸上满是化不开的哀痛。
沉默地跟在担架左右,脚步沉重得像灌了铅。
叶黑母亲看清担架上的孩子,脑子里“嗡”的一声,仿若晴天霹雳。
“哇~!”
一声凄厉的哭喊响起。
她踉跄着小跑过去,扑在担架边缘,老泪纵横:
“我的乖孙嘞!你这是怎么了啊!我的心都要碎了啊!”
她趴在担架上哭得肝肠寸断,那悲痛欲绝的模样,任谁见了都忍不住心头发酸。
“大姨,您请节哀,还是先让孩子回家吧。”随车的工作人员见状,轻声劝慰道。
“妈!先让黑子进屋吧!”叶黑强忍着泪水,声音沙哑地说道。
“哇~!乖孙,跟奶奶回家,咱们回家了!哇哇哇~!”
叶黑母亲紧紧攥着小黑子冰冷的小手。
一步一挪地跟着担架往屋里走,哭声在院子里回荡。
工作人员将孩子安顿好后,便沉默地收拾好器械,开车离开了。
接下来的十几分钟里,萧辰躺在自家院门口。
清晰地听见隔壁传来断断续续的哭泣声,间或夹杂着争吵与埋怨。
“都怪你!平时都不看着他!”
“你说什么屁话,要怪也是应该怪妈的,我在上班怎么看!”
声音里满是失去孩子的痛苦和相互指责的怨怼。
萧辰听着这混乱的声响,轻轻摇了摇头:
“这才哪到哪,这一界的凡人是我见过最差的一界。”
说罢,他起身拍了拍衣服上的灰尘,转身回了屋。
…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给土楼镀上一层暖金色。
萧父萧母骑着摩托车下班回家,刚进院门就听见隔壁传来撕心裂肺的哭喊声。
萧父将摩托车稳稳停在院中,疑惑地看向屋里的萧辰:
“蛋儿,大黑家这是怎么了?哭成这样,出什么事了?”
闻言,萧辰的脸瞬间黑了。
这“蛋儿”的小名,是原主从小到大的称呼,他实在不太习惯。
他放下手中的茶杯,语气平淡地回了句:“他家死人了。”
“死人?”
萧父吃了一惊,“不会吧?早上我出门时,还看见大黑他妈在门口扫地呢,好好的啊!”
“不是他妈,是他儿子小黑子。”
萧辰解释道,“大中午在村头水塘里溺水,没救回来。”
“什么?”
萧母刚放下手里的菜篮子,惊讶地看向萧辰。
“就是那个平时鬼话连篇、皮得没边的小鬼?这怎么说没就没了!”
萧辰点了点头,示意她没听错。
“好了,时间不早了,先吃饭吧。”他站起身,带着父母往大厅走去。
只见八仙桌上已经摆满了热气腾腾的美味佳肴,红烧鱼、炖排骨、小炒牛肉……荤素搭配,香气扑鼻。
当然,这些菜不是萧辰做的,而是从系统空间里直接取出来的。
萧母看着满桌菜肴,好奇地问:“今天是什么日子?做这么多好吃的?”
萧父也盯着桌子,眼神里带着怀疑:“你小子啥时候厨艺这么厉害了?该不会是偷偷点外卖了吧?”
面对父母探究的目光,萧辰无所谓地耸了耸肩:
“算是吧。我前段时间买了彩票,中了几千万,所以今天准备庆祝下。”
萧父立刻狐疑地打量着他:
“蛋儿,你啥时候买过彩票?我们怎么一点都不知道?”
“对啊,”萧母也撇了撇嘴。
“你该不会是想找借口吃顿好的,编瞎话骗我们吧?”
话音刚落,萧父又眼睛一亮,凑过来追问:
“真中了?我的好儿子!那我这算不算‘富他爹’了?”
萧母在一旁接话:“就你?顶多算躺赢狗!”
“呃……”萧父摸了摸鼻子,“躺赢也挺好,以后就能歇着了。”
“好了好了,别聊了,吃饭!”萧辰打断两人的拌嘴,拿起筷子夹了块排骨。
饭桌上,一家三口的相处还算融洽。
说说笑笑与隔壁的悲伤形成鲜明的对比。
…
第二天一早。
叶黑家的院子里便搭起了简易的灵堂,白色的孝布在晨风里轻轻飘动。
村里人三三两两结伴前来吊唁,脚步轻缓,神色凝重。
院中弥漫着哀伤的烛火气。
萧辰换上一身素色的衣服。
手里捧着一个精心扎制的花圈,上面缀着两只两年半大的白色哥哥。
步履不疾不徐地走进灵堂。
“节哀。”他声音平淡无波,将花圈稳稳放在灵堂正中的供桌旁。
…
(呜呜呜,天塌了,我看错时间了,不小心多码了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