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佑福兄客气了,有什么话直说,你我之间何须这么客气,更何况我现在还是令尊大人的下属。”
周阳笑着说道。
“得了吧,你现在可是魏国公,多少人想巴结你呢。”
“佑福兄,你我相交也很久了,我是真心把你当朋友的。”
周阳这句话倒是真心的,他确实把钱胖子当作了朋友,如果对方有什么需要他帮忙的,他能做到的,自然会帮忙。
更何况,对方的父亲还是户部尚书。
周阳已经查过户部这几张的账册,他发现钱真多居然没有一点贪污,就凭借这一点,就完全值得深交。
在官场上多一个朋友,总比要多一个敌人强。
加上有钱豪这层关系在,周阳现在跟钱真多关系是相当不错。
“好,能交到你这个朋友,也算我一辈子的福气。”
“这样想就对了,说吧,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
接下来钱豪给周阳说了下事情的经过。
原来是钱豪前段时间我无意间得到了染布的配方。
经过试验以后,他发现这种配方染出来的布,质量极好,于是跟他父亲钱真多商议以后,就开了一个布庄。
然而洛阳城的布匹生意都被李家占据了,他们的生意基本没有人光顾。
正当钱豪惆怅的时候,突然看到了报纸。
报纸上提到了拿着报纸就可以到仙客来火锅店享受九折优惠。
一开始的时候,一些商家还以为是周阳疯了,结果却是打了他们的脸,仙客来这几天生意爆满,比寒冬腊月的时候生意还要好。
不过大多数商家都认为这只是侥幸,他们认为估计是先皇的葬礼已过,洛阳城的人终于可以放心吃喝玩了,这才生意好了起来。
他们这样认为也是有原因的,像过年那段时间,不仅是酒楼,就青楼生意也受到了影响。
毕竟先皇还没有下葬,一些官宦子弟自然受到家里人的约束。
先皇葬礼结束以后,洛阳城这才恢复了繁华。
不过钱豪可不这么想,他这家伙还算有点商业天赋,要不然钱真多也不会把家里的生意都交给他。
当然了,家里的生意明面上的掌柜都是族里的,大楚官员不得经商,这一点他们家自然也要遵守。
大楚所有官员都是这样的,所以也没人去告你,至于底层百姓,他们想告都没有门路。
当然了,并不是所有官员都有经商头脑的,也并不是所有官员都会去经商的。
很多读书人其实不屑经商,就周阳知道的就有很多。
这些读书人都有一些傲骨,认为商人是最低贱的职业。所以大楚的官员很多还是很穷的,这就导致贪赃枉法的行为很常见。
大楚官员大部分都是靠着俸禄或者购买田地租给佃户来收取一定的钱粮。
钱豪觉得仙客来火锅店近日的火爆肯定是跟报纸有关系的,所以他才找到了周阳。
“我明白了,你是想让我给你的布庄打下广告?”
周阳听完钱豪的述说以后,也知道了对方的目的,于是直接开口问道。
“广告?我不知道你说的广告是什么意思,我就是想让你在报纸中提下我们的布庄。”
“呵呵,佑福兄可以啊,居然有这么强的商业天赋,这广告就是广而告之的意思。
佑福兄觉得报纸销量如何?”
“很好,我估计昨日怎么也卖了几万张吧。”
“十万张,下一期报纸可能会卖十五万张。你想想,如果这十五万张报纸上全印刷上你们布庄的广告,你觉得会如何?”
钱豪听到这个数据以后咽了咽口水,这还用说吗?肯定都是钱啊。
“虽然这个人只是买了一张报纸,但是你觉得他家里人会不看吗?他不会给家里人讲吗?到时候是不是更多人知道了?”
周阳接着忽悠,不,他这不是忽悠,他说的都是实话,报纸就是这样的,不能说这个人买了就不看了,他的家里人看到了自然也会看。
“兄弟,帮我,你可要帮我!”
