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草药换粮-《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

  江兰拖着受伤的膝盖回到家时,天刚蒙蒙亮。院角的积雪被晨光染成了淡金色,却依旧透着刺骨的寒意,她刚踏进院门,就看到江丫蛋穿着小棉袄蹲在门槛边,手里拿着一根树枝在雪地上画圈,看到她回来,眼睛一下子亮了,蹦蹦跳跳地跑过来:“三姐!你去哪了?娘找你好半天了!”

  小丫头的手冻得通红,鼻尖也泛着粉,江兰连忙蹲下身,把她的小手揣进自己的衣襟里暖着:“三姐去外面走走,给丫蛋找好吃的了。” 她说着,拍了拍怀里的草药袋,袋子里的草药被雪水浸得有些潮,隔着粗布都能摸到叶片的粗糙触感。

  “兰丫头!你可算回来了!” 江王氏的声音从堂屋传来,她快步走出来,看到江兰膝盖上破了的裤子和包扎的布巾,脸色一下子变了,“你这膝盖怎么了?是不是摔着了?跟你说别走远,你怎么不听!”

  江兰站起身,扶着母亲的胳膊,笑着安抚:“娘,没事,就是不小心滑了一下,我已经用布巾包好了,不碍事。” 她没敢说遇到王府管事的事,怕母亲担心,只把怀里的草药袋递过去,“您看,我采了些草药,晾干了说不定能换点东西。”

  江王氏接过袋子,捏了捏里面的草药,眉头皱了起来:“这野草能换什么?别到时候白忙活一场,还把身子冻着了。” 话虽这么说,却还是扶着江兰往屋里走,“快进屋暖暖,我给你热了粥,再不吃就凉了。”

  进屋后,江兰先把膝盖的伤口重新处理了一遍 ,她从怀里掏出剩下的细麻布,用温水浸湿(这是她特意留的热水,怕直接用冷水刺激伤口),小心翼翼地擦掉伤口周围的血痂和泥土,确认没有感染的迹象,才用干净的布条重新包扎好。江王氏在一旁看着,眼神里满是心疼,却也没再多说,只是把热好的玉米糊糊端过来,还在里面加了一勺野菜碎:“多喝点,补补身子。”

  江兰喝着热粥,心里却在盘算着怎么处理这些草药。蒲公英和败酱草都是新鲜采的,必须尽快晒干,否则容易发霉,影响药效。她放下碗,对江王氏说:“娘,我想把这些草药晒在院子里,您看行不?”

  江王氏愣了一下,指了指院角的角落:“晒在那边吧,别让人看见,免得又有人说闲话。” 她知道张氏爱嚼舌根,要是让张氏看到江兰晒 “野草”,指不定又要阴阳怪气。

  “哎,知道了。” 江兰应着,拿起袋子走到院子里。院角的角落背风,还能晒到上午的阳光,是个晾晒的好地方。她从屋里拿出一块干净的粗布(这是江王氏平时用来晒粮食的,虽然旧,却很干净),铺在一块平整的木板上,然后小心翼翼地把草药倒出来,分成两堆 ,蒲公英一堆,败酱草一堆,分开晾晒能更好地保持各自的药效,这是她在护理课上学的草药处理常识。

  蒲公英的根和叶子要分开摆,根比较粗,需要晒得更久,她就把根摊开,叶子铺在上面,这样根能充分接触阳光;败酱草的茎和叶比较细,容易晒干,她就把败酱草切成小段,均匀地铺在布上,避免重叠发霉。每摆好一处,她都要仔细检查一遍,确保没有沾到泥土或雪水,要是有不干净的地方,就用干布轻轻擦干净 ,她知道,草药的干净程度直接影响药效,也影响能换多少钱。

  冬日的阳光薄得像一层纱,却也带着点暖意,照在草药上,慢慢驱散着水汽。江兰蹲在旁边,时不时要翻动一下草药,让两面都能晒到太阳。寒风依旧在刮,吹得她手指发麻,却也吹走了草药上的潮气,让草药慢慢变得干枯,散发出淡淡的药香。

  江丫蛋也跑过来帮忙,小手小心翼翼地拿着几株蒲公英,学着江兰的样子摆在布上:“三姐,这样摆对吗?”

  “对,丫蛋真聪明。” 江兰摸了摸她的头,把她往怀里拉了拉,“离远点,别冻着了,三姐自己来就行。”

  江丫蛋却不肯走,就蹲在旁边,小手揣在袖子里,看着江兰翻动草药,时不时问一句:“三姐,这些草真的能换好吃的吗?”

