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行了!都少说两句吧!”二老太太心烦意乱地打断他们,“赶紧先回住处是正经!在这大街上吵吵嚷嚷,万一被哪个熟人听见了,传出去,咱们的脸还要不要了?洛家的脸还要不要了?”
二老爷这才悻悻地住了口,朝着车夫没好气地吼了一句:“赶快点!磨磨蹭蹭的!”
送走了如瘟神般的二房一家,洛九曦回到与沈兮梦的正房,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和无奈,苦笑一声对迎上来的妻子说道:“真是甩不掉的狗皮膏药。牛皮糖似的,沾上了就扯不下来。”
沈兮梦体贴地扶他坐下,纤纤玉指轻柔地按上他的太阳穴,帮他缓解紧绷的神经,声音温婉却清醒:“终究是姓洛的,血脉摆在那里。只要他们不过分,不惹出大乱子,看在老太太的面上,每年给些银钱打发了,保他们衣食无忧,也就罢了。我就怕……他们心有不甘,被人当枪使了。”
洛九曦闭着眼享受妻子的按摩,闻言拍了拍她的手背,语气笃定:“我明白你的担忧。放心,安阳老家那边,我会让可靠的人盯着,京城里他们若有什么异动,也逃不过我的眼睛。绝不会让他们有机会兴风作浪。”
第二天,二老太太精心打扮了一番,带着同样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洛惜颜,再次乘马车前往洛府,打算实施“曲线救国”的计划,从洛老太太那里打开突破口。
然而,马车行至半路,一直沉默不语的洛惜颜却忽然开口,脸上带着疑虑:“母亲,咱们就这么去……万一那个沈兮梦故意找借口,说老太太身体不适,或者正在歇息,拦着不让咱们见呢?咱们连老太太的面都见不着,岂不是一点机会都没有了?白白送上门去再受一次羞辱?”
二老太太闻言一怔,仔细一想,女儿的话确实有道理。
以沈兮梦如今在洛府说一不二的当家主母地位,以及昨天他们离去时洛九曦兄弟冷淡的态度,沈兮梦完全有可能这么做。
到时候她们连二门都进不去,岂不是更丢人?
犹豫再三,二老太太终究没敢去碰这个钉子,母女二人在街上漫无目的地绕了一圈,看着洛府那气派的门楼,最终灰溜溜地又回到了那间她们百般嫌弃的简陋客栈。
二老太爷一看她们娘俩这么快回来,心凉了半截,“没成?”
“我们没去。”二老太太把事情说了一遍,“我觉得颜儿说的对,三天后是洛老太太的寿辰,咱们那天带礼登门,洛家任谁也别想拦得住咱们。”
二老太爷闻言笑着击掌,“此话有理,那天一定会去许多的高官,正好我也可以跟他们结识一下。”
三日后,洛老太太的寿辰,洛府虽未大肆操办,但京中至亲好友,如定远侯府,洛家舅舅,还有长公主夫妇、侍卫统领李达、以及洛元春和洛九曦几位交好的同僚,都接到帖子,携着一家子老小登门贺寿。
结果此消息不胫而走,跟洛家有些交情的竟然都来了。
沈兮梦忙让刘嬷嬷安排厨房赶紧再多备几桌菜肴。
二老太爷一家三口备了份不失体面但也绝不厚重的寿礼,掐着开席的时辰,再次出现在了洛府大门外。
这一次,他们终于得以进入府中。
然而,与半年前他们离开时相比,府中的下人对待他们的态度虽然客气,却透着一种疏离感,引路的婆子也是不卑不亢,再不见往日的殷勤。
踏入热闹的花厅,感受到那些真正权贵投来的或好奇、或淡漠、或隐含讥诮的目光,再看看端坐在上首、被长公主等人围住说笑、气色红润的洛老太太,以及陪坐在一旁、言笑晏晏、从容自若的洛元春夫妇和洛九曦夫妇,二房三人顿时觉得自己如同误入华堂的乞丐,浑身不自在,那点小心思和算计,在真正的富贵和权势面前,显得如此可笑和卑微。
他们只能挤在角落不甚起眼的位置,强颜欢笑,内心的酸涩与妒恨,恐怕只有他们自己知晓了。
这场寿宴对他们而言,注定是如坐针毡。
寿宴气氛正酣,宾客们言笑晏晏。
二老太太觑了个空子,终于挤到了被众人簇拥着的洛老太太身边,脸上堆起十二分的亲热和愁苦,刚握住洛老太太的手,未语眼眶先红。
“老太太……”她声音带着刻意压低的哽咽,“您是不知道,我们在安阳这半年,日子过得是真艰难呐!人生地不熟,族里那些人又……”
她的话刚开了个头,坐在洛老太太另一侧的大夫人冯氏便笑着截过了话头,“二婶快别这么说,安阳是咱们洛家祖籍,族人众多,怎会艰难?定是二婶刚回去,还有些不习惯。”
她话锋轻轻一转,看似关切地问道:“说起来,我过几日正好要回安阳老家去处理些田庄事务,二婶若是也想回去了,不如与我同行?路上也好有个照应,也省得您和惜颜妹妹再奔波。”
这话听着是好意,实则却是直接堵死了二老太太想留在京城的后路!
