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在一种表面平静、内里却暗潮汹涌的状态下悄然流逝。
洛元春在太医院院判的精心调理和祁大夫的辅助治疗下,伤势终于开始缓慢而稳定地好转,虽然离康复尚远,但至少脱离了生命危险。
洛九曦肩上的箭伤也逐渐愈合,只是逢阴雨天仍会隐隐作痛。
洛府依旧闭门谢客,对外只称家主重伤需要静养,谢绝了一切探视。
府内的守卫虽未松懈,但那种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总算缓和了些许。
沈兮梦将内宅打理得井井有条,细心照料着丈夫和大哥,安抚着受惊的老太太,也将明远保护得很好,小家伙似乎并未受到太多影响,依旧活泼可爱。
这日午后,洛九曦正陪着稍有好转的洛元春在房中说话,洛川悄无声息地进来,递上一封密封的火漆信件。
“爷,江南来的密信。”
洛九曦神色一凛,立刻接过,拆开快速浏览起来。
洛元春也投来询问的目光。
信是洛九曦派往江南的心腹所写,详细禀报了吏部张尚书和都察院王御史南下后的进展。
两位钦差雷厉风行,凭借洛元春之前暗中搜集的部分线索和皇上授予的尚方宝剑,迅速控制了漕运关键节点和几处涉嫌私矿的庄园。
查抄的结果触目惊心:在李家控制的货船和仓库中,不仅发现了大量未曾登记在册的优质铁锭、铜料,更搜出了数以千计的精良兵器和甲胄!
其规模和质量,远超寻常护卫所需,分明是装备军队的标准!
此外,还查获了数本隐秘的账册,清晰记录了多年来通过漕运贪墨的巨额银两,以及这些银两用于蓄养私兵、贿赂官员的流向。
甚至还有书信往来,指向五皇子知晓并默许了这些行为。
证据确凿,铁案如山!
“好!太好了!”洛九曦看完,将信递给洛元春,眼中闪烁着振奋的光芒,“张、王二位大人果然能干!这下,李家是彻底翻不了身了!五皇子也难逃干系!”
洛元春仔细看着密信,苍白的脸上也泛起一丝红晕,长长舒了口气:“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皇上……总算是可以看清这些人的真面目了。”
然而,振奋之余,洛九曦的眉头又微微蹙起:“只是……信中提及,在查抄一处关键庄园时,似乎走漏了风声,有几个核心账房和管事提前逃脱了,目前正在追捕中。我总担心,会不会还有漏网之鱼,或者……更大的鱼还没浮出水面?”
洛元春沉吟道:“江南官场盘根错节,李家经营多年,有些死忠或提前布置的后手也不足为奇。但只要主要罪证在手,大局已定。至于逃脱的小鱼小虾,掀不起大浪。现在,就看皇上如何决断了。”
的确,所有的证据和压力,此刻都汇聚到了紫禁城内的那位至尊手中。
数日后,皇上的决断终于以雷霆万钧之势降临。
首先是一道明发上谕,公告天下:宁国公李弘,世受国恩,却欺君罔上,结党营私,贪墨军饷,更兼私开矿脉、蓄养甲兵、交通皇子,图谋不轨,罪证确凿,十恶不赦!着革去所有爵位官职,抄没家产,李弘本人及其成年子嗣,皆押赴刑场,斩立决!其余族人流放三千里,永世不得回京!李贵妃废为庶人,打入冷宫!
这道旨意如同九天惊雷,震得整个朝野目瞪口呆!
一位世袭罔替的国公,一位宠冠后宫的贵妃,顷刻间灰飞烟灭!
其手段之狠辣,决心之果决,彰显了皇帝绝对的权威和不容挑衅的底线。
紧接着,是对五皇子萧景琰的处置。
或许念及父子之情,或许出于朝局平衡的考虑,皇上并未公开其罪状,也未处以极刑,而是下了另一道旨意:五皇子萧景琰,行为失检,结交外臣,有亏德行,着革去所有差事,削去亲王爵位,降为奉恩镇国公,即日离京,前往西北苦寒之地的皇陵,守陵思过,无诏不得回京!