钱豪激动的拉着周阳的胳膊说道。
周阳连忙摆脱对方的拉扯,一个快二百斤的大胖子拉着他的胳膊说这种话,想想都容易让人误会。
“停,坐下好好说。”
周阳指着对方的座位说道。
钱豪连忙坐回去。
“兄弟,刚才我太激动了。”
钱豪一边笑着说话,一边两手来回搓着。
“可以帮你在报纸上打广告,但是需要你缴纳广告费。”
“应该的,缴纳多少?”
“这要看你想要多大的版面了。”
周阳说完以后就拿出了一张表格,上面清晰地标注了各种广告版块的大小尺寸和价格等等。
钱豪看过以后,财大气粗的就选择了最贵最大的版块广告。
“好,那先给你整一期你看看效果,觉得合适了你再追加。”
“啊,不能直接买断吗?”
“你想屁吃,这报纸以后会在整个王朝范围内普及的,这广告版块就这么多位置,无论是谁的产业都不能买断。”
“啊,那我多买几期可以吧?”
钱豪心想,趁着现在没人竞争,自己多占几期吧。
“怎么,你不先等下一期报纸出来看看效果再说?”
周阳笑着问道。
“要是别人我肯定不放心,但是这是你弄的报纸,我肯定信得过。”
“行,我给你后面两期都留个位置。”
两人谈妥以后,钱豪交了广告钱,跟报社签订了合同。
朋友归朋友,生意归生意,尤其这还是朝廷的报社,更要正规一些,以免落人诟病。
周阳回去以后,依旧让李月诗帮忙写下期报纸内容,他则是负责说。
翌日以后,报社又投入了大量的印刷工作当中。
周阳打算每隔三日发布一期报纸,当然了,有重大事件和新闻的也会单独增开一期报纸。
两日后,大楚永耀一年第二期报纸出炉了。
“卖报卖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卖报的残疾军士再次出现在了上次那个街道上。
“卖报的,你刚才喊的可是一首诗?”
现在大家都知道报纸了,也不再感觉奇怪了,只是对方这次居然喊了一首诗。
一名读书人觉得这首诗他从来都没有听到过,所以刚才开口问道。
“是的,这首诗是我们魏国公所写的《春晓》。”
“好,写的好,魏国公不愧是诗词大家,魏国公可是好久没有再做诗词了。给我来一张。”
周阳笑着说道。
“得了吧,你现在可是魏国公,多少人想巴结你呢。”
“佑福兄,你我相交也很久了,我是真心把你当朋友的。”
周阳这句话倒是真心的,他确实把钱胖子当作了朋友,如果对方有什么需要他帮忙的,他能做到的,自然会帮忙。
更何况,对方的父亲还是户部尚书。
周阳已经查过户部这几张的账册,他发现钱真多居然没有一点贪污,就凭借这一点,就完全值得深交。
在官场上多一个朋友,总比要多一个敌人强。
加上有钱豪这层关系在,周阳现在跟钱真多关系是相当不错。
“好,能交到你这个朋友,也算我一辈子的福气。”
“这样想就对了,说吧,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
接下来钱豪给周阳说了下事情的经过。
原来是钱豪前段时间我无意间得到了染布的配方。
经过试验以后,他发现这种配方染出来的布,质量极好,于是跟他父亲钱真多商议以后,就开了一个布庄。
然而洛阳城的布匹生意都被李家占据了,他们的生意基本没有人光顾。
正当钱豪惆怅的时候,突然看到了报纸。
报纸上提到了拿着报纸就可以到仙客来火锅店享受九折优惠。
一开始的时候,一些商家还以为是周阳疯了,结果却是打了他们的脸,仙客来这几天生意爆满,比寒冬腊月的时候生意还要好。
不过大多数商家都认为这只是侥幸,他们认为估计是先皇的葬礼已过,洛阳城的人终于可以放心吃喝玩了,这才生意好了起来。
他们这样认为也是有原因的,像过年那段时间,不仅是酒楼,就青楼生意也受到了影响。
毕竟先皇还没有下葬,一些官宦子弟自然受到家里人的约束。
先皇葬礼结束以后,洛阳城这才恢复了繁华。
不过钱豪可不这么想,他这家伙还算有点商业天赋,要不然钱真多也不会把家里的生意都交给他。
当然了,家里的生意明面上的掌柜都是族里的,大楚官员不得经商,这一点他们家自然也要遵守。
大楚所有官员都是这样的,所以也没人去告你,至于底层百姓,他们想告都没有门路。
当然了,并不是所有官员都有经商头脑的,也并不是所有官员都会去经商的。
很多读书人其实不屑经商,就周阳知道的就有很多。
这些读书人都有一些傲骨,认为商人是最低贱的职业。所以大楚的官员很多还是很穷的,这就导致贪赃枉法的行为很常见。
大楚官员大部分都是靠着俸禄或者购买田地租给佃户来收取一定的钱粮。
钱豪觉得仙客来火锅店近日的火爆肯定是跟报纸有关系的,所以他才找到了周阳。
“我明白了,你是想让我给你的布庄打下广告?”
