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意识网络与暗流
“金色丰碑”提供的能源与材料技术,如同给濒临力竭的珊瑚城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在严格保密和层层验证下,新型能源收集阵列开始在城市外围隐秘铺设,效率远超旧有的地热和核聚变系统。
利用新合成公式制造的“星尘钢”衍生材料——“丰碑合金”,其性能甚至比逆向工程自“播种者”残骸的版本更胜一筹,开始逐步替换星舰龙骨的关键承重部件,“星火计划”的进度显着加快。
然而,王超并未被这表面的顺利冲昏头脑。他大部分时间依然沉浸在自身力量的锤炼和对六棱柱的探索中。“丰碑”的馈赠越是珍贵,他内心那份源于“观察者”介入的警惕就越发清晰。他需要更快地变强,需要更深入地理解“钥匙”的意义。
在一次深度冥想中,当他将精神力的触角通过六棱柱,与“初”那缓慢衰减却依旧浩瀚的意志产生微弱共鸣时,一个意想不到的变化发生了。
不再是之前那种模糊的感应或信息的单向传递。这一次,他的意识仿佛被拉入了一个由无数纤细、闪烁的光丝构成的巨大网络。这些光丝以“初”为核心,向着四面八方延伸,有些明亮稳定,有些则黯淡欲断,甚至沾染着污浊的暗红色——那显然是“腐蚀者”尚未被完全清除的侵蚀痕迹。
他“看”到了珊瑚城在这网络中的位置,如同一个刚刚被点亮的、散发着坚定但微弱光芒的节点。他甚至能隐约感受到城中数千居民汇聚而成的、充满求生意志与希望的情绪波动,如同网络背景中一片温暖的星云。
而李娜、老周、杨教授等与他羁绊最深的人,在这个意识网络中则如同较为明亮的星辰,与他自身节点之间连接着格外清晰牢固的光丝。
“这是……‘初’的意识网络?或者说,是它所维系的这片海域的生命与意志的共鸣场?”王超心中明悟。六棱柱作为“钥匙”,不仅让他能与“初”沟通,更在某种层面上,赋予了他感知甚至初步介入这个庞大网络的权限!
他尝试着,将一丝蕴含着“秩序安抚”意念的精神力,沿着连接着珊瑚城节点的光丝,轻柔地传递过去。
下一刻,指挥中心内,正在处理事务的老周忽然感觉心中连日来的焦躁与压力莫名舒缓了许多,思路变得清晰。医疗区内,一些因之前战斗和恐惧而失眠的伤员,也莫名地陷入了沉静的睡眠。就连正在实验室里埋头苦算的杨教授,也感觉灵光一现,卡住的一个公式难题似乎找到了突破口。
效果微弱,但真实存在!
王超心中振奋,但随即,一股强烈的虚弱感袭来,让他不得不退出了这种奇特的网络感知状态。仅仅是进行一次小范围的情绪安抚,消耗的精神力就远超他之前任何一次攻击。
“看来,这并非可以随意使用的力量。”王超喘息着,脸色发白,但眼中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为他指明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不仅是个人武力的提升,更是对整个群体意志的引导和加持!如果能够熟练掌握,在未来的战斗中,或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就在王超初步探索意识网络的同时,李娜指挥的外部侦察小队,在利用“丰碑”技术改进的新型隐形侦察器后,终于捕捉到了那个“无形访客”——“观察者”的更多踪迹。
并非直接的影像,而是其在空间中移动时留下的、极其细微的“涟漪”痕迹。这些痕迹显示,“观察者”并非完全随机出现,它的活动似乎围绕着几个固定的“锚点”:一个自然是“初”的核心区域;另一个,则是那片被称为“寂静岭”、蕴含着“归寂”力量的海沟;而第三个……赫然指向了b-7扇区,那个“金色丰碑”所在的位置!
它似乎在持续监控着这三个最关键的地点。
更令人不安的是,侦察器在追踪一道较新的“涟漪”痕迹时,意外地在一片远离珊瑚城和任何已知资源点的荒芜海沟中,发现了一个极其隐秘的、散发着微弱空间波动的“结构”。
那并非自然造物,而是一个由某种未知暗物质构成的、不断进行着复杂计算的微小棱镜。它深埋在岩层中,几乎与环境融为一体,若非“观察者”的痕迹恰好经过那里,根本不可能被发现。
杨教授团队远程分析后,得出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结论:这个暗物质棱镜,是一个超微型的高维信息中转站和……监视器!它正在悄无声息地收集着这片海域的所有能量波动、物质变化乃至微弱的意识活动信息,并通过一种无法理解的方式,实时传输出去!
接收端指向的坐标,经过初步测算,远远超出了太阳系,甚至可能不在银河系内!
“观察者”不仅在看,它在记录,它在向某个遥远的存在汇报这里的一切!
