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褪去了最后一丝温度与颜色,只剩下无边无际的白与震耳欲聋的呼啸。
暴风雪,在虞颜离开萧府的第三个夜晚,终于露出了它最狰狞的面目。
狂风如同发狂的巨兽,裹挟着鹅毛般的雪片,以毁灭一切的姿态,席卷着天地。
山林在狂风中痛苦地呻吟,枯枝被轻易折断,发出清脆却令人心悸的断裂声。
积雪被层层卷起,形成迷蒙的雪雾,遮蔽了本就黯淡的星月之光,让这荒郊野外,彻底沦为了冰雪地狱。
在这片白茫茫的绝望深处,一座早已被世人遗忘的破庙,如同一个蜷缩在风雪中的垂死老人,勉强伫立着。
庙门早已不知去向,只留下一个黑洞洞的、不断灌入风雪和寒冷的入口。屋顶塌陷了大半,残存的椽梁如同折断的肋骨,裸露在肆虐的风雪中。
墙壁斑驳,布满了蛛网和厚厚的灰尘,残存的神像歪斜在角落,金漆剥落,面容模糊,带着一种悲悯又冷漠的神情,注视着庙内正在发生的、人世间最微小的悲剧。
虞颜蜷缩在庙宇最深处、一个勉强能避开直接风雪的角落里。身下,是她费力搜集来的、一小堆潮湿霉烂的干草,这已是这破庙能提供的、唯一一点可怜的“温暖”。
她身上依旧穿着那身离开萧府时的樱草色襦裙,如今已完全看不出原本的颜色,被泥泞、雪水和污渍浸染得一片狼藉,结了一层薄薄的冰壳,硬邦邦地贴在身上,如同第二层冰冷的皮肤。
那件破旧的夹袄根本无法抵御这彻骨的严寒,她整个人缩成小小的一团,像一只被冻僵的、无家可归的幼猫,瑟瑟发抖,仿佛下一刻就会被这酷寒彻底冻结。
她的生命,已然走到了油尽灯枯的尽头。
连续三日的颠沛流离,饥寒交迫,加上体内那日积月累的剧毒,早已将她最后一点生命力消耗殆尽。
她的脸颊深深地凹陷下去,皮肤是一种毫无生气的、泛着青灰的惨白,如同冬日河面脆弱的薄冰。嘴唇干裂发紫,布满了细小的血口。
眼窝深陷,那双曾似浸水黑玛瑙般明亮的眸子,此刻黯淡无光,蒙着一层死亡的灰翳,只能偶尔艰难地睁开一条缝隙,茫然地注视着眼前飞舞的雪花和破败的庙宇穹顶。
呼吸,变得极其微弱而艰难。每一次吸气,都像是扯动着破碎的风箱,带着清晰的、拉痰般的嘶哑声,冰冷的空气刺入她千疮百孔的肺叶,引发一阵阵无法抑制的、却连声音都几乎发不出的微弱痉挛。
咳嗽早已耗尽了她的气力,如今连咳血的力气都没有了,只有温热的、带着铁锈味的液体,不时从她嘴角无声地溢出,滴落在身下肮脏的干草上,迅速凝固成暗红色的冰珠。
冷。
刺入骨髓、冻结灵魂的冷。
比凝翠馆最冷的夜晚,还要冷上千百倍。
意识,在无边无际的寒冷与黑暗中浮沉。过往的片段,如同走马灯般,不受控制地在她脑海中闪现。
是那个初冬的夜晚,萧府温暖的卧室,药香弥漫,那个苍白的少年对她说:“你既来了,便叫‘颜’吧,我的人间颜色。”
是那个夏日的书房,他清朗的读书声,和悄悄放在她手心的、那颗甜腻的蜜饯。
是那个早春的花园,他费力折下桃枝,簪于她鬓边,轻声念着:“人面桃花相映红。”
是那个雪夜,他紧紧攥着她的手,在昏迷中呓语:“颜颜……别放……”
是那个月下,他温暖的怀抱,和他那惊慌失措的呼唤……
还有……柳芊芊那怨毒的眼神,那碗每日送达的、致命的“安神汤”,假山后那淬毒的话语……
恨吗?
或许曾经有过。
但此刻,那恨意也如同她的体温一般,正在迅速流逝。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平静的、深不见底的悲哀,以及对那个人……蚀骨的不舍与牵挂。
阿御……
他现在怎么样了?
