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重整旗鼓-《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

  何明风这一番话,让许多原本对倭军心存畏惧的官员瞬间有了不一样的感悟。

  对啊!

  倭人再凶猛,东瀛那地方不过巴掌大小。

  又能如何?

  只要他们挺住了,东瀛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这块硬骨头啃下来。

  何明风并未停下:“故臣以为陆师方面,当摒弃冒进之策,转为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李将军麾下步卒,应大量配备工部技改坊近来改良之火铳、虎蹲炮等火器,以其之长克敌之短。”

  “构筑坚固营垒,逐步挤压倭军活动空间,避其铁炮锋芒,诱其出击,或寻机近战破阵。”

  “不求速胜,但求消耗,牢牢牵制其陆上主力。”

  “水师方面,当由统领主力,不能只满足于沿岸巡逻,而应主动出击。”

  何明风面容肃穆。

  “寻找并歼灭东瀛补给船队,封锁对马海峡等关键航道,彻底切断平壤乃至后续可能增援之敌的海上路线。”

  “同时,水师亦可搭载精锐,袭扰其沿海据点,使其首尾不能相顾!”

  何明风声音铿锵:“此‘陆师固守,水师破交’之策,核心在于以我之长,攻彼之短。”

  “依托本土与属邦支援,耗其国力,断其粮道,待其师老兵疲,内部分裂,补给断绝之时,再以雷霆之势,一举击溃!”

  何明风的话语落下,紫宸殿内一片寂静。

  忽然,一人越众而出。

  正是裴晗。

  他转向御座,深深一揖,语气变得无比郑重。

  “前线将士破敌,离不开后方粮秣军械之源源供给。”

  “何翰林此策,陆师稳扎稳打需充足军械粮草支撑,水师纵横海上需战舰维护、弹药补充,皆与后勤息息相关。”

  “此策欲成,后勤保障乃重中之重,不容有失!”

  他猛地抬起头,目光灼灼。

  “陛下!臣裴晗,蒙圣恩署理户部,深知此战关乎国运,后勤乃大军命脉所在。“

  “臣不才,愿立军令状,总摄东征粮饷督办事宜,竭尽所能,统筹调度,必保前线粮秣、军械、被服等一应物资供应无虞!”

  “纵有千难万险,亦绝不使将士们腹中无食、手中无械!”

  “若有一丝延误或缺漏,臣甘愿受军法处置,以正国法!”

  林靖远看着殿中央肃然而立的何明风,又看向一脸决然的裴晗。

  一个献出制胜良策,一个愿担起后勤重责。

  他心中积压的压力,在这一刻仿佛找到了一个坚实的支点。

  林靖远深吸一口气,一直紧握龙椅扶手的手终于缓缓松开。

  “准赵尚书所奏,擢升李惊风为征东提督,总辖诸军,赐尚方宝剑,准其临机专断之权!”

  “准何明风所献之策,整合水师,务必切断倭寇海上粮道,配合陆师作战!”

  “准裴晗所请,命裴晗总督东征粮饷,统筹一应后勤转运、军械制造、粮秣供应事宜,各部、各省需竭力配合,不得有误!”

  林靖远扫视一下座下心思各异的大臣们,声音终于找回了力量。

  一锤定音。

  “此战,关乎国运,望诸卿摒弃成见,同心协力,共克时艰!”

  “再有妄言议和、动摇军心、或于后勤之事推诿掣肘者,无论品级,严惩不贷!”

  ……

  深秋的户部衙署,算盘声噼啪作响,如同急雨敲窗,却更添几分焦灼。

  新任命的东征后勤总调度、户部侍郎裴晗,端坐在堆积如山的账册之后,眉头紧锁,几乎要拧成一个川字。

  他离京多年,甫一回京先是去镇压漕帮之乱。

  然后便主动请缨,被委以此等重任。

  裴晗本以为凭借多年历练足以应对,然而一接手,才发现这摊子浑水,远比他想象的要深。

  “王主事。”

  裴晗指着账册上一处明显涂改后又重新誊写的数字,声音带着压抑的火气。

  “这三年前入库的牛角,账上记着一千五百对。”

  “去年核查时还剩八百对,为何今次调用,库房里实存不足三百?”

  “那五百对优质牛角,难道自己长翅膀飞了不成?”

  被称为王主事的中年官员额头沁出细密汗珠,支吾道:“这个……回禀裴大人,去岁……去岁武库司曾批条调用一批制作角弓。”

  “许是……许是当时记录有误,或是……或是虫蛀损耗……”

  “虫蛀?”

  裴晗气极反笑,拿起另一本账册重重拍在桌上。

  “那火硝呢?朝廷明令管控的战略之物,各地矿课司岁岁上缴,账目年年有增,为何如今库中存量,竟不足应付东征大军一月之需?”

  “市面上的火硝价格,更是三日之内连翻三倍!这也是虫蛀了?还是被耗子啃了?”

  王主事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面色惨白,只是叩头,却再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裴晗看着他这副模样,心中已然明了。

  这绝非简单的账目混乱或管理不善,背后定然有一只甚至数只无形的黑手,在暗中操纵,囤积居奇,卡着东征大军的命脉!

  他强压怒火,挥退王主事,独自在值房内踱步。

  窗外秋风萧瑟,卷起枯叶,更衬得他心绪纷乱。

  牛角是制作强弓硬弩的关键材料,火硝是火药的根本。

  此二物短缺,前线将士的战斗力将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影响战局。

  是谁有如此大的胆子,又有如此通天的本事,能在朝廷严控之下,神不知鬼不觉地囤积起如此巨量的战略物资?

  他在京城根基不算深厚,离京数年,许多关系已然生疏。

  苦思无策之际,一个名字跃入脑海。

  对了,他虽然这几年不在京城,但是有人在!

  思及此,裴晗匆匆站起身,望着脸色苍白的王主事,淡淡道:“我有事,先行一步。”

  ……

  与此同时,城南一处略显僻静的茶楼雅间内,刘元丰正坐立不安。

  他面前的茶水早已凉透,却一口未动。

  他脑海中反复回放着数月前的惊魂一幕。

  自家弟弟勾连怀王,还暗中对他下杀手。

  若不是两位道上的朋友相助,只怕刘家的家业都已经在怀王手里了。

  事后,他虽清理了门户,但是怀王势大,自己此番侥幸逃脱,难保不会有下一次。

  他本不欲把此事告诉别人,可是……刘元丰心中闪过一丝不安。

  他咬咬牙,不行!

  如果不说,只怕说不定哪天他就悄无声息地消失在这个世界上了。

  此事一定要说,而且只能说给那个……他信得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