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皇甫嵩的震惊,四万俘虏的处置-《三国:耕耘一次,就能获取一百币》

  广宗,汉军大营。

  一匹快马卷着烟尘,如离弦之箭般冲入戒备森严的营门。

  马上的骑士翻身滚落,连滚带爬地冲向中军大帐,声音嘶哑而亢奋。

  “大捷!”

  “葫芦口大捷!”

  “刘将军全歼黄巾五万援军!阵斩贼首高升!”

  消息如同一块巨石砸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千层巨浪。

  中军帐内,正在与诸将商议攻城事宜的皇甫嵩猛地站起身,满脸的不可置信。

  “你说什么?”

  “再说一遍!”

  那名骑士冲进帐中,单膝跪地,将一份染血的战报高高举过头顶。

  “启禀中郎将!常山太守刘景,于葫芦口设伏,以不足一万五千兵力,全歼张宝所派援军五万!”

  “斩首近万,俘虏四万余!贼将高升,已被张飞将军阵斩!”

  整个大帐,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将领都瞪大了眼睛,呼吸都停滞了。

  五万!

  那可是五万黄巾精锐!

  就这么没了?

  被刘景那个不到两万人的郡兵给全歼了?

  这怎么可能!

  一名偏将忍不住上前,一把抢过战报,飞快地浏览起来,越看,手抖得越厉害。

  “是真的……”

  “是真的!高升授首,五万大军灰飞烟灭!”

  “轰!”

  大帐之内,瞬间炸开了锅。

  “天佑我大汉!”

  “刘将军真乃神人也!”

  “此战过后,广宗城内的黄巾贼,便成了瓮中之鳖!”

  狂喜,瞬间点燃了每一个人。

  皇甫嵩接过战报,逐字逐句地看着,那双素来沉稳如山的手,也微微颤抖起来。

  他缓缓地吐出一口浊气,紧绷的脸部线条终于柔和下来。

  下曲阳的张宝,一直是他心头的一根刺。

  如芒在背。

  他迟迟不敢对广宗发起总攻,就是忌惮这支援军会从背后捅他一刀。

  现在,这根刺被刘景干净利落地拔掉了!

  皇甫嵩抬起头,目光望向常山郡的方向,眼神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有震惊,有欣赏,更有一丝……忌惮。

  他抚着长须,良久,才发出一声长长的感叹。

  “刘景,刘明远……”

  “真乃我大汉之麒麟儿!”

  “有此子在,何愁黄巾不平!”

  ……

  与汉军大营的欢欣鼓舞截然不同。

  葫芦口,此刻就是人间炼狱。

  血腥味混杂着泥土的腥气,浓郁得令人作呕。

  四万多名俘虏,被集中看押在一片开阔地上。

  他们挤在一起,像一群等待宰杀的羔羊,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恐惧与麻木。

  刚刚结束的屠杀,彻底摧毁了他们的意志。

  现在,他们不敢跑,不敢动,甚至不敢大声呼吸。

  只能用惊恐的眼神,偷偷打量着周围那些手持兵刃,浑身浴血的汉军士兵。

  等待着未知的命运裁决。

  刘景站在高处,俯瞰着这片黑压压的人群。

  贾诩站在他的身侧,眉头紧锁。

  “主公,四万多张嘴,我们的后勤……”

  贾诩的话没有说完,但意思很明显。

  之前收编张牛角两万五千降卒,常山郡的后勤就已经绷到了极限。

  现在又凭空多出四万,这已经不是压力,而是足以压垮一切的灾难。

  粮食,药品,安置地点,看管人手……

  每一个都是要命的问题。

  刘景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

  他能感受到那四万多道目光背后,交织着怎样的绝望与惶恐。

  他们害怕被坑杀。

  这是战败者最常见的下场。

  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卒的阴影,笼罩在每一个时代的降兵心头。

  恐慌正在蔓延。

  已经有俘虏在低声啜泣,绝望的情绪像瘟疫一样扩散。

  再这样下去,营啸随时可能爆发。

  刘景知道,自己必须做点什么。

  他迈开脚步,朝着降卒营走去。

  “主公!”

  亲卫们立刻紧张起来,试图阻拦。

  刘景摆了摆手。

  “无妨。”

  他独自一人,走到了降卒们面前。

  没有携带武器,甚至连身上的甲胄都解了下来。

  随着他的走近,人群出现了一阵骚动,俘虏们畏惧地向后退缩,像是在躲避瘟神。

  刘景停下脚步,目光扫过一张张惶恐不安的脸。

  他清了清嗓子,用尽全身力气,让自己的声音传遍整个营地。

  “我知道你们在怕什么。”

  “你们怕我杀了你们,用你们的头颅去向朝廷邀功。”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钻进每个人的耳朵里。

  降卒们死死地低着头,身体抖得更厉害了。

  刘景的话,说中了他们内心最深的恐惧。

  刘景看着他们的反应,继续开口说道:

  “没错,按照惯例,我确实应该这么做。”

  “杀了你们,一了百了,还能得到天大的功劳。”

  冰冷的话语,让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绝望,彻底攫住了所有人的心脏。

  一些胆小的人,已经瘫软在地,失声痛哭。

  然而,刘景的下一句话,却让所有人猛地抬起了头。

  “但是,我不会这么做。”

  整个营地,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愣住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刘景看着他们,一字一句,掷地有声。

  “你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被裹挟的贫苦百姓。”

  “你们拿起武器,或许只是为了能吃上一口饱饭。”

  “罪在张角,不在你们。”

  “我刘景,不杀降,更不杀手无寸铁的百姓!”

  他顿了顿,给了他们一个消化的时间,然后抛出了最终的方案。

  “现在,我给你们一个机会。”

  “一个活下去,重新做人的机会!”

  “我宣布,所有愿意归顺的黄巾降卒,都将获得‘常山郡两年期劳动改造’的资格!”

  “在此期间,你们将被统一编入工厂、矿山和农场进行劳动。”

  “我,刘景,以常山太守的名义向你们保证!”

  “管吃!管住!”

  “两年期满,通过考核者,可正式落户常山,分田,分房,成为我常山郡的正式子民!”

  “你们的妻儿老小,也可以接到常山定居!”

  “从此以后,你们不再是反贼,不再是流民,而是堂堂正正的汉人!”

  “愿意的,就站到右边来!”

  “不愿意的,可以留下,我会发给你们一些粮食,任由你们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