看到她那封“勿念”的信,他一定……急疯了吧?
他有没有好好吃药?有没有……因为寻找她而加重病情?
她不敢再想下去,心脏像是被一只冰冷的手紧紧攥住,连那微弱的跳动都变得无比艰难。
不……不能就这样……什么都不留下……
她至少要让他知道……她最后的心意……
一个模糊而执着的念头,如同黑暗中最后一点萤火,在她即将彻底沉寂的意识中顽强地亮起。
她颤抖着,用尽全身残存的、微不足道的气力,艰难地移动着那只几乎已经冻僵、布满冻疮和细小伤口的手。她摸索着,伸向自己怀中那最贴身、也是唯一还残留着一丝体温的地方。
指尖,触碰到两样东西。
一样,是那枚未完成的平安符。宝蓝色的缎面,那株未能绣完的翠竹,金线银线在绝对的黑暗中无法看见,但她能清晰地感受到那凹凸的纹路,仿佛还能触摸到当初绣制时,那份潜藏在每一针、每一线里的、最真挚的祈愿。
另一样,是那方素白的手帕。上面早已浸染了新旧交织的、暗红与鲜红相间的血渍,如同雪地里凋零的残梅。
她将手帕,颤巍巍地摊开在自己冰冷的膝头。
然后,她缓缓地,将另一只手的食指,递到唇边。
没有犹豫,她用尽最后一点力气,猛地咬了下去!
尖锐的疼痛瞬间传来,却远不及她体内那万分之一的痛苦。一滴、两滴……温热的、带着她生命最后温度的鲜血,从指尖的伤口处渗出,凝聚成一颗颗殷红的血珠。
成了!她有了“墨”!
她低下头,俯下身,将全部的精神力都凝聚在那根流淌着鲜血的手指上。手臂颤抖得如同风中的残叶,眼前的景物模糊不清,重叠晃动。
她开始书写。
每一笔,都重若千钧,都需要调动她濒死身躯里最后的气力。
每一划,都歪歪扭扭,如同幼童的涂鸦,却带着一种撼人心魄的、以生命为代价的郑重。
第一个字,“望”。她望他平安,望他此生顺遂,望他……忘了她。
第二个字,“君”。她的少爷,她的阿御,她的人间颜色,她此生唯一的……君。
第三个字,“安”。这是她对他,最简单,也最深的祈愿。只要他安好,她便能瞑目。
第四个字,“康”。愿他身体康健,长命百岁,不再受病痛折磨。
**“望君安康”。**
四个歪斜的、用鲜血写就的字,终于,艰难地、完整地,呈现在了那方素白与猩红交织的手帕之上。
那血色,在庙外风雪映照出的微光下,红得惊心,红得悲壮,如同她燃尽生命留下的、最后一声无声的呐喊与祝福。
写完最后一个字,她仿佛被彻底抽空了所有。那根滴血的手指无力地垂落,在干草上留下几点最后的暗红。她连抬起手的力气都没有了。
身体,不受控制地向后倒去,重新蜷缩进那冰冷潮湿的干草堆里。
气息,愈发微弱,如同游丝。
视野,迅速被黑暗吞噬。
在意识彻底沉入永恒黑夜的前一刹那,她用尽最后一丝本能,将那只冰冷僵硬、却紧紧攥着那枚平安符的手,挪到了自己的心口。
平安符那冰冷的缎面,贴着她几乎停止跳动的心脏。
仿佛……这样,就能离他近一些。
仿佛……这样,就能将她未能完成的祈愿,传递给他。
仿佛……这样,她就握住了她在这冰冷人世,全部的信仰,与最后的牵挂。
风雪,依旧在庙外疯狂地咆哮,试图将这座破庙连同里面那渺小的生命一起撕碎。
而庙内,那蜷缩在角落的瘦小身影,已然停止了颤抖。
她静静地躺在那里,如同沉睡。
苍白的脸上,沾着血污和尘垢,嘴角却似乎带着一丝极其微弱的、释然又凄楚的弧度。
手中,紧握着那枚染血的平安符。
膝上,摊开着那方写着血书“望君安康”的素帕。
在这无人知晓的破庙角落,在这漫天风雪见证的寒夜,一个曾名为“人间颜色”的女子。
