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八年三月,京城的春风吹得护城河边的柳树抽了新绿,江兰终于能从繁杂的日常管理中抽出身来,跟着大嫂去逛西市的绸缎街。自从掌柜们上岗后,她每天只需看日报、做统筹,倒有了些空闲时间 —— 这次去绸缎街,本是大嫂想给即将过生辰的江王氏扯块好丝绸做衣裳,却没成想,竟让她发现了新的商业机遇。
绸缎街最热闹的要数 “云锦斋”,京城半数以上的贵妇都在这里订丝绸。江兰跟着大嫂刚走到门口,就听见两个穿着绫罗绸缎的夫人在低声抱怨:“这云锦斋的丝绸是好,可这图案也太老气了,不是缠枝莲就是百鸟朝凤,去年做的披巾,今年戴出去都有人说撞款。” 另一个夫人也叹气:“可不是嘛!上次想做件轻便的睡衣,掌柜的说只有厚缎子,夏天穿得满身汗,真是不实用。”
江兰顺着她们的目光看向柜台 —— 玻璃柜里摆着的丝绸确实如她们所说,图案多是清代传统纹样,颜色不是大红就是宝蓝,虽华丽却少了些新意;再看款式,不是做衣裳的整匹布,就是简单裁成的披巾,用途单一得很。她忽然想起穿越前见过的丝绸文创 —— 有印着简约图案的丝巾,能当披巾、头巾,还能系在腰间当装饰;有轻薄透气的丝绸睡衣,缀着精致的暗纹,既舒服又雅致。若是把这些现代设计理念融入清代丝绸,既能解决贵妇们 “图案老、用途少” 的痛点,又能让自己的商业版图从 “日用品” 拓展到 “丝绸制品”,岂不是两全其美?
“大嫂,咱们先不扯布,去云锦斋里面看看。” 江兰拉着大嫂的手,脚步轻快地走进店里。云锦斋的掌柜苏文清正在柜台后算账,见进来的是两个衣着得体的妇人,连忙起身迎客:“二位夫人想看些什么?小店新到了一批江南的杭绸,颜色鲜亮,做衣裳最合适。”
江兰没急着看布,而是指着柜台里的丝绸问:“苏掌柜,请问这些丝绸除了做衣裳,还能做些别的吗?比如轻便的披巾、睡衣之类的。”
苏文清愣了一下,随即摇头:“夫人有所不知,这丝绸金贵,做衣裳最显档次,做披巾、睡衣太浪费了。而且历来都是这么做的,没人会用杭绸做睡衣。”
“可若是做得精致,贵妇们未必不
绸缎街最热闹的要数 “云锦斋”,京城半数以上的贵妇都在这里订丝绸。江兰跟着大嫂刚走到门口,就听见两个穿着绫罗绸缎的夫人在低声抱怨:“这云锦斋的丝绸是好,可这图案也太老气了,不是缠枝莲就是百鸟朝凤,去年做的披巾,今年戴出去都有人说撞款。” 另一个夫人也叹气:“可不是嘛!上次想做件轻便的睡衣,掌柜的说只有厚缎子,夏天穿得满身汗,真是不实用。”
江兰顺着她们的目光看向柜台 —— 玻璃柜里摆着的丝绸确实如她们所说,图案多是清代传统纹样,颜色不是大红就是宝蓝,虽华丽却少了些新意;再看款式,不是做衣裳的整匹布,就是简单裁成的披巾,用途单一得很。她忽然想起穿越前见过的丝绸文创 —— 有印着简约图案的丝巾,能当披巾、头巾,还能系在腰间当装饰;有轻薄透气的丝绸睡衣,缀着精致的暗纹,既舒服又雅致。若是把这些现代设计理念融入清代丝绸,既能解决贵妇们 “图案老、用途少” 的痛点,又能让自己的商业版图从 “日用品” 拓展到 “丝绸制品”,岂不是两全其美?
“大嫂,咱们先不扯布,去云锦斋里面看看。” 江兰拉着大嫂的手,脚步轻快地走进店里。云锦斋的掌柜苏文清正在柜台后算账,见进来的是两个衣着得体的妇人,连忙起身迎客:“二位夫人想看些什么?小店新到了一批江南的杭绸,颜色鲜亮,做衣裳最合适。”
江兰没急着看布,而是指着柜台里的丝绸问:“苏掌柜,请问这些丝绸除了做衣裳,还能做些别的吗?比如轻便的披巾、睡衣之类的。”
苏文清愣了一下,随即摇头:“夫人有所不知,这丝绸金贵,做衣裳最显档次,做披巾、睡衣太浪费了。而且历来都是这么做的,没人会用杭绸做睡衣。”
“可若是做得精致,贵妇们未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