二老太太喉咙里像塞了团棉花,答应不是,不答应更不是,脸上青红交错,只得干笑着含糊道:“……劳元春媳妇惦记了,我们……我们再看看,再看看。”
坐在稍远处的沈兮梦将这一切尽收眼底,此时优雅地端起茶盏抿了一口,放下后,状似无意地柔声开口,将话题引向了另一个方向:“说起惜颜妹妹,真是女大十八变,越发出挑了。不知二婶对妹妹的婚事,可有什么具体的打算了?”
这话正好问到了洛老太太关心的事上。
老太太果然被吸引了注意力,看向站在二老太太身后、努力维持着乖巧形象的洛惜颜,慈祥地说道:“是啊,颜丫头年岁也不小了,这婚事可耽误不得。女孩子家,眼光莫要太高,只要人家门风正,子弟上进,人品差不多,就早点定下来是正经,挑花了眼反而不美。”
二老太太见老太太主动问起,心中一喜,觉得机会来了,连忙顺着杆子往上爬,笑道:“老太太说的是,真真是说到我心坎里去了!我们这次进京,除了给您贺寿,主要也就是为了颜儿的婚事操心。想着她大嫂和九嫂见识广,人脉多,就指望你们两位嫂子,能帮我们颜儿在京里寻一门合适的好亲事呢!”
她这话说得极其自然,仿佛之前来过洛府的事情从未发生过。
二老爷这才悻悻地住了口,朝着车夫没好气地吼了一句:“赶快点!磨磨蹭蹭的!”
送走了如瘟神般的二房一家,洛九曦回到与沈兮梦的正房,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和无奈,苦笑一声对迎上来的妻子说道:“真是甩不掉的狗皮膏药。牛皮糖似的,沾上了就扯不下来。”
沈兮梦体贴地扶他坐下,纤纤玉指轻柔地按上他的太阳穴,帮他缓解紧绷的神经,声音温婉却清醒:“终究是姓洛的,血脉摆在那里。只要他们不过分,不惹出大乱子,看在老太太的面上,每年给些银钱打发了,保他们衣食无忧,也就罢了。我就怕……他们心有不甘,被人当枪使了。”
洛九曦闭着眼享受妻子的按摩,闻言拍了拍她的手背,语气笃定:“我明白你的担忧。放心,安阳老家那边,我会让可靠的人盯着,京城里他们若有什么异动,也逃不过我的眼睛。绝不会让他们有机会兴风作浪。”
第二天,二老太太精心打扮了一番,带着同样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洛惜颜,再次乘马车前往洛府,打算实施“曲线救国”的计划,从洛老太太那里打开突破口。
然而,马车行至半路,一直沉默不语的洛惜颜却忽然开口,脸上带着疑虑:“母亲,咱们就这么去……万一那个沈兮梦故意找借口,说老太太身体不适,或者正在歇息,拦着不让咱们见呢?咱们连老太太的面都见不着,岂不是一点机会都没有了?白白送上门去再受一次羞辱?”
二老太太闻言一怔,仔细一想,女儿的话确实有道理。
以沈兮梦如今在洛府说一不二的当家主母地位,以及昨天他们离去时洛九曦兄弟冷淡的态度,沈兮梦完全有可能这么做。
到时候她们连二门都进不去,岂不是更丢人?