周阳听完钱豪的述说以后,也知道了对方的目的,于是直接开口问道。
“广告?我不知道你说的广告是什么意思,我就是想让你在报纸中提下我们的布庄。”
“呵呵,佑福兄可以啊,居然有这么强的商业天赋,这广告就是广而告之的意思。
佑福兄觉得报纸销量如何?”
“很好,我估计昨日怎么也卖了几万张吧。”
“十万张,下一期报纸可能会卖十五万张。你想想,如果这十五万张报纸上全印刷上你们布庄的广告,你觉得会如何?”
钱豪听到这个数据以后咽了咽口水,这还用说吗?肯定都是钱啊。
“虽然这个人只是买了一张报纸,但是你觉得他家里人会不看吗?他不会给家里人讲吗?到时候是不是更多人知道了?”
周阳接着忽悠,不,他这不是忽悠,他说的都是实话,报纸就是这样的,不能说这个人买了就不看了,他的家里人看到了自然也会看。
“兄弟,帮我,你可要帮我!”
钱豪激动的拉着周阳的胳膊说道。
周阳连忙摆脱对方的拉扯,一个快二百斤的大胖子拉着他的胳膊说这种话,想想都容易让人误会。
“停,坐下好好说。”
周阳指着对方的座位说道。
钱豪连忙坐回去。
“兄弟,刚才我太激动了。”
钱豪一边笑着说话,一边两手来回搓着。
“可以帮你在报纸上打广告,但是需要你缴纳广告费。”
“应该的,缴纳多少?”
“这要看你想要多大的版面了。”
周阳说完以后就拿出了一张表格,上面清晰地标注了各种广告版块的大小尺寸和价格等等。
钱豪看过以后,财大气粗的就选择了最贵最大的版块广告。
“好,那先给你整一期你看看效果,觉得合适了你再追加。”
“啊,不能直接买断吗?”
“你想屁吃,这报纸以后会在整个王朝范围内普及的,这广告版块就这么多位置,无论是谁的产业都不能买断。”
“啊,那我多买几期可以吧?”
钱豪心想,趁着现在没人竞争,自己多占几期吧。
“怎么,你不先等下一期报纸出来看看效果再说?”
周阳笑着问道。
“要是别人我肯定不放心,但是这是你弄的报纸,我肯定信得过。”
“行,我给你后面两期都留个位置。”
两人谈妥以后,钱豪交了广告钱,跟报社签订了合同。
朋友归朋友,生意归生意,尤其这还是朝廷的报社,更要正规一些,以免落人诟病。
周阳回去以后,依旧让李月诗帮忙写下期报纸内容,他则是负责说。
翌日以后,报社又投入了大量的印刷工作当中。
周阳打算每隔三日发布一期报纸,当然了,有重大事件和新闻的也会单独增开一期报纸。
两日后,大楚永耀一年第二期报纸出炉了。
“卖报卖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卖报的残疾军士再次出现在了上次那个街道上。
“卖报的,你刚才喊的可是一首诗?”
现在大家都知道报纸了,也不再感觉奇怪了,只是对方这次居然喊了一首诗。
一名读书人觉得这首诗他从来都没有听到过,所以刚才开口问道。
“是的,这首诗是我们魏国公所写的《春晓》。”
“好,写的好,魏国公不愧是诗词大家,魏国公可是好久没有再做诗词了。给我来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