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商户的倒戈-《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

  雍正二十八年九月初七,京城南城的 “赵记粮铺” 刚开门,掌柜赵老栓就把儿子赵小满叫到里屋,从床底下拖出一个沉重的木箱子,打开一看,里面装着一叠泛黄的纸张 —— 那是去年八爷党马武逼他签的 “囤粮协议”,上面写着 “每月需囤粮两百石,不得低于一两八售价,否则扣罚全部货款”。

  “爹,您拿这个出来干啥?” 赵小满挠着头,一脸不解,“八爷党现在自身难保,兴昌号都快关门了,这协议还有啥用?”

  赵老栓没说话,只是拿起一张协议,手指划过 “扣罚全部货款” 的字样,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你以为爹想囤粮?去年马武带着人来,说要是不签,就砸了咱们的粮铺,还把你妹妹抓走当人质!咱们小商户,哪敢跟他们硬刚?可你看这半年,瑞祥号开了分铺,一两五就能买新米,咱们这囤的陈米,一两九都没人要,上个月只卖了三十石,连房租都快交不起了!”

  他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传单,是昨天公平商会的伙计送来的,上面写着 “中小商户入会享三利:平价货源直供、运费减免三成、纠纷监察司撑腰”。赵老栓指着传单,声音带着犹豫又藏着期待:“我听说,西城的王掌柜、北城的李掌柜,都加入公平商会了,现在他们的粮铺,每天都挤满人,米价降了,销量反而涨了,赚的比之前还多。要不…… 咱们也去试试?”

  赵小满眼睛一亮:“爹,我早就想去了!昨天我去瑞祥号分铺买米,看到孙掌柜的布庄就在旁边,他说加入商会后,瑞祥号给的丝绸进价降了一成,还帮他联系漕船运货,之前八爷党压他价,现在他的布卖得比之前便宜,买的人排着队!”

  父子俩正说着,门口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是隔壁 “孙记布庄” 的掌柜孙世安,他手里攥着一个布包,脸上满是急切:“老栓,你是不是也想加入公平商会?我刚从那边回来,江姑娘说今天入会还能优先拿到江南新到的丝绸,咱们一起去,人多也有个照应!”

  赵老栓连忙点头,锁了粮铺门,跟着孙世安往公平商会赶。路上,孙世安打开布包,里面是两块褪色的棉布:“你看,这是去年八爷党硬塞给我的‘供货’,说每匹给我三钱银子,逼着我按五钱卖,百姓们嫌贵又掉色,堆在库里快发霉了。现在公平商会给的江南新布,每匹四钱,颜色鲜亮,还能赊账,我要是再跟着八爷党,布庄就真得倒闭了!”

  两人赶到公平商会时,门口早已排起了长队,都是和他们一样想入会的中小商户 —— 有卖杂货的刘三、开油坊的周老根、做点心的吴二娘,每个人手里都攥着账本或样品,脸上满是期待。商会院子里,江兰正和江老实、丫蛋忙着接待,江老实负责登记商户信息,丫蛋给大家递茶水,小宝则拿着算盘,帮商户核算入会前后的成本差异。

  “赵掌柜,您来啦!” 江兰看到赵老栓,笑着迎上去,“之前听王掌柜说您的粮铺受八爷党胁迫,一直想帮您,现在您愿意来,咱们一起把粮价稳下来,让百姓买得实惠,您也能赚得踏实。”

  赵老栓把 “囤粮协议” 递过去,声音有些哽咽:“江姑娘,俺之前也是没办法,被他们逼着囤粮抬价,俺心里一直不安。现在俺想通了,跟着您干,才是正路!您看俺这粮铺,要是能拿到瑞祥号的平价新米,俺愿意降到一两五,跟您的分铺一个价!”

  江兰接过协议,仔细看了一眼,递给旁边的监察司官员李正:“李大人,这些协议都是八爷党胁迫商户的证据,还得麻烦您存档,以后要是八爷党再敢骚扰他们,咱们也好有个说法。”

  李正点头应下,对赵老栓说:“赵掌柜放心,现在有监察司在,谁也不敢再欺负你们。要是有人敢上门闹事,直接报官,咱们立刻抓人!”

