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条泣血的告白长文,像萧御亲手点燃的一场焚尽一切的业火,烧掉了所有虚伪的掩饰,也烧掉了他作为“顶流影帝”的最后一丝可能。
他没有再对引发的后续海啸做任何回应,彻底切断了与商业世界的主动联系。
御影工作室并未解散,却在林薇的艰难支撑下,规模急剧收缩,从行业的庞然大物变成了一个仅仅维持基本运转的空壳。
所有代言、剧本、商业活动,全部无限期推拒。
违约金如同雪片般飞来,几乎掏空了他多年的积蓄,但他毫不在意。
财富、地位、名声……这些他曾拥有并为之奋斗的东西,在虞颜冰冷无声的遗体面前,变成了最可笑、最虚无的尘埃。
他的余生,只剩下唯一的内容——接受惩罚。
一场由他内心法官主导的、永无休止的徒刑。
他定期去看心理医生。
昂贵的诊室里,弥漫着安抚性的香氛,医生引导他倾诉,试图帮他梳理那些积压成山的创伤、悔恨和幸存者的负罪感。
萧御配合地坐在那里,穿着简单的黑色T恤和长裤,身形比以往消瘦了一大圈,曾经锐利如鹰隼的眼睛,如今像两口枯井,深不见底,映不出任何光亮。
他会陈述,语气平静得可怕,像在讲述别人的故事。
“那天,我应该在公寓陪着她,而不是去那个该死的酒会。”
“她给我做过饭,番茄炒蛋,咸了。我当时……应该多吃一点的。”
“她留下字条,说‘别找我’。她到最后……都不想再见到我。”
医生试图引导他:“萧先生,你需要明白,抑郁症是复杂的疾病,这不是你一个人的责任……”
萧御会抬起眼,那死水般的眼眸里,才会闪过一丝近乎偏执的、痛苦的亮光:“不,医生,您不懂。是我亲手把她推下去的。每一次沉默,每一次权衡,每一次在她需要我站出来时,我选择了背过身去。我就是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心理咨询,成了他另一种形式的自我鞭笞。
他清醒地剖析着自己的“罪责”,拒绝任何形式的开脱与原谅。
更多的时候,他像一个痛苦的幽灵,游荡在所有留存着虞颜痕迹的地方。
他回到了那个他们初遇的民国影视基地。
片场依旧喧嚣,新的剧组演绎着新的悲欢。
他站在当年那个角落,那里已经堆满了杂物。
他仿佛还能看到,那个穿着淡紫色丫鬟戏服、躲在黄包车阴影里默默背词的女孩,还能感受到那束突如其来的追光,和她抬起头时,那双让他心头一震的、带着悲戚与倔强的眼睛。
他伸出手,触碰到的只有冰冷的、落满灰尘的道具。
他去了他们曾秘密约会的、那家隐匿在巷弄深处的咖啡馆。
点了她最爱喝的那款拿铁,糖度却再也无法询问。
他坐在他们常坐的靠窗位置,看着窗外人来人往,阳光透过玻璃,在他苍白的手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却只感到刺骨的寒冷。
他甚至凭着记忆和多方打听,找到了虞颜最后栖身的那座南方小城,那栋破旧的居民楼。
他没有上去,只是长久地站在楼下,仰头望着那个她一跃而下的、敞开的窗户。
楼下巷道里,居民生活依旧,孩童嬉笑打闹,小贩叫卖声此起彼伏,无人知晓数月前,曾有一个年轻的生命在此寂然陨落。
他站在那里,像一尊被雨水打湿的、悲伤的石像,直到夜色深沉,双腿麻木。
最后,他回到了那间顶层公寓。这里曾是他们的爱巢,如今却成了他最巨大的刑房。
他遣散了所有的佣人和助理,独自居住在这片空旷的、死寂的奢华里。虞颜留下的痕迹,他一样都没有动。
餐厅桌上,那份解约函和定情项链的复印件(原件已被他珍藏),依旧维持着原样,落着薄薄的灰尘。
她穿过的拖鞋,还摆在玄关。
浴室里,那支她用过的、廉价的草莓味牙膏,早已干涸凝固。
