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弹劾-《朱砂痣成了心头刀》

  她一直等到洛九曦晚上回府,将他请入内室,屏退下人,将白日里大舅舅的话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他。

  洛九曦听完,脸色沉静,眼中却掠过一丝冷厉的寒芒。

  他伸手将沈兮梦揽入怀中,轻轻拍着她的后背安抚道:“梦儿别怕。我早料到穆南萧会有此一招。他如今如同困兽,只能耍这些见不得光的下作手段。”

  他试图驱散她的不安:“如今钱将军虽倒,但其旧部和相关案卷仍在审理中,沈长卿也已被严密看管。只要他们其中一人能咬死穆南萧,即便他背后真有什么大人物想保他,证据确凿之下,皇上也绝不会轻饶!届时,这些谣言自然会不攻自破。”

  沈兮梦依偎在他怀里,听着他沉稳的心跳和有力的话语,心中的惊惶稍稍平复。

  她相信洛九曦的能力和判断,但那股沉甸甸的压迫感却始终挥之不去。

  明远是她的命根子,她绝不允许任何人伤害他,更无法忍受有人用如此污秽的言语玷污他的出身。

  然而,风暴来得比预想的更快。

  仅仅一天之后,洛九曦照常去上早朝。

  金銮殿上,政务商议过半,一名御史台的言官却突然出列,手持玉笏,朗声弹劾:“臣,御史台周明启,弹劾兵部郎中洛九曦洛大人——行为不端,私德有亏,于婚前隐匿并养育私生子,欺君罔上,有辱朝廷体面!恳请陛下明察!”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顿时哗然!无数道目光瞬间聚焦在洛九曦身上!

  洛九曦本就是武状元出身,停职多年,再返朝堂便是兵部司员外郎,婚前为皇上秘密办了趟差,回来皇上就亲封他为兵部郎中,属于高开高走,再加上前阁老的大哥和无尽的财富,一直是众人羡慕的对象。

  龙椅上的皇帝,原本略显疲惫的神情骤然变得锐利起来,目光如电,扫向下方垂首而立的洛九曦,声音听不出喜怒:“洛爱卿,对此,你有何话说?”

  整个大殿,瞬间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一场针对洛九曦、乃至整个洛家的风暴,终于从阴暗的流言蜚语,化作了朝堂之上真刀真枪的弹劾!

  金銮殿内,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

  所有朝臣的目光都聚焦在洛九曦身上,或惊疑,或审视,或幸灾乐祸,亦有少数流露出担忧。

  那周御史的声音还在殿中隐隐回荡,带着一种自以为是的正义感。

  龙椅之上,皇帝的目光深沉,看不出具体情绪,但那股无形的威压却让整个大殿的气氛更加凝重。

  他并未立刻发作,只是再次开口,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洛爱卿,周御史所参之事,你有何辩解?”

  洛九曦出列,步伐沉稳,神色平静无波,仿佛那骇人听闻的弹劾与他无关。

  他先是向御座方向深深一揖,礼数周全,不见丝毫慌乱。

  “回陛下,”他的声音清朗,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周御史所言,纯属子虚乌有,恶意中伤,臣,不知其依据从何而来。”

  那周御史像是被踩了尾巴,立刻高声反驳:“洛大人休要狡辩!若无实证,下官岂敢在御前妄言?京城之中已有风传,道洛大人府中有一幼子,年近周岁,而其你新婚妻子入府不过数月!时间如此蹊跷,岂能不令人疑心?此乃欺君罔上,混淆血脉之大罪!”

  洛九曦并未看他,依旧面向皇帝,语气甚至带上了一丝淡淡的嘲讽:“哦?仅凭市井流言,便可作为弹劾朝廷命官的证据?周御史身为言官,风闻奏事是其本职,但亦需明辨是非,岂能听风便是雨,被宵小之辈利用,成了攻讦同僚的工具?”

  他微微侧身,目光如冷电般扫过周御史,继续道:“臣之妻沈氏,乃陛下亲封淳安郡主,陛下赐婚,微臣明媒正娶,天下皆知。臣与妻子感情甚笃,确实有意收养一子,此子乃家中兄长好友之子,洛家上下珍视如宝,此事臣亦是向陛下提及过。不知在周御史口中,怎就成了‘私生子’?此等污言秽语,不仅是对臣的诬蔑,更是对陛下赐婚恩典的亵渎!臣,恳请陛下,严查此事,还臣与家人一个清白!”

  他这番话,掷地有声,不仅否认了指控,更将问题提升到了质疑皇帝赐婚和毁谤命妇清誉的高度,反而将了那周御史一军。

  周御史脸色一变,显然没料到洛九曦如此强硬且反应迅速,他急声道:“陛下!空穴来风,未必无因!若非确有疑点,流言何以偏偏针对洛大人?臣恳请陛下下旨,查验那孩子的生辰八字,与洛大人成婚之日比对,一切自可水落石出!”

  此言一出,殿中不少老成持重的大臣都微微蹙眉。

  查验生辰八字以证清白,这简直是将朝廷大员的尊严踩在脚下,更是将洛家内宅私事赤裸裸地摊开在朝堂之上,实非君子所为。

  龙椅上的皇帝沉默了片刻,目光扫过洛九曦镇定自若的脸,又瞥了一眼脸色涨红的周御史,以及下方神色各异的群臣。

  终于,他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够了。”

  两个字,让躁动的大殿瞬间安静下来。

  皇帝看着洛九曦,道:“洛爱卿乃朝廷栋梁,朕信得过他的为人。市井流言,岂可轻信?更不足以动摇朝廷体统。”

  周御史还想再争辩:“陛下!……”

  皇帝却抬手制止了他,语气转冷:“周御史,风闻奏事虽是你的职责,但亦需谨言慎行,查证属实。今日之事,仅凭臆测便贸然弹劾,未免失之轻率。罚俸三月,以示惩戒。若再无实证,此事不必再提。”

  周御史脸色煞白,悻悻然退下,不敢再多言。

  皇帝又看向洛九曦,语气缓和了些:“洛爱卿,清者自清,不必为此等无稽之谈烦忧。安心办你的差事。”

  “臣,谢陛下信任!”洛九曦深深一揖,面色如常,仿佛刚才只是一场无足轻重的闹剧。

  然而,退朝之后,走出金銮殿,同僚们投来的目光却复杂了许多。

  皇帝的信任固然暂时压下了风波,但那“私生子”的疑云,却像一颗种子,已然被种下。

  所有人都明白,这事,绝不会就此轻易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