  小宝这时走过来,拿着一张核算表递给赵老栓:“赵掌柜,我算了算,您加入商会后,从瑞祥号拿新米,每石成本一两三,卖一两五,每石能赚二钱,要是每月卖三百石,就能赚六十两,比您之前囤陈米赚的多一倍还多。而且咱们商会能帮您联系漕船,运费减免三成,您的成本还能再降!”

  赵老栓看着核算表上的数字,眼睛瞬间亮了,之前的犹豫彻底没了,连忙在入会协议上签了字,还按了鲜红的手印:“俺签!俺这就回去把陈米降价处理,明天就进新米!”

  孙世安也跟着签了协议,江兰让伙计给他取来一匹江南新布:“孙掌柜,您先看看这布的质量,要是满意,咱们现在就能签供货协议,明天漕船就到,保证不耽误您的生意。”

  孙世安接过布,手指摩挲着细腻的布料,比八爷党给的粗布好太多,激动得声音都发颤:“满意!太满意了!俺这就回去收拾库房,明天就来拉货!”

  一上午的功夫,就有二十多家中小商户签了入会协议,院子里的笑声此起彼伏。卖杂货的刘三拿着一瓶快过期的酱油,愁眉苦脸地找江兰:“江姑娘,俺这杂货铺快撑不下去了,八爷党之前垄断了货源,俺进不到新货,这些酱油都快坏了,您能帮俺想想办法不?”

  江兰接过酱油瓶,看了一眼保质期,对丫蛋说:“你去联系瑞祥号的杂货货源,让他们给刘掌柜优先供货,就说是商会的会员,按成本价算。另外,咱们可以搞个‘旧物换新’活动,百姓拿过期的杂货来,能抵两文钱买新货,既帮刘掌柜清库存,又给百姓实惠。”

  刘三听了,当即就笑了:“江姑娘,您这主意太好了!俺这就回去准备,以后俺的杂货铺,就只卖商会的货,再也不跟八爷党打交道了!”

  消息像长了翅膀,不到半天就传遍了京城的中小商户圈。之前还在犹豫的商户,看到赵老栓、孙世安他们欢天喜地地入会,还拿到了实惠,也纷纷放下顾虑,提着账本、带着样品,往公平商会跑。到了下午,入会的商户已经超过了五十家,商会的登记册都用了三本,院子里的茶水添了一波又一波,江老实的嗓子都快喊哑了,脸上却满是笑意。

  而此刻的八爷府,管家福安正急急忙忙地冲进书房,手里攥着一张商户名单,脸色惨白:“爷,不好了!南城的赵老栓、孙世安,还有北城的二十多家商户,都去加入公平商会了!现在咱们旗下的商号,连个进货的商户都没有,恒裕号的丝绸堆在库里,兴昌号的陈米没人买,再这样下去,不出三天,所有商号都得关门!”

  胤禩正坐在椅子上,手里把玩着最后一块没当掉的玉佩,听到这话,玉佩 “啪” 地掉在地上,摔出一道裂痕。他猛地站起身,眼睛瞪得通红:“反了!反了!这些商户之前拿了本爷的好处,现在见风使舵,都去投靠江兰!福安,你带家丁去拦着,告诉他们,要是敢加入公平商会,本爷饶不了他们!”

  福安面露难色:“爷,没用的!刚才家丁来报,他们去拦赵老栓,结果赵老栓拿出了监察司的文书,说有朝廷撑腰,还把家丁赶了出来。现在百姓们都帮着商会,咱们的人一靠近,就有人喊‘抓八爷党的狗腿子’,根本没人怕咱们了!”

  “没人怕?” 胤禩气得浑身发抖,抓起桌上的茶杯就摔在地上,碎片溅了一地,“本爷是王爷!他们竟敢不怕本爷!马武呢?让马武去!他之前不是很会威胁商户吗?让他去把那些叛徒抓回来!”

