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三国:耕耘一次,就能获取一百币》

  并州急报!

  这四个字,如同一盆冷水,瞬间浇灭了满室的旖旎春色。

  刘景眉头微皱,从温柔乡中抽离。

  他为蔡琰掖好被角,动作轻柔。

  “夫君……”

  蔡琰睡眼惺忪,带着一丝担忧。

  “无妨,一些公务罢了。”

  刘景安抚地拍了拍她的手,随即起身,声音恢复了往日的沉稳。

  “进来。”

  亲卫统领快步入内,单膝跪地,双手呈上两份用火漆封口的竹简。

  “大将军,八百里加急,并州刺史丁原、上党太守张扬,各自遣使送来密信。”

  刘景接过密信,挥手让亲卫退下。

  他拆开火漆,展开竹简,目光快速扫过。

  片刻后,他脸上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丁原……张扬……算他们识相。”

  蔡琰披上外衣,好奇地走到他身边。

  “夫君,是并州之事?”

  “嗯。”

  刘景将竹简递给她,笑道。

  “两个聪明人,做了一个聪明的决定。”

  ……

  并州,晋阳。

  刺史府内,气氛凝重得能滴出水来。

  并州刺史丁原,正死死盯着墙上悬挂的巨大地图,脸色铁青。

  历史上他和董卓同时被召入洛阳,但是由于刘景的出现,历史出现了偏差,如今的他还是并州的刺史。

  更没有被他的义子吕布给砍掉头颅送给董卓,吞并他的并州兵马。

  地图上,并州的地形一览无余。

  可在他眼中,这片他治理多年的土地,已然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囚笼。

  北面,是关羽率领的五万精兵,驻扎在雁门郡,虎视眈眈。

  东面,是刘景的大本营冀州,常山郡的兵锋随时可以西进。

  南面,河内郡和整个司隶地区,都已落入刘景掌控。

  三面合围之势,已然形成。

  他们,成了瓮中之鳖。

  “使君,上党太守张扬大人求见。”

  家丁的通报声打破了死寂。

  “快请!”

  丁原精神一振,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

  很快,身材微胖的张扬快步走了进来,一看到丁原,便长揖及地。

  “丁公!”

  丁原急切地扶起他,拉着他走到地图前,满脸忧色。

  “稚叔,你来了正好!你看看,你看看!刘景如今势不可挡,我等已是笼中之鸟,这可如何是好啊!”

  张扬看着地图,神色同样凝重,沉默了许久。

  “丁公,事到如今,为今之计,唯有……”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

  “上表投诚。”

  “什么?!”

  丁原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瞬间炸毛,猛地拍案而起。

  他双目圆瞪,凶光毕露。

  “投诚?我丁原好歹是朝廷亲封的刺史,岂能郁郁久居人下!”

  “稚叔,你糊涂了!”

  张扬看着状若疯狂的丁原,心中暗叹。

  丁原却越说越激动,仿佛找到了出路,在书房内来回踱步。

  “刘景新得关中,根基未稳,主力必然要镇守洛阳和长安!”

  “这正是我们的机会!”

  他猛地停下脚步,手指重重点在地图上连接并州的吕梁山脉。

  “我们集结兵力,出其不意,翻越吕梁山,奇袭北部的关羽!”

  “只要能击败关羽,再联合南匈奴的势力,整个并州便可尽入我手!届时,我等便可割据一方,成就霸业!”

  丁原的眼中,闪烁着贪婪与野望。

  他仿佛已经看到自己击败关羽,登上一方诸侯宝座的场景。

  整个书房,都回荡着他粗重的喘息声。

  张扬听完他这番“宏图伟业”,却只是冷冷地看着他。

  那眼神,像在看一个痴人说梦的傻子。

  “丁公。”

  张扬的声音冰冷,不带一丝感情。

  “你疯了?”

  丁原的幻想被这盆冷水浇得一滞。

  “稚叔,你什么意思?”

  张扬走到他面前,指着地图,毫不留情地开始打脸。

  “我问你,我上党有多少兵?”

  “五千。”

  “你晋阳有多少兵?”

  “郡兵两万,还有我麾下最精锐的三千并州狼骑。”

  张扬冷笑。

  “加起来,不到三万乌合之众。我再问你,你拿什么去跟关羽的五万百战精锐抗衡?”

  “我……”

  丁原一时语塞。

  张扬的语气愈发逼人。

  “你别忘了,连董卓号称天下无敌的西凉铁骑,在刘景的骑兵面前,都跟土鸡瓦狗一般被屠戮殆尽!”

  “你觉得,你那三千并州狼骑,比西凉铁骑如何?”

  这个问题,像一把刀子,扎进了丁原的心里。

  他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张扬根本不给他喘息的机会,继续说道。

  “退一万步讲,就算我们的兵力能跟关羽一战。”

  “你看看这吕梁山脉,地势何其险要?大军穿行,粮草如何运输?我们还没摸到关羽的防线,自己就得先断粮!”

  “关羽在并北经营多年,雁门关、句注塞等关隘固若金汤,你以为是纸糊的?”

  “一旦我们倾巢而出,刘景在冀州和河内的大军南北夹击,我们就是死无葬身之地!”

  张扬的每一句话,都像一记重拳,狠狠砸在丁原的脸上。

  他最后凑近丁原,声音压得极低,却充满了致命的寒意。

  “丁公,别做梦了。”

  “甚至不用刘景的主力出动,只要关羽得到消息,分兵南下,你我的人头,不出十日,就得挂在晋阳的城楼上!”

  轰!

  丁原脑中一片空白,刚才的万丈豪情瞬间烟消云散。

  冷汗,从他的额头涔涔而下,浸湿了后背。

  他双腿一软,颓然坐倒在席位上,身体不住地颤抖。

  “那……那依你之见……”

  他的声音,带着无法掩饰的恐惧与绝望。

  “该当如何?”

  张扬看着他失魂落魄的样子,重重叹了口气。

  “丁公,识时务者为俊杰。”

  “上表称臣吧。”

  “您本就是朝廷任命的刺史,大将军乃是皇侄,你向他归附,名正言顺,不算丢人。”

  “大将军如今正是用人之际,未必会动你的位置。”

  “就算调离,以您的资历,去洛阳当个九卿安享富贵,难道不比在这里担惊受怕,随时掉脑袋强吗?”

  丁原瘫坐在那里,双目无神,嘴唇哆嗦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霸业,野心,豪情。

  在绝对的实力差距面前,都成了可笑的泡影。

  良久。

  他仿佛被抽干了所有力气,长长地叹息。

  “罢了……罢了……”

  “就依稚叔之言。”

  丁原彻底放弃了所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很快,两封分别由丁原和张扬亲笔写就的密信,被各自的心腹使者带着,快马加鞭,日夜兼程地送往洛阳。

  信中,充满了对大将军刘景的恭顺与归附之意。

  整个并州的命运,就在这间小小的书房里,被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