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风平浪静-《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

  连杜老站在一旁,都啧啧称奇。

  这法子他可从未听说太医院有哪位大拿会的。

  何明风这小子,到底从哪里学来这么多稀奇古怪的玩意儿的?

  这一招,若是能教给太医院的人,或者是其他医馆的大夫,那可就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了……

  高焕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目露尴尬之色。

  “这,这是个孩子,何兄这么做还说得过去。”

  “要换成个女子,这,这可咋办?”

  杜老闻言,眉眼一横。

  上上下下打量了高焕一眼。

  直把高焕看的心里发毛:“杜老何故这么看我?”

  杜老从鼻子里冷哼一声:“没想到这世道是越来越不得行了,有些人看着年纪轻轻的,想法竟然比老夫这个老头子还要迂腐!”

  高焕顿时脸色一红。

  杜老沉声道:“若有朝一日你娶妻生子,有了女儿,我且问你。”

  “若有朝一日自己女儿落水了,你是希望有人这么把女儿救活。”

  “还是因为男女授受不亲这种事,阻止有人上前救人?”

  高焕的脸更红了,结结巴巴道:“自然,自然希望有人救人……”

  “可是……若是这法子能改进改进,不用,不用嘴对嘴吹气就更好了。”

  何明风见高焕还在纠结这事儿,顿时无语道:“有别的东西能往嘴里吹气自然更好。”

  “但是这种危急时刻,情急之下嘴对嘴吹气是最好的选择。”

  张猛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冲着何明风一抱拳:“何小兄弟,这个法子……能否教教我们?”

  张猛诚恳道:“我们这些人,一路走南闯北,水路走得颇多。”

  “虽然我们几个人都通水性,但是风急浪高难保会遇到什么事儿。”

  “若是会了这个救人的法子,对自身也能更加保险一两分。”

  何明风点点头:“当然可以,张大哥。”

  “这法子,你们若是能推广出去,就尽量教会更多的人。”

  何明风道:“这本就是一个救人的法子,会的人自然是越多越好。”

  杜老捻捻胡须,赞赏地看了何明风一眼。

  刚刚他还在担心万一这何贡生不愿意交给医馆的大夫这法子,就可惜了了。

  现在这么看来,这何贡生真是个心怀天下的人啊!

  是他这个老头子狭隘了。

  此子一片赤诚之心,将来必成大器!

  杜老还在沉思,王大有已经几步上前来。

  满眼含泪,抖着声音道:“多谢贡生老爷,多谢贡生老爷!”

  何明风摆摆手。

  他抬头看看天,现在降雨已然停了。

  若不是轰隆隆的洪水还在不断地奔涌,他都产生了几分已经没事了的错觉了。

  “这是应该的,王里正不用谢。”

  何明风又说道:“您家两位公子只怕无法把人都救上来,冲到下游的人只怕凶多吉少。”

  “王里正不如想想办法,能否派人到下游一观。”

  “看看还能不能把人救回来一些。”

  “哎!”

  王大有擦擦眼中的泪花,连连点头:“是这个道理。”

  王阳和王生来来回回一整天,把能救回来的人都划船带了回来。

  等到半夜,两人把最后一船人送回来之后。

  已经筋疲力尽了。

  两个人一上岸,直接就躺倒在地,一步都走不动了。

  两个人的胳膊都在发抖。

  杜老看到两人嘴唇干裂,连忙喊杜鸣扶起两人,给他们喂些水。

  王阳和王生两个人喝过水,休息了好一会儿,才慢慢缓过神来。

  这时候,被救的村民纷纷围上来,都是眼含热泪地感谢两个人。

  所有人就在山包上过了一夜。

  洪水来的快,去的也快。

  等到了第二日上午,随着时间的流逝。

  山包上的众人肉眼可见地发觉。

  水位在慢慢下降。

  还未等水位完全降下来,王阳和王生两兄弟等不及了。

  又驾着船离开了。

  他们打算去下游找找人,看还有没有活下来的村里人。

  何明风塞给他们两包吃的东西,是他和郑榭之前买的一些干饼。

  还给了两个人一牛皮水袋的水。

  再多的也不能再给了。

  毕竟两个人的船不算大,后面还要救人。

  重量太多了也不好。

  王阳和王生谢过何明风,便离开了。

  其他人等到中午已然饥肠辘辘了。

  大家被救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时间去拿吃食。

  张猛立刻喊了自己人,把他们之前准备的路上干粮拿出来。

  一起煮了分给众人吃。

  王大有满脸愧色:“张头领,这,这还要吃你们准备的路上干粮……”

  说着王大有看看水位,觉得下降的速度越来越快了。

  于是一狠心:“我们这些人就不需要吃什么了,再过半个时辰,我们就可以趟水回家了。”

  张猛摇摇头:“不吃饭怎么能行?”

  “等你们回村,到时候家中炉灶柴火都被淹了。”

  “怎么做饭?”

  王大有顿时被张猛问了个哑口无言。

  张猛挥挥手:“王里正无需为我们担心。”

  “再往前走就到城里了,我们自会去城中买些补给。”

  王大有顿时冲着张猛一抱拳:“大恩不言谢,那就多谢张头领了!”

  张猛准备的干粮自然不够这么多人吃的,高焕和何明风、杜老都各自凑出来一些。

  众人干脆搭了个简单的炉灶,架上商队的大锅。

  把各色米、豆子之类的东西都下锅。

  加上肉干、干蘑菇之类的干货。

  煮成了一大锅咸粥。

  每个人能分到两碗。

  饥肠辘辘了一整天,加上又是担惊受怕的。

  村里的村民们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此时拿到属于自己的那份粥,都忍不住大口大口稀里呼噜地吃了起来。

  “真香啊!我活了一辈子,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粥了!”

  一个老者捧着碗感慨道。

  之前嘲笑过商队他们小题大做,胆小如鼠的几个村民都闭上了嘴。

  耷拉着脑袋,一副追悔莫及的样子。

  他们本就是村中过的比较好的及家人。

  这次洪水来了,他们几家人是受损最大的。

  真想狠狠地扇自己两巴掌,当时怎么就没听这些商队人的话,把家中值钱的东西还有粮食都拉上山呢……

  真是肠子都悔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