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航者号」货轮在无垠的蔚蓝画布上,犁开一道白色的航迹。海风带着咸湿的气息,吹拂着甲板上一个焕然一新的身影。
「岩」已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水手「阿海」。她穿着一身靛蓝色、略显宽大的粗布工装裤,裤脚被随意地卷起,露出结实的小腿。上身是一件洗得发白的灰色短袖汗衫,外面套着一件同样饱经风霜的橙色救生衣。她的头发被海风吹得有些凌乱,肤色在短短几天内似乎又深了一层,带着海员特有的、被阳光和盐渍共同雕琢的痕迹。
最引人注目的是她腰间,那里别着一柄样式古朴的短刀。刀鞘是磨损的皮革,刀柄缠着防滑的麻绳——正是老沈赠予的那柄青铜修书刀,如今被她稍加改造,成了更适合海上使用的、锋利而趁手的水手刀。她的背包依旧随身,里面静静躺着来自火山岛的、持续散发着微弱温热的火山石挂坠,盛放着第一个核心“火晶”的特制金属盒,以及那包象征着希望与承诺的向日葵种子。
航行进入第三天,天空堆积起了灰白色的、如同厚重棉絮般的云层。船长老郑,那个嗓门洪亮的敦实汉子,此刻正站在驾驶室外,举着望远镜,眉头紧锁地盯着东南方向的海面。那里的海水颜色明显更深,隐约可见不规则的漩涡和翻涌的白沫。
“妈的,‘魔鬼涡旋’的外围又开始闹腾了!”老郑放下望远镜,啐了一口,语气烦躁,“这鬼地方,洋流乱得像一锅烂粥!新手船都他妈躲着走,可咱们这趟货赶时间……”
“魔鬼涡旋”是这片海域着名的危险区域,以变幻莫测的乱流和暗礁着称。
「阿海」正和几个船员一起整理缆绳,闻言,她放下手中的活计,走到老郑身边,目光投向那张铺在简易海图桌上的航海图。
“船长,”「阿海」的声音带着一丝海风磨砺过的沙哑,但语调平稳,“我看过近期的洋流数据和历史航线记录。”她的手指精准地点在海图的一个位置上,那里标注着一条相对冷门的航道,“如果我们从这里,转向北航道,虽然会稍微绕一点远,但可以完全避开‘魔鬼涡旋’最活跃的外围区域。而且,根据计算,借助北边一股稳定的偏西向洋流,我们甚至可能比原计划提前半天抵达蓝湾港。”
她的话语流畅而专业,没有丝毫犹豫。事实上,在她提出建议之前,「维度审判」的宏观感知早已如同无形的声纳,细致地扫描过这片广袤的海域:
【东南方向:‘魔鬼涡旋’区域,洋流混乱,能量场不稳定,存在物理风险。】
【北航道:洋流平稳,无明显自然风险。检测到微弱、非自然空间褶皱痕迹,能量特征与‘幽灵船’残留信号存在 23.8% 相似度。建议接近探查。】
此刻,她平静外表下,属于外神的感知网络正无声运转,分析着凡人无法触及的维度信息。这超越常理的洞察力,源自祂的本源。
避开危险,同时靠近目标线索,这是一举两得。
老郑扭过头,有些惊讶地看着这个新来的、话不多的女水手。她的眼神沉静,带着一种与年龄和阅历不符的笃定。老郑跑船半生,直觉告诉他,这个“阿海”不简单。他沉吟了片刻,又看了看东南方向那越来越不祥的海面,猛地一拍大腿!
“操!就信你一回!转向!走北航道!”
货轮发出沉重的机械轰鸣,庞大的船身缓缓调整方向,驶向了那条被「阿海」选定的航线。
结果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北航道风平浪静,洋流稳定得如同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货轮不仅稳稳地避开了乱流区,航速果然因为顺流而提升了不少。预计抵达时间,甚至比「阿海」说的还要提前一些。
老郑看着航速表,又看看站在船舷边、正平静地眺望远方海平面的「阿海」,眼中最后一丝疑虑彻底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毫不掩饰的欣赏和信任。
“行啊!阿海!真有你的!”老郑用力拍着她的肩膀,嗓门震得人耳朵发麻,“以后观测海况、规划备用航线的活儿,就交给你了!你小子……不,你这姑娘,是块跑船的好料!”