这等同于政治生命的终结,虽保住了性命,但此生已与皇位无缘。
随着李家的覆灭和五皇子的倒台,朝堂进行了一场大规模清洗。
所有与李家、五皇子关联密切的官员,或罢黜,或流放,或下狱,一时间,京城官场风声鹤唳,人人自危,但也迅速空出了大量位置,预示着新一轮的权力分配。
当这些消息传到洛府时,洛元春和洛九曦兄弟二人,心中百感交集。
大仇得报,隐患已除,自然是松了口气。
但回想起过程中的凶险和付出的代价,又不禁唏嘘。
“尘埃落定了。”洛元春靠在床上,望着窗外渐暖的春光,轻轻叹了口气。
“是啊,总算过去了。”洛九曦站在床边,也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疲惫和轻松。
然而,他们都清楚,政治从来不会真正风平浪静。
旧的威胁消除,新的平衡尚未建立,洛家在这场风波中虽然惨胜,但也无疑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未来的路,仍需步步谨慎。
“九曦,”洛元春忽然开口道,“我的伤势,恐怕一年半载难以痊愈。朝中的事,以后……就要多倚仗你了。经过此事,皇上对你应当会更加信任。但切记,位高权重时,更要如履薄冰。”
洛九曦郑重点头:“大哥教诲,九曦铭记于心。”
随着春天的深入,洛府的大门终于缓缓重新打开。
虽然依旧低调,但来往的马车和拜帖渐渐多了起来。
洛九曦开始重新上朝,参与政务,凭借着救兄的忠勇和在此次风波中展现的能力,迅速赢得了皇帝的赏识和同僚的敬畏,地位日益稳固。
沈兮梦也开始重新打理府中交际,带着明远入宫给太后、皇后请安,举止得体,不卑不亢,赢得了宫内外的赞誉。
一切似乎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沈兮梦心中,却始终有一丝难以言喻的不安。她有时会想起那个送来长命锁和生铁块的匿名者,想起沈清瑶的疯狂和最终的神秘消失……
风暴真的过去了吗?
还是仅仅暂时平息,等待着下一次更猛烈的爆发?
她不知道答案。
夕阳的余晖洒满庭院,明远在乳母的陪伴下咿呀学语,洛九曦下朝归来,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
沈兮梦迎上前,接过他的官帽,夫妻相视一笑,温馨而宁静。
洛元春在太医院院判的精心调理和祁大夫的辅助治疗下,伤势终于开始缓慢而稳定地好转,虽然离康复尚远,但至少脱离了生命危险。
洛九曦肩上的箭伤也逐渐愈合,只是逢阴雨天仍会隐隐作痛。
洛府依旧闭门谢客,对外只称家主重伤需要静养,谢绝了一切探视。
府内的守卫虽未松懈,但那种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总算缓和了些许。
沈兮梦将内宅打理得井井有条,细心照料着丈夫和大哥,安抚着受惊的老太太,也将明远保护得很好,小家伙似乎并未受到太多影响,依旧活泼可爱。
这日午后,洛九曦正陪着稍有好转的洛元春在房中说话,洛川悄无声息地进来,递上一封密封的火漆信件。
“爷,江南来的密信。”
洛九曦神色一凛,立刻接过,拆开快速浏览起来。
洛元春也投来询问的目光。
信是洛九曦派往江南的心腹所写,详细禀报了吏部张尚书和都察院王御史南下后的进展。
两位钦差雷厉风行,凭借洛元春之前暗中搜集的部分线索和皇上授予的尚方宝剑,迅速控制了漕运关键节点和几处涉嫌私矿的庄园。
查抄的结果触目惊心:在李家控制的货船和仓库中,不仅发现了大量未曾登记在册的优质铁锭、铜料,更搜出了数以千计的精良兵器和甲胄!
其规模和质量,远超寻常护卫所需,分明是装备军队的标准!
此外,还查获了数本隐秘的账册,清晰记录了多年来通过漕运贪墨的巨额银两,以及这些银两用于蓄养私兵、贿赂官员的流向。
甚至还有书信往来,指向五皇子知晓并默许了这些行为。
证据确凿,铁案如山!
“好!太好了!”洛九曦看完,将信递给洛元春,眼中闪烁着振奋的光芒,“张、王二位大人果然能干!这下,李家是彻底翻不了身了!五皇子也难逃干系!”
