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娘,小妹。”
项灵芸也是连忙给二老行礼,当然也没忘了跟周怡打招呼。
“好,好,快进屋里,外面冷。”
周母张氏则是连忙招呼众人进屋再聊,说完就拉着项灵芸的手朝厅堂走去。
周怡则是拉着周阳的手说道:“三哥,你们怎么回来这么晚?”
“有些事情耽搁了,等回头我慢慢给你讲,先进屋吧。”
来到厅堂以后,周母也是连忙让下人多端过来几个火盆,这不能冻着她这儿媳妇了。
“芸儿啊,你们怎么才回来,腊月初的时候你们不是捎信回来说战争已经结束了吗?”
“娘,因为夫君要娶平妻了,所以就耽搁了。”
接下来项灵芸把李月诗的事情给三人说了说。
项灵芸讲完以后,老两口则是互相对视一眼没有说话。
两人在一起生活那么多年了,互相一个眼神就能知道对方心里想的是什么。
“三哥,那我岂不是又要多个嫂子了?”
周怡扭头对着身边的周阳问道。
“你个小丫头,胡乱说什么。”
周母张氏听见以后连忙对着周怡训斥道,她是怕项灵芸心里不高兴。
虽说多个儿媳自己是挺高兴的,到时候就可以给家里多生几个孩子了,他们家现在也不缺钱了,有多少孩子都养得起。
但是毕竟还要看项灵芸的态度,她也是女人,自然是可以理解这种事情的。
而且项灵芸身后还有赵王,这周阳要再娶妻,那赵王能同意吗?
周怡被张氏训斥以后,连忙吐吐舌头低着头不敢说话了。
项灵芸这么聪慧的女子,自然也知道老两口的心思。
于是主动开口说道:“爹,娘,你们不用担心,这件婚事我父王也是同意的。
而且跟李家结亲,对我们家里也是有好处的,李姑娘也是才貌双绝,绝对配的上夫君。”
老两口听后心里也是放松下来。
张氏拉着项灵芸的手说道:“傻孩子,关键是你,只要你不愿意三郎再娶妻,我绝对不让他再娶别人。”
“娘,我自然也是同意夫君再娶的,夫君这么优秀,只是我一人是不行的。”
“好,好孩子。”
张氏然后扭头对着周阳严肃说道:“三郎,今日我当着芸儿的面给你说,以后不管你娶什么人进来,但是你要是敢对不起芸儿,娘可首先不答应。”
“娘,你放心,我这一生都会对娘子好的。”
“嗯,你带芸儿先回房歇歇吧,上次你们传信回来以后,房间我每天都会让人打扫,床上的东西也都是新的。
我让厨房多做点你们爱吃的,一会好了以后,我再叫你们。”
“好,多谢娘,我们先回房了。”
“爹娘,小妹,我们先告退了。”
项灵芸也是开口说道。
周阳带着项灵芸一边走,一边给她介绍着,“我们先回房,等明天我再带你好好转转。”
“嗯,听夫君的。”
晚饭果然很丰盛,家里做饭的妇人也都是周阳培训过的,所以这炒菜的手艺自然也是很好的。
晚饭过后,张氏让周阳他们早点休息,有什么事情明天再说。
赶路好几天,确实有些疲惫了。
周阳带着项灵芸来参观他的浴室,这浴室他当时可是费了好大劲的,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洗澡也是非常暖和的。
两人洗了个鸳鸯浴,只是这个洗澡时间有点长了。
翌日夫妻两人一直睡到午时,要不是张氏过来喊他们吃饭,两人非睡到下午不可,可见昨晚战斗之激烈。
项灵芸也是连忙催促周阳起床,一边起床还一边抱怨周阳昨晚太折腾了,在浴室,在房间,一直折腾到很晚才睡。
周阳笑笑没有说话,反而是在欣赏曼妙的美姿。
项灵芸也知道周阳在看自己,于是连忙穿上衣服,昨晚要不是她求饶,周阳还要折腾下去。
看来她自己一个人确实不行了,得尽快让苏静韵和清风清月进门了。
项灵芸穿上衣服就连忙出去外屋了。
外屋清风清月也早已经准备好了洗脸水。
“清风,你进去伺候姑爷穿衣吧。”
项灵芸对着清风吩咐道。
“诺。”
清风进去的时候周阳已经起来了,自从跟项灵芸成亲以后,周阳早上穿衣都是清风清月帮忙的。
“清风啊,在这里住的还习惯吗?”