航行第五天,夜晚。
明月被浓厚的云层吞噬,海面一片漆黑,只有货轮自身的灯光,在无边的黑暗中切割出一小片孤独的光明。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不同寻常的、过于浓重的咸涩雾气,这雾气仿佛有生命般,悄无声息地缠绕上船体,让甲板变得湿滑,能见度急剧下降。
正在值班巡逻的「阿海」,突然感到胸口传来一阵清晰的灼热感。
是那枚火山石挂坠!
几乎同时,「维度审判」的被动警报被触发,感知力如同被无形之手拨动的琴弦,剧烈震颤起来:
【警报!检测到高强度旧日能量场接近!】
【目标方位:东南偏南,约15海里。】
【目标确认:‘漂泊的盛宴号’(幽灵船)。视觉描述:船体笼罩不自然黑雾,桅杆多处断裂,船帆破败,航行姿态违背物理规律。核心能量信号:暗紫色,强度为‘火晶’样本的 3.71倍,确认为 第二个旧日能量核心。】
【行为模式:处于潜航与实体化临界状态,正以逆洋流方式向本船接近。意图分析:可能在进行常规巡逻,或已感知到‘火晶’或观测者存在。】
属于神只的感知瞬间穿透迷雾,锁定了那违背常理的存在。这一刻,她不再是普通水手,而是维度秩序的审判者。
她的心神一凛,但脸上没有任何异样。她假装要去检查右舷的缆绳固定情况,快步走到船舷边,目光穿透那浓得化不开的、带着诡异冰冷感的雾气,望向东南方向。
在雾气翻涌的深处,一个模糊而巨大的船影,若隐若现。
那是一条老式的三桅帆船,但规模远比历史上任何同类型船只都要庞大。它的桅杆扭曲断裂,破败的船帆如同吊死鬼的裹尸布,在虚无的风中飘荡。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它正以一种完全违背常理的、僵硬而坚定的姿态,逆着此刻强大的本区域洋流,悄无声息地滑行!船体周围缠绕着肉眼可见的、如同活物般蠕动的黑雾,散发出一种令人灵魂战栗的冰冷与死寂。
就在这时,驾驶室的门被推开,老郑也皱着眉头走了出来,显然也注意到了这异常的雾气和海况。当他顺着「阿海」的目光,看到雾气中那模糊的鬼影时,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老船长,脸色瞬间变得煞白,握着栏杆的手背青筋暴起。
“幽……幽灵玛丽号!”他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惊骇,甚至有一丝颤抖,“是它!十年前在‘魔鬼涡旋’中心失踪的‘幽灵玛丽’!全船一百多人……连人带船,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它……它怎么会出现在这里?!这不可能!”
「阿海」没有回头,她的指尖隔着衣物,轻轻触碰着背包里那个装有“火晶”的金属盒。盒子正在发出低沉的、只有她能感知到的嗡鸣。
“船长,”她的声音压得很低,在海风和雾气的呜咽中却异常清晰,“它好像……在跟着我们。”她顿了顿,补充道,“或许,它是在寻找什么东西。”
老郑猛地看向「阿海」,眼中充满了恐惧和更深的不解。
幽灵船的惊鸿一瞥,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船员们心中激起了持续的恐慌涟漪。尽管那诡异的船影在浓雾中停留了不到十分钟便再次消失,但那种被某种不可名状之物盯上的寒意,却久久不散。
为了稳定人心,老郑加强了值班班次,并要求大家尽量结伴行动。
船员小王是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第一次跑远洋,本就有些紧张,被幽灵船一吓,加上船只颠簸,竟开始严重晕船,趴在船舷边吐得脸色发青,几乎虚脱。
「阿海」看到后,默默回到水手舱,从自己的帆布包里拿出一片阿婆给的、厚实而干爽的鱿鱼干。她用温水将鱿鱼干稍微泡软,然后递给蜷缩在角落、有气无力的小王。
“把这个嚼了,或者慢慢咽下去。”「阿海」的声音不算温柔,却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沉稳,“我奶奶……以前村里的老人说,这东西能压住海上的恶心反胃。”