洛元春仔细看着密信,苍白的脸上也泛起一丝红晕,长长舒了口气:“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皇上……总算是可以看清这些人的真面目了。”
然而,振奋之余,洛九曦的眉头又微微蹙起:“只是……信中提及,在查抄一处关键庄园时,似乎走漏了风声,有几个核心账房和管事提前逃脱了,目前正在追捕中。我总担心,会不会还有漏网之鱼,或者……更大的鱼还没浮出水面?”
洛元春沉吟道:“江南官场盘根错节,李家经营多年,有些死忠或提前布置的后手也不足为奇。但只要主要罪证在手,大局已定。至于逃脱的小鱼小虾,掀不起大浪。现在,就看皇上如何决断了。”
的确,所有的证据和压力,此刻都汇聚到了紫禁城内的那位至尊手中。
数日后,皇上的决断终于以雷霆万钧之势降临。
首先是一道明发上谕,公告天下:宁国公李弘,世受国恩,却欺君罔上,结党营私,贪墨军饷,更兼私开矿脉、蓄养甲兵、交通皇子,图谋不轨,罪证确凿,十恶不赦!着革去所有爵位官职,抄没家产,李弘本人及其成年子嗣,皆押赴刑场,斩立决!其余族人流放三千里,永世不得回京!李贵妃废为庶人,打入冷宫!
这道旨意如同九天惊雷,震得整个朝野目瞪口呆!
一位世袭罔替的国公,一位宠冠后宫的贵妃,顷刻间灰飞烟灭!
其手段之狠辣,决心之果决,彰显了皇帝绝对的权威和不容挑衅的底线。
紧接着,是对五皇子萧景琰的处置。
或许念及父子之情,或许出于朝局平衡的考虑,皇上并未公开其罪状,也未处以极刑,而是下了另一道旨意:五皇子萧景琰,行为失检,结交外臣,有亏德行,着革去所有差事,削去亲王爵位,降为奉恩镇国公,即日离京,前往西北苦寒之地的皇陵,守陵思过,无诏不得回京!
这等同于政治生命的终结,虽保住了性命,但此生已与皇位无缘。
随着李家的覆灭和五皇子的倒台,朝堂进行了一场大规模清洗。
所有与李家、五皇子关联密切的官员,或罢黜,或流放,或下狱,一时间,京城官场风声鹤唳,人人自危,但也迅速空出了大量位置,预示着新一轮的权力分配。
当这些消息传到洛府时,洛元春和洛九曦兄弟二人,心中百感交集。
大仇得报,隐患已除,自然是松了口气。
但回想起过程中的凶险和付出的代价,又不禁唏嘘。
“尘埃落定了。”洛元春靠在床上,望着窗外渐暖的春光,轻轻叹了口气。
“是啊,总算过去了。”洛九曦站在床边,也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疲惫和轻松。
然而,他们都清楚,政治从来不会真正风平浪静。
旧的威胁消除,新的平衡尚未建立,洛家在这场风波中虽然惨胜,但也无疑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未来的路,仍需步步谨慎。
“九曦,”洛元春忽然开口道,“我的伤势,恐怕一年半载难以痊愈。朝中的事,以后……就要多倚仗你了。经过此事,皇上对你应当会更加信任。但切记,位高权重时,更要如履薄冰。”
洛九曦郑重点头:“大哥教诲,九曦铭记于心。”
随着春天的深入,洛府的大门终于缓缓重新打开。
虽然依旧低调,但来往的马车和拜帖渐渐多了起来。
洛九曦开始重新上朝,参与政务,凭借着救兄的忠勇和在此次风波中展现的能力,迅速赢得了皇帝的赏识和同僚的敬畏,地位日益稳固。
沈兮梦也开始重新打理府中交际,带着明远入宫给太后、皇后请安,举止得体,不卑不亢,赢得了宫内外的赞誉。
一切似乎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沈兮梦心中,却始终有一丝难以言喻的不安。她有时会想起那个送来长命锁和生铁块的匿名者,想起沈清瑶的疯狂和最终的神秘消失……
风暴真的过去了吗?
还是仅仅暂时平息,等待着下一次更猛烈的爆发?
她不知道答案。
夕阳的余晖洒满庭院,明远在乳母的陪伴下咿呀学语,洛九曦下朝归来,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
沈兮梦迎上前,接过他的官帽,夫妻相视一笑,温馨而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