“嗯,多谢姑爷关心。”
“嗯,缺什么就找管家和我娘要,走吧,吃过饭,我带你们四处转转。”
吃过午饭以后,周阳就带着项灵芸几人开始四处转了起来,先是把家里转了一遍,正打算去工坊转转的时候,里正周丰找了过来。
“周大伯,吃饭了吗?你过来是有什么事情吗?”周阳开口说道。
“侯爷,我。。。。。。”
“周大伯,我不是说过吗?您是我长辈,还是叫我名字就可以,我现在有了字,您以后叫我明耀就可以了。”
“好,明耀,那我就直说了,有两件事。”
“周大伯请讲。”
“第一你现在已经是开国县侯了,是大官了,咱们周家村就没有出过什么官,更别提县侯了。
村里决定给你单独设立县侯祠,族谱单开一页记录你的事迹!”
“好,一切由周大伯做主。”
周阳虽然表面上看着很平静,其实内心里还是很高兴的,这种荣耀只有村里中状元才有这种待遇吧!
想必父母应该也很高兴吧?
果然一旁的周父嘴角笑的快咧到耳朵那边了。
周长河虽说早知道这件事,但是现在里正说出来,还是非常高兴,毕竟方圆百里那个村的族人有单独开祠堂的?
而且族谱单开一页,他也会进入这一页,上面会写着:朝歌侯之父周长河。
以后就算下去了,他也有脸见父母了。
想到这里,他的眼里竟有些湿润。
“好,第二件事就是因为你的工坊让大家都挣到钱了,现在村里也不缺钱了,大家早都跟我说,要好好感谢你一番。
正好你回来了,我打算明日先在祠堂祭拜先祖,然后再摆酒宴,让村里人都过来给你好好庆贺一番,你看如何?”
“周大伯,不必如此劳师动众,村民们挣钱也不容易。”
“是必须的,村里已经准备好了,就等你回来了!”
周阳见里正如此坚持,也就应了下来。
项灵芸也是连忙给二老行礼,当然也没忘了跟周怡打招呼。
“好,好,快进屋里,外面冷。”
周母张氏则是连忙招呼众人进屋再聊,说完就拉着项灵芸的手朝厅堂走去。
周怡则是拉着周阳的手说道:“三哥,你们怎么回来这么晚?”
“有些事情耽搁了,等回头我慢慢给你讲,先进屋吧。”
来到厅堂以后,周母也是连忙让下人多端过来几个火盆,这不能冻着她这儿媳妇了。
“芸儿啊,你们怎么才回来,腊月初的时候你们不是捎信回来说战争已经结束了吗?”
“娘,因为夫君要娶平妻了,所以就耽搁了。”
接下来项灵芸把李月诗的事情给三人说了说。
项灵芸讲完以后,老两口则是互相对视一眼没有说话。
两人在一起生活那么多年了,互相一个眼神就能知道对方心里想的是什么。
“三哥,那我岂不是又要多个嫂子了?”
周怡扭头对着身边的周阳问道。
“你个小丫头,胡乱说什么。”
周母张氏听见以后连忙对着周怡训斥道,她是怕项灵芸心里不高兴。
虽说多个儿媳自己是挺高兴的,到时候就可以给家里多生几个孩子了,他们家现在也不缺钱了,有多少孩子都养得起。
但是毕竟还要看项灵芸的态度,她也是女人,自然是可以理解这种事情的。
而且项灵芸身后还有赵王,这周阳要再娶妻,那赵王能同意吗?