他睡在客房,那个她离开前最后一晚住过的房间。
主卧被他彻底封存,仿佛里面还沉睡着一段他不配再触碰的旧梦。
夜晚是最难熬的。他常常整夜失眠,或是被噩梦惊醒。
梦里,有时是虞颜从高楼坠下时,那双空洞望着他的眼睛;有时是她哭着质问:“萧御,你为什么不要我了?”;有时,只是她穿着那件白裙子,在巴黎的阳光下对他回眸一笑,然后身影如同烟雾般消散……
他会猛地坐起,大汗淋漓,心脏狂跳,在黑暗中急促地喘息。
然后,他会走到客厅,打开酒柜,拿出最烈的酒,不需要酒杯,直接对着瓶口灌下去,试图用灼烧感麻痹那撕心裂肺的痛楚。
酒精无法带来沉醉,只能让他更加清醒地品味这份无尽的悔恨。
林薇偶尔会来看他,带着一些必须要他处理的工作室遗留文件,或是试图劝他出去走走,哪怕只是晒晒太阳。
她看着他日益消瘦、不修边幅的样子,心疼又无奈。
“阿御,你不能一直这样……”林薇看着坐在地板上、靠着沙发、眼神空茫的萧御,声音哽咽。
萧御缓缓转过头,嘴角扯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弧度:“薇姐,那我该怎样?”
“生活总要继续……”
“她的生活没有继续了。”萧御打断她,声音平静,却带着万钧之重,“我的,也不配。”
他活成了一个痛苦的符号,一个被自身罪孽囚禁的国王,守着一座名为回忆的空城。
时间对他失去了意义,白天与黑夜只是交替的光影。
他不再关注外界如何评价他,是同情,是鄙夷,还是早已遗忘。
他的整个世界,都缩小成了对那个已逝女孩的无尽思念与自我凌迟。
他清晰地知道,这就是他的余生之罚。
不是来自法律的审判,不是来自舆论的谴责,而是来自他内心深处,那永不愈合的伤口,和那日夜不休的、名为“如果当初”的拷问。
他将在漫长的、没有救赎的时光里,反复咀嚼着失去她的痛苦,直到生命的尽头。
这是他唯一还能为她做的事情——记住她,并用余生的每一分每一秒,为她陪葬。
他没有再对引发的后续海啸做任何回应,彻底切断了与商业世界的主动联系。
御影工作室并未解散,却在林薇的艰难支撑下,规模急剧收缩,从行业的庞然大物变成了一个仅仅维持基本运转的空壳。
所有代言、剧本、商业活动,全部无限期推拒。
违约金如同雪片般飞来,几乎掏空了他多年的积蓄,但他毫不在意。
财富、地位、名声……这些他曾拥有并为之奋斗的东西,在虞颜冰冷无声的遗体面前,变成了最可笑、最虚无的尘埃。
他的余生,只剩下唯一的内容——接受惩罚。
一场由他内心法官主导的、永无休止的徒刑。
他定期去看心理医生。
昂贵的诊室里,弥漫着安抚性的香氛,医生引导他倾诉,试图帮他梳理那些积压成山的创伤、悔恨和幸存者的负罪感。
萧御配合地坐在那里,穿着简单的黑色T恤和长裤,身形比以往消瘦了一大圈,曾经锐利如鹰隼的眼睛,如今像两口枯井,深不见底,映不出任何光亮。
他会陈述,语气平静得可怕,像在讲述别人的故事。
“那天,我应该在公寓陪着她,而不是去那个该死的酒会。”
“她给我做过饭,番茄炒蛋,咸了。我当时……应该多吃一点的。”
“她留下字条,说‘别找我’。她到最后……都不想再见到我。”
医生试图引导他:“萧先生,你需要明白,抑郁症是复杂的疾病,这不是你一个人的责任……”
萧御会抬起眼,那死水般的眼眸里,才会闪过一丝近乎偏执的、痛苦的亮光:“不,医生,您不懂。是我亲手把她推下去的。每一次沉默,每一次权衡,每一次在她需要我站出来时,我选择了背过身去。我就是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心理咨询,成了他另一种形式的自我鞭笞。
他清醒地剖析着自己的“罪责”,拒绝任何形式的开脱与原谅。