犹豫再三,二老太太终究没敢去碰这个钉子,母女二人在街上漫无目的地绕了一圈,看着洛府那气派的门楼,最终灰溜溜地又回到了那间她们百般嫌弃的简陋客栈。
二老太爷一看她们娘俩这么快回来,心凉了半截,“没成?”
“我们没去。”二老太太把事情说了一遍,“我觉得颜儿说的对,三天后是洛老太太的寿辰,咱们那天带礼登门,洛家任谁也别想拦得住咱们。”
二老太爷闻言笑着击掌,“此话有理,那天一定会去许多的高官,正好我也可以跟他们结识一下。”
三日后,洛老太太的寿辰,洛府虽未大肆操办,但京中至亲好友,如定远侯府,洛家舅舅,还有长公主夫妇、侍卫统领李达、以及洛元春和洛九曦几位交好的同僚,都接到帖子,携着一家子老小登门贺寿。
结果此消息不胫而走,跟洛家有些交情的竟然都来了。
沈兮梦忙让刘嬷嬷安排厨房赶紧再多备几桌菜肴。
二老太爷一家三口备了份不失体面但也绝不厚重的寿礼,掐着开席的时辰,再次出现在了洛府大门外。
这一次,他们终于得以进入府中。
然而,与半年前他们离开时相比,府中的下人对待他们的态度虽然客气,却透着一种疏离感,引路的婆子也是不卑不亢,再不见往日的殷勤。
踏入热闹的花厅,感受到那些真正权贵投来的或好奇、或淡漠、或隐含讥诮的目光,再看看端坐在上首、被长公主等人围住说笑、气色红润的洛老太太,以及陪坐在一旁、言笑晏晏、从容自若的洛元春夫妇和洛九曦夫妇,二房三人顿时觉得自己如同误入华堂的乞丐,浑身不自在,那点小心思和算计,在真正的富贵和权势面前,显得如此可笑和卑微。
他们只能挤在角落不甚起眼的位置,强颜欢笑,内心的酸涩与妒恨,恐怕只有他们自己知晓了。
这场寿宴对他们而言,注定是如坐针毡。
寿宴气氛正酣,宾客们言笑晏晏。
二老太太觑了个空子,终于挤到了被众人簇拥着的洛老太太身边,脸上堆起十二分的亲热和愁苦,刚握住洛老太太的手,未语眼眶先红。
“老太太……”她声音带着刻意压低的哽咽,“您是不知道,我们在安阳这半年,日子过得是真艰难呐!人生地不熟,族里那些人又……”
她的话刚开了个头,坐在洛老太太另一侧的大夫人冯氏便笑着截过了话头,“二婶快别这么说,安阳是咱们洛家祖籍,族人众多,怎会艰难?定是二婶刚回去,还有些不习惯。”
她话锋轻轻一转,看似关切地问道:“说起来,我过几日正好要回安阳老家去处理些田庄事务,二婶若是也想回去了,不如与我同行?路上也好有个照应,也省得您和惜颜妹妹再奔波。”
这话听着是好意,实则却是直接堵死了二老太太想留在京城的后路!
二老太太喉咙里像塞了团棉花,答应不是,不答应更不是,脸上青红交错,只得干笑着含糊道:“……劳元春媳妇惦记了,我们……我们再看看,再看看。”
坐在稍远处的沈兮梦将这一切尽收眼底,此时优雅地端起茶盏抿了一口,放下后,状似无意地柔声开口,将话题引向了另一个方向:“说起惜颜妹妹,真是女大十八变,越发出挑了。不知二婶对妹妹的婚事,可有什么具体的打算了?”
这话正好问到了洛老太太关心的事上。
老太太果然被吸引了注意力,看向站在二老太太身后、努力维持着乖巧形象的洛惜颜,慈祥地说道:“是啊,颜丫头年岁也不小了,这婚事可耽误不得。女孩子家,眼光莫要太高,只要人家门风正,子弟上进,人品差不多,就早点定下来是正经,挑花了眼反而不美。”
二老太太见老太太主动问起,心中一喜,觉得机会来了,连忙顺着杆子往上爬,笑道:“老太太说的是,真真是说到我心坎里去了!我们这次进京,除了给您贺寿,主要也就是为了颜儿的婚事操心。想着她大嫂和九嫂见识广,人脉多,就指望你们两位嫂子,能帮我们颜儿在京里寻一门合适的好亲事呢!”
她这话说得极其自然,仿佛之前来过洛府的事情从未发生过。