周怡被张氏训斥以后,连忙吐吐舌头低着头不敢说话了。
项灵芸这么聪慧的女子,自然也知道老两口的心思。
于是主动开口说道:“爹,娘,你们不用担心,这件婚事我父王也是同意的。
而且跟李家结亲,对我们家里也是有好处的,李姑娘也是才貌双绝,绝对配的上夫君。”
老两口听后心里也是放松下来。
张氏拉着项灵芸的手说道:“傻孩子,关键是你,只要你不愿意三郎再娶妻,我绝对不让他再娶别人。”
“娘,我自然也是同意夫君再娶的,夫君这么优秀,只是我一人是不行的。”
“好,好孩子。”
张氏然后扭头对着周阳严肃说道:“三郎,今日我当着芸儿的面给你说,以后不管你娶什么人进来,但是你要是敢对不起芸儿,娘可首先不答应。”
“娘,你放心,我这一生都会对娘子好的。”
“嗯,你带芸儿先回房歇歇吧,上次你们传信回来以后,房间我每天都会让人打扫,床上的东西也都是新的。
我让厨房多做点你们爱吃的,一会好了以后,我再叫你们。”
“好,多谢娘,我们先回房了。”
“爹娘,小妹,我们先告退了。”
项灵芸也是开口说道。
周阳带着项灵芸一边走,一边给她介绍着,“我们先回房,等明天我再带你好好转转。”
“嗯,听夫君的。”
晚饭果然很丰盛,家里做饭的妇人也都是周阳培训过的,所以这炒菜的手艺自然也是很好的。
晚饭过后,张氏让周阳他们早点休息,有什么事情明天再说。
赶路好几天,确实有些疲惫了。
周阳带着项灵芸来参观他的浴室,这浴室他当时可是费了好大劲的,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洗澡也是非常暖和的。
两人洗了个鸳鸯浴,只是这个洗澡时间有点长了。
翌日夫妻两人一直睡到午时,要不是张氏过来喊他们吃饭,两人非睡到下午不可,可见昨晚战斗之激烈。
项灵芸也是连忙催促周阳起床,一边起床还一边抱怨周阳昨晚太折腾了,在浴室,在房间,一直折腾到很晚才睡。
周阳笑笑没有说话,反而是在欣赏曼妙的美姿。
项灵芸也知道周阳在看自己,于是连忙穿上衣服,昨晚要不是她求饶,周阳还要折腾下去。
看来她自己一个人确实不行了,得尽快让苏静韵和清风清月进门了。
项灵芸穿上衣服就连忙出去外屋了。
外屋清风清月也早已经准备好了洗脸水。
“清风,你进去伺候姑爷穿衣吧。”
项灵芸对着清风吩咐道。
“诺。”
清风进去的时候周阳已经起来了,自从跟项灵芸成亲以后,周阳早上穿衣都是清风清月帮忙的。
“清风啊,在这里住的还习惯吗?”
“嗯,多谢姑爷关心。”
“嗯,缺什么就找管家和我娘要,走吧,吃过饭,我带你们四处转转。”
吃过午饭以后,周阳就带着项灵芸几人开始四处转了起来,先是把家里转了一遍,正打算去工坊转转的时候,里正周丰找了过来。
“周大伯,吃饭了吗?你过来是有什么事情吗?”周阳开口说道。
“侯爷,我。。。。。。”
“周大伯,我不是说过吗?您是我长辈,还是叫我名字就可以,我现在有了字,您以后叫我明耀就可以了。”
“好,明耀,那我就直说了,有两件事。”
“周大伯请讲。”
“第一你现在已经是开国县侯了,是大官了,咱们周家村就没有出过什么官,更别提县侯了。
村里决定给你单独设立县侯祠,族谱单开一页记录你的事迹!”
“好,一切由周大伯做主。”
周阳虽然表面上看着很平静,其实内心里还是很高兴的,这种荣耀只有村里中状元才有这种待遇吧!
想必父母应该也很高兴吧?
果然一旁的周父嘴角笑的快咧到耳朵那边了。
周长河虽说早知道这件事,但是现在里正说出来,还是非常高兴,毕竟方圆百里那个村的族人有单独开祠堂的?
而且族谱单开一页,他也会进入这一页,上面会写着:朝歌侯之父周长河。
以后就算下去了,他也有脸见父母了。
想到这里,他的眼里竟有些湿润。
“好,第二件事就是因为你的工坊让大家都挣到钱了,现在村里也不缺钱了,大家早都跟我说,要好好感谢你一番。
正好你回来了,我打算明日先在祠堂祭拜先祖,然后再摆酒宴,让村里人都过来给你好好庆贺一番,你看如何?”
“周大伯,不必如此劳师动众,村民们挣钱也不容易。”
“是必须的,村里已经准备好了,就等你回来了!”
周阳见里正如此坚持,也就应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