小王将信将疑地接过那片带着咸香味的鱿鱼干,依言照做。说来也怪,那扎实而有韧劲的口感和独特的咸鲜味道在口中弥漫开后,翻腾的胃腹竟然真的渐渐平息下来,虽然依旧虚弱,但那种难以忍受的恶心感消退了大半。
“谢……谢谢海哥……”小王感激地看着「阿海」,下意识用了男船员的称呼。
「阿海」摇了摇头,没说什么。
这件事,连同之前精准的航线规划,让「阿海」在船员中迅速建立了威望和信任。老郑将一切看在眼里,对这个沉默能干、关键时刻又靠得住的“姑娘”越发看重。
这天傍晚,夕阳将海面染成一片瑰丽的橙红。老郑找到正在擦拭甲板的「阿海」,手里拿着一个用软布包裹的物件。
“阿海,”老郑将东西递过来,脸上带着一种郑重的神色,“这个,送给你了。”
「阿海」接过,打开软布,里面是一个黄铜制成的、饱经风霜的旧罗盘。罗盘的玻璃罩面有几道细微的划痕,但下方的指针依旧灵敏。最特别的是,黄铜的底盘上,清晰地刻着两个苍劲的字——“破浪”。罗盘的边缘,因为常年被人摩挲,已经变得异常光滑,泛着温润的光泽。
“这罗盘,跟了我二十年了。”老郑的声音带着一丝怀念,“跨过无数大洋,闯过无数风浪,指的方向,从没出过错。”他看着「阿海」,眼神真诚,“你是个好水手,有灵性,也有担当。这罗盘在你手里,比在我这儿蒙尘强。以后带着它,认准方向,别迷路。”
「阿海」低头看着手中的旧罗盘。当她的手指触碰到那冰凉的黄铜和温润的盘面时,无相纹路清晰地传来一股暖流。那不仅仅是一件工具,更承载着一位老船长二十年的航海记忆、信任的托付,以及“破浪”前行的勇气。这枚旧罗盘,成为了她航海生涯中,第一个来自同僚的、厚重的认可与情感载体。
她没有推辞,将罗盘郑重收起。“谢谢船长。”
深夜,货轮恢复了平稳的航行,大部分船员已然入睡。
「阿海」独自待在分配给她狭窄水手舱内。她将老郑赠送的旧罗盘、小海给予的火山石挂坠,以及那个装有“火晶”核心的金属盒,在床铺上摆成了一个等边三角形。
当三件物品的位置固定后,奇妙的共振发生了。
火山石挂坠的温热感变得更加清晰、稳定,如同有了脉搏。
金属盒内的“火晶”碎片发出了极其微弱、但频率一致的嗡鸣。
而那枚旧罗盘,它的指针不再指向磁北极,而是开始微微颤抖,最终偏向了一个固定的角度——东南偏南方向,与之前「维度审判」探测到的幽灵船方位完全一致!指针尖端,甚至隐隐泛着一丝难以察觉的、与幽灵船能量同源的暗紫色微光。
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超越物理的、能量层面的联动!无形的秩序之力在她指尖流转,引导着凡物共鸣。此刻,是祂在编织这探测的网络。
【能量共振网络建立成功。幽灵船追踪精度提升至 92.7%。可实时感知目标大致方位、距离及能量活性波动。】
借助这个自制的“三角定位仪”,「阿海」能更清晰地“看”到,那条被黑雾包裹的幽灵船,并未远离。它就像一条耐心的深海掠食者,始终徘徊在货轮后方约十到二十海里的范围内,若即若离,似乎在等待,或者在酝酿着什么。
她将向日葵种子,种在了一个从厨房找来的、废弃的罐头铁皮盒里,填上少量的泥土和清水,放在了驾驶室一个能照到阳光的角落。
“等它发芽,”她对值班的舵手说,也像是对自己说,“我们就能顺利到港。”
船员们虽然对幽灵船心有余悸,但看到“阿海”如此镇定,甚至还有闲心种花,那莫名的恐慌也减轻了不少。老郑更是每晚都会亲自下厨,用船上储备的干货和偶尔钓起的海鱼,熬上一大锅热气腾腾、鲜香扑鼻的海鲜粥,每次都特意给「阿海」多盛上满满一大碗,里面堆满了实在的料。
“小姑娘家跑船不容易,多吃点,才有力气。”老郑的话依旧朴实。
「阿海」喝着那暖到胃里的粥,看着驾驶室里那个装着希望种子的罐头盒,感受着腰间罗盘沉甸甸的重量,以及胸口挂坠持续传来的、指向潜行威胁的温热。
她知道,抵达蓝湾港并非终点,而是一场与那阴影中追猎者之间,不可避免的对决的开始。但这一次,她并非孤身一人。这艘货轮,这些粗糙而温暖的船员,以及他们赋予她的这些带着温度的信物,都将成为她守护这片海洋与人类航路的、新的力量源泉。