  福安低下头,声音细若蚊蝇:“爷,马武还在刑部大牢里,听说昨天已经招了…… 招了您让他胁迫商户囤粮的事,刑部的人已经在查咱们旗下的商号了……”

  胤禩的身体晃了晃,差点栽倒,福安连忙扶住他。他看着窗外空荡荡的庭院,想起之前商户们捧着孝敬银子、点头哈腰的模样,再对比现在的众叛亲离,心里像被刀子割一样疼。他知道,那些商户不是不怕他,是他已经没了威胁的底气 —— 没了漕帮支持,没了私库银子,没了马武撑腰,他连自己的商号都保不住,更别说拦着别人入会。

  当天傍晚,更坏的消息传来 —— 八爷党旗下最后一家还在勉强支撑的 “聚丰祥” 钱庄,因为储户们都去瑞祥号的兰馨银行存钱(兰馨银行给的利息比钱庄高两成,还能保障本金安全),发生了挤兑,掌柜周通没办法,只能带着账本跑到八爷府,跪在地上哭求:“爷,储户们都来取钱,库里只剩五百两了,您要是再不给钱,咱们只能关门大吉,我也得去顺天府自首了!”

  胤禩看着周通,嘴唇动了动,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他知道,自己已经没钱了,就算有钱,也填不满钱庄的窟窿。他挥了挥手,声音沙哑:“你走吧…… 别再来找本爷了。”

  周通见他这样,知道再求也没用,站起身,狠狠啐了一口:“早知道你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当初就不该跟着你!我现在就去加入公平商会,至少还能有条活路!” 说罢,他转身就走,连账本都扔在了地上。

  夜色渐深,八爷府的商号接二连三地挂出了 “停业转让” 的牌子,兴昌号的王福安卷走了最后一点银子跑路了,恒裕号的李掌柜带着布料去了公平商会,聚丰祥钱庄的大门被储户们砸得稀烂 —— 胤禩苦心经营多年的商业联盟,在短短一天里,彻底土崩瓦解。

  而公平商会这边,却还亮着灯火。江兰和家人、伙计们正在整理入会商户的资料,小宝拿着刚算好的总账,兴奋地说:“姑母,现在加入商会的商户已经有六十五家了,覆盖了粮、布、杂货、油坊、点心等十二个行业,咱们的货源需求比之前多了三成,明天得让瑞祥号多调些货过来!”

  江老实端着一碗刚煮好的姜汤,递给江兰:“兰丫头,歇会儿吧,你都忙了一天了。今天来的商户,都说您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要是没有您的公平商会,他们早就被八爷党逼得家破人亡了。”

  江兰接过姜汤,喝了一口,暖意顺着喉咙往下淌。她走到窗前,望着远处八爷府方向的黑暗,心里清楚 —— 商户的倒戈,不是偶然,是八爷党欺压百姓、垄断资源的必然结果,也是公平商会 “惠民、公平、互助” 理念的胜利。这些中小商户,就像新政的毛细血管,他们的加入,让新政的根基更稳,也让胤禩最后的筹码,彻底消失。

  她拿起笔,在《新政推进计划》上写下:“雍正二十八年九月初七,南城赵老栓、孙世安等六十五家中小商户脱离八爷党,加入公平商会;八爷党商业联盟因无货源、无客源、无资金,彻底瓦解,旗下商号尽数停业;公平商会覆盖十二行业,与瑞祥号形成‘货源 - 销售 - 服务’闭环,民生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后续重点:1. 协助新入会商户清库存、调新货,确保经营顺畅;2. 联合监察司,彻查八爷党商号囤粮、压价等劣迹,为百姓追回损失;3. 扩大商会规模,吸纳周边县城商户,将公平经营理念推广至京郊。”

  写完计划,江兰转身回到桌前,丫蛋正和孙世安的伙计核对丝绸供货量,小宝在给赵老栓算新米的进货成本,江老实则在给明天要来入会的商户写通知 —— 整个商会都透着一股生机勃勃的气息,与八爷府的衰败形成鲜明对比。

  胤禩坐在黑暗的书房里,听着远处传来的零星笑声(那是公平商会商户们庆祝入会的声音),心里满是绝望。他知道,自己的时代已经彻底结束了,而江兰和新政的时代,才刚刚开始,且会像公平商会的灯火一样,越来越亮,照亮大清的每一个角落。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