  “能,等晒干了,就能换好吃的给丫蛋。” 江兰笑着说,心里却有些忐忑 ,她不知道这些草药到底能不能换钱,也不知道该卖给谁,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接下来的两天,江兰每天都要花大半天时间在院子里晾晒草药。白天要避开邻里的视线,尤其是张氏,每次张氏出门洗衣或挑水,江兰都要赶紧把草药收进屋里,等张氏走了再拿出来晒;晚上则要把草药收进一个干净的陶罐里,放在炕边,避免受潮。江王氏看着她这么上心,也没再多说,只是偶尔会帮她翻一下草药,或者提醒她别冻着。

  到了第三天,草药终于彻底晒干了。蒲公英的根变成了浅棕色,叶子变成了深绿色,一捏就碎,散发出浓郁的药香;败酱草的茎和叶变成了黄绿色,也干透了。江兰把晒干的草药分成两份,用干净的粗布包好,每份都有半斤左右 ,这是她估算的量,太少了卖不上价,太多了怕引起别人注意。

  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卖给谁?

  她不能自己去卖 ,一个十六岁的包衣丫头,拿着草药去药铺或找郎中,太惹眼了,容易被人盘问,甚至被当成 “妖言惑众”;也不能找父亲江老实 ,父亲性格老实,胆子小,要是被王府的人知道,肯定会吓坏;母亲江王氏更不行,她连出门都很少,更别说跟陌生人交易了。

  想来想去,江兰觉得只有大哥江石头最合适。江石头二十岁,在王府马厩打杂,见的人多,性格也比父亲和二哥外向些,而且他是家里的长子,做事相对稳重,也能保护自己。

  傍晚的时候,江石头从王府回来了,身上还沾着些马粪味,刚进院门就看到江兰站在堂屋门口,手里拿着两个布包,眼神里带着点期待。他愣了一下,走过去问:“三妹,你站在这里干嘛?有事吗?”

  江兰拉着他走进自己的隔间,关上门,才把布包递给他:“大哥,这是我前几天采的草药,晒干了,想让你帮我卖给走街串巷的郎中,换点粮食回来。”

  江石头接过布包,捏了捏,又闻了闻,疑惑地问:“这野草真能卖钱?你从哪知道的?”

  “我…… 我以前听村里的老嬷嬷说的,这些草药能治病,郎中会收。” 江兰不敢说自己是现代护理专业的,只能找个借口,“大哥,你看咱们家的玉米快吃完了,要是能换点糙米,就能多撑几天。你在王府见的人多,肯定知道哪个郎中靠谱,帮我去问问,行吗?”

  江石头看着妹妹期待的眼神,又想起家里的困境 ,昨天晚饭,母亲已经把玉米糊糊熬得比以前更稀了,丫蛋都没吃饱,眼巴巴地看着锅里。他心里一软,点了点头:“行,我帮你去问问。不过你得跟我说说,这些草药叫什么,有什么用,我跟郎中说的时候也好有个底。”

  江兰心里一喜,连忙跟他解释:“这个是蒲公英,根和叶都能入药,能清热解毒,治咳嗽和疮疡;这个是败酱草,能消肿排脓,治伤口感染。都是好草药,我晒得很干,没有杂质,郎中肯定会要的。” 她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话解释,避免用太多现代术语,怕大哥听不懂。

  江石头认真地听着,把她说的话记在心里,然后把布包揣进怀里,叮嘱道:“我明天休工,去城南那边看看,那边有个刘郎中,经常走街串巷收草药,人还算实在。你在家等着,别跟别人说,免得惹事。”

  “哎,知道了,谢谢大哥。” 江兰连忙点头,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一半。

  第二天一早,江石头就揣着草药出门了。江兰在家坐立不安,一会儿去院子里看看草药有没有收好,一会儿又去堂屋看看母亲有没有担心,连缝补衣服的心思都没有。江丫蛋看出她的紧张,拉着她的手说:“三姐,大哥会把好吃的带回来的,别担心。”

  江兰摸了摸她的头,笑了笑,心里却还是忐忑 ,她不知道刘郎中会不会收这些草药,也不知道能换多少粮食,要是换不到,不仅白费功夫,还会让家人失望。

  一直等到中午,江兰才听到院门外传来江石头的脚步声。她连忙跑出去,看到江石头肩上扛着一个布袋子,脸上带着笑容,心里一下子亮了。

  “大哥!怎么样?” 江兰跑过去,声音都有些发颤。

  江石头放下布袋子,打开一看,里面是满满的糙米,颗粒饱满,还带着淡淡的米香。他笑着说:“成了!刘郎中说你这草药晒得干、杂质少,是好东西,给了咱们半袋糙米,还多给了两个铜板!” 他说着,从怀里掏出两个铜板,递给江兰,“你拿着,留着买些针线。”

  江兰看着袋子里的糙米,又看着手里的铜板,眼睛一下子红了。这是她穿越到清朝后,第一次靠自己的知识和努力换来的东西,不是施舍,不是借的,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收获。她拿起一把糙米,放在手里,糙米粒粒饱满,带着阳光的暖意,比家里的玉米糊糊不知道好多少倍。

  “真…… 真换了这么多糙米?” 江王氏听到声音,从屋里跑出来,看到袋子里的糙米,眼睛也亮了,她伸手摸了摸糙米,又闻了闻,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这…… 这得够咱们家吃半个月了!”