幽灵船的信号,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而水手「阿海」,已握紧了她的罗盘与刀,准备迎接来自深海的挑战。
「岩」已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水手「阿海」。她穿着一身靛蓝色、略显宽大的粗布工装裤,裤脚被随意地卷起,露出结实的小腿。上身是一件洗得发白的灰色短袖汗衫,外面套着一件同样饱经风霜的橙色救生衣。她的头发被海风吹得有些凌乱,肤色在短短几天内似乎又深了一层,带着海员特有的、被阳光和盐渍共同雕琢的痕迹。
最引人注目的是她腰间,那里别着一柄样式古朴的短刀。刀鞘是磨损的皮革,刀柄缠着防滑的麻绳——正是老沈赠予的那柄青铜修书刀,如今被她稍加改造,成了更适合海上使用的、锋利而趁手的水手刀。她的背包依旧随身,里面静静躺着来自火山岛的、持续散发着微弱温热的火山石挂坠,盛放着第一个核心“火晶”的特制金属盒,以及那包象征着希望与承诺的向日葵种子。
航行进入第三天,天空堆积起了灰白色的、如同厚重棉絮般的云层。船长老郑,那个嗓门洪亮的敦实汉子,此刻正站在驾驶室外,举着望远镜,眉头紧锁地盯着东南方向的海面。那里的海水颜色明显更深,隐约可见不规则的漩涡和翻涌的白沫。
“妈的,‘魔鬼涡旋’的外围又开始闹腾了!”老郑放下望远镜,啐了一口,语气烦躁,“这鬼地方,洋流乱得像一锅烂粥!新手船都他妈躲着走,可咱们这趟货赶时间……”
“魔鬼涡旋”是这片海域着名的危险区域,以变幻莫测的乱流和暗礁着称。
「阿海」正和几个船员一起整理缆绳,闻言,她放下手中的活计,走到老郑身边,目光投向那张铺在简易海图桌上的航海图。
“船长,”「阿海」的声音带着一丝海风磨砺过的沙哑,但语调平稳,“我看过近期的洋流数据和历史航线记录。”她的手指精准地点在海图的一个位置上,那里标注着一条相对冷门的航道,“如果我们从这里,转向北航道,虽然会稍微绕一点远,但可以完全避开‘魔鬼涡旋’最活跃的外围区域。而且,根据计算,借助北边一股稳定的偏西向洋流,我们甚至可能比原计划提前半天抵达蓝湾港。”
她的话语流畅而专业,没有丝毫犹豫。事实上,在她提出建议之前,「维度审判」的宏观感知早已如同无形的声纳,细致地扫描过这片广袤的海域:
【东南方向:‘魔鬼涡旋’区域,洋流混乱,能量场不稳定,存在物理风险。】
【北航道:洋流平稳,无明显自然风险。检测到微弱、非自然空间褶皱痕迹,能量特征与‘幽灵船’残留信号存在 23.8% 相似度。建议接近探查。】
此刻,她平静外表下,属于外神的感知网络正无声运转,分析着凡人无法触及的维度信息。这超越常理的洞察力,源自祂的本源。
避开危险,同时靠近目标线索,这是一举两得。
老郑扭过头,有些惊讶地看着这个新来的、话不多的女水手。她的眼神沉静,带着一种与年龄和阅历不符的笃定。老郑跑船半生,直觉告诉他,这个“阿海”不简单。他沉吟了片刻,又看了看东南方向那越来越不祥的海面,猛地一拍大腿!
“操!就信你一回!转向!走北航道!”
货轮发出沉重的机械轰鸣,庞大的船身缓缓调整方向,驶向了那条被「阿海」选定的航线。
结果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北航道风平浪静,洋流稳定得如同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货轮不仅稳稳地避开了乱流区,航速果然因为顺流而提升了不少。预计抵达时间,甚至比「阿海」说的还要提前一些。
老郑看着航速表,又看看站在船舷边、正平静地眺望远方海平面的「阿海」,眼中最后一丝疑虑彻底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毫不掩饰的欣赏和信任。
“行啊!阿海!真有你的!”老郑用力拍着她的肩膀,嗓门震得人耳朵发麻,“以后观测海况、规划备用航线的活儿,就交给你了!你小子……不,你这姑娘,是块跑船的好料!”