燃尽了她最后的光和热,将所有的爱与祝福,凝成了这四个血字,然后,独自一人,奔赴了那场再无归期的、永恒的长眠。
暴风雪,在虞颜离开萧府的第三个夜晚,终于露出了它最狰狞的面目。
狂风如同发狂的巨兽,裹挟着鹅毛般的雪片,以毁灭一切的姿态,席卷着天地。
山林在狂风中痛苦地呻吟,枯枝被轻易折断,发出清脆却令人心悸的断裂声。
积雪被层层卷起,形成迷蒙的雪雾,遮蔽了本就黯淡的星月之光,让这荒郊野外,彻底沦为了冰雪地狱。
在这片白茫茫的绝望深处,一座早已被世人遗忘的破庙,如同一个蜷缩在风雪中的垂死老人,勉强伫立着。
庙门早已不知去向,只留下一个黑洞洞的、不断灌入风雪和寒冷的入口。屋顶塌陷了大半,残存的椽梁如同折断的肋骨,裸露在肆虐的风雪中。
墙壁斑驳,布满了蛛网和厚厚的灰尘,残存的神像歪斜在角落,金漆剥落,面容模糊,带着一种悲悯又冷漠的神情,注视着庙内正在发生的、人世间最微小的悲剧。
虞颜蜷缩在庙宇最深处、一个勉强能避开直接风雪的角落里。身下,是她费力搜集来的、一小堆潮湿霉烂的干草,这已是这破庙能提供的、唯一一点可怜的“温暖”。
她身上依旧穿着那身离开萧府时的樱草色襦裙,如今已完全看不出原本的颜色,被泥泞、雪水和污渍浸染得一片狼藉,结了一层薄薄的冰壳,硬邦邦地贴在身上,如同第二层冰冷的皮肤。
那件破旧的夹袄根本无法抵御这彻骨的严寒,她整个人缩成小小的一团,像一只被冻僵的、无家可归的幼猫,瑟瑟发抖,仿佛下一刻就会被这酷寒彻底冻结。
她的生命,已然走到了油尽灯枯的尽头。
连续三日的颠沛流离,饥寒交迫,加上体内那日积月累的剧毒,早已将她最后一点生命力消耗殆尽。
她的脸颊深深地凹陷下去,皮肤是一种毫无生气的、泛着青灰的惨白,如同冬日河面脆弱的薄冰。嘴唇干裂发紫,布满了细小的血口。
眼窝深陷,那双曾似浸水黑玛瑙般明亮的眸子,此刻黯淡无光,蒙着一层死亡的灰翳,只能偶尔艰难地睁开一条缝隙,茫然地注视着眼前飞舞的雪花和破败的庙宇穹顶。
呼吸,变得极其微弱而艰难。每一次吸气,都像是扯动着破碎的风箱,带着清晰的、拉痰般的嘶哑声,冰冷的空气刺入她千疮百孔的肺叶,引发一阵阵无法抑制的、却连声音都几乎发不出的微弱痉挛。
咳嗽早已耗尽了她的气力,如今连咳血的力气都没有了,只有温热的、带着铁锈味的液体,不时从她嘴角无声地溢出,滴落在身下肮脏的干草上,迅速凝固成暗红色的冰珠。
冷。
刺入骨髓、冻结灵魂的冷。
比凝翠馆最冷的夜晚,还要冷上千百倍。
意识,在无边无际的寒冷与黑暗中浮沉。过往的片段,如同走马灯般,不受控制地在她脑海中闪现。
是那个初冬的夜晚,萧府温暖的卧室,药香弥漫,那个苍白的少年对她说:“你既来了,便叫‘颜’吧,我的人间颜色。”
是那个夏日的书房,他清朗的读书声,和悄悄放在她手心的、那颗甜腻的蜜饯。
是那个早春的花园,他费力折下桃枝,簪于她鬓边,轻声念着:“人面桃花相映红。”
是那个雪夜,他紧紧攥着她的手,在昏迷中呓语:“颜颜……别放……”
是那个月下,他温暖的怀抱,和他那惊慌失措的呼唤……
还有……柳芊芊那怨毒的眼神,那碗每日送达的、致命的“安神汤”,假山后那淬毒的话语……
恨吗?
或许曾经有过。
但此刻,那恨意也如同她的体温一般,正在迅速流逝。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平静的、深不见底的悲哀,以及对那个人……蚀骨的不舍与牵挂。
阿御……
他现在怎么样了?