  江石头把交易的过程跟母亲说了一遍:“刘郎中一开始还想压价,说蒲公英和败酱草不是什么名贵药材,后来我跟他说这是三妹采的,晒了三天,一点杂质都没有,他才松了口,给了半袋糙米,还多给了两个铜板。”

  江王氏听着,脸上的笑容慢慢淡了些,她拉着江兰的手,眼神里满是担忧:“兰丫头,娘知道你是为了家里好,可咱们是奴才,本分点好。以后别再采这些草药卖了,要是被王府的人知道,或者被邻里说闲话,说不定会惹出事来。咱们穷点没关系,平平安安的就好。”

  江兰看着母亲担忧的眼神,心里一暖,也有些发酸。她知道母亲是为了她好,在这个等级森严的时代,包衣奴才最怕的就是 “惹事”,一旦出事,不仅自己要受罚,还会连累家人。她点了点头,轻声说:“娘,我知道了,以后我不采了,您别担心。”

  江王氏这才放下心,笑着拍了拍她的手:“哎,这就对了。快把糙米收起来,晚上娘给你们熬糙米粥喝,让丫蛋也尝尝鲜。”

  江丫蛋听到 “糙米粥”,开心得跳了起来:“太好了!有粥喝了!”

  江兰看着家人开心的样子,心里却很清楚 ,母亲说的 “本分”,换不来真正的温饱。这半袋糙米虽然能让家里撑半个月,可半个月后呢?冬天还没过去,春天的粮荒还在等着,靠 “本分” 干活,靠王府给的那点微薄的嚼谷钱,根本不够一家人活下去。

  她握着手里的两个铜板,铜板冰凉的触感传来,却让她心里异常坚定。她不能只满足于这半袋糙米,不能只停留在 “不惹事” 的本分里。她要抓住任何机会,用自己的知识和努力,为家人争取更多的生存资源,为自己争取更多的话语权。

  晚上,江王氏果然熬了糙米粥。粥熬得很稠,米粒开花,散发出浓郁的米香,比玉米糊糊香多了。江丫蛋喝了两碗,小肚皮都鼓了起来,还想再喝,江王氏笑着拦住她:“别喝太多,小心撑着,明天再喝。”

  江兰喝着糙米粥,心里却在盘算着下一步 ,这次卖草药成功,证明她的护理知识是有用的,草药确实能换钱。她可以再采些草药,不过下次要更小心,不能让邻里看到;而且,只卖蒲公英和败酱草不够,她可以再找找其他的草药,比如艾草、薄荷,这些草药在野外也很常见,药用价值也高,能换更多的钱。

  她还想到,王府里的杂役很多,经常会有人受伤或生病,比如大哥在马厩打杂,容易被马踢伤;父亲和二哥做洒扫杂役,容易冻出冻疮或被工具划伤。她可以用草药做些简单的药膏,比如冻疮膏、止血膏,不仅能给家人用,还能卖给王府的杂役,换更多的钱或粮食。

  当然,这一切都要慢慢来,不能急功近利,要小心谨慎,避免引起别人的注意。尤其是王府的管事,上次已经被他羞辱过,要是让他知道她在卖草药,说不定会找她的麻烦。

  江兰放下碗,看着窗外的月光,月光透过窗纸的破洞,照在房间里,洒下一道淡淡的光影。她摸了摸胸口的玉佩,冰凉的触感传来,像是在给她打气。她知道,这条路肯定还会遇到很多困难,还会受到很多白眼和屈辱,可她不会放弃。

  她想起现代的自己,毕业即失业,迷茫无助;而现在的自己,虽然身份低微,却有了明确的目标,有了奋斗的方向。她不再是那个只会修改简历、等待机会的江兰,而是能靠自己的双手和知识改变命运的江兰。

  江丫蛋靠在她的身边,很快就睡着了,小脸上还带着满足的笑容。江兰看着她的睡颜,心里默默说道:丫蛋,大哥,二哥,爹,娘,我不会让你们一直过苦日子的。我会抓住每一个机会,让咱们家的日子越来越好,让咱们不再受别人的白眼和欺负。

  月光下,江兰的眼神越来越坚定。这半袋糙米,不仅是她第一次 “知识变现” 的成果,更是她逆袭之路的重要一步。她知道,只要她不放弃,只要她坚持下去,总有一天,她能靠自己的努力,让家人过上温饱的日子,让自己在这个时代,活出不一样的人生。

  夜风从窗纸的破洞钻进来,带着一丝寒意,却吹不散江兰心里的暖意和决心。她握紧了手里的两个铜板,仿佛握住了未来的希望。这两个铜板,虽然渺小,却承载着她改变命运的梦想,也预示着她未来的路,会越走越宽。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