航行第五天,夜晚。
明月被浓厚的云层吞噬,海面一片漆黑,只有货轮自身的灯光,在无边的黑暗中切割出一小片孤独的光明。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不同寻常的、过于浓重的咸涩雾气,这雾气仿佛有生命般,悄无声息地缠绕上船体,让甲板变得湿滑,能见度急剧下降。
正在值班巡逻的「阿海」,突然感到胸口传来一阵清晰的灼热感。
是那枚火山石挂坠!
几乎同时,「维度审判」的被动警报被触发,感知力如同被无形之手拨动的琴弦,剧烈震颤起来:
【警报!检测到高强度旧日能量场接近!】
【目标方位:东南偏南,约15海里。】
【目标确认:‘漂泊的盛宴号’(幽灵船)。视觉描述:船体笼罩不自然黑雾,桅杆多处断裂,船帆破败,航行姿态违背物理规律。核心能量信号:暗紫色,强度为‘火晶’样本的 3.71倍,确认为 第二个旧日能量核心。】
【行为模式:处于潜航与实体化临界状态,正以逆洋流方式向本船接近。意图分析:可能在进行常规巡逻,或已感知到‘火晶’或观测者存在。】
属于神只的感知瞬间穿透迷雾,锁定了那违背常理的存在。这一刻,她不再是普通水手,而是维度秩序的审判者。
她的心神一凛,但脸上没有任何异样。她假装要去检查右舷的缆绳固定情况,快步走到船舷边,目光穿透那浓得化不开的、带着诡异冰冷感的雾气,望向东南方向。
在雾气翻涌的深处,一个模糊而巨大的船影,若隐若现。
那是一条老式的三桅帆船,但规模远比历史上任何同类型船只都要庞大。它的桅杆扭曲断裂,破败的船帆如同吊死鬼的裹尸布,在虚无的风中飘荡。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它正以一种完全违背常理的、僵硬而坚定的姿态,逆着此刻强大的本区域洋流,悄无声息地滑行!船体周围缠绕着肉眼可见的、如同活物般蠕动的黑雾,散发出一种令人灵魂战栗的冰冷与死寂。
就在这时,驾驶室的门被推开,老郑也皱着眉头走了出来,显然也注意到了这异常的雾气和海况。当他顺着「阿海」的目光,看到雾气中那模糊的鬼影时,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老船长,脸色瞬间变得煞白,握着栏杆的手背青筋暴起。
“幽……幽灵玛丽号!”他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惊骇,甚至有一丝颤抖,“是它!十年前在‘魔鬼涡旋’中心失踪的‘幽灵玛丽’!全船一百多人……连人带船,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它……它怎么会出现在这里?!这不可能!”
「阿海」没有回头,她的指尖隔着衣物,轻轻触碰着背包里那个装有“火晶”的金属盒。盒子正在发出低沉的、只有她能感知到的嗡鸣。
“船长,”她的声音压得很低,在海风和雾气的呜咽中却异常清晰,“它好像……在跟着我们。”她顿了顿,补充道,“或许,它是在寻找什么东西。”
老郑猛地看向「阿海」,眼中充满了恐惧和更深的不解。
幽灵船的惊鸿一瞥,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船员们心中激起了持续的恐慌涟漪。尽管那诡异的船影在浓雾中停留了不到十分钟便再次消失,但那种被某种不可名状之物盯上的寒意,却久久不散。
为了稳定人心,老郑加强了值班班次,并要求大家尽量结伴行动。
船员小王是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第一次跑远洋,本就有些紧张,被幽灵船一吓,加上船只颠簸,竟开始严重晕船,趴在船舷边吐得脸色发青,几乎虚脱。
「阿海」看到后,默默回到水手舱,从自己的帆布包里拿出一片阿婆给的、厚实而干爽的鱿鱼干。她用温水将鱿鱼干稍微泡软,然后递给蜷缩在角落、有气无力的小王。
“把这个嚼了,或者慢慢咽下去。”「阿海」的声音不算温柔,却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沉稳,“我奶奶……以前村里的老人说,这东西能压住海上的恶心反胃。”