看到她那封“勿念”的信,他一定……急疯了吧?
他有没有好好吃药?有没有……因为寻找她而加重病情?
她不敢再想下去,心脏像是被一只冰冷的手紧紧攥住,连那微弱的跳动都变得无比艰难。
不……不能就这样……什么都不留下……
她至少要让他知道……她最后的心意……
一个模糊而执着的念头,如同黑暗中最后一点萤火,在她即将彻底沉寂的意识中顽强地亮起。
她颤抖着,用尽全身残存的、微不足道的气力,艰难地移动着那只几乎已经冻僵、布满冻疮和细小伤口的手。她摸索着,伸向自己怀中那最贴身、也是唯一还残留着一丝体温的地方。
指尖,触碰到两样东西。
一样,是那枚未完成的平安符。宝蓝色的缎面,那株未能绣完的翠竹,金线银线在绝对的黑暗中无法看见,但她能清晰地感受到那凹凸的纹路,仿佛还能触摸到当初绣制时,那份潜藏在每一针、每一线里的、最真挚的祈愿。
另一样,是那方素白的手帕。上面早已浸染了新旧交织的、暗红与鲜红相间的血渍,如同雪地里凋零的残梅。
她将手帕,颤巍巍地摊开在自己冰冷的膝头。
然后,她缓缓地,将另一只手的食指,递到唇边。
没有犹豫,她用尽最后一点力气,猛地咬了下去!
尖锐的疼痛瞬间传来,却远不及她体内那万分之一的痛苦。一滴、两滴……温热的、带着她生命最后温度的鲜血,从指尖的伤口处渗出,凝聚成一颗颗殷红的血珠。
成了!她有了“墨”!
她低下头,俯下身,将全部的精神力都凝聚在那根流淌着鲜血的手指上。手臂颤抖得如同风中的残叶,眼前的景物模糊不清,重叠晃动。
她开始书写。
每一笔,都重若千钧,都需要调动她濒死身躯里最后的气力。
每一划,都歪歪扭扭,如同幼童的涂鸦,却带着一种撼人心魄的、以生命为代价的郑重。
第一个字,“望”。她望他平安,望他此生顺遂,望他……忘了她。
第二个字,“君”。她的少爷,她的阿御,她的人间颜色,她此生唯一的……君。
第三个字,“安”。这是她对他,最简单,也最深的祈愿。只要他安好,她便能瞑目。
第四个字,“康”。愿他身体康健,长命百岁,不再受病痛折磨。
**“望君安康”。**
四个歪斜的、用鲜血写就的字,终于,艰难地、完整地,呈现在了那方素白与猩红交织的手帕之上。
那血色,在庙外风雪映照出的微光下,红得惊心,红得悲壮,如同她燃尽生命留下的、最后一声无声的呐喊与祝福。
写完最后一个字,她仿佛被彻底抽空了所有。那根滴血的手指无力地垂落,在干草上留下几点最后的暗红。她连抬起手的力气都没有了。
身体,不受控制地向后倒去,重新蜷缩进那冰冷潮湿的干草堆里。
气息,愈发微弱,如同游丝。
视野,迅速被黑暗吞噬。
在意识彻底沉入永恒黑夜的前一刹那,她用尽最后一丝本能,将那只冰冷僵硬、却紧紧攥着那枚平安符的手,挪到了自己的心口。
平安符那冰冷的缎面,贴着她几乎停止跳动的心脏。
仿佛……这样,就能离他近一些。
仿佛……这样,就能将她未能完成的祈愿,传递给他。
仿佛……这样,她就握住了她在这冰冷人世,全部的信仰,与最后的牵挂。
风雪,依旧在庙外疯狂地咆哮,试图将这座破庙连同里面那渺小的生命一起撕碎。
而庙内,那蜷缩在角落的瘦小身影,已然停止了颤抖。
她静静地躺在那里,如同沉睡。
苍白的脸上,沾着血污和尘垢,嘴角却似乎带着一丝极其微弱的、释然又凄楚的弧度。
手中,紧握着那枚染血的平安符。
膝上,摊开着那方写着血书“望君安康”的素帕。
在这无人知晓的破庙角落,在这漫天风雪见证的寒夜,一个曾名为“人间颜色”的女子。
燃尽了她最后的光和热,将所有的爱与祝福,凝成了这四个血字,然后,独自一人,奔赴了那场再无归期的、永恒的长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