这个消息被严格封锁在最高层。压力如山般袭来。
“金色丰碑”的善意馈赠,“观察者”的冰冷监视,“腐蚀者”潜伏的威胁,以及星海中未知的“收割者”……珊瑚城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多方博弈的棋盘之上,而他们,只是棋盘上一枚刚刚学会自己移动的棋子。
王超握紧六棱柱,感受着其中与意识网络、与遥远坐标的共鸣。
他必须更快地成长,必须尽快让“星火”点燃,驶向那片决定命运的深空。
在这场跨越星海的棋局中,他们不能永远只做棋子。
(第三百七十九章 完)
“金色丰碑”提供的能源与材料技术,如同给濒临力竭的珊瑚城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在严格保密和层层验证下,新型能源收集阵列开始在城市外围隐秘铺设,效率远超旧有的地热和核聚变系统。
利用新合成公式制造的“星尘钢”衍生材料——“丰碑合金”,其性能甚至比逆向工程自“播种者”残骸的版本更胜一筹,开始逐步替换星舰龙骨的关键承重部件,“星火计划”的进度显着加快。
然而,王超并未被这表面的顺利冲昏头脑。他大部分时间依然沉浸在自身力量的锤炼和对六棱柱的探索中。“丰碑”的馈赠越是珍贵,他内心那份源于“观察者”介入的警惕就越发清晰。他需要更快地变强,需要更深入地理解“钥匙”的意义。
在一次深度冥想中,当他将精神力的触角通过六棱柱,与“初”那缓慢衰减却依旧浩瀚的意志产生微弱共鸣时,一个意想不到的变化发生了。
不再是之前那种模糊的感应或信息的单向传递。这一次,他的意识仿佛被拉入了一个由无数纤细、闪烁的光丝构成的巨大网络。这些光丝以“初”为核心,向着四面八方延伸,有些明亮稳定,有些则黯淡欲断,甚至沾染着污浊的暗红色——那显然是“腐蚀者”尚未被完全清除的侵蚀痕迹。
他“看”到了珊瑚城在这网络中的位置,如同一个刚刚被点亮的、散发着坚定但微弱光芒的节点。他甚至能隐约感受到城中数千居民汇聚而成的、充满求生意志与希望的情绪波动,如同网络背景中一片温暖的星云。
而李娜、老周、杨教授等与他羁绊最深的人,在这个意识网络中则如同较为明亮的星辰,与他自身节点之间连接着格外清晰牢固的光丝。
“这是……‘初’的意识网络?或者说,是它所维系的这片海域的生命与意志的共鸣场?”王超心中明悟。六棱柱作为“钥匙”,不仅让他能与“初”沟通,更在某种层面上,赋予了他感知甚至初步介入这个庞大网络的权限!
他尝试着,将一丝蕴含着“秩序安抚”意念的精神力,沿着连接着珊瑚城节点的光丝,轻柔地传递过去。
下一刻,指挥中心内,正在处理事务的老周忽然感觉心中连日来的焦躁与压力莫名舒缓了许多,思路变得清晰。医疗区内,一些因之前战斗和恐惧而失眠的伤员,也莫名地陷入了沉静的睡眠。就连正在实验室里埋头苦算的杨教授,也感觉灵光一现,卡住的一个公式难题似乎找到了突破口。
效果微弱,但真实存在!
王超心中振奋,但随即,一股强烈的虚弱感袭来,让他不得不退出了这种奇特的网络感知状态。仅仅是进行一次小范围的情绪安抚,消耗的精神力就远超他之前任何一次攻击。
“看来,这并非可以随意使用的力量。”王超喘息着,脸色发白,但眼中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为他指明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不仅是个人武力的提升,更是对整个群体意志的引导和加持!如果能够熟练掌握,在未来的战斗中,或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就在王超初步探索意识网络的同时,李娜指挥的外部侦察小队,在利用“丰碑”技术改进的新型隐形侦察器后,终于捕捉到了那个“无形访客”——“观察者”的更多踪迹。
并非直接的影像,而是其在空间中移动时留下的、极其细微的“涟漪”痕迹。这些痕迹显示,“观察者”并非完全随机出现,它的活动似乎围绕着几个固定的“锚点”:一个自然是“初”的核心区域;另一个,则是那片被称为“寂静岭”、蕴含着“归寂”力量的海沟;而第三个……赫然指向了b-7扇区,那个“金色丰碑”所在的位置!
它似乎在持续监控着这三个最关键的地点。
更令人不安的是,侦察器在追踪一道较新的“涟漪”痕迹时,意外地在一片远离珊瑚城和任何已知资源点的荒芜海沟中,发现了一个极其隐秘的、散发着微弱空间波动的“结构”。
那并非自然造物,而是一个由某种未知暗物质构成的、不断进行着复杂计算的微小棱镜。它深埋在岩层中,几乎与环境融为一体,若非“观察者”的痕迹恰好经过那里,根本不可能被发现。
杨教授团队远程分析后,得出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结论:这个暗物质棱镜,是一个超微型的高维信息中转站和……监视器!它正在悄无声息地收集着这片海域的所有能量波动、物质变化乃至微弱的意识活动信息,并通过一种无法理解的方式,实时传输出去!
接收端指向的坐标,经过初步测算,远远超出了太阳系,甚至可能不在银河系内!
“观察者”不仅在看,它在记录,它在向某个遥远的存在汇报这里的一切!
这个消息被严格封锁在最高层。压力如山般袭来。
“金色丰碑”的善意馈赠,“观察者”的冰冷监视,“腐蚀者”潜伏的威胁,以及星海中未知的“收割者”……珊瑚城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多方博弈的棋盘之上,而他们,只是棋盘上一枚刚刚学会自己移动的棋子。
王超握紧六棱柱,感受着其中与意识网络、与遥远坐标的共鸣。
他必须更快地成长,必须尽快让“星火”点燃,驶向那片决定命运的深空。
在这场跨越星海的棋局中,他们不能永远只做棋子。
(第三百七十九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