小王将信将疑地接过那片带着咸香味的鱿鱼干,依言照做。说来也怪,那扎实而有韧劲的口感和独特的咸鲜味道在口中弥漫开后,翻腾的胃腹竟然真的渐渐平息下来,虽然依旧虚弱,但那种难以忍受的恶心感消退了大半。
“谢……谢谢海哥……”小王感激地看着「阿海」,下意识用了男船员的称呼。
「阿海」摇了摇头,没说什么。
这件事,连同之前精准的航线规划,让「阿海」在船员中迅速建立了威望和信任。老郑将一切看在眼里,对这个沉默能干、关键时刻又靠得住的“姑娘”越发看重。
这天傍晚,夕阳将海面染成一片瑰丽的橙红。老郑找到正在擦拭甲板的「阿海」,手里拿着一个用软布包裹的物件。
“阿海,”老郑将东西递过来,脸上带着一种郑重的神色,“这个,送给你了。”
「阿海」接过,打开软布,里面是一个黄铜制成的、饱经风霜的旧罗盘。罗盘的玻璃罩面有几道细微的划痕,但下方的指针依旧灵敏。最特别的是,黄铜的底盘上,清晰地刻着两个苍劲的字——“破浪”。罗盘的边缘,因为常年被人摩挲,已经变得异常光滑,泛着温润的光泽。
“这罗盘,跟了我二十年了。”老郑的声音带着一丝怀念,“跨过无数大洋,闯过无数风浪,指的方向,从没出过错。”他看着「阿海」,眼神真诚,“你是个好水手,有灵性,也有担当。这罗盘在你手里,比在我这儿蒙尘强。以后带着它,认准方向,别迷路。”
「阿海」低头看着手中的旧罗盘。当她的手指触碰到那冰凉的黄铜和温润的盘面时,无相纹路清晰地传来一股暖流。那不仅仅是一件工具,更承载着一位老船长二十年的航海记忆、信任的托付,以及“破浪”前行的勇气。这枚旧罗盘,成为了她航海生涯中,第一个来自同僚的、厚重的认可与情感载体。
她没有推辞,将罗盘郑重收起。“谢谢船长。”
深夜,货轮恢复了平稳的航行,大部分船员已然入睡。
「阿海」独自待在分配给她狭窄水手舱内。她将老郑赠送的旧罗盘、小海给予的火山石挂坠,以及那个装有“火晶”核心的金属盒,在床铺上摆成了一个等边三角形。
当三件物品的位置固定后,奇妙的共振发生了。
火山石挂坠的温热感变得更加清晰、稳定,如同有了脉搏。
金属盒内的“火晶”碎片发出了极其微弱、但频率一致的嗡鸣。
而那枚旧罗盘,它的指针不再指向磁北极,而是开始微微颤抖,最终偏向了一个固定的角度——东南偏南方向,与之前「维度审判」探测到的幽灵船方位完全一致!指针尖端,甚至隐隐泛着一丝难以察觉的、与幽灵船能量同源的暗紫色微光。
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超越物理的、能量层面的联动!无形的秩序之力在她指尖流转,引导着凡物共鸣。此刻,是祂在编织这探测的网络。
【能量共振网络建立成功。幽灵船追踪精度提升至 92.7%。可实时感知目标大致方位、距离及能量活性波动。】
借助这个自制的“三角定位仪”,「阿海」能更清晰地“看”到,那条被黑雾包裹的幽灵船,并未远离。它就像一条耐心的深海掠食者,始终徘徊在货轮后方约十到二十海里的范围内,若即若离,似乎在等待,或者在酝酿着什么。
她将向日葵种子,种在了一个从厨房找来的、废弃的罐头铁皮盒里,填上少量的泥土和清水,放在了驾驶室一个能照到阳光的角落。
“等它发芽,”她对值班的舵手说,也像是对自己说,“我们就能顺利到港。”
船员们虽然对幽灵船心有余悸,但看到“阿海”如此镇定,甚至还有闲心种花,那莫名的恐慌也减轻了不少。老郑更是每晚都会亲自下厨,用船上储备的干货和偶尔钓起的海鱼,熬上一大锅热气腾腾、鲜香扑鼻的海鲜粥,每次都特意给「阿海」多盛上满满一大碗,里面堆满了实在的料。
“小姑娘家跑船不容易,多吃点,才有力气。”老郑的话依旧朴实。
「阿海」喝着那暖到胃里的粥,看着驾驶室里那个装着希望种子的罐头盒,感受着腰间罗盘沉甸甸的重量,以及胸口挂坠持续传来的、指向潜行威胁的温热。
她知道,抵达蓝湾港并非终点,而是一场与那阴影中追猎者之间,不可避免的对决的开始。但这一次,她并非孤身一人。这艘货轮,这些粗糙而温暖的船员,以及他们赋予她的这些带着温度的信物,都将成为她守护这片海洋与人类航路的、新的力量源泉。
幽灵船的信号,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而水手「阿海」,已握紧了她的罗盘与刀,准备迎接来自深海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