更多的时候,他像一个痛苦的幽灵,游荡在所有留存着虞颜痕迹的地方。
他回到了那个他们初遇的民国影视基地。
片场依旧喧嚣,新的剧组演绎着新的悲欢。
他站在当年那个角落,那里已经堆满了杂物。
他仿佛还能看到,那个穿着淡紫色丫鬟戏服、躲在黄包车阴影里默默背词的女孩,还能感受到那束突如其来的追光,和她抬起头时,那双让他心头一震的、带着悲戚与倔强的眼睛。
他伸出手,触碰到的只有冰冷的、落满灰尘的道具。
他去了他们曾秘密约会的、那家隐匿在巷弄深处的咖啡馆。
点了她最爱喝的那款拿铁,糖度却再也无法询问。
他坐在他们常坐的靠窗位置,看着窗外人来人往,阳光透过玻璃,在他苍白的手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却只感到刺骨的寒冷。
他甚至凭着记忆和多方打听,找到了虞颜最后栖身的那座南方小城,那栋破旧的居民楼。
他没有上去,只是长久地站在楼下,仰头望着那个她一跃而下的、敞开的窗户。
楼下巷道里,居民生活依旧,孩童嬉笑打闹,小贩叫卖声此起彼伏,无人知晓数月前,曾有一个年轻的生命在此寂然陨落。
他站在那里,像一尊被雨水打湿的、悲伤的石像,直到夜色深沉,双腿麻木。
最后,他回到了那间顶层公寓。这里曾是他们的爱巢,如今却成了他最巨大的刑房。
他遣散了所有的佣人和助理,独自居住在这片空旷的、死寂的奢华里。虞颜留下的痕迹,他一样都没有动。
餐厅桌上,那份解约函和定情项链的复印件(原件已被他珍藏),依旧维持着原样,落着薄薄的灰尘。
她穿过的拖鞋,还摆在玄关。
浴室里,那支她用过的、廉价的草莓味牙膏,早已干涸凝固。
他睡在客房,那个她离开前最后一晚住过的房间。
主卧被他彻底封存,仿佛里面还沉睡着一段他不配再触碰的旧梦。
夜晚是最难熬的。他常常整夜失眠,或是被噩梦惊醒。
梦里,有时是虞颜从高楼坠下时,那双空洞望着他的眼睛;有时是她哭着质问:“萧御,你为什么不要我了?”;有时,只是她穿着那件白裙子,在巴黎的阳光下对他回眸一笑,然后身影如同烟雾般消散……
他会猛地坐起,大汗淋漓,心脏狂跳,在黑暗中急促地喘息。
然后,他会走到客厅,打开酒柜,拿出最烈的酒,不需要酒杯,直接对着瓶口灌下去,试图用灼烧感麻痹那撕心裂肺的痛楚。
酒精无法带来沉醉,只能让他更加清醒地品味这份无尽的悔恨。
林薇偶尔会来看他,带着一些必须要他处理的工作室遗留文件,或是试图劝他出去走走,哪怕只是晒晒太阳。
她看着他日益消瘦、不修边幅的样子,心疼又无奈。
“阿御,你不能一直这样……”林薇看着坐在地板上、靠着沙发、眼神空茫的萧御,声音哽咽。
萧御缓缓转过头,嘴角扯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弧度:“薇姐,那我该怎样?”
“生活总要继续……”
“她的生活没有继续了。”萧御打断她,声音平静,却带着万钧之重,“我的,也不配。”
他活成了一个痛苦的符号,一个被自身罪孽囚禁的国王,守着一座名为回忆的空城。
时间对他失去了意义,白天与黑夜只是交替的光影。
他不再关注外界如何评价他,是同情,是鄙夷,还是早已遗忘。
他的整个世界,都缩小成了对那个已逝女孩的无尽思念与自我凌迟。
他清晰地知道,这就是他的余生之罚。
不是来自法律的审判,不是来自舆论的谴责,而是来自他内心深处,那永不愈合的伤口,和那日夜不休的、名为“如果当初”的拷问。
他将在漫长的、没有救赎的时光里,反复咀嚼着失去她的痛苦,直到生命的尽头。
这是他唯一还能为她做的事情——记住她,并用余生的每一分每一秒,为她陪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